支玉恒《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及賞析(精選16篇)
支玉恒《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及賞析 篇1
第一課時
師:你們一起把今天的課題讀出來。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師:“她”是哪個她?
生:女字旁的她。
師:對,女孩子的她。對不對呀?讀過課文沒有?你讀過幾遍?
生:我讀了兩遍。
師:有讀過超過兩遍的舉手?(眾生舉手)太多了。有沒有一次也沒讀過的舉手?(無人舉手)那就是說大家最少都讀過一次。還想不想讀?
生:想。
師:打開書。下面我就讓你們讀書。我對讀書沒有很多要求,只有一個要求。注意聽我的要求:讀完了,你就應該有話要說。我不問你問題,什么問題我也不提。讀完了你站起來就應該有話要說。談你的理解,談你的感想。談你的心得、談你的體會、談你的疑問都可以。行不行?
生:行。
師:咱們試驗一下,以后養成一個習慣,讀完了就有話要說。心里有話,憋也憋不住,站起來就說。
好不好?
生:好。
師:那一邊讀一邊想,我要說什么。還有一個問題,要養成習慣一讀書就要拿出筆來。開始讀,先讀一次。怎么讀都可以,想默讀就默讀;想朗讀就朗讀;想兩個人一起讀,想小組一起讀都可以。開始。
。▽W生讀文)
師:讀完了嗎?
生:讀完了。
師:還想不想讀?
生:想。
師:唉,真好,好孩子就老想讀書。那么誰想起來自己讀?(有生舉手)一位、兩位、三位、四位。
現在舉手的同學站起來。沒舉手的不許站,你舉手慢了,就沒有權力站了,好了,就這些同學。上課發言,讀書的權力都是你們自己爭取的。你沒有積極爭取,你就沒有資格。比如現在,想讀沒資格了。下次再說,這回想讀也不讓讀了。你們站著的同學讀第一第二自然段,讀完了你們就坐下。想讀下面的同學就趕緊往起站。站得慢了就沒機會了。你們也可以再站起來。好不好?
生:好。
師:第一第二自然段,開始。
生:(讀文)“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其中有個小姑娘!
師:好,坐下。想讀的站起來。(學生紛紛起立)你們讀第三段,開始。
生:(讀文)“附近醫院..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先別坐,F在坐著的同學,剛才動作慢了一點。他們想讀,但是慢了一會就沒權力了。我們來一次例外,給他們一次機會讀同意嗎?
生:同意。
師:好。咱們請他們讀一次,他們剛才沒有爭取到時間,F在你們沒有讀的同學站起來。你們幾個人說要不要大家幫忙?要不要?
生:不要。
師:不要,好。剛才讀的同學都坐下,你們五位同學讀。一定會讀得很好,開始。
生:(讀文)“輸血迫在眉睫..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師:好,讀得不錯。請坐。現在全班都讀過了,我就想問一下:誰敢舉起手來,說我是全班讀得最好的?好,你來。她舉手說自己最好,是不是驕傲呀?
生:不是。
師:不是,那不是驕傲是什么?
生:有膽量。
師:有自信。一個人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從小要樹立自信心,我能把這件事做好,我能行。這樣將來一定什么事都能做好,學習也能行。好了,你來讀。
生:(讀文)“一陣沉默之后..然后又舉起來!
師:你們想不想讓她再讀下去?
生:想。
師:我聽她讀得真好,我真愿意再聽她讀。接著讀。
生:(讀文)“噢,謝謝你..一句話也不說!
師:讀得真不錯,她現在是奧運會第一名。站在領獎臺上。服氣不服氣?
生:服氣。
師:有沒有不服氣的?不服氣的舉手。敢跟她比,把她推下領獎臺的。你來讀。你要讀得比她好,她就坐下。你要讀得沒她好,你就坐下。能不能把她讀坐下?
生:能。
師:試試。下一段。
生:(讀文)“過了一會兒..他又搖了頭。”
師:你們倆誰坐下?誰覺得自己應該坐下?(兩生都不坐,眾笑)兩個人讀得差不多。她的音調好點,她的節奏好點。并列第一。倆人都在領獎臺上,誰能把她倆一塊兒讀坐下?你來讀。
生:(讀文)“接著..想竭力制止抽泣!
師:聲音和語調都不錯,可惜讀錯了一個字,是吧?最后還打了一個坎兒。就這一點缺點,你得坐下。要爭取不出一點錯。誰能把她倆讀坐下?你行?要是讀不好呢?
生:不怕。
師:讀不好也不怕?好,起來。讀不好下課給大家演個節目。
生:(讀文)“醫生問他為什么這樣哭..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師:又給我出了難題了,又不相上下,干脆三個人并列吧!好不好!三位并列第一名。剩下的大家一起讀,把他們三個人讀坐下,好不好?現在大家拿起書來,把剩下的讀完。
生:(讀文)“事后,醫生對周圍的人說..她是我的朋友!
師:這回你們三個坐不坐?(三生不坐)應該坐了。(眾笑)再跟我學讀一句話:“他為什么愿意這樣做呢?”
生:(讀)他為什么愿意這樣做呢?
師:好了,把書扣過來。我們集體又讀了兩次。誰有話要說站起來就說,想說什么都可以。
生:阮恒這個小男孩為什么要給小姑娘輸血呢?
師:他提了個問題:“阮恒為什么要給小姑娘輸血。”你記住你的問題。你說。
生:因為她是..
師:先不回答問題。你有別的要說沒有?沒有先坐下。先不回答問題,說自己的見解。
生:題目為什么要寫“她是我的朋友呢?”
師:為什么要寫這樣一個題目?對吧,坐下。還有什么?
生:為什么有個炮彈掉進孤兒院里?
師:炮彈怎么就跑到孤兒院里了,是吧?那個炸彈不長眼還專炸小孩子,真可惡!敵人就是可惡!(眾笑)
生:我很佩服阮恒..
師:哦,她說自己的感覺了!拔曳浅E宸詈恪崩^續說。
生:因為阮恒他以為輸完血自己就要死,可是他還是愿意輸血。
師:好,為什么佩服說得很清楚。現在發言有人得第一了,誰不服氣?有沒有說的?就像她那樣說課文的內容,我有什么感覺,我是怎么想的。要訓練自己,讀完了不管什么都想說。
生:我覺得阮恒很勇敢。因為在他輸血的過程中他會感到痛苦。
師:感到痛苦他還是輸了,對,不錯,還有嗎?
生:我覺得阮恒是一個很頑強的小伙子。他不怕困難,即使痛也把痛埋藏在心里面。
師:“即使痛也要把痛埋藏在心里面”,好,坐下。一會再仔細地讀課文就會想得更深了。還有嗎?沒有的話,你們知道這篇文章講的是什么故事嗎?你能把故事給我講講嗎?越簡單越好,一開始是怎么樣啊?
生:一開始是飛機把炸彈扔在孤兒院里..
師:然后呢?
生:然后是有兩個兒童當場被炸死,有個小姑娘受了重傷,需要馬上輸血。
師:對了,后來呢?故事的第二部分?沒有發過言的?你說。
生:故事的第二部分是阮恒給小姑娘獻血。
師:對。第二段阮恒獻血,她概括了“阮恒獻血”四個字,非常好。后來呢?課文最后說什么?
生:寫阮恒獻血最主要的原因。
師:對了。為什么要給她獻血?這么一說課文分幾段呀?
生:三段。
師:第一段,問題出現了,第二段阮恒輸血,第三段阮恒為什么獻血。對不對?拿起筆來,課文寫到哪兒,寫到問題出現了——情況很緊急?畫一個勾。下面呢,阮恒獻血寫到哪兒停止了?(學生閱讀)找到沒有?找到了抬起頭來。第一段不用說是課文的開頭。大家一起讀一讀,第二段阮恒獻血的第一句。
生:(讀文)“一陣沉默之后”。
師:好,完全正確,再讀第三段的第一句,開始。
生:(讀)“事后..”
師:好了,分段分得又正確又痛快,F在把書再扣過來。剛才你們提了一些問題,也有幾個同學說了一些關于課文內容的話,不錯。但是你們只看到表面這個故事。我比你們看得深,你信不信?哦,你還有話說嗎?
生:課文里說一陣沉默之后,有一個人舉手了,醫生說:“噢,謝謝你!蔽腋杏X這是西方人的語氣。
師:你為什么認為這不是西方人的故事?
生:我感覺那個醫生是西方人。
師:那個醫生說:“噢,謝謝你”好像西方人在說話,西方人有激qing是不是?好的,你請坐。一會你們看書的插圖,畫得那個女醫生也像西方人,你們發現了嗎?女醫生像不像西方人?黃色的卷曲的頭發,對嗎?好了,把書扣過來。究竟是哪國人不管他。我剛才說了你們看到的是表面故事,我看得比你們深,信不信?
生:信。
師:隨便亂信。我看這篇文往深看,往深想,最后的時候就剩下兩個字了。你們知道我腦子里剩下哪兩個字?這篇文章就寫了這兩個字。
生:獻血。
師:不是。
生:勇敢。
師:不是。
生:精神。
師:不是。這兩個字不是一個詞。不是連在一起的一個詞,這兩個字是什么?
生:友情。
師:不對,友情還是詞。好好再看看書。你說。
生:他、我。
師:他和我?好多課文都在說他和我。你說。
生: 情義。
師:不對,好好想想,有沒有知道的?整個課文不管說了多少故事,實際上就說了兩個字,一個是什么?一個是什么?
生:死、活。
師:對不對呀?對,就講了這兩個字。一個是什么字呀?(教師板書“死”)還有一個是什么?(教師板書“活”),課文就講了這兩字,F在拿起筆來,把寫“死”的課文找出來,畫出來。說“死”的課文比較集中,你們說一下主要有幾個自然段?
生:兩個。
師:對,兩個自然段。抬起頭來,誰讀第一個講“死”的段?
生:(讀文)“戰爭時期,有一天,幾發炮彈落在一所孤兒院里。兩名兒童當場被炸死。還有幾名兒童受了傷,其中有個小姑娘。”
師:對了,就是說有的小孩子已被炸死了。這是第一個講“死”的段落。第二個?你起來讀。
生:(讀文)“附近醫院的醫生和護士接到消息,帶著救護用品迅速趕到了。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對,這是說誰要死。
生:小姑娘。
師:對了,說小姑娘。(教師板書“小姑娘”)把這句話里最重要的一句話勾出來。我們學課文時要抓主要段落,在主要段落再找主要句子。找到沒有?你找到哪一句是最主要的?舉手的同學都站起來。誰還想站現在就往起站。站起來干什么呢?讀你畫出來的句子。你畫的哪一句就讀哪一句,看你們畫得一樣不一樣,開始。
生:(各自讀句,但讀的內容不一,其中多生讀)“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克而死去。”
師:這一句是對的。有的同學讀剛才第一段:“兩個小孩被炸死。”沒聽清我的話,我說了讀這段里的。你把最重要的再讀一次。(此生重讀一遍)嗯,這句最重要了,從一段里面找出一句,從這一句里面你還能找出最重要的幾個字?你找到哪幾個最重要的字?
生:(讀句)“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找了半句,不是幾個字,就找幾個字。
生:而死去。
師:怎么樣就能死去?
生:小姑娘傷得最重。
師:不是。
支玉恒課堂實錄
第61 頁,共277 頁
生:不立刻搶救就死去。
師:再削掉兩個字。
生:搶救、死去。
師:哦,搶救她就死了?(眾笑)再重說,你去掉了一個重要的字。
生:不搶救就會死去。
師:對了,這小姑娘不搶救就要怎么樣?
生:死去。
師:危險不危險?
生:危險。(師板書“不搶救——就會死”)
師:把這段再讀一下,把緊急的狀況讀出來。誰來讀?你來。
生:(讀文)“附近醫院的醫生..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如果不立刻搶救..”這樣讀,大家一起讀(教師有情感地示范帶讀)
生:(讀文)“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你站起來,“這個姑娘傷得最重..”從這兒開始讀。
生:(讀)“這個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她讀得緊張嗎?不緊張。有點不慌不忙,他覺得這事和他沒關似的。誰再讀?讀得緊張些。你來試試。
生:(讀文)“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很好,這次讀得很好,你領著大家讀一次。一個標點停頓一下,大家讀一讀,向他學。(此生帶大家讀這句)把最后這一句讀快點(學生讀)讀得不錯。還有哪兒也寫到“死”了?往下看,你讀一讀,你找到的。
生:(讀文)“事后,醫生對周圍”..
師:是這兒嗎?不是。你來讀。
生:(讀)“輸血迫在眉睫..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師:這一段里你們和剛才一樣,找一句最重要的話。就剛才讀那一段,哪一句最重要。你來讀。生:
。ㄗx)“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
師:解釋介紹了這個小姑娘在什么情況下就會死去,大家再一起讀一次。
。ㄉ刈x一遍)
師:這一句里再找幾個像剛才一樣最最重要的字。你來說。
生:未補足血而死去。
師:誰未補足血而死去?為什么?
生:小姑娘,未補足血而死去。
師:這話怎么講?哪個“為”?是為補足血而死去嗎?
生:是不補足血而死的。
師:補不足血就死去,這是(指板書)不搶救就死去,這里是(板書“不補血”)不補血也會怎么樣啊?
生:死去。
師:小姑娘危急不危急?
生:危急。
師:好的,這節課先到這兒,咱們下課休息一會。
到此板書樣式為:
小姑娘
不搶救
不補血就會死
第二課時
師:我們接著上課,誰站起來簡單地說一下,孤兒院被扔進炸彈以后,兩個孩子不幸死去了,好幾個孩子受傷了。其中有一個小姑娘受傷,重到什么程度?簡單地說。你來說。
生:重到快要死了。
師:把情況再說得細一點。
生:如果不搶救就會死,不輸血就會死。
師:說得對不對?
生:對。
師:在這種緊急的情況下,課文上用了個什么詞?說輸血怎么樣?
生:迫在眉睫。
師:什么叫迫在眉睫?你起來,給講一下,迫在眉睫,這里面說了人身上的兩樣東西,哪兩樣?
生:眉毛和睫毛。
師:我有眉毛嗎?
