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5》測試(通用13篇)
《練習5》測試 篇1
一、成語填空:
食( )不( ) 氣喘( )( ) ( )馬一生 身經( )( ) 刮骨( )( )
傳為( )( )( )( )三章 ( )( )無犯 運籌( )( )好( )善( )
二、臉譜連線:
三、填空:1、身怕不動,( )。
關羽 奸詐 白臉
2、師傅領進門,( )
包公 正直 黑臉
3、( ),腦越用越靈。
秦檜 忠勇 紅臉
4、三天打魚,( )。
5、( )能生巧,( )。
三、展銷會中,要想讓自己的鬧鐘賣個好價,該怎樣說?要想從別人手買到鬧鐘,該怎樣說?
賣家說:——————————————————————————————————————
買家說:——————————————————————————————————————
《練習5》測試 篇2
一、語段分析:
幾只小螞蟻在草葉上興奮地跑著。跑著跑著,兩只大一些的家伙離開了葉子,向螞蟻洞的方向奔去,好像突然接到了什么命令,必須放下一切,馬上完成似的……
這段話共( )句,第一句運用了( )的修辭方法。在第二句中用橫線畫出作者聯想的內容。
二、自然界中種子傳播的方式是不同的,請連線。
風 蒼耳
野兔等 蒲公英
自身彈射 豆莢
飛鳥等 椰子
水 葡萄
三、填空:
1、雛鷹( )( ) 老馬( )( ) ( )( )而入 傾巢( )( )
2、請你寫出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 )( ) ( )( )
3晨霧( ),似( )。誰家的孩子,( )一聲唿哨,( )幾竿響鞭,( )一群鴨子往河沿。( ) ( )晨霧中,人鴨( ) 。只聞鴨歡( ) ,伴一支( ) ,( ) ,傳天邊。
四、口語交際:家里著火了,你怎樣自救或求救?( )
《練習5》測試 篇3
一、把城市與別稱進行連線:
濟南 濰坊 廣州 重慶 昆明 哈爾濱 拉薩 南京 鞍山 大慶 景德鎮
紙鳶 泉城 羊城 春城 山城 日光城 冰城 鋼都 油 城 石頭城 瓷都
二、填空練習
1、因為昆明( ),所以我們稱它為( )。
2、因為廣州( ),所以我們稱它為( )。
3、我們稱濟南為( ),是因為( )。
4、我們稱重慶為( ),是因為( )。
5、我們稱( )為( ),是因為( )。
三、填成語:
大( )小( ) 人頭( )( )華燈( )( ) ( )光( )彩
風( )電( ) 車( )馬( ) 美( )美( ) ( )( )天工
四、補充句子:
以下是( )寫的兩條名言:
1、愛人者人恒愛之,————————————————————————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練習5》測試 篇4
一、給畫線字注音:刨刀( ) 塑料( ) 削筆( )旋轉( )堅勁 ( )
二、填空并給填入的字注音:
毫無( )言 ( ) 發人深( ) ( ) 丟三( )四 ( )親密無( )( ) ( )霸一方 ( ) ( )風作浪 ( )( )( )不齊 ( )( )
三、多音字注音組詞:
刨 省 興 間 行
盛 差 稱 落 參
四、“風、雨”成語填空,并寫出4個:
( )( )細雨 暴風( )雨 ( )風沐雨 ( )風是雨
( )( )( )( )
五、“千磨萬擊還堅勁,————————————————。”這句詩出自( )詩人畫家( )的《 》一詩。贊美了它的( )( )的品質。
六、閱讀:
鄉間綠陰
鄉間,是樹的天地。公路兩旁,是高大的梧桐樹。梧桐樹枝連著枝,葉蓋著葉,像綠色的長廊。小河兩岸是成行(háng xíng)的垂柳。柳條兒細細的,柳葉兒綠綠的。山坡上松樹和柏樹高大挺拔,枝繁葉茂。農家小院的前后種植著果樹,有桃樹,有梨樹,有杏樹……春(未 末)夏初,各種果樹舒枝展葉,郁郁蔥蔥,一(座座 坐坐)農家小院就掩映在濃濃的樹陰之中。
1、把文中括號里錯誤的音節或漢字畫去。
2、這篇短文是圍繞( )這句話來寫。文中的省略號表示( )多。
3、根據短文連線。
山坡上 果樹
公路兩旁 垂柳
小河兩岸 梧桐樹
農家小院 松樹和柏樹
4、用“~~~~~~~”畫出文中的比喻句。把( )比作( )。
《練習5》測試 篇5
一、填表格:
詩句
詩句
作者
朝代
作品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
唐代
《山行》
但愿人長久,
不識廬山真面目,
吹面不寒楊柳風。
勸君更盡一杯酒,
欲窮千里目
非是藉秋風。
二、 ,白鐵無辜鑄佞臣。
這是在杭州( )墓前的一副對聯。其中“忠骨”指的是( ),“佞臣”指的是( ),他們包括( )夫妻,( )和萬俟禼。
三、成語填空:
學海無( ) 書山( )( ) ( )( )一毛 ( )海一( )
( )( )以求 全力( )( ) 百尺( )( ) ( )( )一步
四、遙知不是雪, 。出自( )代詩人( )的《 》一詩,詩的前兩行是 , 。 贊美了( )的( )品格。
五、寫一份請假條:
小明今天早上起來發燒了,上午媽媽要帶他去醫院看病。他給班主任王老師的請假條應該這樣寫:
附加:形容人多的成語(請自己整理到筆記本中):
人山人海 摩肩接踵 穿梭不停 來來往往 蜂擁而至 人流如潮 座無虛席
挨肩擦背 萬人空巷 門庭若市 熙熙攘攘 賓客如云 揮汗成雨 絡繹不絕
《練習5》測試 篇6
a組 基礎知識
一、 我會讀(給下列帶點字的正確讀音涂上紅色)。(6分)
隕石( sǔn yǔn ) 地質學( zhi zhi )
終于( zōnɡ zhōnɡ) 突兀( wù è )
捉迷藏( zhuō zuō ) 恐怕(ɡǒnɡ kǒnɡ )
二、 我能讀準確,寫漂亮(看拼音,寫詞語)。(12分)
zhù mínɡ duǒ shǎn dà kēnɡ
( ) ( ) ( )
lǚ xínɡ kǎo chá qín lǐnɡ
( ) ( ) ( )
三、火眼金睛,辨字組詞。(8分)
消( ) 堆( )
悄( ) 推( )
旅( ) 孤( )
旋( ) 狐( )
四、小小模仿秀(照樣子,寫詞語)。(9分)
孤零零
很深很深
嚴嚴實實
五、對號入座(給加點字選擇正確解釋)。(12分)
坑:a.洼下去的地方 b.把人活埋 c.坑害,
設計使人受到損失 d.地洞,地道
1.戰斗開始,戰士們挖坑道,筑工事。( )
2.他的做法坑害了不少群眾。( )
3.石頭把地面砸了一個很深的大坑。( )
遺:a.丟失 b.漏掉 c.余、留 d.不自
覺地排泄
4.李四光發現在長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紀冰川活動的遺跡。( )
5.在放學路上,他遺失了一只手套。( )
6.由于心里緊張,他遺忘了一個步驟。( )
六、精彩回放(按原文填空)。(12分)
1.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 ,力量一定 。它應該把草地砸一個 大坑。可它為什么沒 土里 去呢?
