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6測試(精選14篇)
練習6測試 篇1
一、把城市與別稱進行連線:
濟南 濰坊 廣州 重慶 昆明 哈爾濱 拉薩 南京 鞍山 大慶 景德鎮
紙鳶 泉城 羊城 春城 山城 日光城 冰城 鋼都 油 城 石頭城 瓷都
二、填空練習
1、因為昆明( ),所以我們稱它為( )。
2、因為廣州( ),所以我們稱它為( )。
3、我們稱濟南為( ),是因為( )。
4、我們稱重慶為( ),是因為( )。
5、我們稱( )為( ),是因為( )。
三、填成語:
大( )小( ) 人頭( )( )華燈( )( ) ( )光( )彩
風( )電( ) 車( )馬( ) 美( )美( ) ( )( )天工
四、補充句子:
以下是( )寫的兩條名言:
1、愛人者人恒愛之,————————————————————————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練習6測試 篇2
一、給畫線字注音:刨刀( ) 塑料( ) 削筆( )旋轉( )堅勁 ( )
二、填空并給填入的字注音:
毫無( )言 ( ) 發人深( ) ( ) 丟三( )四 ( )親密無( )( ) ( )霸一方 ( ) ( )風作浪 ( )( )( )不齊 ( )( )
三、多音字注音組詞:
刨 省 興 間 行
盛 差 稱 落 參
四、“風、雨”成語填空,并寫出4個:
( )( )細雨 暴風( )雨 ( )風沐雨 ( )風是雨
( )( )( )( )
五、“千磨萬擊還堅勁,————————————————。”這句詩出自( )詩人畫家( )的《 》一詩。贊美了它的( )( )的品質。
六、閱讀:
鄉間綠陰
鄉間,是樹的天地。公路兩旁,是高大的梧桐樹。梧桐樹枝連著枝,葉蓋著葉,像綠色的長廊。小河兩岸是成行(háng xíng)的垂柳。柳條兒細細的,柳葉兒綠綠的。山坡上松樹和柏樹高大挺拔,枝繁葉茂。農家小院的前后種植著果樹,有桃樹,有梨樹,有杏樹……春(未 末)夏初,各種果樹舒枝展葉,郁郁蔥蔥,一(座座 坐坐)農家小院就掩映在濃濃的樹陰之中。
1、把文中括號里錯誤的音節或漢字畫去。
2、這篇短文是圍繞( )這句話來寫。文中的省略號表示( )多。
3、根據短文連線。
山坡上 果樹
公路兩旁 垂柳
小河兩岸 梧桐樹
農家小院 松樹和柏樹
4、用“~~~~~~~”畫出文中的比喻句。把( )比作( )。
練習6測試 篇3
一、語段分析:
幾只小螞蟻在草葉上興奮地跑著。跑著跑著,兩只大一些的家伙離開了葉子,向螞蟻洞的方向奔去,好像突然接到了什么命令,必須放下一切,馬上完成似的……
這段話共( )句,第一句運用了( )的修辭方法。在第二句中用橫線畫出作者聯想的內容。
二、自然界中種子傳播的方式是不同的,請連線。
風 蒼耳
野兔等 蒲公英
自身彈射 豆莢
飛鳥等 椰子
水 葡萄
三、填空:
1、雛鷹( )( ) 老馬( )( ) ( )( )而入 傾巢( )( )
2、請你寫出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 )( ) ( )( )
3晨霧( ),似( )。誰家的孩子,( )一聲唿哨,( )幾竿響鞭,( )一群鴨子往河沿。( ) ( )晨霧中,人鴨( ) 。只聞鴨歡( ) ,伴一支( ) ,( ) ,傳天邊。
四、口語交際:家里著火了,你怎樣自救或求救?( )
練習6測試 篇4
一、填表格:
詩句
詩句
作者
朝代
作品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
唐代
《山行》
但愿人長久,
不識廬山真面目,
吹面不寒楊柳風。
勸君更盡一杯酒,
欲窮千里目
非是藉秋風。
二、 ,白鐵無辜鑄佞臣。
這是在杭州( )墓前的一副對聯。其中“忠骨”指的是( ),“佞臣”指的是( ),他們包括( )夫妻,( )和萬俟禼。
三、成語填空:
學海無( ) 書山( )( ) ( )( )一毛 ( )海一( )
( )( )以求 全力( )( ) 百尺( )( ) ( )( )一步
四、遙知不是雪, 。出自( )代詩人( )的《 》一詩,詩的前兩行是 , 。 贊美了( )的( )品格。