生:有。
師:哪個是眉毛?(生用手指)哪個是睫毛?(生用手指)對嗎?
生:對。
師:她說眼毛是睫,那么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
生:迫在眉睫是說快要落到你眼前了,很緊急。
師:對呀,危險的情況已到了眼前了,快到眉毛和眼毛了,情況緊急嗎?
生:緊急。
師:很緊急。就在這種情況下,誰站出來了?阮恒,對不對?
生:對。
師:阮恒自己補血給小姑娘,讓她怎么樣?
生:活。
師:讓她活。(板書“活”)下面就是寫阮恒了。你們仔細讀一讀阮恒補血這一段。剛才我們研究說整課書就集中寫了兩個字:死與活,現在寫阮恒補血這一段也沒有多寫,也就寫了兩種情況,這兩種情況是什么情況?看誰能看出來。仔細讀,仔細想,不要急著舉手。這個問題比較難,舉手快的不一定說得對。
要爭取說對。先放下手,讓別的同學再想一想。
生:痛苦和顫抖。
師:錯了。(指另一學生)你認為是什么?
生:一種是“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另一種是“突然啜泣了一下。”
師:非常遺憾,兩種都不對。(對另一生)你最早舉手,但你不一定說得對,看我猜得對不對。
生:全身顫抖,開始嗚咽。
師:錯了不是?請坐下。
生:一種是很不愿意去輸血,一種是愿意去輸血。
師:你接近邊了,但還沒說對。(對另一舉手的學生,此生學習水平較高)我先不讓你說,你可能能說對,你一說對了別的同學就不能說了。剛才的死和活就是你找出來的。等一會兒沒人能說對再叫你說好嗎?(指另一學生)你說,哪兩種情況?
生:第一種情況是他很愿意輸血,但他又覺得自己快要死了,就把自己的血都給了小姑娘。
師:差不多,剛才那個同學*近了,現在更*近了。再想想,一說馬上就明白。你再來*近一點。
生:不愿意捐血,因為他..
師:他說不愿意獻血你們同意不同意?
生:不同意。
師:行了,第一關你都沒過。你來講講。
生:他猶豫捐不捐血給小姑娘。
師:猶豫給小姑娘捐血,還有一種呢?
生:還有他最后還是獻血了。
師:你說的意思和他差不多,但也不對。埋下頭好好看看書,把剛才*邊的那兩個同學的發言,你再概括一下,換一個說法就對了。你再試試。
生:一個就是阮恒很猶豫,一個就是他很堅決。
師:更*近了。你說,兩個情況。
生:兩個情況我覺得還是死和活。
師:不是啦。(眾笑)
生:一種是很愿意獻血,還是有一種,但是在輸血的過程中,他忍住自己的痛苦。
師:不對,先坐下。阮恒哭了那么半天,一直在哭,說明他害怕嗎?
生:害怕。
師:對。(板書害怕)其實阮恒很害怕死的,對吧?他怕死不怕死?怕,但他又怎么樣?轉折一下,你說。
生:他卻不怕死,給別人獻血。
師:對不對呀?
生:對。
師:兩種情況,一個是害怕,一個是不怕。請坐。我們說他又很堅決地去死。(板書“堅決”)注意聽,我為什么說阮恒又害怕又堅決地去死?我不說他是去獻血,我說他堅決地去死。我這么說對不對?
生:不對..不對。
師:看看課文,我說他又害怕但又堅決地去死,對不對?你說我對,你根據什么?說我不對,又根據什么?從書上找到。
生:(讀文)“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師:對不對呀?
生:對。
師:我剛才說阮恒既害怕死,而又堅決地去死。對不對?
生:對。
師:你們現在懂得輸血抽一點就行了,沒關系死不了,可是阮恒怎么想的?
生:全身的血都得抽。
師:他以為把他全身的血都給小姑娘,好讓她活。他認為他自己會怎么樣?
生:就死。
師:在這種情況面前他當然怎么樣啊?
生:害怕。
師:但是他又很堅決地去死,這是為了什么?
生:讓她活,讓小姑娘活。
師:所以說,在他獻血這個過程中,一個情況是害怕,一個情況是堅決;蛘哒f是一個害怕一個不害怕。這兩個情況一樣不樣?
生:不一樣。
師:剛才有個同學說阮恒是個什么樣心情呀?
生:猶豫,是矛盾的心情。
師:對了,是一種矛盾的心理。你們現在拿出筆來,默讀課文。把阮恒猶豫,矛盾這種心理勾出來。
用波浪線勾出他害怕的句子,用橫直線勾出他不害怕,很堅決地去死的句子。
(學生默讀課文,勾畫,教師行間巡視、指導)
師:(巡視插話)注意,有的同學說,有的地方害怕和堅決是“摻合”在一塊寫的。對,有的甚至一句話就表現了又害怕、又堅決。遇到這種情況,你就統一在這些地方畫一個三角號(“△”)就行了。
師:好,大家差不多都讀完了,勾畫完了,F在我們來讀一下這些句子。讀的時候要用聲調和語氣來表現阮恒的矛盾心理。讀完還要說說你的想法。
生:(讀文)“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边@就表現了阮恒是猶猶豫豫的。
師:說得很對,但讀得并不猶豫。你聽我讀“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你學一下,讀。(學生學讀)
“顫抖”要真的有點顫抖,(讀文)“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大家讀一下這一點,(學生各讀)不錯,心中有點害怕。(指剛才讀的學生)你再讀一次,(學生讀,有進步)好多了,就用這種情感,再讀一次這一小段。(學生重讀一次)別的地方還有這樣的描寫嗎?
生:(讀文)“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一句話也不說!边@一段是寫阮恒很堅決,很堅強,寫他不怕死,他很快地躺下,就是有點毫不猶豫的樣子,沒有磨磨蹭蹭,輸血中不動也不說話,表現阮恒心里很踏實,也是不害怕的表現。
師:你讀得很好,說得也不錯。我真地似乎看到阮恒在那里躺下輸血的樣子。
生:老師,我有不同意見,(師:請講)阮恒不動,不說話不一定就是很堅決不害怕,也許還是很害怕,嚇呆了。(眾笑)
生:我認為阮恒他嚇壞了,所以不說話,也不敢動彈。
師:那你把這一段再讀一下,表現出心中極度害怕的情緒來。
(該生讀課文,讀得和第一個學生語調不同)
師:(請原來讀文的學生)你再把這段讀一下,你說不害怕,就要讀出不害怕來。
。ㄉ僮x,聽起來確實很堅決,不害怕)
師:大家思考一下,在這里,剛開始輸血時,阮恒究竟害怕不害怕?
生:我認為是不害怕,他要是害怕必然有表現,有一定的表現,就像后面寫的哭呀,全身顫抖呀等等,但這里一點也不動,不說話,說明他心中很沉著..很沉靜。
生:我認為是害怕,人有時候害怕時就是什么也說不出來,像嚇傻了一樣。(眾笑)
師:我覺得不管阮恒這時害怕不害怕,但你們分析得都很有道理,你們可以各自保留自己的看法。我們先繼續往下讀,也許聯系一下后文,問題就解決了。誰再來讀后面的。
生:(讀文)“過了一會兒..他又搖了搖頭!保ǖ9 自然段)這一段寫阮恒既害怕,又在努力不害怕(眾笑),就是努力克服害怕。
師:說詳細具體一點,結合課文。
生:課文上說阮恒哭了,全身顫抖,這肯定是心里怕死,因為醫生以為是他怕疼,他說不疼,那一定就是害怕了。但是他用手捂臉,不想叫人知道他害怕,后來還是用手,書上說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他想讓自己不害怕,就掩蓋害怕..
師:你最后說的這句話不好理解“他想不害怕就掩蓋害怕”?誰還有看法。
生:我覺得是主要說阮恒害怕,而且說他“突然啜泣了一下”。這個“突然”說明他一下子感到了害怕,也說明他原來,就是剛才大家爭論的,那時他是不知道害怕的所以不哭不動,現在知道害怕了,才突然哭了,全身也抖起來,怕得很厲害。
師:也許是他一下子想到想把自己的血全抽走,是吧?好了,說得都很好,我們再來好好讀一讀這段,誰來讀?(一學生舉手被指名)他讀時,大家注意課文用什么詞語來描寫他哭的。(學生讀第9 自然段)
師:找到沒有,課文用什么詞來描寫阮恒的哭?(指一名舉手學生)你來黑板上寫第一個詞語,(又指另一舉手學生)你來寫出第二個詞語。(兩學生板書“啜泣”“嗚咽”兩詞)我們一起再來讀課文中含有這兩個詞的兩個句子,“過了一會兒..”開始,注意情感。(學生讀兩個句子)好,接著發言。
生:(讀文)“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想竭力制止抽泣。”這一段課文寫得非常明顯,阮恒害怕更厲害了,哭得更痛了,但他克服害怕的決心也更大了,“竭力制止抽泣”就說明了這一點。
師:你讀得真不錯,我真想再聽你讀一次,大家想不想再聽一次?(眾答:想)好,既然愛聽,就輕聲跟著他一起讀。
。ㄔ撋僮x課文,其他學生輕聲跟讀)
師:聽我讀:“他眼睛緊閉著”,大家讀。(學生學讀這句)“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讀,(學生學讀)不太像,你們用牙咬住拳頭,想想阮恒怎樣控制情感,“用牙咬著..讀,(學生再讀此句)“想竭力制止抽泣!弊x,(學生學讀)讀得不錯,誰注意到了,這段課文又出現了幾個新的寫哭的詞語?
。▽W生舉手,教師指名學生板書“哭泣”“抽泣”)
生:老師,下一小節寫阮恒完全不害怕了(讀文)“醫生問他..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笨赡苁撬吹匠檠獣r自己并沒死,就不害怕了。(笑聲)
師:不要笑,他說得有道理“實踐出真知嘛!”大家看黑板上這四個寫哭的詞!班ㄆ笔窃鯓右环N哭?
生:想哭,又哭不出聲..
師:你給啜泣一下(眾笑)(學生表演但不像,眾大笑,老師又表演)就是抽抽嗒嗒地哭,有聲音,是一吸一吸的,不是哇哇地哭。(笑聲)嗚咽呢?女孩子一定會嗚咽。(指一女孩上臺表演,女孩嗚嗚地哼著哭)對,很像(眾笑)哭泣呢?就是有聲有淚地哭了。大家看這三個詞,啜泣、嗚咽和哭泣,從它們的順序上,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他越哭越厲害,聲音越來越大,快控制不住了。
師:所以,他怎樣?讀后面的句子“他眼睛緊閉著..”開始。(學生讀文“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師:抽泣和啜泣差不多,阮恒已經控制了自己的嗚咽和哭泣。直到下一段,他不哭了。大家再把下兩段讀一下。
。▽W生讀第11、12 自然段)
師:對,阮恒所以這樣害怕,是因為他以為要把自己的血全部輸出去,他就要死了。但他還是堅決地給小姑娘獻血。(板書“自己要——(死)——獻血讓她(活)”。這一切都是為了什么呢?你們說應該讀哪些課文?拿起書,把你認為應該讀的課文齊讀一遍。
。▽W生各讀第13、14 自然段:“但是他為什么愿意這樣做呢..她是我的朋友”)
師:很好。那么(教師指板書上方)我這里應該寫什么呢?
生(齊):她是我的朋友。
師:對。(板書)到此全課板書已完成,樣式如下:
大家把阮恒后面的板書按箭頭讀一下。
生:(讀板書)阮恒→自己要死→獻血讓她活→她是我的朋友。
師:學到這里,你們覺得阮恒是個怎樣的孩子?
生:阮恒是個勇敢的孩子。
師:對,他是個勇敢的孩子,但只有這些嗎?課文寫了這么多,就是為了說阮恒是個勇敢的孩子嗎?
生:是一個又怕死又不怕死的孩子。(大笑聲)
師:又怕死,又要去死,都是為了救朋友,這說明了什么?
生:阮恒是一個舍己救人的人。
師:太高大了吧?快成革命烈士了!(笑聲)
生:是一個善良的孩子。
師:對,是一個善良的孩子,他的心地好不好?(生答好)對,是一個善良的,心地很好,注重友情的孩子。有這些就行了。不一定非得說舍己救人這樣高大光輝的詞兒,實實在在就行了。課文我們學完了,但我還有一個問題要問你們,想答嗎?(生答想)好。請問阮恒是在什么情況下給小姑娘獻血的?我不讓你用口答,我請你從板書中把這個問題的答案勾出來。
學生數人舉手,教師指一人,該生在板書中把如下內容圈了出來。
師:他圈得對不對?
生(齊):對!
師:看來我已經考不住你們了。既然這樣,我們下課吧!(師生互道再見后,臺下聽課的一位老師跑上臺來給老師獻了一束花,老師把花轉交給一位女同學,說:“今天大家學習朗讀,發言都不錯,尤其是這位女同學,發言積極,讀課文也很感人,我把這束花轉獻給全體同學,由這位女同學代表大家,好嗎?”
學生鼓掌。
簡評
本文的講授最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教師深刻地鉆研教材,真正深入地把握了課文的思想內涵。上課時,他引導,啟發學生從課文描述的故事之中,高度概括地抓住“死”與“活”兩個字。他說全文實際上就講了這兩個字。試想,這篇文章不就是說在生與死的面前,一個小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嗎?課文的思想內涵不就是在生與死之間表現出來的嗎?抓住了生與死這兩點,就把學生的思維,想象,情感完全集中到最容易突破,最容易感悟,而又是最關鍵的切入點上了嗎?從這一點切入很好,但也很不容易,所以上課老師不厭煩地引導,啟發學生的思維向此*擾,課堂上先后有七個學生發言,才談到了“死”與“活”,雖然占用了時間,但值得,突破了這一點,后面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緊跟著,在討論阮恒輸血時,教師又引導學生說出他輸血時的兩種情況(兩種心情)。這一次,經過十多個學生發言才得出了正確的答案——阮恒既害怕又堅決的矛盾心理。這樣的討論也是值得的,只有認識和體會人物的這種心情,才能更真切地感受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只有這樣,才是真實的人的情感。
抓住了課文的要旨,接下來就是反復的讀誦。通過讀來領悟,通過讀來體驗,通過讀來感受,讀后的表達、爭辯,反映了學生學習的深入。
支玉恒《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及賞析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反復品讀課題及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他當時的復雜的內心活動。
過程昱方法:通過比較,反復品讀,體驗等方法體會人物的內心。
情感、態度、價值觀:從反復研讀的過程中,感受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過程:
一、回顧前文(迫在眉睫)
引:故事發生在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許多無辜的孩子因為戰爭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親人,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更要時時面對死亡的威脅。(戰爭片段)
引:一天,幾枚無情的炮彈,落在了孤兒院里,兩個孩子當場被炸死,更有不少孩子受了傷,情況十分危急。
仔細讀讀3、4兩小節,找找說明當時危急情況的句子,用橫線劃出來。(學生反饋,出示句子)
生1: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嚴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點評:她正在死亡邊緣掙扎呀!