2.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 ,小伙伴圍著石頭 ,也找不到他。
b組 綜合能力
七、句子創作沙龍(按要求寫句子)。(9分)
1.李四光是地質學家。(加上恰當的詞語,使句子更具體)
李四光是 地質學家。
2.這塊石頭是被冰川帶到這里的。 (改為“把”字句)
3.根據李四光的研究成果,我國找到了大油田,摘掉了“中國貧油”。(修改病句)
八、開心閱讀。(18分)
列寧不懂就問
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小時候就聰穎過人,他5歲開始讀書識字,9歲考入中學。列寧喜愛文學、歷史和外語,能夠熟練地掌握幾國語言,在學校學習期間一直是優等生,中學畢業時,獲得了金質獎章。
列寧能獲得優秀成績,除了努力之外,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有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挖到了一個屎殼郎的窩,里面有很多圓圓的糞球。有個同學問:“屎殼郎為什么要把糞球滾到窩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來,列寧也被問住了,他答應第二天把答案告訴大家。列寧回家后,先是向哥哥請教,又找來好多書籍查閱。
第二天,他帶來了答案:原來是屎殼郎把卵產在屎球上,幼蟲孵出來后,即把屎球當食物。同學們都滿意地笑了。
1.辨字組詞。(4分)
候( ) 努( )
侯( ) 怒( )
練( ) 獎( )
煉( ) 槳( )
2.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4分)
聰穎——
開始——
答應——
3.用“ ”畫出文中的過渡句。(3分)
4. 是列寧獲得好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3分)
5.讀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啟示呢?(4分)
c 組 智力發散
九、讀一讀,看下面的意思可用哪個成語說明。(9分)
最劣質的彩電——( )
最大型的手術——( )
最省事的廚師——( )
最大的差別—— ( )
最大的地方—— ( )
最失望的女情——( )
最長的壽命—— ( )
最謙虛的求教——( )
最遙遠的地方——( )
十、請把下面的謎面和謎底用線連起來。(5分)
a.人永不凋謝的花 a.反腐敗
b.不能讓豬肉爛掉 b.多功能
c.十八般武藝樣樣精 c.長期開放
d.金雞報曉第一聲 d.敬業精神
e.撞碑報國后人贊 e.透明新聞
《練習5》測試 篇7
(一)基礎知識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忍俊不禁:
仙露瓊漿:
盤虬臥龍:
2.本文作者是現代著名作家________。
(二)閱讀理解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那是每一條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這里春紅以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________
我在開花 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 它們在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來了,沉淀的最嫩最好的花苞里。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________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是裝的是什么________?我湊上去,想摘一朵。
1.文中有三處句子沒加標點,請給加上。
2.文中最后一段有兩個詞語空缺,請給加上。
3.找出文中的一個比喻句。
4.找出文中的一個擬人句。
5.歸納本部分的段意。
習題答案提示
(一)1.禁:受得住,忍住。瓊:泛指精美的東西。虬: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
2.宗璞。
(二)1.!“!”。“!”。
2.忍俊不禁 仙露瓊漿
3.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其他的也可)
4.“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在嚷。
5.寫紫藤花盛開的情景。
《練習5》測試 篇8
練習測試
一 基礎知識
1.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滔滔________ 埋頭________ 成年________ ________取巧
2.選詞填空:
能夠苦干________是好的,________只顧埋著頭,不肯動腦筋來想想自己做的事,________并不值得贊美。
(號然、固然、但是、如果、其實,所以)
________ 什么人,________他怎樣忙,________抽點功夫來想一想。
(無論,應該,不管,必須)
3.對加粗的字解釋有誤的一組
[ ]
a.投機取巧(時機) 埋頭苦干(低著頭)
b.滔滔不絕(斷) 成年累月(積累)
c.依葫蘆畫瓢(依照、按照) 勞而無功(成效)
d.執迷不悟(堅持) 不毛之地(草木)
4.下面標題能表明文章中心論點的是
[ ]
a.《紀念白求恩》
b.《想和做》
c.《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d.《從三到萬》
5.細讀課文,選出文章分析議論的重點
[ ]
a.重在做 b.重在想
c.重在做和想
6.下列引號中表引用的一句是
[ ]
a.這樣空想出來的“道理”其實并不算什么道理。
b.我們常常聽說“從實際出發”這句話。
c.一事不做,憑空設想,那是“空想”。
d.不動腦筋,埋頭苦干,那是“死做”。
7.下面句子中沒有使用比喻的是
[ ]
a.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
b.晉祠,真不愧為我國錦繡山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c.菜園里總有幾種蔬菜競綠爭肥。
d.一棵新芽簡直就是一顆閃亮的珍珠。
8.對偶是用結構相同,字數相等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的一種修辭手法。以“桃李春風一杯酒”為上句,與其構成對偶的一句是
[ ]
a.綠柳宜做兩家春 b.疾如萬騎千里來
c.江湖夜雨十年燈 d.江至潯陽九派分
9.標點符號運用正確的是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想來指導□想□要*做來證明□想和做是緊密地聯結在一起的。</pgn0025.txt/pgn>
[ ]
a.,,,。,。。 b.,。;。,,。
c.,,,;,。。 d.,。,;,。。
二 閱讀理解
(ⅰ)
這里埋頭做事不動腦筋的人簡直是——說得不客氣一點——跟牛馬一樣。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繞著石磨轉,永遠不會想一想為什么要做這件事,為什么要這樣做,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夠這樣想的只有人。人在勞動中不斷地動腦筋,想辦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已做這件事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義,有什么缺點,才漸漸想出節省勞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類能夠這樣勞動,能夠一面做,一面想,________文化能夠不斷地進步。要不,今天的人類就只能像幾萬年以前的人類一樣,過著最原始最簡單的生活了。
1.《想和做》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當代________家,________學家。
2.文中橫線上應填入的關聯詞語是
