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第8單元 尊重與平等 最美的花束(通用2篇)
北師大版第8單元 尊重與平等 最美的花束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情感。
3、讓學生明白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應該互相尊重。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世界各國的資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內容:
1.初讀課文,認識詩中有關字詞。
2.反復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感情。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關于世界人種的相關資料,如文字介紹,圖片等,豐富學生認知。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請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資料。
2、播放錄象(出示圖片),豐富學生感知。
3、同學們,我們的世界豐富多彩,在我們這個廣闊的地球上生活著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們,例如,我們中國人就是黃皮膚、黑眼睛的黃種人,還有白皮膚、藍眼睛的白種人,卷曲黑發、黑眼睛的黑種人……盡管膚色不同,可我們象兄弟姐妹一樣生活在地球這個大家庭中。有一位美國詩人就寫了這樣一首詩——最美的花束。
4、指名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三)自學課文
1、要求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標畫出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認識,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做標記。
2、檢查自學情況:請五名同學分節讀課文,引導學生評價是否讀得正確、流利。板書生字:漆、冠。
除了說“漆黑的頭發”,還能說漆黑的什么?引導學生用漆黑說句子。
“冠”是一個多音字,你知道嗎?學生給它注音組詞。
3、同桌合作朗讀課文,注意互相評價。
4、男女生合作讀課文,男生朗讀一、二節,女生朗讀三、四節,第五節齊讀。
5、學生自由大聲地讀詩歌。
(四)理解課文
1、讀了課文,你知道或讀懂了什么?
2、一、二節告訴我們什么?引導學生觀察他們的眼睛。(三、四節教法一樣。)
3、 引導學生說一說:你覺得最美的花束是什么?為什么把孩子們比作漂亮的花朵?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五節。
4、引導學習語文天地中的讀一讀、填一填,會用________和________
一樣________。說一句話:
5、老師提出要求,學生在讀詩歌。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拓展延伸
在這廣大的世界上,世界各國的孩子都是“最美的花束”。我們都是平等的。孩子們,我們班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生,你們能談談自己平時如何與同學相處的嗎?
(六)作業:
回家讀兒歌、并且練習背誦,把課文中好詞好句多讀幾遍明白怎樣用。
板書設計
最美的花束
花 孩子們
有深有淺 眼睛、頭發顏色不同
↓ ↓
可愛的花園 可愛的世界
教學反思:
《最美的花束》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詩歌。詩人通過描繪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兒童都像花兒一樣美麗,表達了向往世界各族人民平等相處的美好愿望。
因本課內容通俗易懂,學生又很喜歡這樣的詩歌形式,所以在預習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后,學生基本能理解詩歌內容,理解“最美的花束”及文中的“你、我、他”指的是全世界的孩子,而“花園”指的是地球。
但是在在理解詩歌后,讓學生談今后怎么做時,學生談得并不理想,才發現學生對平等與尊重的理解并不透徹。種族的平等與尊重是離學生生活較遠的一個話題,學生對相關的知識不了解,尤其對種族歧視缺乏認識,所以課前應該布置學生收集關于世界人種的相關資料,豐富學生的認知,為新課的引入做好必要的知識鋪墊。課堂上教師在相應補充一些資料,讓學生知道世界的有些角落有歧視、有痛苦、有戰爭,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我想這樣學生可能更深切地體會到尊重與平等的珍貴。
在進行“ 和 一樣 。”的句式練習時,我給出例句“藍眼睛和黑眼睛一樣漂亮”讓學生仿寫。有的學生寫“蘋果和西瓜一樣是水果”“鉛筆與橡皮一樣是文具”等。句子是沒問題的,當時我也給予了肯定,但事后想來,這句子既然在課文理解中出現,就不再是單純的練句子,而是應該圍繞詩歌主題,所以我應該提出要求,讓學生圍繞平等與尊重說句子。這樣不僅練習了句子,也讓孩子進一步體會
北師大版第8單元 尊重與平等 最美的花束 篇2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最美的花束》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本班共有學生32人,男生20人,女生12人。總體而言,學生普遍喜歡喜歡展現自我,在課上,能夠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喜歡獨立思考和集體探討問題,樂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性格開放比較活潑,師生基本能夠實現愉快交流,課堂氣氛相對輕松愉快,課堂互動可以有序進行。學生對課外新知識很感興趣,對課文所講的故事也很感興趣。在基礎字、詞方面,教師注重考查、強調重難點,學生基本能夠做到自學自通和自我檢測與評估。在教學方法上,學生已經適應并熟悉教師的教學模式和習慣,能夠自覺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能夠及時、主動地完成教師規定的學習任務。
3.教學內容分析:本文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詩歌。詩人通過描繪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兒童都像花兒一樣美麗,表達了向往世界各民族平等相處的愿望。詩人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沒有種族歧視的環境中快樂地成長。學生對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美好愿望不容易理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注重引導,及時點撥、發現學生思想活動的狀態,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了許多語言文字的訓練,教師要指導學生在結合課文的基礎上做好積累。
4.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2)、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孩子們像最美的花束,知道在這世界上的孩子們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5.教學難點分析:理解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孩子們像最美的花束,知道在這世界上的孩子們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6.教學課時
7.教學過程
8.課堂練習
9.作業安排
10. 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11. 自我問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看課件,說自己的感受
揭題:最美的花束
讀題,你認為什么樣的花束是最美的花束?那課文中什么像最美的花束呢?
二、初讀詩歌
1、聽老師配樂朗讀詩歌
2、說說自己的收獲,解決“漆黑”的“漆”的讀音。
3、同桌互相檢查朗讀情況
三、細讀詩歌
1、指名讀一二小節
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聯系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師小結:盡管每個人眼睛的顏色不同,但是都能看到金色的太陽。
2、指名讀三四小節
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討論:這里的“你”、“我”“他”指誰?
練習感情朗讀
師小結:盡管每個人的頭發的顏色不同,但都是漂亮的花冠。
3、第五小節
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到四人小組內討論
指名說說,主要說出世界的每個角落,不同膚色的孩子就像鮮花一樣是最美的花束。
(1)討論作者寫這首詩的目的,簡單的介紹作者,使學生明白作者向往民主平等、消除種族歧視的愿望。
(2)那現實生活中是這樣嗎 ?聯系生活及在電視報刊上所看到的來談。
結合這篇課文及剛才的討論,你現在想說什么 ?
四、總結全文
世界上的兒童不管他的膚色、眼睛、頭發是什么樣,不管他是什么種族,都像鮮花一樣美麗,都是平等的 。
練習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