生2: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
點評:生死命懸一線,我們不能無動于衷!
(指導朗讀)
還能再等嗎?還有時間讓大家再考慮一下嗎?(理解關鍵語句)(齊讀兩句話)
是啊,情況如此危急,輸血迫在眉睫。(出示句子)
二、體驗情感(猶豫不決)
引:我們知道,輸血就意味著給了女孩生的希望,活的可能,眼看著小姑娘在生死邊緣上徘徊著,掙扎著,阮恒舉起了自己的小手。(出示句子)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1.請同學們讀讀這句話,想想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2.撥:(點紅)顫抖地舉起來——又放下——又舉起來
3.理解“顫抖”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阮恒舉起的小手在不停地顫抖?為什么舉著的小手又放了下去。(害怕)他僅僅是因為害怕獻血嗎?什么是他如此害怕?(他以為獻血后自己會死)你怎么知道的?(出示12段中醫生的話)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會聯系上下文來理解。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醫生的話)
4.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阮恒最終再一次舉起了手。這次的“舉”跟前次的“舉”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前面猶豫不決,后面堅定)
5.他舉起的僅僅是一只手嗎?(停頓)他分明是把生的可能給了別人,把死的威脅留給了自己
。▽W生練讀-----指名讀)
生1讀,點評:你也猶豫!
生2讀,點評:你也害怕!
生3讀,點評:但最終,你還是選擇了舉起自己的手,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從開始的猶豫不決,到決定用死來挽救小姑娘的生命,對于一個孩子,要作出這樣一個決定需要多大的勇氣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句話吧!
三、感情升華(義無反顧)
1.阮恒無私地獻出了生命之血。在整個獻血的過程中,有許多感人的事情,讀課文8——10自然段,劃出讓你感動的句子。
2.同桌交流:把讓你感動的句子讀給同桌聽一聽,并和同桌交流一下讓你感動的原因。
3.全班交流
句子一: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這句話哪里深深地打動了你?
可能1:我體會到阮恒是個勇敢的孩子(哪里看出勇敢?)
可能2:堅定
是啊,他一動不動地躺在草墊上開始獻血。
誰能把他的這種堅定、他的勇敢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自由朗讀——指名朗讀——男生讀
阮恒的內心也像表面一樣平靜嗎?此刻,他在想些什么?
句子二:過了一會兒,他忽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了臉。
。1)從哪個詞看出他的害怕?
。2)啜泣是什么意思?
。3)你還能從課文中找出描寫哭的句子嗎?
。ǔ鍪揪渥樱
句子三: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你找到了這一句)
句子四: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1)哪些詞語表示哭?三個詞都是表示哭,它們的含義有什么不同呢?請你們讀一讀這三個句子,體會一下。反饋:聲音越來越響了!阏鏁^察,從聲音的大小發現了區別)
他哭的越來越傷心了!氵注意到他哭的程度)
(2)從這一次比一次厲害的哭聲當中,你又體會到什么?
。3)當時間一點一點過去,血液不斷地從阮恒的血管里流出,他當時的心情僅僅是害怕嗎?想到自己馬上會死去,他的心中充滿了——(恐懼)
(4)雖然阮恒在輸血的過程中內心充滿了恐懼,但是他要輸血給那個女孩的決心卻——(依然沒有動搖)從哪里看出?請你再仔細讀一讀這三個句子,找一找。
反饋:從哪些地方看出他的決心沒有動搖?
生:他試圖用手掩蓋自己的痛苦。
生: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生: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了臉。
好好讀讀著幾句話,你有什么為題要問嗎?評價:這個問題提得很有價值,誰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你真會思考。
預案一:(因為如果醫生看見阮恒那么痛苦,就會不讓他繼續抽血,那阮恒也就救不了他的朋友了。所以阮恒一直在制止哭泣,不讓醫生看見他痛苦。)
師:是啊,從阮恒一系列的動作和表情中,我們感受到了他的堅定。(板書:表情)他竭力掩蓋自己的痛苦就是不讓醫生知道,是為了繼續輸血救自己的朋友。
預案二:(如果沒有人點明)
師:用手捂住臉僅僅是不想讓別人看見他的痛苦嗎?如果你是醫生,看見阮恒那么痛苦的樣子,你會怎么做?
生:如果我看見阮恒獻血那么痛苦,我會讓他停下來。
師:停下來就不能救小女孩了。所以阮恒用手捂住臉是為了——
生:不讓醫生看見,好繼續輸血給小女孩。
師:是啊,從阮恒一系列的動作和表情中,我們感受到了他的堅定。(板書:表情)他竭力掩蓋自己的痛苦就是不讓醫生知道,是為了繼續輸血救自己的朋友。
4、阮恒以為自己輸了血會死去,內心非?謶郑珵榱俗屪约旱呐笥涯芑钕聛恚匀粓猿肢I血。阮恒的行為打動了你,打動了我,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1)讓我們再來好好讀讀這三句話吧。
自由讀——你能選一句讀一讀嗎?——齊讀
(2)阮恒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愿意為了朋友獻出自己生命的人,一個把友情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人!
四、突顯主題(她是我的朋友)
1、當人們問他為什么這么做時,阮恒回答:——“她是我的朋友”(出示課題,齊讀)
2、 導入名言
是啊,為了朋友,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棄,像這樣的朋友,值得一生珍惜。我不禁想起一句話,愿意讀讀嗎?
“有一種愛,很小很小。但在最關鍵的時候,卻能為你獻出生命。這就是——友愛!
3、 激qing總結
讓我們記住這種愛,也愿我們在今后的人生中能撒播這種愛!
作業:
積累文中描寫阮恒表情、動作的句子,把它抄下來,好好讀一讀。
她是我的朋友
活
輸血
阮恒 → 小女孩
死
支玉恒《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及賞析 篇3
對《她是我的朋友》這節課的認識經過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校級行知課堂我組周老師講課前的研討,第二階段是自己參加語文課程達標過程中的嘗試。
設計教學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但以前我卻從不敢丟開現成教案,總是大量借鑒名師點子,東挪西湊拼成基本屬于自己風格的設計。研討過程中,我第一次嘗試獨立設計教學設計,與周老師同備一節課。
首先,我反復閱讀這篇課文,探尋文中的知識點,結合三年級孩子的閱讀水平,在基于對課標認識的基礎上,初步把目標設為如下幾個方法,讀準讀通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體會情感、有感情朗讀、滲透習作方法、樹立正確朋友觀。
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是重難點,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讀了一篇課文后能夠簡單說自己的體會,但是如何從關鍵詞句入手理解更深入些,卻是難點。課后習題第二題是“我們來找一找描寫阮恒表情、動作的句子,并說一說他當時是怎么想的”,這題不就是在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嗎?于是,在教學環節中就有了這樣的一個設計,“默讀課文,在文中找出來描寫阮恒表情、動作的句子,想一想他都在想些什么?”看似貼合編者意圖,符合課標要求,但卻在實施中遇到了不少的問題。文中這樣的句子很多,每句話都交流體會,浪費了太多時間,而且這些句子大致都在反映阮恒內心痛苦、恐懼,談體會時學生很難發現阮恒內心的變化,教學過程顯得冗繁復雜。能不能以第一句表情或動作的句子為范例,講解完后,讓學生自由學習其他幾個句子,即體現教師的導,又彰顯出了學生的學,可是再次試講時,效果仍舊不好,學生依然不知如何下手談體會。課后與組內老師討論,如何更精簡些,提高實效,教給學生自己分析文章的方法。反復又讀了幾遍文章后,發現文中多次寫到哭,這幾個詞語雖然都是表示“哭”的意思,但卻表示不同程度的哭,哭的程度不同與阮恒的內心世界緊密聯系,于是,我們再次修改設計,“默讀課文9、10自然段,找出描寫哭的詞”,然后以第一個哭所在的句子為范例,抓“啜泣”初步體會阮恒內心,從哪個詞中你還有同樣的體會,學生找到“顫抖、捂住臉”,從這些詞中你又讀懂了什么?就這樣,一步步地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來體會人物內心。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其他三個哭所在的句子,使用“我從哪個詞中讀懂了什么”來交流讀書體會。在體會中滲透習作方法,在小結中引導“哭”的程度與內心的關系,升華情感就在這其中潛移默化的達到。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我覺得比較得意的地方。
我的這堂課遺憾的地方也不好。導入后,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迫在眉睫”的意思,同時讓學生更深入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和但是情況的緊迫,為理解下文做鋪墊。阮恒在沉默中顫抖的舉起小手,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這一連串的動作不禁引發大家的質疑,為什么舉起來又放下去又舉起來,此處尊重學生的質疑,但是在引導學生理解時,并不能把三個動詞放一起理解。“為什么要舉起來”?(救朋友)“為什么又放下去”?(害怕,哪個詞也讓你感受到他此時害怕?引導學生感受對死亡的恐懼)“為什么又舉起來”?引導中,把一個問題拆分為三個問題,在交流過程初步體會到阮恒為了救朋友的勇敢和無畏。初步滲透抓住關鍵詞語體會理解。但是在這個過程,學生回答到害怕死亡時,我由于講課時的緊張,漏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稍微對抽血有點了解的都知道,抽血并不會導致死亡,但是阮恒此時害怕死亡,“你是從哪里讀到這么重要的信息的呢?”這一問題的漏問,導致部分學習能力較差的孩子很迷茫,也缺失了一次聯系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引導。這本來是在教學設計之中的。
在課堂中,自己對課堂的把握還是很欠缺的,非常深刻的記得,有一個孩子在回答“誰來匯報第一個哭所在的句子”時直接說“啜泣”,我并沒有引導孩子做進一步的思考,還有一個孩子在說他的體會時,我一時語塞,直接讓他讀課文,避開尷尬,學生自己少了一次和老師交流的機會。
小結習作方法時的語言拖拉、看圖說話時的引導不當、回應課題時的朗讀指導……種種遺憾徘徊于心。
總是以為公開課中可以不顧學生的學習狀態,殊不知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態度才是最重要的。機智是學不來的,而是要在平日的每節課中有意識地去鍛煉自己。課堂中的隨機應變是在足夠了解學生、足夠熟悉教材、足夠明晰學習環節的設計目的上實現的。跟同組的周老師交流教學體會時,我曾輕描淡寫地說:“只要明白每個環節的教學目的,其他引導語神馬的隨機發揮即可。”這是多么不負責任的說法。沒有足夠的預設,課堂中怎么會有靈活的應變。
感謝馮校長賽前的指導,才有了我在深夜中一遍又一遍空講的動力,才有了把課堂預設熟記于心的成效。做什么事情都應該盡力而為,更何況是要展現給孩子們的課堂。我會再接再厲!
支玉恒《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及賞析 篇4
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20課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掌握“孤兒院、休克、輸血、顫抖、迫在眉睫、草墊、擦拭、嗚咽、抽泣、竭力、輕柔”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繼續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其中,前者還是教學難點 。
三、課時:2課時
四、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
第 一 課 時
基本教法:指導學生用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方法讀懂重點語句,進而讀懂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名言導入 ,揭示課題
1、導語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是說,有朋友自遠方來,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寫的就是朋友間的故事。
2、揭示課題:20、她是我的朋友
二、檢查預習效果,教學生字
1、檢查朗讀
課前老師要求大家讀讀課文,現在就請兩個組的同學用開火車的形式讀。一個同學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字音都讀準了嗎?(注意正音)
2、教學生字
這一課共有11個生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它記住(重點指導讀準“輸”、“試”的讀音)。
3、再讀課文
三、引導學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并質疑問難。
1、請同學們再看看課文,想一想,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點:知道小女孩傷勢嚴重,要馬上輸血。知道了小男孩為小女孩輸血。)
2、小女孩傷勢嚴重,輸血迫在眉睫,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想還有什么疑問,把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
(主要問題:小男孩在獻血時,心里怎么想?)
(板:內心活動)
四、探究小男孩獻血時的內心活動
1、要想知道小男孩獻血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就要從小男孩獻血過程中神態、動作入手。(板:神態、動作) 預習時,同學們已經把有關描寫小男孩動作、神態的句子畫了出來,現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樣。
2、我們要從小男孩的神態、動作去想象他的內心,思考·練習2的句子可以幫我們的忙。
出示課件1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后又舉起來。(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先指名讀重點句,再問課文提了什么問題。
2、請同學們再把這個句子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模仿阮恒的動作,想象阮恒的內心,他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讓學生在讀句和動作的模仿中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舉手時才會發抖,才會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沒有馬上獻血,小女孩就會死去,所以又把手舉起來。聯系《爬天都峰》理解猶豫的心情。
(板書:舉 放 舉 猶豫)
3、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阮恒的心情。
(1)指名讀。
(2)老師范讀。
老師也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師為什么要這樣讀。你們自己再把句子讀一讀,體會小男孩害怕、猶豫的心情。
(3)再指名讀。
(4)從同學的朗讀中,老師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這個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三)重點句2、3、4
1、終于有個孩子愿意為小女孩輸血了,他就是阮恒,輸血前,他害怕過、猶豫過,但是仍然數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為小女孩獻血。在輸血過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請同學們分小組學習,一組討論一個重點句,先提問題,再想答案。等會兒,每組一個同學在班上匯報。
2、小組討論。
3、重點 句2
(1) 課件2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疤蹎?阮恒?”醫生問道。阮恒搖搖頭。
(2)哪個小組匯報一下,剛才你們提了什么問題?找到什么答案?