[ ]
a.而且 b.所以
c.但是 d.然而
3.給下邊帶粗字注音
4.文中“這樣想”指代的是________。
5.文中有一比喻,請用“________”標出,并指出其在文中的表達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這段文字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 ]
a.擺事實
b.講道理
c.既擺事實又講道理
7.用“ ”線在段中劃出中心句。
(ⅱ)
①在學校里,有些同學很“用功”,可是不會用思想。②他們學習語文,就硬讀課文。③因為只讀不想,同一個語言文字上的道理,在這一課里老師講明白了,出現在別一課里,他們又不理解了。④他們學習數學,就硬記公式。⑤因為只記不想,用這個公式算出了一道題,碰到同</pgn0026.txt/pgn>類的第二道題就又不會算了。⑥從舊經驗里得到的道理,不能應用在新事物上,這就是不會用思想的緣故。⑦另外也有些同學,他們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拿來記住動植物的分類,弄清歷史的年代。⑧我們固然不贊成為了應付考試想出一些投機取巧的辦法;但是我們承認,在學習各種功課和訓練記憶力上,是可以有一些比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的。⑨這些方法也得從學習的經驗中取得。⑩假如只是埋頭苦讀,不動腦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11)除了學習功課以外,做種種課外活動,也要把想和做聯結起來。(12)例如開會,演說,辦壁報,組織班會和學術團體,這些實際的行動,如果光憑一腔熱情,埋頭苦干,不根據已有的成績和經驗,想想怎樣才能把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結果常常會勞而無功。
1.將這段文字劃分為三個層次,正確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
2.“這就是不會用思想的緣故”句中的“這”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硬讀課文”中“硬”的正確義項是
[ ]
a.剛強 b.勉強
c.死 d.能力強
4.這段文字除了擺事實講道理外,還運用了________的論證方法。
5.本語段對中心論點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
a.要一面做,一面想。
b.想和做是分不開的。
c.做,要*想來指導。
d.想,要*做來證明。
6.用兩個成語概括語段中兩種人學習的結果。
________、________
7.“除了學習功課以外,做種種課外活動,也要把想和做聯結起來”的主語是
[ ]
a.課外活動 b.學習功課
c.做種種課外活動 d.學習
8.文中舉了學習語文和學習數學的例子,這兩個例子論證論點的角</pgn0027.txt/pgn>度是
[ ]
a.都是從正面論證
b.前者從正面論證,后者從反面論證
c.都是從反面論證
d.前者從反面論證,后者從正面論證
(ⅲ)
富門寒教與寒門富教
當今家庭,絕大多數只有一個小孩,所以,孩子們都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對其教育也越來越科學。“富門寒教”就是一種極有意義的教育方法。
“富門寒教”古已有之,陸游“從來簡儉作家風”,王安石告誡子女“家衰離不開一個奢字,人敗離不開一個逸字”,堪稱“寒教”典范。這種家教常為今人所推崇,香港億萬富翁包玉剛、李嘉誠等,深知“千金難買幼時艱”的道理,有意讓孩子們遠離富貴自食其力,所以他們的子女個個事業有成。現在的許多學校,常請革命老前輩給學生講革命傳統,讓學生們了解上一代人的艱辛,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牢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樣一個樸素的道理,從而讓孩子們明白,從小在蜜罐里泡大的人,是沒多大毅力和恒心的,只有泡一泡苦水,才會擁有終身受用的精神財富。
然而,與“富門寒教”形式鮮明對比的是“寒門富教”。應該說現在大多數家庭還稱不上“富門”,卻有相當多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抱著“苦了什么也別苦了孩子”的心態,對孩子大施“富教”。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尚且不說,衣服要穿名牌的,零食要吃進口的,學習用具要買高檔的,兜里的零用錢不斷,桌上的好菜獨享……處處養尊處優,時時唯我獨尊。父母自己勒緊褲帶過日子,卻讓孩子的“消費意識”大大超前。然而,遺憾的是,“寒門富教”的結果并沒有讓孩子的德、智、體方面“富”起來,這樣的“富教”實質上是“害教”。
因此,不管是“富門”還是“寒門”,都要讓孩子少享點現在的福多吃點苦頭。一個孩子只有從小________,長大后才能________。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用4個字概括)。文中能揭示“寒教”內涵的一個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上下文,用自己的話說出下邊詞語的含義。
①富門寒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寒門富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陸游、王安石的事例證明了文中哪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對全文內容的理解,填寫文章最后一句的空格,使它成為一個完整的句子,為全文得出一個結論。
一個孩子只有從小________________,長大才能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
1.不然 苦干 累月 投機
2.固然,但是,其實。無論,不管,應該。
3.b 4.c 5.c 6.b
7.c 8.c 9.d
(二)
(ⅰ)
1.胡繩,哲學家、歷史學家。
2.b
3.zhu4n zhu4n sh7ng x!ng
4.為什么要做這件事,為什么要這樣做,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5.“這里埋頭做事不動腦筋的簡直是——說得不客氣一點——跟牛馬一樣”。作用:突出只做不想的危害。
6.c 7.略
(ⅱ)
1.b
2.代②③④⑤⑥句中的內容。
3.c
4.對比論證
5.b
6.事倍功半 事半功倍
7.c 8.c
(ⅲ)
1.提倡“寒教”(必須扣“寒教”二字) “讓孩子少享點現在的福多吃點苦頭”。
2.①家富了,仍要子女吃苦(“富貴人家”,“自立”、“節儉”皆可)。②家還窮,卻讓孩子享福(或“養尊處優”等)。
3.“富門寒教”古已有之。
4.前空應扣位“寒教”的意思表述,后空應與前句構成條件關系,且語意通順。
《練習5》測試 篇9