(問題:阮恒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發抖?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板:啜泣、捂)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發抖;他想掩飾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板:害怕、掩飾)
(3)小結。血就從阮恒的身上抽出來了,此時,他心里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痛苦,但是為了救那個小女孩,他卻在掩飾自己的這種害怕和痛苦,多么可愛可敬的小男孩啊!
4、重點句3
(1) 出示課件3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剌疼了他,他又搖了搖了頭。
。2)哪個小組來說一說?
(問題:阮恒過了一會兒,為什么又哭了?為什么又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板:嗚咽、掩蓋)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響給小女孩輸血,所以又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板:更害怕、又掩飾)
5、重點句4
(1)出示課件4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2)哪個組要匯報?
(問題:他那不時的啜泣為什么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為什么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總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飾自己的害怕。)
(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飾)
6、小結。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從啜泣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到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說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飾自己的害怕,又說明什么?
7、感情朗讀。
(1)出示課件5
請同學們看屏幕,仔細觀察小男孩的神情、動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這幾個重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2)誰來讀給大家聽,把自己認為讀得最好地方讀出來。
五、人物評價
阮恒在獻血的過程 有過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認為他可愛嗎?說說你們的看法。
六、布置作業
回去把課文讀熟,也可以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第 二 課 時
內容要點:思考·練習第3題和第1題。練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有感情朗讀課文。指導寫字。
基本教法:理解課文用引導想象法;概括主要內容用連接問題答案法;寫字指導用重點部位指導法。
附:板書
20、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 動作 內心活動
舉 放 舉 猶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飾
嗚咽 掩蓋 更害怕 又掩飾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飾
支玉恒《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及賞析 篇5
一、 話引入,激發情感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他是我的朋友》請齊讀課題。
生認讀課題。
師:聽你們讀“朋友”這個詞,我心里暖暖的,感到很溫馨。你認為朋友是什么呢?
生:我認為朋友就是一起玩得很高興的人。
師:是的。和朋友在一起,總是讓人愉快,充滿歡樂。
生:朋友就是能讓你感動的人。
師:朋友總會給你帶來感動。你最好的朋友是誰?她讓你感動的是什么?
生:我最好的朋友是孫夢婷。她的善良和寬容讓我感動。
師:你們說得很好,朋友之間的感情是通過那些讓人感動的事情建立起來的。今天,我們去感受一下戰爭年代的一群孩子對朋友的理解。
二、 初讀課文,感知事情的梗概
師:自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讀課文后匯報。
生:課文講了阮恒給小姑娘獻血的事。
師:說得完整而詳細。那阮恒為什么要給小姑娘獻血?
生:小姑娘在孤兒院里受傷了,需要輸血。
三、閱讀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
師:那些失去親人的孩子好不容易進了孤兒院,應該安全了吧,可事實并不是這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孤兒院里發生了什么事。
生讀后匯報。
生:一些孩子被炸死了,小姑娘流了很多血。如果不馬上輸血,小姑娘就會死去,情況非常緊急。
師:究竟有多緊急呀?
生:像火苗快燒著眼睫毛一樣,刻不容緩。
師:課文用了個什么詞語來形容這種緊急情勢?
生:迫在眉睫
師:對。讓我們用朗讀來表現這種緊急的情勢吧。
生朗讀。
四、細讀事情經過部分,體會人物的內心
1.體會獻血前阮恒的內心世界
師: 獻血迫在眉睫,阮恒是怎么做的呢?找出重要的句段讀一讀。
生讀后匯報。
生:當院長提出讓孩子們輸血之后,屋子里一陣沉默。阮恒顫抖地舉起了小手,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師: 根據阮恒的表現,你能設想一下,他當時是怎樣的心情。
生:從“顫抖地舉起了小手”,我想阮恒一定很害怕。
師:你很會學習,抓住了人物的動作深入到他的內心。
生:從“舉起”、“放下”、“又舉起來”這幾個反復變化的動作,我覺得阮恒內心很矛盾,想獻血又不想獻血。
師:假如你就是阮恒,說一說,你為什么會這樣矛盾?
生:我想救小姑娘,可又怕把自己的血都全部抽掉了,自己會死去。
師:阮恒第一次舉手時,手是“顫抖”的,可第二次舉手卻沒有“顫抖”了。作者為什么要去掉這個詞?跟同桌談談自己的想法。
生議論后匯報。
生:阮恒第二次舉手時,沒有“顫抖”,說明他已經下定決心要為小姑娘獻血。要是這時再用“顫抖”,那就不能表現阮恒的決心了。
師:你很善于分析。阮恒雖然很害怕,但終于堅定地舉起了手,多么善良的孩子啊。同學們,請用朗讀來表達你自己的感受吧。
2.體會阮恒獻血時的內心世界
師:在輸血時,阮恒有哪些突出的表現讓你特別感動?請讀有關的段落,勾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生讀后匯報:
生:“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讓我特別感動。
師:這句話為什么讓你感動?
生:我仿佛看到,阮恒既緊張又害怕的樣子。
師:阮恒為什么緊張?又害怕什么?
生:由于針刺得很疼,阮恒顯得緊張,但又怕醫生知道了不讓他獻血,所以,他“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師:“一……不……”和“一……也不……”這樣的句式能表現一種極端的狀態,能任選一個說一句話嗎?
生:升旗時,同學們一動不動地站在操場上。
生::小組討論時,有的發言滔滔不絕,有的一言不發。
生:我們的教室很清潔,一張紙屑也沒有。
師:還有讓你感動的地方嗎?
生:阮恒的哭讓我感動。
師:他是怎么哭的啊。
生:先是“啜泣”,后來是“嗚咽”,接下來是“哭泣”。
師:這幾個詞都表示哭,它門有區別嗎?
生:這幾個詞表示的“哭”是有區別的:“啜泣”是抽抽嗒嗒地哭,“嗚咽”是低聲地哭,“哭泣”是小聲地哭。
生:還有一個“抽泣”,和“啜泣”差不多。
師:現在我們分成四個小組,每個組讀一句描寫哭的句子,邊讀邊標上序號。
生讀課文并標上序號。
師:請女孩子再讀讀前三個描寫哭的句子。想想阮恒為什么會這樣,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讀后匯報。
生:阮恒可能在想,千萬不要讓別人看出我的緊張、害怕。
師:你怎么知道他緊張、害怕?他在擔心什么?
生:從 “捂”、“掩蓋”這些詞語我們可以看出,阮恒不想要別人看見他的痛苦。
師:你能抓住重點詞去去體會人物的內心,好樣兒的。
生:針筒里的血越來越多,阮恒越來越害怕,怕血流完了,自己就會死去。
師:這幾個表示“哭”的詞語,順序能交換嗎?為什么?
生:不能交換。因為從“啜泣”到“嗚咽”,再到“哭泣”,能讓人感覺到,阮恒哭得越來越傷心,表明他內心越來越痛苦。
師:開始阮恒感到痛苦、擔心和害怕,可是后來,他竭力制止抽泣,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生:他心里想不管怎樣,都要救活小姑娘。
師:多么仗義的朋友啊。
生:他想哪怕自己死了,只要能救活小姑娘,也值了。
師:如此珍貴的友誼真讓人感動。讀讀自己的感動吧。
生自由讀,個別讀。
3.情感升華
師:這就是阮恒,勇敢善良的阮恒,富有愛心的阮恒,他為了朋友愿意獻出自己的生命,我想,沒有誰的愛比這更偉大的了———看看草墊上痛苦的阮恒,說說你最想說的話吧。
生:阮恒,你真勇敢。
生:阮恒,我被你的行為深深打動了。
生:阮恒,有你這樣的朋友,小姑娘是幸福的。
生:如果我的朋友遇到困難,我也會像你一樣盡力幫助他。
附:板書設計
阮恒 獻血 舉→ 放→ 舉 啜泣→嗚咽→哭泣
猶豫 堅決 擔心
石紅艷
一、話引入,激發情感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他是我的朋友》請齊讀課題。
生認讀課題。
師:聽你們讀“朋友”這個詞,我心里暖暖的,感到很溫馨。你認為朋友是什么呢?
生:我認為朋友就是一起玩得很高興的人。
師:是的。和朋友在一起,總是讓人愉快,充滿歡樂。
生:朋友就是能讓你感動的人。
師:朋友總會給你帶來感動。你最好的朋友是誰?她讓你感動的是什么?
生:我最好的朋友是孫夢婷。她的善良和寬容讓我感動。
師:你們說得很好,朋友之間的感情是通過那些讓人感動的事情建立起來的。今天,我們去感受一下戰爭年代的一群孩子對朋友的理解。
二、 初讀課文,感知事情的梗概
師:自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讀課文后匯報。
生:課文講了阮恒給小姑娘獻血的事。
師:說得完整而詳細。那阮恒為什么要給小姑娘獻血?
生:小姑娘在孤兒院里受傷了,需要輸血。
三、閱讀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
師:那些失去親人的孩子好不容易進了孤兒院,應該安全了吧,可事實并不是這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孤兒院里發生了什么事。
生讀后匯報。
生:一些孩子被炸死了,小姑娘流了很多血。如果不馬上輸血,小姑娘就會死去,情況非常緊急。
師:究竟有多緊急呀?
生:像火苗快燒著眼睫毛一樣,刻不容緩。
師:課文用了個什么詞語來形容這種緊急情勢?
生:迫在眉睫
師:對。讓我們用朗讀來表現這種緊急的情勢吧。
生朗讀。
四、細讀事情經過部分,體會人物的內心
1.體會獻血前阮恒的內心世界
師: 獻血迫在眉睫,阮恒是怎么做的呢?找出重要的句段讀一讀。
生讀后匯報。
生:當院長提出讓孩子們輸血之后,屋子里一陣沉默。阮恒顫抖地舉起了小手,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師: 根據阮恒的表現,你能設想一下,他當時是怎樣的心情。
生:從“顫抖地舉起了小手”,我想阮恒一定很害怕。
師:你很會學習,抓住了人物的動作深入到他的內心。
生:從“舉起”、“放下”、“又舉起來”這幾個反復變化的動作,我覺得阮恒內心很矛盾,想獻血又不想獻血。
師:假如你就是阮恒,說一說,你為什么會這樣矛盾?
生:我想救小姑娘,可又怕把自己的血都全部抽掉了,自己會死去。
師:阮恒第一次舉手時,手是“顫抖”的,可第二次舉手卻沒有“顫抖”了。作者為什么要去掉這個詞?跟同桌談談自己的想法。
生議論后匯報。
生:阮恒第二次舉手時,沒有“顫抖”,說明他已經下定決心要為小姑娘獻血。要是這時再用“顫抖”,那就不能表現阮恒的決心了。
師:你很善于分析。阮恒雖然很害怕,但終于堅定地舉起了手,多么善良的孩子啊。同學們,請用朗讀來表達你自己的感受吧。
2.體會阮恒獻血時的內心世界
師:在輸血時,阮恒有哪些突出的表現讓你特別感動?請讀有關的段落,勾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生讀后匯報:
生:“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讓我特別感動。
師:這句話為什么讓你感動?
生:我仿佛看到,阮恒既緊張又害怕的樣子。
師:阮恒為什么緊張?又害怕什么?
生:由于針刺得很疼,阮恒顯得緊張,但又怕醫生知道了不讓他獻血,所以,他“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師:“一……不……”和“一……也不……”這樣的句式能表現一種極端的狀態,能任選一個說一句話嗎?
生:升旗時,同學們一動不動地站在操場上。
生::小組討論時,有的發言滔滔不絕,有的一言不發。
生:我們的教室很清潔,一張紙屑也沒有。
師:還有讓你感動的地方嗎?
生:阮恒的哭讓我感動。
師:他是怎么哭的啊。
生:先是“啜泣”,后來是“嗚咽”,接下來是“哭泣”。
師:這幾個詞都表示哭,它門有區別嗎?
生:這幾個詞表示的“哭”是有區別的:“啜泣”是抽抽嗒嗒地哭,“嗚咽”是低聲地哭,“哭泣”是小聲地哭。
生:還有一個“抽泣”,和“啜泣”差不多。
師:現在我們分成四個小組,每個組讀一句描寫哭的句子,邊讀邊標上序號。
生讀課文并標上序號。
師:請女孩子再讀讀前三個描寫哭的句子。想想阮恒為什么會這樣,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讀后匯報。
生:阮恒可能在想,千萬不要讓別人看出我的緊張、害怕。
師:你怎么知道他緊張、害怕?他在擔心什么?
生:從 “捂”、“掩蓋”這些詞語我們可以看出,阮恒不想要別人看見他的痛苦。
師:你能抓住重點詞去去體會人物的內心,好樣兒的。
生:針筒里的血越來越多,阮恒越來越害怕,怕血流完了,自己就會死去。
師:這幾個表示“哭”的詞語,順序能交換嗎?為什么?
生:不能交換。因為從“啜泣”到“嗚咽”,再到“哭泣”,能讓人感覺到,阮恒哭得越來越傷心,表明他內心越來越痛苦。
師:開始阮恒感到痛苦、擔心和害怕,可是后來,他竭力制止抽泣,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生:他心里想不管怎樣,都要救活小姑娘。
師:多么仗義的朋友啊。
生:他想哪怕自己死了,只要能救活小姑娘,也值了。
師:如此珍貴的友誼真讓人感動。讀讀自己的感動吧。
生自由讀,個別讀。
3.情感升華
師:這就是阮恒,勇敢善良的阮恒,富有愛心的阮恒,他為了朋友愿意獻出自己的生命,我想,沒有誰的愛比這更偉大的了———看看草墊上痛苦的阮恒,說說你最想說的話吧。
生:阮恒,你真勇敢。
生:阮恒,我被你的行為深深打動了。
生:阮恒,有你這樣的朋友,小姑娘是幸福的。
生:如果我的朋友遇到困難,我也會像你一樣盡力幫助他。
附:板書設計
阮恒 獻血 舉→ 放→ 舉 啜泣→嗚咽→哭泣
猶豫 堅決 擔心
支玉恒《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及賞析 篇6
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鼓勵學生求異、求新,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努力尋求獨特的認識、感受、方法和體驗,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從而體現出學生的首創精神。這是新的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環節一:創設問題情境,置學生于問題中
師:同學們,你是怎么對待朋友的?
生1:相互信任。
生2:真誠友愛。
生3:相互照顧。
……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如何對待朋友的文章《她是我的朋友》,相信學了這篇文章,你會對朋友有更深的理解的。
。ò鍟n題。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1:她是誰的朋友?
生2:她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生3:課題為什么叫《她是我的朋友》?
……
師:大家很善于提問題,下面讓我們帶著各自的問題自由讀課文。老師有個要求,讀書的時候要做到三個“不”:不漏、不添、不錯,能做到嗎?
(生自由讀書、指名讀課文)
師:讀得真是不錯!剛才提出的問題都讀懂了嗎?
生1:她是阮恒的朋友。
生2:阮恒為小姑娘輸血的故事。
生3:阮恒為寧愿犧牲自己,也要救朋友。
……
師:古人說得好:“讀書貴在有疑”,通過剛才的讀書,你又發現什么新問題了嗎?
生1:我想弄清阮恒為什么要給小姑娘輸血?
生2:我想了解阮恒是怎樣為小姑娘輸血的?
生3:我關注的是事情的結果怎么樣?
……
師:同學們提的這些問題很有價值,下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再次走進課文,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有了想法可以和你周圍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W生讀書)
。郾经h節的設計,完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自行提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從而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
環節二:注重過程,注重體驗
師:剛才大家讀得很認真。誰來說說小姑娘為什么需要輸血?
生:因為小姑娘在戰爭中流血過多。
師: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即搶救,就會因為流血過多而死去。看來當時的情況非常緊急。課文中哪個詞最能說明這一點?
學生異口同聲:迫在眉睫。
師:是呀!如果不馬上輸血,小姑娘就一定會死去,這種緊急情況就是“迫在眉睫”。同學們,在這種情況下,當醫生問誰愿意獻血時,阮恒是怎樣做的呢?
生:“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保ㄕn件出示文字)
師:誰再來讀?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生1:我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
生2:我體會到阮恒心里很猶豫,但最終還是勇敢地舉起了手。
生3:這一句話寫出了阮恒的矛盾心理,他害怕獻血,所以舉手時是顫抖的,在害怕中又快速地放下手,隨后再舉時態度是堅決的,手不再顫抖了。
師:你是怎么體會到的呢?
生:我是從“舉――放――舉”體會到的。
師:是呀!正是這一舉、一放、又一舉,讓我們仿佛看到了阮恒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那么誰能通過讀來表現出來呢?
。ㄉx)
師:在輸血的過程中,阮恒又有哪些表現呢?誰來讀一讀有關的段落和句子?
生1:(出示文字)
生2:(出示文字)
師:請同學們再用心讀讀這兩段文字,看看阮恒在輸血的過程中都有哪些不同的表現?
生1:他的哭在變化。
生2:他的表情在變化。
師:從中你能體會出什么?
生:我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
師:其他同學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也體會出他的心里害怕。
師:是呀!能不害怕嗎?他畢竟和我們一樣,也是個孩子呀。既然他這么害怕,為什么還要極力掩飾自己的痛苦呢?
生1:因為他怕自己獻了血,自己就會死去。
生2:因為他怕讓醫生看到自己很痛苦,不讓他給小姑娘輸血了。
……
師:(出示當時的畫面)大家看,這就是當時的情況。多么堅強的孩子,誰能通過讀表現出來?(生讀、師讀)
師:阮恒自己認為救朋友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但他還這樣義無反顧地這樣做了,當有人問他為什么愿意這樣做時,他是怎樣回答的?
生齊:“她是我的朋友”。
。郾经h節教師沒有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縛或代替學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維模式去規范和限制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是過早的去追求統一的認識、統一的結論,允許不同的認識和認識的不同水平的存在。]
環節三:關注人文,關注情感
師:是!阮恒的一句話回答了上文的所有問題,因為是朋友他才毅然舉起了手;因為是朋友他才竭力抑制心里難過;為他人甘愿犧牲自己,也因為她是朋友,由此可見朋友二字的份量。同學們,你從“她是我的朋友”這句話中想到了什么?用一兩句話寫下來。(放背景音樂)
生1:以前我從不愿交朋友,以為只要自己學習好,有沒有朋友都可以,F在我明白了,危難時朋友是可以為你撐起一片藍天的人。
生2:我的朋友很多,有時吵,有時好。今后我要珍惜友情,與朋友友好相處。
生3:朋友就是一面鏡子。
……
[上述的一系列活動,是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的積極有效參與為主線,在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經驗、觀點的過程中,學習文章的內容,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了人生有益啟示,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得到了升華。]
師:同學們說得太好了。讓我們珍惜友情,廣交天下朋友吧!
總評:
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語文教學,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覺、體驗和理解。
一、題空間把學生領進精彩的問
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習方式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本課教學,從課題質疑,然后在淺層次的解決中,再次質疑,從而激發了學生勇于探索的欲望。
二、創設平等氛圍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平等的,教師尊重學生獨特的認識和感受。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完全尊重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充分通過反復讀文,暢所欲言。教師沒有以權威的面孔出現,去告訴學生所謂的標準答案,給了學生舒展靈性的空間。
三、注重過程,注重體驗
讓學生說出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對角色心理的體驗;讓學生講清獲得知識的國,思維過程,方法,步驟。不僅限于說出答案就行。本課教學,通過人物的神情分析人物的心理時,就是在讓學生理解,體驗。
支玉恒《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及賞析 篇7
【片段】:
師:剛才同學們讀出了緊張、害怕、痛苦的表情,那你們是從哪里讀出來的?
(生找出文中的三句話,把三個句子出示在屏幕上)
師:阮恒由啜泣到嗚咽,到哭泣,到最后的抽血,我們感覺到他的痛苦在逐漸加深。誰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的心情。
。▽W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創設情景,語氣凝重)我們仿佛看到在草地上,一根針扎進了阮恒的胳膊,血正一點一點地從他的身體里抽出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他覺得自己的血就要流完了。請同學們自由讀句子,一邊想畫面,讀出自己的感受。
。▽W生自由讀)
師:阮恒矛盾、害怕,但并沒有抽回自己的胳膊,這是為什么?再讀這部分,注意看阮恒的動作,再說說你的感受。
師:把你讀出的`感受和身邊的伙伴交流交流。
生:阮恒想竭力掩蓋痛苦。
生:哪怕再害怕,他為朋友輸血的決心也沒有動搖
生:“她是我的朋友”這句話始終在阮恒心里。
【感受】: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特別感人的文章,一句平淡的“她是我的朋友”始終把阮恒對朋友純真的感情貫穿全文,我通過讓學生反復朗讀,從朗讀中把握感情基調,讓學生自然的融進文本,,達到對文本的深入體會和理解。學生也能通過朗讀,對課文的認識也由“感知”到“理解”直至“深入理解”,心理也從“平靜”到起“波瀾”直至到“被感動”的過程。
支玉恒《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及賞析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⒈、深入閱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通過抓住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的理解,體會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⒉、能感情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用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讀懂重點語句,進而讀懂課文。
教學重、難點: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的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繼續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鍙土晫
⒈師: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27課《她是我的朋友》(板書課題,齊讀)
、矌煟荷瞎澱n我們初讀了課文,誰能來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復習課文的主要內容,板書)
⒊抓關鍵詞,了解危急
師:在第一部分中,我們知道了什么事情“迫在眉睫”?為什么會“迫在眉睫”呢?(結合課文的句子復習)
。ɡ砬迨虑槠鹨蚝退媾R的嚴峻情況,明白給小姑娘輸血是救命的關鍵,是刻不容緩的。)
⒋(過渡)師:情況萬分緊急、輸血迫在眉睫,在這緊要關頭是誰挺身而出,主動獻血?——阮恒。
、嫣骄矿w驗,朗讀感悟
、睂W習阮恒獻血前的動作表情的語句
、賻煟簩Γ褪侨詈,他獻血前是什么樣的動作表情呢?誰來找出這句話?
(出示課件“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了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趲煟喝嗤瑢W把這句話齊讀1遍
③質疑。師:讀了這句話,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可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他為什么“顫抖”地舉起手?為什么“沉默”后再舉?他為什么舉了又放下去,又舉?等)
、軒煟和瑢W們真會提問題。提了問題之后咱們必須來解決。小組合作先把這句話讀一讀,邊讀邊想一想,小組交流。
⑤誰來說說,你剛才讀懂了哪個問題?(小組匯報,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⑥指導把阮恒矛盾、緊張的心情讀出來。
⑦(小結)師:剛才我們通過讀發現了問題,又通過朗讀、思考、討論、交流解決了問題。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阮恒輸血時又發生了什么事。好嗎?
、矊W習阮恒獻血時的動作表情的語句
①師:找出描寫阮恒輸血時的部分(8——11自然段),大聲響亮地把它讀一讀。
。▽W生讀課文)
、趲煟耗隳苷页雒鑼懭詈銊幼鞅砬榈木渥訂?(課件出示學生找到的句子)
、弁ㄟ^朗讀、思考、討論、交流,小組合作探究感受悟描寫阮恒獻血時的動作表情的語句
課件:出示學習方法:⑴讀:讀出你想交流的描寫阮恒表情、動作的句子;⑵想:從阮恒的舉動中,你讀懂了什么?⑶說:阮恒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⑷讀:再根據阮恒的心情好好地讀。[
、芊纸M匯報交流,指導朗讀感悟
、菪〗Y:剛才我們學習的這部分是描寫阮恒輸血時的部分,通過他的`動作、神態,我們可以體會到他由開始的緊張、矛盾,變成后來越來越深的痛苦,最后又恢復平靜這樣的心情。我們把這部分連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全班齊讀)(結合板書)
⒊精讀阮恒獻血的原因(12——14自然段)
①師:自由讀,用簡練一兩句話說說這段講什么。(阮恒說他獻血的原因是因為“他是我的朋友”。)
②師:這也是文章的題目。同學們,假如你是阮恒,遇到了相同的情況,你會這樣做嗎?生答略。(使學生明白這就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郯押笕味嘧x幾遍,深入體會阮恒無私奉獻的精神。(生讀)(指名讀)
、芘渖弦魳,教師用語言進行熏陶感染:“小阮恒的鮮血流入了小女孩的身體內,她慢慢地睜開了眼睛,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的朋友。是朋友將她幼小的生命挽回,是朋友讓她感到了這世界的溫暖,是朋友使阮恒勇敢地舉起了手,是朋友使他有了戰勝面臨死亡的勇氣。他們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想一想,假如你是文中的醫生,是站在旁邊的的孤兒,是蘇醒過來的小女孩,你會對阮恒說些什么?
⑤結合實際,讓學生談談自己是怎樣對待朋友的?
、薏シ胖苋A健的《朋友》,讓學生再一次在歌聲中領悟朋友真摯的感情。
、缈偨Y全文,升華感情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老師高興地看到了,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收獲,每個人都受益匪淺。我們不僅認識了一位可親可敬的小男孩阮恒,而且懂得了朋友的真正含義。另外,課文通過對阮恒獻血時神情、動作的真實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今后我們再學習寫人記事的文章時,要注意抓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從中感受人物復雜的心理活動,并把這種方法運用到今后的寫作當中去。
支玉恒《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及賞析 篇9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死,活"這兩個字,通過理解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
教學過程:
一,課前播放有關朋友的格言,營造氣氛.
二,直接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感人的故事.請大家把課本翻到77頁,
自由大聲地讀這個故事,注意生字新詞,將故事讀通讀順.
可以開始了.
三,檢查字詞
1,課文中有這些詞語,老師不教,誰會讀了
課件出示:
迫在眉睫 是否 擦拭 竭力 拳頭 醫生 輕柔
啜泣 嗚咽 哭泣 抽泣 輸血 血型 酒精
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嗎
隨機
(1)對于我們三年級來說,這個多音字比較難,黃老師已幫大家歸了類,誰愿意來試試.
xue:輸血,血型,血管,流血
xie:獻血,抽血,失去的血,所有的血
你掌握了嗎 這么自信,好,那我來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胸有成竹
出示句子: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輸血迫在眉睫.
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
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指名讀)
(評價語:我就說比較難吧;看來咱們三(5)班的孩子確實掌握的不
錯.)
(2)"啜泣,嗚咽,哭泣,抽泣"都是表示哭的詞語.
那你還知道那些表示哭的詞語呢 (抽噎,痛哭,哭號,淚如雨下,涕淚俱下,哭哭啼啼,泣不成聲)
形容哭的詞語可真多呀!
(3)迫在眉睫里有兩個身體的部位,是(生:眉毛和眼睫毛).是的,事情已經碰到眉毛和睫毛,說明十分緊急.你知道哪些迫在眉睫的事那你能用其它詞語來代替"迫在眉睫"嗎 (火燒眉毛,千鈞一發,危在旦夕,岌岌可危,急如星火,燃眉之急,緊要關頭)同學們課外詞語掌握得真不錯啊!
四,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現在我想再請你快速地瀏覽這個故事,到時合上書本,用幾個字或一句話來說說你的感受.
(生瀏覽課文)
好,請你合上課本,來說一說.
我讀了這則故事后,最后腦子里只剩下兩個字,兩個意思相反的字,你們猜猜我腦子里只剩下哪兩個字 (引出:生,死)(板書)
對,故事就講了這兩個字,一個是(生),還有一個是(死).整個故事就圍繞著阮恒生和死的選擇在展開,請你從課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在講阮恒面對生死抉擇時的動作,表情,用筆做上記號.
(生自由找,師巡視.)
說說你找了哪一句
7,(課件隨機出示)
(1)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能談談你的想法嗎 誰來補充.
(預設:顫抖是神情激動有些緊張,從這個詞中,我感到阮恒好像有些猶豫不定;
評價:你能抓住重點詞來理解,真好.)
(預設:阮恒把手舉起來,又放下去,又舉起來,通過"舉,放,舉"這幾個詞,我感到阮恒好像有些猶豫不決.