練習測試一 基礎知識1.袁枚是________代著名文學家,字________,號簡齋,又號________。2.加粗字注音正確的是[ ]a.屢(l()戰屢敗 起伏迭宕(d4ng)皆暴(p))日中 回環紆(y&)曲b.踞(j])危崖 古松張覆(f))磴(d8ng)級 驕陽不炙(zh@)c.明窗凈幾(j9) 品茗(m0ng)山中萬籟(l4i)俱寂 云樹蓊(w7ng)郁d.一諾(nu^)千金 以逸(y@)待勞搖曳(zhu4i)多姿 偃(y3n)旗息鼓3.無錯別字的一項是[ ]a.意難訣舍 賞心悅目 傾蓋之交 匡扶正義b.蹬級紆曲 驕陽不灸 縱橫開合 箕踞c.天籟 居安思危 貪圖安逸 揠仰d.揠苗助長 簌簌飄落 山水娛情 對枰4.無通假字的一組是[ ]a.而游者皆暴日中b.指通豫南,達于漢陰c.甚矣,汝之不惠d.又有曳杖聲從云中來者5.加粗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凡人之情(心情) 勢不能久留(勢必)b.踞危崖(蹲坐) 縱橫丈余(長寬)c.天籟(自然界的音響) 蓊郁(樹木茂盛)d.來索余序(作序) 一至于斯(這種程度)6.下列“許”字與例句中“許”字含義相同的是[ ]例句:高不過里許a.時人莫之許也b.潭中魚可百許頭c.先生不知何許人也d.弗聽,許晉使e.高可二黍許7.下列句子不屬于判斷句的是[ ]a.至峽江寺而意難決舍,則飛泉一亭為之也。b.凡人之情,其目悅,其體不適,勢不能久留。c.寺何能飛!d.以人之逸,待水之勞。8.下列句式和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何不記之?a.作亭者誰?b.何苦而不平?c.明月幾時有?d.寺何能飛!9.下列句子停頓有誤的是[ ]a.則/飛泉一亭/為之也。b.不得/從容/以觀。c.當/時建此亭者/其/仙乎!d.惟他日/余之魂夢。10.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是[ ]a.袁枚,字子才,號隨園主人,清代文學家。著有《小倉山房詩文集》。b.明代湖北公安縣的袁宗道、袁中道、袁宏道兄弟三人,因文學主張相似,籍貫相同,后世稱為“公安三袁”。c.袁枚主張詩文貴在創新,應獨抒性靈。d.袁枚與明代“公安三派”的文學主張完全一致。11.下列文句不能體現作者情趣的是[ ]a.此獨根分而枝合,奇已!b.取九天銀河置幾席間作玩。c.頃之,又有曳杖聲從云中走者。</pgn0216.txt/pgn>d.已遂述數行,一以自存,一以與僧。12.下列“其”字與例句“其”字相同的是[ ]例句:當時建此亭者其仙乎!a.其目悅,其體不適。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c.始作俑者,其無后乎?d.欲加之罪,其無辭乎!e.其皆出于此乎?13.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項是[ ]a.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b.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c.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d.若羅浮,若青田之石門。14.下列文句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凡人之情:平常人的心情。b.鼎足立:象鼎的三條腿那樣站立著。c.雖歡易別:雖然高興但容易別離。d.合同而化:融合在一起二 閱讀理解惟粵東峽山,高不過里許,而磴級紆曲,古松張覆,驕陽不炙。過石橋,有三奇樹,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結為一。凡樹皆根合而枝分,此獨根分而枝合,奇已!登山大半,飛瀑雷震,從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飛泉亭也。縱橫丈余,八窗明凈,閉窗瀑聞,開窗瀑至;人可坐,可臥,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筆硯,可瀹茗置飲;以人之逸,待水之勞,取九天銀河置幾席間作玩。當時建此亭者其仙乎!僧澄波癢弈,余命霞裳與之對枰,于是水聲,棋聲,松聲,鳥聲,參錯并奏。頃之,又有曳杖聲從云中來者,則老僧懷遠,抱詩集尺許,來索余序。于是吟詠之聲,又復大作;天籟人籟,合同而化。不圖觀瀑之娛,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帶玉堂,正對南山,云樹蓊郁,中隔長江,風帆往來,妙無一人肯泊岸來此寺者。僧告余曰:“峽江寺俗名飛來</pgn0217.txt/pgn>寺。”余笑曰:“寺何能飛!惟他日余之魂夢,或飛來耳。”僧曰:“無征不信;公愛之,何不記之?”余曰:“諾。”已遂述數行,一以自存,一以與僧。1.本文選自清代文學家袁枚的________。2.第一段寫登山所見古松奇樹,奇樹奇在何處?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寫景中觀瀑之趣,實際是描寫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當時建此亭者其仙乎!”一句,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下文中有與此句類似的句子呢?請你找一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試譯下列句子①妙無一人肯泊岸來此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無征不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詞語不能表現作者當時心情的是[ ]a.人可坐,可臥,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筆硯。b.以人之逸,待水之勞。c.于是水聲,棋聲,松聲,鳥聲,參錯并奏。d.天籟人籟,合同而化。e.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f.縱橫丈余,八窗明凈。 參考答案(一)1.清;子才;隨園主人2.c 3.d 4.d 5.a6.b、e(表約數)7.d 8.d(反問句) 9.c10.d(袁枚有所發展)11.d(作者自謙,非情趣)12.e(a、b代詞;cd表示反問語氣;e表推測,大概)13.d(舉例) 14.a(大凡人之常情)(二)1.《小倉山房詩文集》2.此獨根分而枝合3.實則寫亭之趣4.感建亭者的奇妙構思,表達了對飛泉亭的無比熱愛5.依依不舍之情;惟他日余之魂夢,或飛來耳。6.見《導學》之釋詞、釋句7.f(無明顯抒情,是記實句)
《練習5》測試 篇10
一、給下列漢字注音,按拼音寫漢字。
屠 眈 瞑 薪 隧 (shàn) 蔽(chí) 擔假(mèi) (kāo) 尾變(zhà)
二、給下列加黑的詞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其字母填入括號中。
1.一狼徑去 ( )
a.直徑 b.徑直 c.小路
2.屠暴起 ( )
a.急躁 b.突然 c.兇狠、殘酷
3.顧野有麥場。( )
a.照管 b.看 c.顧客
4.場主積薪其中( )
a.柴 b.薪水
5.綴行甚遠 ( )
a.連接 b.緊跟 c.裝飾
6.苫蔽成丘。 ( )
a.苫布 b.蓋上
三、古漢語中,一詞多義較多,請正確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
四、“其”字在古漢語中常作代詞,指代的內容是根據每句話的意思所決定的 本文中指代a.兩狼 b.麥場 c.柴堆 d.屠戶 e.半身入垛的狼,指出下列各句中“其”指代什么,將指代的字母寫在括號中。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 )
2.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 )
3.屠自后斷其骨,亦斃之。 ( )
4.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 )( )
五、調整下列句子的順序,按正確順序將下列各句的序號排列起來。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2.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3.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4.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5.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6.身已半入,止露*尾。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正確順序:
六、選擇與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項,將序號填入括號中。( )
1.屠懼,以骨投之。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2.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富僧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如蜀鄙之僧哉?
3.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4.妾聞志者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
七、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注意加黑詞的用法。
1.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2.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八、在背誦默寫的基礎上,按要求在空白處填寫原句。
1.寫兩狼在路上發現屠戶緊追不放的句子:途中
2.寫兩狼狡猾詭詐故作姿態的句子:少時,
3.寫狼陰險、毒辣的句子:方欲行,
4.寫作者針對這個故事發表評論的句子: 。
九、填空,回答問題。
屠戶從“與狼相遇”到“斃”兩狼,思想前后有一個變化過程。開始,屠戶, , ,由于狼的狡詐,步步緊逼,使他丟掉幻想,于是他 ,并抓住 。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 選擇正確的一項,將序號填入括號中。
(一)課文結尾的議論在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1.揭露了狼的本性,嘲諷了玩弄陰謀詭計,自取滅亡的惡狼,贊揚了機智勇敢的屠戶。
2.贊揚了屠戶敢于與惡狼相斗的勇敢精神。
3.指出惡狼狡詐的手段還不高明。
4.揭示了“狼再狡猾也斗不過好獵手”的道理。
(二)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
1.說明對于狼那樣的壞人,可以作必要的讓步,如果他們得寸進尺,貪得無厭,那就必須把它們消滅掉。
2.說明狼是一種貪得無厭、狡猾殘忍的動物,我們必須堅決消滅它,否則它將危害人類。
3.說明對于狼那樣的攔路打劫的壞蛋,不能給他們財物,只能把他們消滅掉。
4.說明對于像狼那樣的敵人,不應該有絲毫畏懼,而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從而戰勝他們。
十一、把下面一短文譯成現代漢語。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忽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隨屠wei行數里。屠懼,示之以刀,少卻(退);及走,又從之。屠無計,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懸諸樹而蚤(通“早”)取之。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擔,狼乃止。屠歸,凌晨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吊死)死狀,大駭。逡巡(有所顧慮而徘徊)近視,則死狼也。仰首審視,見口中含肉,肉鉤刺狼腭,如魚吞餌。時狼皮價昂,直(同“值”)十余金,屠小裕焉。緣木求魚,狼則罹(遭遇)之,亦可笑已!>>
狼
一、tú dān míng xīn suì 苫 弛 寐 * 詐
二、1.b 2.b 3.b 4.a 5.b 6.b
三、1.只 停止 2.攻擊 敵人 3.神情、態度 打算4.前面 向前
四、1.a 2.b c 3.e 4.c d
五、2 1 7 5 6 3 4
六、3
七、1.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樣坐在(屠戶)面前。2.另一只狼在往(柴堆)里打洞打算穿洞而過,從背后攻擊屠戶。3.屠戶感到十分急迫、為難,害怕受到它們的前后夾攻。
八、(略)
九、恐懼、退讓 由退讓轉為斗爭 有利時機 出其不意殺死惡狼 面對像狼那樣的惡勢力,以退讓求生存是無濟于事的,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十、(一)1 (二)4
十一、有個屠戶賣肉回家,天已到傍晚。忽然來了一只狼,望著(屠戶)擔子里的肉,饞得好像要流口水似的,跟著屠戶走了好幾里。屠戶害怕了,把刀拿出來給它看,狼稍稍后退一點,等到屠戶要跑時,(狼)又跟著他。屠戶想,狼想吃的是肉,不如先把肉掛在樹上,明天早上再來拿。于是用鐵鉤鉤著肉,翹起腳把肉掛在樹林間,然后把空擔給狼看,狼這才停下來了。屠戶回到家,第二天清早去取肉,遠遠望見樹上掛著一個大東西,好像人吊死的樣子,心里非常害怕。他顧慮重重地試探著走近一看,卻是一只死狼,(屠戶)抬頭仔細一看,看見那狼口里含著肉,鐵鉤刺進上腭,像魚吞著釣餌那樣。當時狼皮的價錢很貴,(這只狼皮)能值十多金,屠戶的生活略微寬裕了。就像緣木求魚一樣,狼本想吃肉,結果遇到了災難,不是也很可笑嗎!