評價:你能抓住表示動作的詞語來理解,非常好.)
(預設:我從這句話里感受到了阮恒的害怕,猶豫,擔心)
師:阮恒他不愿意他的朋友死,所以他舉起了小手;可他也害怕自己死去,因而他又把小手放下去了,我想,這時他的內心肯定有兩個阮恒在不停地對話(課件出示:一個說 另一個說)
(指名兩個小朋友對著說)
是的,舉手意味著自己死,放下去意味著朋友死,這是多么矛盾,多么艱難的生死抉擇呀!讓我們帶著這份矛盾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阮恒害怕失去所有的血,害怕自己因此而死去,但最終他還是舉起了自己的手.阮恒舉起的僅僅是她的小手嗎 (朋友的生命,堅強,勇敢)讓我們帶著這份勇敢一起讀.(生齊讀)
(2)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說說你的理解.
(預設:從啜泣,顫抖看出阮恒心里非常害怕死;我從"捂"這個詞看出阮恒想掩蓋自己的害怕;我感受到阮恒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雖然害怕死亡,但他還是選擇了死亡)
是的,阮恒一方面在啜泣,在顫抖,另一方面,他又拼命地捂住臉,想讓自己不啜泣,不顫抖.之所以阮恒會出現對比性這樣強烈的動作,是因為他害怕死,但他又選擇了死.
在故事中,像這樣的句子還有,你找到了哪些
課件出示: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
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8,這是整個抽血過程中,阮恒哭,但又竭力制止自己哭的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
(預設:他哭的越來越厲害;抽血時間越長,他覺得離死越近,他心里也越來越害怕;阮恒心里對死害怕極了,但他仍然想控制自己,想救小姑娘,想把生的希望留給小姑娘,把死留給自己.)
同學們的體會非常深刻,下面我就請男同學帶著這樣的感受來讀一讀,體會阮恒當時的心情.
(評價:讀的不錯,但我覺得哭的越來越厲害,害怕死,但又勇敢選擇死的心情沒有讀出來,我們請女同學來試一試.)
9,既然阮恒害怕死,希望生,那是什么原因讓他選擇了死呢 (課件出示:他是我的朋友)
六,小結
在生與死之間,阮恒寧可自己死,也毅然選擇了讓小姑娘活,原因只有一個,因為(課件出示:她是我的朋友)(生齊讀)
阮恒能夠戰勝心中對死亡的恐懼,舍棄生命去救一個人,原因只有一個,因為(生齊讀: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能夠如此堅強,如此勇敢,做出這樣艱難的抉擇,原因只有一個,因為(生齊讀:她是我的朋友)
七,拓展
或許大家會覺得不可思議,或者會認為這離我們很遠,現實當中不可能存在這樣的人,可你們知道嗎 就在不久以前,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汶川,就出現了許許多多個小阮恒,大阮恒,譚千秋老師就是其中的一個.(課件出示:圖片,事跡)
(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當救援人員挪開一塊斷裂的預制板時,他們看到了一個頭發花白,后腦內凹,被砸得血肉模糊的漢子,趴在一張已被砸得變形了的課桌上,而課桌下,是4個已經昏迷,但卻活著的學生.)
相信當地震襲來的一剎那,譚老師也面臨著生和死的抉擇,現在我想請你來寫一寫譚老師面對生,死抉擇時的神情,動作以及心里的想法.
生寫,師巡視.
交流.
支玉恒《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及賞析 篇10
設計理念:
1、簡簡單單教語文,輕輕松松學語文,力求實現教學目標簡明,教學環節簡單,教學內容簡潔。
2、課內外有機結合,實踐大語文觀。課前布置學生閱讀表達真情的文章,為課內學習打下基礎;課中教給學生閱讀理解的方法;課后拓展延伸激發閱讀興趣,形成閱讀能力。
3、注重學法滲透,逐步培養學生自能閱讀的能力。課文是藍本,是范例,教是為了達到不教這一目的。在課文學習中不斷總結方法,逐步滲透學法,提高學生自能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
1、感情朗讀課文。理解并積累“迫在眉睫、啜泣、嗚咽、抽泣”等詞語。
2、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和情感,逐步培養學生自能閱讀的能力。
3、引導學生從小男孩為了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毅然獻出自己鮮血的行動中體味真情。
重點難點: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態的語句,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二、復習課文,整體感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課題中的“她”指誰? (師板書:小姑娘)“我”指誰?(師板書:阮恒)
2、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生匯報)
3、過渡: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三、抓關鍵詞,感受“危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3、4自然,把描寫小姑娘傷得很重的兩個句子畫出來,讀一讀。(生自由讀課文)
2、誰來讀讀你畫出來的句子。(生讀)(“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一位女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
3、情況多危急呀!書上用了一個詞說明了輸血的緊迫性,是哪個詞? (迫在眉睫)
4、“迫在眉睫”怎么理解呢?(迫,緊急,緊迫;眉,眉毛;睫,睫毛。事情很緊急,都來到眼前了,需要馬上解決) 文中說什么事情迫在眉睫?(輸血)
5、讓我們一起讀讀具體描寫輸血迫在眉睫的兩個句子。(指導學生朗讀描寫小姑娘傷得很重的兩個句子)
小結:剛才我們運用了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迫在眉睫”這個詞語。這種理解詞語的方法真好!我們今后要注意運用。
四、抓重點句,感悟真情。
。ㄒ唬└形蝾澏毒,體會矛盾心理。
1、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就在這迫在眉睫的關頭,一個小男孩出現了,他是誰?(阮恒)誰愿意把文章的第5自然段讀給大家聽。(生讀)
2、讀完這段話后你能感受到什么?(阮恒很害怕;舉手很猶豫。)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從“顫抖”可以看出他害怕。從“手舉起有放下……”可以看出猶豫。)(生交流)
3、聯系前面的內容想想,阮恒和小姑娘都是孤兒院一起長大的孤兒,他們朝夕相處,沒有其他的親人,孤兒院的朋友是他們最親的人啊。
4、是啊,阮恒害怕輸血,因為他畢竟是個小孩兒?墒牵q豫過后,他還是舉起了手。因為——(指課題,示意學生齊讀)——她是我的朋友!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體會這個純潔、無私的小男孩當時復雜的心情,體會同伴間的真情! (齊讀)
。ǘ└形蚩奁洌w會內心真情。
1、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也不動,一句話也不說,他多勇敢呀,可是后來他卻哭了。九、十、十一這三個自然段中有幾個描寫阮恒哭的詞,找出來,畫一畫。(生自由讀九——十一自然段,邊讀邊畫。)
3、你畫了什么詞語?(啜泣、嗚咽、抽泣) 這三個詞都是形容什么的?(生交流) 同樣是哭,這三個詞表達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嗎? (一次比一次哭得厲害。)
4、把這三個詞所在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看看阮恒當時還有哪些動作,體會一下阮恒當時的心情。( 生自由讀找、體會。)
5、理解“啜泣”句。
誰來讀讀帶有“啜泣”的句子。
(1)(課件出示)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2)讀了這句話,你感覺阮恒當時心情怎樣?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談體會,再讀書)誰愿意再來讀讀這句話。
。3)我們大家一齊來讀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他當時害怕的心情。( 生齊讀 )
6、理解“嗚咽”句。
誰來讀讀帶有“嗚咽”的句子。
。1)(課件出示)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2)阮恒此時心情怎樣? (害怕,痛苦)害怕、痛苦是因為疼嗎?從哪里看出來的?(醫生問他疼嗎?阮恒搖搖頭。) 同學們,咱們一起再讀讀這段話,體會一下阮恒當時的心情,你們讀描寫阮恒的句子,老師讀描寫醫生的句子。
師生合作讀第9自然段。
(3)阮恒不是因為針刺痛了他而哭,可是他卻哭的更厲害了,誰來把下一段讀一讀。(生讀。)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
7、同學們請看圖片,這是咱們書上的插圖,圖上畫的正是本段的內容。請同學們看看圖上阮恒是什么樣的表情、動作? (生匯報,交流)
8、理解“低聲哭泣”句。
他由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哭得越來越厲害了,那咱們來一起讀讀這段話,體會阮恒更加痛苦的心情。(生齊讀)
9、我們回過頭來再看這三個詞,充分地寫出了阮恒當時的心理活動,用得多準確呀!我們平時也要注意恰當用詞。
10、阮恒越來越痛苦,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發生過一樣。聯系上下文,好好想想,醫生會對他說些什么呢?如果你是醫生你會怎樣安慰阮恒呢?
11、的確,人體向外輸出適量的血液不會有生命危險,但阮恒當時并不知道這些,他以為自己會死,那他為什么還愿意這樣做呢? 請同學們齊讀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
(醫生轉過身向那個小男孩提出同樣的問題。小男孩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
12、小結。
同學們,輸血阮恒猶豫再三卻又堅定地舉起了手,輸血過程中又這樣害怕,但是,他堅持下來了。因為,他想救――小姑娘, 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這讓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伙伴之間的真情!
五、拓展延伸,介紹名言,推薦文章。
1、 在眾多的中外名言警句中,有很多都在歌頌朋友間的真情,老師從中選出了幾句送給大家。(出示)音樂聲中學生熟讀名言。
患難識朋友。
人在危難時,朋友最可貴。
人生沒有朋友,猶如生活沒有太陽。
友情最重要的不是接受,而是奉獻愛。
2、最后老師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愛的教育》,當中的兩篇文章《災難》,《客船失事》,希望課后好好讀讀。
板書:
她是我的朋友
姑娘 阮恒
支玉恒《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及賞析 篇11
《她是我的朋友》這篇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課文先寫一名孤兒在炮彈爆炸中受了傷,急需輸血;接著具體寫了阮恒獻血的過程,生動地描寫了阮恒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真切地反應了這個小男孩獻血時的復雜心情,同時設下了懸念;最后點明阮恒內心矛盾痛苦的緣由和堅持獻血的原因。因此,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在教學中我是按照以下幾點進行教學設計的。
一、遵循先學后教原則,給足學習時間,調動主體自主發展。學習課文前,重視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以如“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等探究、詢問式的提問引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始終堅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獨立思考,給足思考的時間,絕不走過場,搭“花架”。充分鼓勵學生該畫的在書上畫下來,該寫的在紙上寫下來,該說的自己要主動地說出來。
二、展現學習“心理歷程”,追求自主發展,著眼學生終身學習學習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學習主體的自我感悟、選擇、重建、組合、交融、評價、小結的歷程。在這一歷程中,學習者知識得到不斷地積累,能力有了不斷地增強,久而久之,才能夠形成綜合素質。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在閱讀中自由感悟,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接著,我就把著力點放在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詞句體會阮恒獻血時的情感變化上,為了讓學生能夠盡快抓住文章的主線,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 “讀讀課文的5-11自然段,讓我們走進阮恒的內心,去找一找那些令你感動的句子,并把它劃出來!弊寣W生讀讀劃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深入探究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的心情,感受阮恒這種行為的感動之處。然后就圍繞“感動”展開交流,體會、感悟阮恒的痛苦和堅強,讓學生把內心的觸動通過感情朗讀宣泄出來,深化理解和感悟。在學生情感激發的基礎上,我及時小結,并強化主題“她是我的朋友”,提升情感。然后通過“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孩子呢?假如你是在場的醫生、孤兒,或是那蘇醒過來的小女孩,你想對阮恒說什么呢?以后你在生活中會怎樣對待朋友,會為朋友做些什么呢?” 讓學生在根據對課文的理解上求“活”,學生在思考中、在集體的生活中,在相互的交流中,精神財富共享。最后我出示一首小詩與學生共勉,通過師生感情朗誦,把“朋友”這一主題再次升華。在整個教學中,我把學習的過程還給學生,把說話的舞臺讓給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成為學習地主人,在語文課堂上才能有所收獲。
支玉恒《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及賞析 篇12
一、談話導入,關注課題
師:這么多老師聽課,緊張嗎?
生1:緊張
生2:不緊張
師:(對生2)敢舉起手來嗎?無論老師問什么問題。
生2:(大聲地)敢!
師:聲音真的很自信,就問你了。今天我們學習什么課文?
生2:(更加大聲地)她是我的朋友
師:回答非常正確。▽ζ渌瑢W)后悔了吧,機會就是這樣,是給那些自信的人的。(板書課題)一起讀。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師:這個題目和以往我們看到的課題有點不一樣。認真讀過課文的同學一定知道這個題目的特點。
生3:這個題目是一個小男駭說的話。
師:老師喜歡你的聲音。你把小男駭的話讀出來。
生3:“她是我的朋友”
師:“她”是誰?“我”是誰?
生3:“她”是小姑娘,“我”是阮恒。
師:原來,人物說的話也可以用來做題目。引用人物的語言,是要加引號的,但當它做題目的時候,標點符號就省去了。這也是劉老師剛剛發現的一個秘密,原來我寫文章也用人物的語言做過題目,但都沒有把引號去掉。有的同學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喜歡在題目中加書名號?磥,我們都要注意了。再讀課題。
生:她是我的朋友
二、學習字詞,掃清障礙
1、關于多音字“血”
師: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觀察練習,看一組詞語(小黑板出示與“血”有關的詞語),這些都是課文里的詞語,看看有什么發現?