《練習5》測試 篇11
一、選擇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
1 a 括kuò 昇shéng 煬yáng 砥zǐ
b 括kuè 昇shēng 煬yáng 砥dǐ
c 括kuò 昇shēng 煬yáng 砥dǐ
d 括kuò 昇shēng 煬tàng 砥dǐ 答( )
2 a 瞬shùn 韻yún 貯chú 燔fán
b 瞬shuèn韻yùn 貯zhù 燔fān
c 瞬shuèn韻yùn 貯zhù 燔fán
d 瞬shùn 韻yùn 貯zhù 燔fán 答( )
二、為下面加黑的字選擇正確的注音。
1 唐人尚未盛為之
a shèng b chéng 答( )
2 薄如錢唇
a báo b bó c bò 答( )
3 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a huó b huò c hé 答( )
4 更互用之
a gèng b gēng 答( )
5 有奇字素無備者
a qí b jī 答( )
6 旋刻之
a xuàn b xuán 答( )
7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
a nián b zhān 答( )
8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a zòng b cóng 答( )
三、選出對黑體字解釋正確的一項。
1 ①唐人尚未盛為之
②火燒令堅
③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④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
a ①崇尚 ②讓 ③蒙、蓋 ④框子
b ①還 ②讓 ③蒙、蓋 ④框子
c ①高尚 ②讓 ③冒犯 ④框子
d ①還 ②命令 ③蒙、蓋 ④典范 答( )
2 ①滿鐵范為一板
②持就火煬之
③己自布字
④則第二板已具
a ①全部 ②烤 ③另外 ④準備好
b ①排滿 ②燒 ③另外 ④準備好
c ①排滿 ②烤 ③別自 ④具有
d ①排滿 ②烤 ③別自 ④準備好 答( )
3 ①更互用之
②瞬息可就
③兼與藥相粘
④有奇字素無備者
a ①交替 ②成 ③并且 ④奇特
b ①更加 ②完成 ③并且 ④生僻
c ①輪流 ②成就 ③并且 ④生僻
d ①交替 ②完成 ③并且 ④生僻 答( )
4 ①不若燔上
②殊不沾污
③未為簡易
④旋刻之
a ①如 ②一點 ③算是 ④立即
b ①像 ②一點 ③算是 ④立即
c ①如 ②特別 ③算是 ④旋轉
d ①如 ②一點 ③做 ④立即 答( )
四、 下列句子有幾種不同的譯法,選出正確的一項。
1. 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a. 這個印的人才完成,而二塊板已準備好了,輪流著使用它,一會兒就可以完成。
b. 這塊板剛印刷完,而第二板已準備好了,更加充分利用,一會兒就可以完成。
c. 這塊板剛印刷完,而第二塊板已經具有了,更加方便,相互補充,一會兒就可以完成。
d. 這塊板剛印刷完,而第二塊板已準備好了,輪流著使用它,一會兒就可以完成。答( )
2.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五代始印五經,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a. 活字板印刷書籍,唐朝還沒有大規模應用它。五代時期開始印刷《五經》,以后,經典和一般書籍就都是活字板印刷的本子了。
b. 木板雕字印刷書籍,唐朝還沒有大規模應用它。五代時期開始印《五經》,已經過了很長時間,后來經典和一般書籍都是活字板印刷的本子了。
c. 本板雕字印刷書籍,唐朝還沒有大規模應用它。五代時期開始印刷《五經》,以后,經典和一般書籍就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了。
d. 活字板印刷書籍,唐朝還沒有大規模地應用它。五代時期開始印刷《五經》,以后,經典和一般書籍就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 答( )
3. 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
a. 想要印刷了,就把要印的樣子放鐵板上,然后就密密麻麻排上字的印模,排滿了是一板,拿到火上烘烤它。
b. 要印了,就把一個鐵框子放在鐵板上,然后就密密麻麻排上字的印模,排滿了是一板,拿到火上去燒它。
c. 要印了,就把一鐵框放在鐵板上,然后密密麻麻排上字的印模,滿滿的鐵框上做一個板,拿到火上去烤它。
d. 要印了,就把一鐵框放在鐵板上,然后密密麻麻排上字的印模,排滿了一個鐵框作為一板,拿到火上去烤它。 答( )
4. 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a. 用完了再用火烤使藥劑熔融,用手撥它,那些印模就會自己掉下來,除了特殊的以外,一般不會弄臟。
b. 用完了,再用火烤使藥劑熔融,用手撥它,那些印模就會自己掉下來,一點兒也不會弄臟。
c. 用完了,再用火燒使藥劑熔融,用手撥它,那些印模就會自己掉下來,一點兒也不會弄臟。
d. 用完了,再用火烤使藥劑熔融,用手撥它,那些印刷好的東西就會自己掉下來,一點也不會弄臟。 答( )
五、閱讀課文段落,回答問題。
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二三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1. 選出對這一段文字的大意概括得正確的一項。
a. 說明活字印模的制作方法及其優點。
b. 說明活板的使用方法。
c. 說明活板的制作方法、使用方法和功效。
d. 說明活板的功效。 答( )
2. 選出與畫橫線的語句說明方法相同的一項。
a. 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三十七點四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
b. 抵御風沙襲擊的方法是培植防護林。防護林的主要作用是減小風的力量。風遇到防護林,速度就減小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蓋地面,即使有風,刮起的沙也不多,這就減少了沙粒的來源。
c. 這當兒,同志們就把印刷機拆開了,零零碎碎地運進地穴。又在地穴的一邊鑿一條橫的隧道,鑿了三米,又往下鑿一條垂直隧道。隧道鑿好了,就用厚木板把地穴的下半截封住,木板上鋪上兩米厚的泥土。
d. 鯨的用途很大,一條大鯨可煉出二、三萬公斤油。這種油可制肥皂、顏料、人造牛油、臘油、潤滑油以及國際上用的硝化油等。鯨皮可制皮箱、皮鞋、皮包等;牙齒和須可用來制裝飾品和日常用具;鯨肚子上的皮可制電影膠片,用鯨的肝提煉的魚肝油,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營養豐富,鯨骨磨成粉,是最好的肥料。
3. 從下列各組里選出加黑字的意義或用法,與另外三句不同的一項。
(1)a.唐人尚未盛為之
b. 有布衣畢昇,又為活字板
c. 其印為群從所得
d. 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 答( )
(2)a. 忽一人大呼“火起”
b. 以草火燒,瞬息可就
c. 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
d. 用訖再火令藥熔 答( )
(3)a. 每字有二十余印
b.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c.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
d. 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答( )
(4)a. 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b. 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c. 同志們自己動手
d. 自動機器 答( )
六、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 “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熔,不可取;不若用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這段話以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用燔土制作的印模的優點。
2. “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與“趙州橋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石拱橋,也是造成后來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的石橋。這座橋修建于公元六○五年左右,到現在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了”這段話,運用的說明方法相同。 答( )
答案
一、 1. c 2. d
二、 1. a 2. a 3. b 4. b 5. a 6. a 7. b 8. a
三、 1. b 2. d 3. d 4. a
四、 1. d 2. c 3. d 4. b
五、 1. c 2. c 3.(1)c (2)d (3)c (4) a
六、 1.× 2. √
《練習5》測試 篇12
一、綜合題:
1.哪組拼音沒有錯誤?請打“√”。
a.舫(fǎng) 瞻(zhān) 矗(chù) ( )
b.砌( 鎦(liù 溯(sǜ)( )
c.幔(màn) 嵌(qiǎn) 梭(suō) ( )
d.髻(jì) 系(jì) 卅(sà) ( )
e.逾(yú) 塹(qiàn) 鑲(xāng) ( )
2.給黑體字注音:
3.寫出下列詞語的意思:
二、填空題:
1.本文說明方法上采用了____、____、____的方法。
三、分析題:
1.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分析幾個問題。
最后來到碑身正面,看到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勝利渡長江,解放全中國的浮雕,這是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國民黨認為不能逾越的天塹長江,被英勇無敵的人民解放軍勝利地渡過了。浮雕上,號兵吹起沖鋒號;指揮員右手高舉、連連向高空發射信號彈;已經登上敵岸的戰士,指著反動派的旗子,向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老巢──南京城沖去;后面數不清的戰船正在波濤中前進。
①這幅浮雕刻的內容是什么?
②說出這段文章的結構特點?
2.“它像頂天立地的巨人一樣矗立在廣場南邊”。
①“矗立”在這句話中應如何理解?
②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四、問答題:
本文的標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五、列表題:
1.填寫下列表格:
2.將下列形聲字按表格要求進行歸類:
鋼 張 飄 期 花 望 裳 圍
左形右聲 上聲下形
左聲右形 外聲內形
上形下聲 內聲外形
參考答案
一 答案:
1. 從略。
2. ①shù shǔ shù ②lǜ shuài shuà
③cháo zhāo。
3.①瞻仰:懷著崇敬的心情觀看。 景仰:佩服,尊敬。
②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 巍然:形容山那么高的樣子。
③矗立:高而直立。 屹立:象山一樣高而穩固。 聳立:高高地直立。
④隆重:盛大莊重。敬重:恭敬尊重。
精析:
2.①劃分或計算出來的量讀shù;列舉過錯讀shǔ;幾、幾個讀shù。
②指兩個相關的數在一定條件下的比值,讀lǜ;帶領,讀shuài;大概,大略時讀shuài。
③皇帝接見官吏,發號施令的地方,讀chán;早晨,讀zhāo。
二 答案:
1.列數據、作比較、打比方。
2.①廣場→廣場→石道→碑前→臺階→平臺
②遠—近;低—高。四周 中間 臺階 碑身 碑座。
③正面題詞 背后碑文 東西兩側花紋 碑頂建筑形式
④東 南 西 北。
三 答案:
1.①雕刻的是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勝利渡長江,解放全中國”。
②先總說后分說或由整體到局部。
2.①高高地立著。說明人民英雄紀念碑高大,挺拔的特征。
②使用了夸張的手法。
精析:
1.“勝利渡長江,解放全中國”是十幅浮雕中的第八幅。作者介紹十幅浮雕的方法是不同的。有的直接從畫面開始;有的從革命斗爭的歷史意義談起;有的從歷史事件的經過談起。后四幅因距離寫作本文的時間較近,其意義人們不難了解,所以只著重介紹畫面。全文在寫法上,同中有異,避免了行文的呆板,這是本文的特點。
2.使用夸張的手法更突出了它的巍峨、雄偉、莊嚴。
四 答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既是對人民英雄豐功偉績的革命精神的高度贊揚,又是對全國人民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遺志的莊嚴號召。這八個大字,概括了建立這座紀念碑的重大意義,也體現了這座紀念碑的主題,具體點明了文章的中民思想。
五 答案:
1 2.從略。
《練習5》測試 篇13
基礎知識及其運用
一、字詞
1 選出對加黑字注音正確的一項( )
a 跌宕(dàng) 佳肴(yáo) 供不應求(gòng)
b 踱步(duó) 契約(qì) 鍥而不舍(qì)
c 贗品(yàn) 租賃(lìn) 果實累累(léi)
d 帳簿(bù) 裙褶(zhé) 藏頭露尾(lòu)
2 選出書寫有誤的一項( )
a 井然有序 苦心孤詣 維妙維肖
b 草菅人命 嘔心瀝血 貪臟枉法
c 承上啟下 怨天尤人 不輟勞作
d 如火如荼 同仇敵愾 周而復始
3 選出對加黑字解釋有誤的一項( )
a 面面相覷(看) 粗陋(難看) 屆時(到)
b 自慚形穢(骯臟) 寄放(托付) 凜冽(嚴厲)
c 天下大治(社會治理好) 翰墨(毛筆) 豐韻(容貌好看)
d 學以致用(使達到) 過從(交往) 自薦(介紹)
4 下列四個詞語中加黑的字都有幾種不同的解釋,選出正確的一種
(1)克勤克儉( )
a克制 b能夠 c戰勝 d嚴格限定
(2)怨聲載道( )
a年 b裝載 c充滿 d記載
(3)高雅( )
a不粗俗 b很、極 c敬辭 d合乎規范
(4)陳設( )
a舊的 b安放 c述說 d時間久的
二、語言運用
1 選出加黑詞意義全不相同的項( )
a不堪設想 難堪 狼狽不堪
b休戚相關 休會 閑話休提
c東張西望 東方 說東道西
d立竿見影 獨立 不破不立
2 與“它們能學會極其有限的一點符號語言”意思相符的句子是( )
a極其有限的一點符號語言被它們學會了。
b極其有限的一點符號語言能被它們學會。
c難道它們不是把極其有限的一點符號語言學會了嗎?