流血、輸血、獻血、抽血、失去的血、所有的血
血型、血管
生1:這些都是帶有血(xuě)的詞
師:老師告訴你,字典里可沒有血(xuě)這個字,不信,課后你去查字典。好,請大家認真聽我讀一遍,注意它們的讀音。
生2:我發現第一排的(血)都讀xiě;第二排的(血)都讀xu? 師:是的,這是一個多音字,xiě和xu枋撬牧礁齠烈,请大家入U娑烈槐椋純叢趺醇親∷畝烈簟? 生3:我發現讀xiě的時候,血在詞的后面;讀xu璧氖焙潁詿實那懊妗? 師:你很善于觀察,發現了一個識記多音字的好方法,用這個方法還可以幫助我們記住其他的多音字,比如:“薄”等,有興趣,課后你可以和同學一起研究。下面我們把這些多音字的詞再放回到課文中,再認真地把課文讀一遍。(生讀書,教師巡查指導)
2、關于生字詞
。ń處熜『诎宄鍪颈菊n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教師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
師:(對讀錯“柔”的學生)你把“柔”讀成了“軟”,是不是在想柔字組的詞?讀字的時候想詞是一個很好的習慣。請大家想想這些生字在課文中組的詞。(出示課文生字組的詞和課文重點詞)想想,它們怎么讀。(學生讀詞,教師重點指導“嗚咽”、“啜泣”等)
3、關于寫字
師:請同學們拿出筆,把今天的生字中,你認為難寫的字,或者說你覺得容易寫錯的字寫下來,寫哪幾個,寫多少遍,你們自己做主。第一次寫這些字,一定要記住它們正確的身影。寫完了以后給同座位同學看,全對的可以畫一顆星。時間是三分鐘,注意先寫最難的字。(學生寫字)
師:(三分鐘到)時間到,有一個字寫了半頭的同學請不要停筆,你一定把這個字寫完,因為漢字里面可沒有半個字。(學生交流、檢查、評價)
三、整體感知,巧設練筆
師:接下來完成一個任務: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需要再讀讀課文嗎?
生:不需要
師:但我覺得必要,我希望大家的回答是概括的,語言是精練的。這樣吧,給大家一點時間,迅速把課文再默讀一遍。(板書“概括”)
師:(對讀完的學生)像這樣快速地把課文默讀一遍的方法叫什么?
生1:默讀
師:默讀也可以慢慢地讀!
生2:瀏覽
師:楊老師(旁邊聽課的老師)告訴你的吧,其實,學習的途徑就是多樣的。恭喜你!下面我們來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3:課文主要講的是,在一次戰爭中,一個小姑娘受了傷,急需要輸血,一個叫阮恒的男孩子給他輸了血。
師:你把這么長一篇文章讀成了一句話,真了不起!其他同學還有機會,因為會讀書的人不僅能把一篇文章讀成一句話,還能將一篇文章讀成一個詞。誰來試試?
生4:朋友
師:你很聰明,你用了課題中的一個詞,誰還能說?
生5:輸血
師:你更聰明,你把剛才那個同學的話濃縮成了一個詞。請你把這個詞寫在黑板上。
(生上臺寫“輸血”,師糾正“血”字寫錯的筆畫)
師:能把課文讀成一個詞,是一種高度的概括能力,已經很不簡單了,但挑戰無極限,還能不能把課文讀成一個字呢?(生疑惑)現在,劉老師心中就裝著一個字,想不想知道這是一個什么字?
生:想!
師:非常想知道嗎?
生:非常想!
師:迫切想知道嗎?
生:迫切想!
師:我可以告訴你們,但你們必須答應我的兩個要求。
生:可以!
師:不管什么要求都可以?
生:是的!
師:君子一言
生:駟馬難追
師:行,聽清楚要求:1、把聽到這個字以后,你的第一反應(包括你的表情、動作、心理活動等)寫下來告訴我;2、通過這一個字讀出另一個字。好了,下面看我寫這個字。(板書“死”)我認為這篇課文從頭至尾是在講一個“死”字。請把你們的第一反應寫下來。(出示“我迫切地想知道老師心里究竟裝著一個什么字……”)可以用這個開頭,也可以自己想一個開頭?凑l的速度快,計時開始,寫完后舉手示意我。
……(學生快速練筆,教師巡視)
師:(對舉手的學生)我想知道你的第一反應。
生1:我迫切地想知道老師心里究竟裝著一個什么字,目光緊緊地盯老師,老師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一個死。我很奇怪,老師為什么把文章讀成了這個字呢?
師:動作、神態,心理活動都寫到了,注意“死”字要加引號。誰再來?
生2:我迫切地想知道老師心里究竟裝著一個什么字,老師好象在“賣關子”,她并不急于告訴我們。我靜靜地等待著,并在心里猜著老師心里裝著的那個字。終于,老師拿起了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死”字,真是沒有想到!
師:“終于”這個詞用的好,突出了你迫切想知道的心情。
生3:老師心里裝著一個什么字呢?會不會和我想的字一樣呢?我瞪大了眼睛,目不轉睛地望著老師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下了“死”,。∥业南敕ê屠蠋煹南敕ú患s而同,我激動的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
師:你沒有用老師的開頭,而是用問題開頭,更吸引人。而且你的描寫也很細致,詞語很豐富,我再送你一個詞——不謀而合。
……
師:(下課鈴響)這節課上到這里。第一個要求大家完成得很很漂亮,下一節課我們繼續完成第二個要求。
四、讀辯結合,明理悟情
師:這一節課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要完成第二個要求:通過這個“死”字,你還能讀出一個什么字呢?(對舉手的學生)先別忙著舉手,既然這個字是通過“死”字讀出來的,我們得先來“讀這個字”。請同學們拿出筆,劃出課文中帶有“死”字的句子,小聲讀一讀。
……(學生批劃,教師巡視)
師:(對生1)你劃了幾處?
生1:四處
師:其他同學也是四處嗎?
生:是的
師:(對生2)請你讀出第一處。
生2:“兩名兒童當場被炸死!
師:認真聽老師讀:“兩名兒童被炸死!保ㄉ3)有什么發現?
生3:你沒有讀“當場”
師:是的,你聽得很認真!下面換過來,你們讀我的話,我讀書上的話,比較一下,有什么感覺?
生:兩名兒童被炸死
師:“兩名兒童當場被炸死”(強調“當場”)
生4:有了當場,就感覺速度很快
師:是的,讀的時候,可以急促一些。我們把前面一句也加上讀一讀。
生:“戰爭時期,有一天,幾發炮彈落在一所孤兒院里。兩名兒童當場被炸死!
師:感覺戰爭怎么樣?
生5:很激烈。
師:還有什么詞可以形容?
生6:猛烈
師:不能說戰爭猛烈,但可以說炮彈猛烈。還有詞嗎?
生7:慘烈
師:這個詞很好!這是一場慘烈的戰爭,是一場殘酷無情的戰爭。(對生8)請你讀第二處。
生8:“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你讀了一個半頭句,漢字里面沒有半個字,漢語里面也沒有半句話。你仔細看看這句話再讀。
生8:“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情況緊不緊急?
生9:緊急
師: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說
生:迫在眉睫
師: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生10:就是情況很緊急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10:我根據上文
師:你把上文讀出來
生10:“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師:你沒有讓我感到情況緊急。誰再來讀?想一想,危險已經到了眼跟前。
生10:“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保ㄗ⒁饬苏Z氣)
師:輸血迫在眉睫。▽ι11)請你讀第三處。
生11:“一位女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師:這一句和剛才的句子很相似,都用了什么關聯詞?
生12:如果……就……
師:第二句中的“就”省去了,加上了“一定”,語氣更堅決了。我們一起讀。
生:“一位女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師:第四處出現“死”字在哪里?
生13:在倒數第三自然段:事后,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師:(對生14)你覺得小男駭會不會死?
生14:不會
師:為什么?
生14:因為醫生不會把阮恒身上的血抽光的。
師:是的,抽一定量的血是不會死人的,相反,定期抽適量的血,獻給醫院,不僅可以挽救一些病人的生命,而且可以促進自身血液循環,對人的身體是有好處的。我們從這段話中的哪個詞也可以知道阮恒不會死?
生15:以為。
師:不錯,那只是他心里的想法,并不是真的,我們一起讀阮恒心里的想法。
生:“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師:四處寫到“死”的部分,我們都讀到了。讀到這里,同學們有疑問嗎?課文寫“死”的段落都集中在哪里?
生15:課文寫與“死”有關的段落都集中在開頭和結尾,
師:寫輸血的段落呢?
生15:在中間。
生16:(驚喜地)中間寫輸血的部分沒有出現“死”字。
師:你反應很快!那你想向劉老師提一個什么問題呢?
生16:(想了想)我想問:劉老師為什么說這篇文章是講一個“死”字呢?
師:是啊,這篇課文主要是寫阮恒給小姑娘獻血,輸血的過程是課文的重點,但這一部分里并沒有出現“死”字,劉老師怎么可以說“這篇文章是寫一個‘死’ 字”呢?古人說“疑則思”,有了疑問,才會去思考,去探究。我很想把輸血的部分讀一讀,誰愿意給我幫個小忙?(指兩個舉手的學生)很簡單,這一段里面有人物的對話,你們一個讀醫生的話;另一個讀阮恒的話,請格外注意,爭取一次讀正確。
……(師生分角色讀輸血的部分)
師:(對生17)阮恒說了幾次話?
生17:一次,他只說了“阮恒”兩個字。
師:多不多?
生17:不多
師:(對生18)醫生的話多不多?
生18:也不多
師:就是說作者在寫輸血的過程中,對人物的語言寫得很少?那么,對什么寫的比較多呢?
生19:動作寫得多
師:請同學們再讀這個部分,把寫阮恒動作、表情的詞劃出來。
(學生邊劃,教師邊指名學生將劃出來的表示動作表情的詞,板書到黑板上)
師:(指黑板上學生的板書)黑板上寫了這么多的詞,可見作者把阮恒的動作和表情寫得非常具體。讀文章要學會概括,寫文章要學會具體,這篇課文就是一篇 “如何把人物動作、表情寫具體”的范文(板書“具體”)。那么,阮恒的這些動作和表情與“死”有什么關系呢?你們覺得阮恒怕死還是不怕死?
生20:我覺得阮恒是怕死的。
師:(對生21)你覺得呢?
生21:我覺得阮恒不怕死。
師:(對全班)同意阮恒怕死的舉手。剩下的是同意阮恒不怕死的。我們來開展一場辯論,辯題是“阮恒怕死還是不怕死”。舉手的同學是正方,其他的同學是反方。先請給各自的觀點尋找依據,觀點一致的同學可以一起準備,時間是三分鐘,開始。
生:……(學生準備)
師:時間到,辯論的時候要注意陳述自己的理由,還要注意聽對方的理由,這樣才能準確有力地回擊對方的觀點。辯論開始。
生22:我覺得阮恒是怕死的。他把手舉起來,又放下去了,說明他很害怕。
生23:阮恒最后還是舉起了手,所以,我覺得他不怕死。
生24:“一陣沉默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從這里的“沉默”,可以看出阮恒是害怕的。
生25:“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笨梢哉f明阮恒害怕。
生26:“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阮恒是很快地躺在草墊上的,如果說他害怕,他應該是慢騰騰的。
生27:從阮恒的哭可以看出他害怕,如果不怕為什么會哭呢?
生28:那是因為他以為自己要死了生27:是啊,說明他怕死啊!
師:(對生28)你剛才踢了一個烏龍球。(哈哈~)繼續辯論?
生29:“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边@里的“啜泣”、“顫抖”,還有“捂”字,都說明阮恒害怕。
生30:我不同意!“捂”是阮恒想掩蓋他的痛苦,還有他“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說明阮恒是很勇敢的。
師:(示意停止)同學們都知道,辯論的題目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辯論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思維和表達的能力。而今天的辯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通過辯論體會阮恒獻血時的心情。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生31:矛盾的心情
生32:復雜的心情
師:是啊,阮恒畢竟是一個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孩子,哪有孩子不怕死的?所以,課文描寫阮恒的這些動作表情是很真實的。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真實,阮恒的形象才是可愛的;正因為有了這些真實的描寫,這篇文章才是生動的。(板書“真實”)因為有了真實,我們再讀那個男駭說的話時,就不會驚天動地,大義凜然……好,讓我們把心靜下來讀課文最后幾段話。
師生:事后,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薄暗撬麨槭裁丛敢膺@樣做呢?”有人問。醫生轉身向那個小男陔提出同樣的問題。小男孩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
師:“她是我的朋友!闭堅佥p一點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師:“她是我的朋友!闭堅俚稽c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師:“她是我的朋友!闭堅僬嬉稽c
生:“她是我的朋友!
五、回歸整體,提升認識
師:讀到這里,別忘了我們還有任務。從“死”字中,你們讀出了什么字?
生:活
師:異口同聲啊!(板書“活”)是的,戰爭中,一些孤兒被炸死,一個小姑娘的生命面臨著死亡的威脅,阮恒雖然和害怕自己會死去,但他還是愿意給這個小姑娘輸血,為的是讓自己的朋友能活下來,活下來……“活”才是這次獻血的目的,“活”才是這篇文章要反映的中心。同學們,圍繞“死”和“活”兩個字,你想說什么?
生:阮恒愿意死為朋友輸血,是因為他想讓自己的朋友活下來。
生:小姑娘因為失血過多,就要死了,是阮恒的血救活了她。
生:阮恒雖然怕死,但他還是獻血救活了那個小姑娘,我很佩服他。
……
師:是的,僅僅用“死”來概括這篇文章是不深刻的。如果說“死”在這篇課文里是血與肉,那么,“活”便是這篇課文的靈魂。讀文章,就是要透過表面的文字,讀出它深含的意義。死亡是可怕的,在死亡面前,是朋友讓我們看到了活的希望。(指課題)再讀課題。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師:今天的課上到這里,布置幾道作業題。
附1:作業題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積累詞匯
課文中與哭有關的詞:
……
寫幾個與笑有關的詞:
……
2、你認為課文中醫生對阮恒說了什么話,使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請寫下來。
支玉恒《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及賞析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認本課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醫院、醫生、消息、確認、輸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教師提出你為你的朋友做過什么?導入新課,學習本課生字、詞語。在掌握生字的基礎上學習這篇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本課采用合作學習為主的教學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重點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教學難點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預習探究
課前預習題目
1、認真讀課文,做到讀準確、流利。
2、讀課文時,找出生字詞語。正確讀寫“醫院、醫生、消息、確認、輸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詞語。
3、畫出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多讀幾遍。
4、想想阮恒獻血時內心會想些什么?
預習課文內容,自己認讀生字詞語。
畫出相關語段,朗讀。
二合作交流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有朋友嗎?(板書:朋友)
你為你的朋友做過什么?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描寫朋友的課文。
我讀了這個故事后,心靈被深深觸動了,你有什么感受嗎?打開書,再來用心讀讀這個故事。2、出示詞語和生字
引導學生觀察,哪些字的筆畫容易寫錯。給大家提個醒。
、拧搬t”,注意筆順,最后一筆“豎折”。
⑵“眉”,注意字頭中間的“豎”。
、恰皦|”,右上角“丸子”的“丸”撇上加點。
⑷“酒”,右邊里面有一“橫”。
⑸“拳”,字頭有兩橫。
⑹“柔”上面“矛”第二筆是“點”。交流:互相幫助……
齊讀課題。
自由讀課文。都知道了什么。
交流生字的認識
支玉恒《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及賞析 篇14
【設計理念】
1、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語文課應讓學生動腦、動心、動情。本課從教材特點出發,從學生的閱讀心理出發,將教材作三度呈現的處理,試圖讓學生的感悟逐步深入,情感逐步提升,最后達到刻骨銘心的教學效果。
2、語文教學的落腳點應是語言文字。抓住課文重點詞句,反復咀嚼,反復品味、反復朗讀,在個性化的讀中有所感悟,在形式多樣的讀中有所積累,在有感情的讀中培養語感,是本課努力的方向。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略)
1、讀通讀熟課文,初步感受小主人公不怕疼痛堅持給小女孩輸血的勇敢。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休克、迫在眉睫、顫抖、啜泣、嗚咽、竭力“等詞語的意思。正確書寫課文生字。
第二課時
【預設目標】
1、感受阮恒對朋友的忠誠和無私,體會“朋友”的含義。
2、抓住重點詞句逐漸深入地體會阮恒的“勇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預設過程】
一、導入,提煉整體感受
1、在我們的身邊有一則令人感動的小故事,我知道你們課文已經讀得很流利,對課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誰來用比較簡單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主人公名字叫──阮恒,他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嚼讀,體驗“忍痛”之“勇敢”
1、課文那些地方讓你感覺到了阮恒的勇敢,老師請你們再次與課文去對話,把有關句子劃出來,并且選擇其中一句或幾句細細品味,用心感受,然后用朗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好嗎?
2、交流。
⑴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你從哪兒體會到他的勇敢?
。ā叭缓笥峙e起來”“顫抖”)
研究阮恒“又舉起來”是怎樣舉起來的,體會其勇敢并指導朗讀。
。íq豫的,堅決的)
還有哪個地方也能讓你感覺到阮恒很勇敢?
一片沉默,但卻有一只小手顫抖卻堅決地舉了起來,多令人感動的場面呀!齊讀這句話。
、啤 斑^了一會兒,他忽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了臉”。
誰聽出了勇敢?
那些詞告訴你他想哭?理解“啜泣”。
為什么“捂住臉”?
想哭卻要努力控制,這對一個孩子來說,多不容易!一起讀。
、恰 斑^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嗚咽”是一種怎樣的哭?和“啜泣”相比呢?
引導學生從“試圖掩蓋痛苦”感受阮恒的勇敢。
這就是勇敢啊,請你用朗讀來表達。
、取 敖又遣粫r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從哪里讀懂“竭力制止”?
誰能把“竭力”的樣子表達地更好?
連起來輕聲讀讀這段話,體會體會阮恒的勇敢。
指名讀,齊讀。
、伞 敖腥詈愕男∧泻⒑芸斓靥稍诓輭|上。”
、省 俺檠^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你怎么理解他的“不動”和“不說”?
其實,針已經扎進他的血管,你說他會不疼、不怕嗎?
一起讀,感受他的勇敢。
、恕 澳泻⒘⒖掏V沽丝奁,好象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立刻停止”,多么堅決!
三、悟讀,體會“舍生”之勇敢
1、同學們,對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來說,輸血是疼痛的,是可怕的,所以阮恒他──啜泣,他──嗚咽,他──哭泣,但他卻一直勇敢地在控制自己的害怕,掩蓋自己的痛苦?墒,你知道嗎?他啜泣,他嗚咽,他哭泣,不僅僅是因為疼痛啊。其實,課文還有一段。輕輕地反復地用心地讀讀這段話,相信你對阮恒的勇敢會有新的認識!
出示課文結尾一,自由朗讀。
事后,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2、你想說什么?
原來阮恒是以為輸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呀!
3、讓我們再回到課文中去讀讀那些曾經打動你的句子吧,相信你們會讀得更好!。
4、一起來感受阮恒,感受他的勇敢。(出示課文文字,配樂引讀)
“一陣沉默之后──這是一位男孩,名叫阮恒──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針扎進了他的血管──過了一會兒──“疼嗎,阮恒”醫生問,阮恒搖搖頭,但──醫生又問是不是針扎疼了他,他又搖搖頭,接著──
5、看哪,孩子們,他在顫抖地舉起手的時候,就以為──
他在躺到草墊子上的時候,也以為──
當針扎進他血管的時候,他還以為──
當鮮血汩汩外流的時候,他更以為──
6、死亡的恐懼越來越深,但阮恒卻一直在克制,在掩蓋!孩子們,這是一份怎樣的勇敢!這是一份連生命都可以舍棄的勇敢
假如你是那位醫生,你親眼目睹了這樣感人的場景,你會用怎樣的語氣對周圍的人說這句話?
。ㄊ窘Y尾一)
是的,假如我是醫生,我要鄭重地對周圍的人說──
假如我是醫生,我要激動地對更多的人說──
假如我是醫生,我要把阮恒牢牢刻在心里,我這樣輕輕地對自己說──
四、品讀,感悟“朋友”之涵義
1、敢于放棄自己的生命,去換得別人的生命,這份勇敢讓所有的人為之動容,但是,他為什么愿意這么做呢?是一種怎樣巨大的力量使他如此勇敢呢?想知道嗎?其實呀,課文還有一段呢。(出示課文結尾二,師配樂朗誦)
醫生轉過身向那個小男孩提出同樣的問題。小男孩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
2、沒有高大偉岸的理由,沒有滔滔不絕的回答,只有簡簡單單的一句──他是我的朋友。
因為他是我的朋友,所以我──
因為他是我的朋友,所以我──
此時,肯定有兩個字在你們心中像花兒一樣粲然開放,像樹一樣落地生根,那就是──友情(朋友、友誼)
是的,生命雖然可貴,朋友卻是無價的呀!
3、課文還沒有題目,如果請你取題目,你會用什么?
你們的題目都很好,作者和一位同學想到了一塊兒,那就是──
。ǔ鍪菊n題,齊讀。)
阮恒口中簡簡單單的幾句話,被用作了文章的題目,你覺得還簡單嗎?請你讀出不簡單。
這么不簡單的幾個字,讓我們把他端端正正寫在課題的位置上!
4、課文寫到阮恒的話就戛然而止了,但我們的想象可以繼續:阮恒的鮮血順著輸血管一滴一滴流入了小姑娘的身體,幾個小時后,小姑娘蘇醒了,得知她休克時這感人的一幕,她會?很多年過去了,小姑娘長大了,回首往事,她感慨萬千,她會怎么說?請你選擇一種情景,展開想象,寫一兩句話。
(出示寫話練習)
選擇一種情景,展開想象,寫一兩句話:
幾個小時后,小姑娘醒了,她得知這感人的一幕,她。
多年過去了,小姑娘長大了,回首往事,她感慨萬千。
交流朗讀
5、總結:
是呀,為了朋友,兩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棄,像阮恒這樣的朋友值得一生珍藏!這樣的朋友,一輩子能有一位,足矣!這樣的朋友啊,讓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話,愿意讀讀嗎?
。ǔ鍪荆
有一種愛很小很小,但在最關鍵的時候,卻能為你獻出生命。
這種愛,在課文中就是──友愛。
讓我們記住這種愛,也愿我們在今后的人生中能播種這種愛,我更愿意相信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也定能收獲一份這樣的愛!
支玉恒《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及賞析 篇1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動作、神情的變化中體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誼和阮恒無私奉獻的精神。
3、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情進行描寫的,體會文章字里行間所包含的對阮恒的敬佩之情。
重點難點: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體會阮恒獻血時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誼和阮恒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渲染氣氛。
1、出示戰爭圖片
師:這張張戰爭圖片把我們的思緒拉回到戰爭年代,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可怕.戰爭時期,有一天,(深情講述第二自然段)圖片定格到受傷的小姑娘,這小姑娘到底傷得怎樣了?
2、讀題,板題,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朋友間的那份真情.
二、讀中感悟。
<一>傷勢嚴重
1、快速默讀全文,想想:小姑娘傷得怎么樣?用_劃出相關句子
2、相機出示句子讀,感受
3、理解“迫在眉睫”
a、說說你怎么理解這個詞?
b、如果不馬上給小姑娘搶救,她會怎樣?如果不立即搶救,她又會怎樣?
c、帶著理解再讀句子。
<二>、初塑形象
1、可憐的小姑娘就這么等著,靜靜地等著。難道就這樣讓她死去嗎?孩子,你愿意救她嗎?你愿意嗎?……。
2、醫生和護士也都愿意,可他們都不具有同樣的血型,只有幾名未受傷的孤兒可以給他輸血。(置靜)這時我仿佛看見(出示句子:一陣沉默— 舉起來)
a、誰想讀?誰:女生讀
b、讀了感受到什么?他會堅定地舉起手是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c、帶著敬佩再讀
3、因為小姑娘輸血(迫在眉睫),所以(出示句子:叫阮恒——一句話也不說)
a、誰愿意讀?誰:男生讀
b、透過這字里行間,你體會到什么?他會這么做還是因為(她會是我的朋友)
c、帶著敬佩再讀
<三>角色互換體驗害怕
1、抽血過程中的阮恒難道真的一點兒也不害怕嗎?(出示插圖)說說你看到一個怎樣的阮恒?
2、文章又是怎樣描述他的害怕?自由讀課文第9.10段,用波浪線劃出相關句子。
3、學生匯報,相機出示句子讀。
a、每句話中都有表示哭的意思的詞,發現了嗎?讀詞。
b、同是哭,你理解哪個?
c、帶著對詞語的理解讀句子。
d、訪生:小阮恒,當你堅定地舉起手時,大家都夸獎你是個勇敢的孩子。可為何現在的你又有點啜泣?又有點嗚咽?又有點哭泣呢?
小阮恒,當你很快地躺在草墊上時,大家都夸你是個堅強的孩子,現在的你又為何啜泣?為何嗚咽?為何哭泣呢?
e、師引讀:當針管輕輕扎進阮恒的手臂時,他覺得自己已經踏上了死亡之路了,所以……
看著鮮血從身體中流出,阮恒覺得自己離死亡更近了,所以……
抽血時間越來越長,阮恒覺得自己馬上就要死了,所以……
f、他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 活下來。孩子,對于一個正常的人來說,向外輸血適量的血液會有生命危險嗎?可阮恒知道嗎?他想自己再也聽不到清晨,林間那婉轉的鳥鳴聲,再也聽不到…… 再也看不到…… 再也不能和朝夕相處的伙伴們……
g、看著在勇敢與善良之中掙扎的阮恒,你猜猜,醫生會怎樣安慰他?
h、小小的阮恒,在以為獻血就會死時,卻仍然能坦然地面對,此時展現在你眼前的是個怎樣的阮恒?為勇敢的阮恒送上欽佩的掌聲。
三、情感升華。
1、小阮恒,你明知道獻血是會死的,可為什么要獻血給她?
你明知道獻血是會死的,你為何還要獻血給她?
你明知道獻血是會死的,可為什么仍然要堅持獻血給她?
2、是的,因為(她是我的朋友)好一個她是我的朋友!多么鏗鏘有力的聲音!多么樸實無華的話語!
3、好一個她是我的朋友,所以(當一陣……)讀
a、阮恒,你舉起的小手為什么會顫抖?最后又為什么要堅定地舉起?
b、此時舉起的是什么?
c、把感動融入朗讀,為阮恒這勇敢的舉動再次送上掌聲。
4、好一個她是我的朋友,所以(叫阮恒……)讀
a、小阮恒,你為什么很快的躺?為什么不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b、此時展現于你眼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阮恒?
c、再次把敬佩的掌聲送給他
5、為了朋友,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棄。像這樣的朋友,值得我們一生珍惜(出示句子,讀)
6、友愛是真誠的,你為朋友做過什么?
7、出示朋友的名言
8、走進課文,我們認識了阮恒,從他身上知道了朋友的真正含義,走出課文,讓我們記住這種愛,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中撒播友愛收獲感動。
支玉恒《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及賞析 篇16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概括主要內容。
3、講讀課文第一部分。
教學過程:
一、揭題、審題
1、通過預習課文,你知道課題中的“她”指的是誰?“我”又指的是誰?指點“恒”的讀音。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2、通過預習課文我們還知道課題“她就是我的朋友”這句話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3、示標。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出示預習要求:A、請一個同學來讀讀。B、從這篇課文的預習要求看,共講了三方面。
2、這篇課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請同學們聽錄音,想想看:A、播音員阿姨是怎樣的讀的?你能像她那樣讀嗎?你能達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的目的嗎?B、想想阮恒獻血的經過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畫出描寫他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用波浪線作標記。C、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歡的記號標出。
3、交流:A、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請讀一讀,再說說你覺得它為什么感人。B、課文中5-是阮恒獻血的經過。請你讀出描寫他獻血時神態、動作的語句。C、分別指名讀讀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D、出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休克輸血迫在眉睫阮恒草墊擦拭抽泣捂住嗚咽竭力E、分小組讀課文。
4、這篇課文是寫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這篇課文分段。請在草稿紙上寫出來。
5、請運用連接段意的方法歸納主要內容。
6、朗讀課文。
三、講讀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課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輸血的?請用三角標出關鍵的詞語。并畫出有關的重點句。
2、出示:A、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嚴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B、輸血迫在眉睫。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C、一位女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3、交流:A、“迫”的部首是,再查幾畫,用用音序查字法應查音序,在字典中的解釋有:a逼迫;b急促;c接近“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應為。B、用“如果.......就.........說話。C、小姑娘的急需輸血的這種情況還可用哪些成語來形容呢?D、指導朗讀。
4、小結:A、結標。B、提示下節課的內容。阮恒正是在這樣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主動獻血的。他是怎樣獻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樣的品質?這正是我們下一節課要研究的內容。
四、作業熟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