d它們把極其有限的一點符號語言學會了。
3 下面語段中的空缺處,應依次填寫的關聯詞、副詞是( )
她沒有漂亮服裝,沒有珠寶,什么也沒有〔 〕她〔 〕只喜愛這些。她有一個有錢的女朋友,是教會女校的同學,〔 〕她再也不想去看望她了,〔 〕看望回來就會感到十分痛苦。〔 〕傷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天地哭。
a然而 唯獨 然而 因為 甚至
b可是 偏偏 所以 因為 而且
c但是 確乎 可是 由于 由于
d然而 偏偏 可是 因為 由于
4 變換句式
(1)住宅的寒傖,墻壁的黯淡,家具的破舊,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惱。
改成以“她”為主語的單句:
(2)她夢想那些寬敞的客廳,那里張掛著古式的壁衣,陳設著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
改成兼語式的單句:
5 小說最后說出項鏈是贗品,作者這樣安排的用意是( )
a喚起讀者對路瓦栽夫人的深切同情,真是極小的一件事敗壞了她的命運,使她連遭不幸。
b債務還清,節奏平緩下來,忽又奇峰突起,使得情節跌宕起伏。
c表現出路瓦栽夫人性格當中的另一面:誠實、好強,看不透資本主義社會的虛偽。
d突出主題,為一晚上的虛榮,付出十年的艱辛;而這掛項鏈竟是假的,多么不值得。
三、文學常識
1 按寫作時間先后排列,下列作品的順序應是( )
①母親 ②項鏈 ③裝在套子里的人 ④守財奴
a②③④①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2 從文學知識角度,對下列作品作兩次篩選,應是( )
a《母親》 b《筑路》 c《套中人》 d《祝福》
閱讀思考
一、她高高興興地拆開信封,抽出一張請柬,上面印著這些字:
“教育部長喬治①郎伯諾及夫人②恭請路瓦栽先生與夫人于一月十八日③星期一④光臨教育部禮堂⑤參加夜會。”
她不像她丈夫預料的那樣高興,她〔a〕地把請柬丟在桌上,咕噥著:
“你叫我拿著這東西怎么辦呢?”
“但是,親愛的,我原以為你一定很喜歡的,你從來不出門,這是一個機會,這個,一個好機會!我費了多大力氣才弄到手。大家都希望得到,可是很難得到,一向很少發給職員。你在那兒可以看見所有的官員。”
她用〔b〕的眼睛瞧著他,不耐煩地大聲說:
“你打算讓我穿什么去呢?”
1 為請柬①⑤處選取恰當的標點( )
① ② ③ ④ ⑤
a. , ( ) 。
b· , ( ) ,
c· ; ( ) 。
d· , , ,
2 為〔 〕a、b處選取恰當的詞語( )
a懊惱 惱怒 b惱怒 懊惱
c郁悶 惱火 d悵惘 氣憤
3 對路瓦栽說這是“一個好機會”,正確的理解是( )
a因為妻子從來不出門,這是一次夫妻出門娛樂的機會。
b這是贏得漂亮妻子歡心的好機會。平日妻子常常不高興,甚至困苦。
c這是可以看見所有的官員,結交場面上人物的好機會。
d這是難得出門的妻子,向周圍人展現自己美貌、豐韻的好機會。
二、她先看了幾副鐲子,又看了一掛珍珠項圈,隨后又看了一個威尼斯式的鑲著寶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精巧。她在鏡子前邊試這些首飾,〔 〕,不知道該拿起哪件,放下哪件。她不斷地問著:
“再沒有別的了嗎?”
“還有呢。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樣合你的意。”
忽然她在一個青緞子盒子里發現一掛精美的鉆石項鏈,她高興得心也跳起來了。她雙手拿著那項鏈發抖。她把項鏈繞著脖子掛在她那長長的高領上,站在鏡前對著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
隨后,她遲疑而焦急地問:
“你能借給我這件嗎?我只借這一件。”
“當然可以。”
她跳起來,摟住朋友的脖子,狂熱地親她,接著就帶著這件寶物跑了。
1 第一段方括號處應填入的詞語是( )
a慢慢悠悠 b猶豫不決
c挑三揀四 d心中無數
2 這部分描寫人物的方法是( )
a行動描寫 b肖像和心理描寫
c肖像和語言描寫
d行動和語言描寫
3 這部分描寫極有層次地展現出路瓦栽夫人在借項鏈時的心理狀態,合理的一項是( )
a遲疑不決 驚喜 焦急而擔心 欣喜若狂
b貪婪、挑剔 意外 焦急 狂熱
c慎重而猶豫 高興 遲疑焦急 狂喜而得意
d猶豫不決 意外 焦急 得意
4 選出對“我只借這一件”分析正確的一項( )
a一個“只”字,強調給對方聽,表現路瓦栽夫人怕對方不同意,自己失去好機會。
b突出“只”和“一”,強調自己借得少,表現路瓦栽夫人想馬上借到又怕不能如愿的心情。
c強調“只”和“一”,表明自己決不多拿,表現路瓦栽夫人堅決要把這掛項鏈借到手。
d突出“只”和“一”,說給對方聽,表現路瓦栽夫人急不可待又怕在朋友面前丟了面子的心情。
答案:
基礎知識及其運用
一、 1 c(a項“供”應讀gōng b項“鍥”應讀qiè d項“褶”應為zhě “露”應為lù)
2 b(“臟”應為“贓”)
3 b(“穢”意應為丑陋,“凜”意應為寒冷)
4 (1)b (2)c (3)a (4)b
二、 1 d(d項的“立”依次為豎起、生存、建立)
2 b
3 d
4
(1)她為住宅的寒傖、墻壁的黯淡、家具的破舊衣料的粗陋而苦惱。
(2)那些張掛著古式的壁衣、陳設著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的寬敞的客廳使她神往。
5 b、d
三、1 c 2 dc
閱讀思考
一、1 b 2 a 3 c
二、1 b 2 d 3 a 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