五、寫一份請假條:
小明今天早上起來發燒了,上午媽媽要帶他去醫院看病。他給班主任王老師的請假條應該這樣寫:
附加:形容人多的成語(請自己整理到筆記本中):
人山人海 摩肩接踵 穿梭不停 來來往往 蜂擁而至 人流如潮 座無虛席
挨肩擦背 萬人空巷 門庭若市 熙熙攘攘 賓客如云 揮汗成雨 絡繹不絕
練習6測試 篇5
一、成語填空:
食( )不( ) 氣喘( )( ) ( )馬一生 身經( )( ) 刮骨( )( )
傳為( )( )( )( )三章 ( )( )無犯 運籌( )( )好( )善( )
二、臉譜連線:
三、填空:1、身怕不動,( )。
關羽 奸詐 白臉
2、師傅領進門,( )
包公 正直 黑臉
3、( ),腦越用越靈。
秦檜 忠勇 紅臉
4、三天打魚,( )。
5、( )能生巧,( )。
三、展銷會中,要想讓自己的鬧鐘賣個好價,該怎樣說?要想從別人手買到鬧鐘,該怎樣說?
賣家說:——————————————————————————————————————
買家說:——————————————————————————————————————
練習6測試 篇6
一 基礎知識
1.給下面加粗的詞選擇正確的解釋。
①尋根究底
[ ]
a.到底 b.結果
c.推求 d.畢竟
②自以為是
[ ]
a.這 b.對的
c.判斷 d.答應
③平淡無奇
[ ]
a.特殊 b.奇跡
c.奇異 d.驚奇
④不足介意
[ ]
a.足以 b.足跡
c.足夠 d.腳
2.選詞填空。
①別人不肯動腦筋的地方,他(a.就 b.偏 c.總 d.卻)會想出驚人的見解。
②假如你的答復是否定的,那么,你(a.決 b.就 c.便d.萬)不可忘記帶把鑰匙,你得能發問,勤發問。
3.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依次作出正確判斷的是
①這把鑰匙就是發問精神。
②他能夠成為萬世景仰的圣人,難道真是天生的?
③基本可行,基本有效,基本同意,基本夠用,基本吃素,基本不出門,……這些都是有意義的。反之,像基本必要,基本困難,基本嚴重,基本發燒,……就不大好理解。
④這種道理猶如封鎖在秘庫石室里的珍奇。
[ ]
a.暗喻 反問 對比 夸張
b.借喻 設問 排比 夸張
c.暗喻 反問 排比 比喻
d.借喻 設問 對比 比喻
4.下列成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
a.尋根究底 撥亂反正 步調一致 不計其數
b.偃旗熄鼓 不足介意 兵貴神速 失之交臂
c.閉門造車 敝帚自珍 鼠目寸光 墨守成規
d.平淡無奇 所見所聞 耳聞目睹 光明磊落
5.本文是寫給誰看的,閱讀后判斷是
[ ]
a.中學生 b.所有讀者
c.研究學問的人 d.少年兒童
二 閱讀理解
①發問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動機。②一切知識的獲得,大都從發問而來;新發明、新創造也常常由發問開端。③能發問、勤發問的人,頭腦自然會日益豐富,眼光自然會日益敏銳。④別人不肯動腦筋的地方,他偏會想出驚人的見解;別人以為平常的事物,他偏會看出不平常的道理。⑤這樣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1.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_句。
2.對中心句的具體含義作闡述的是第________句。
3.對中心句展開論述的句子是第________和第________句。
4.既聯系這段文字,又引出下文舉例的句子是第________句。
5.文中加粗詞“動機”的含義是
[ ]
a.起始環節
b.動態出現的契機
c.人做某種事情的主觀愿望
d.發動研究興趣的機會
6.下面對文段層次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參考答案
(一) 1.①c ②b ③a ④a 2.①b ②d 3.c 4.b 5.c
(二) 1.① 2.② 3.③ ④ 4.⑤ 5.a 6.c
練習6測試 篇7
練習測試一 基礎知識1.袁枚是________代著名文學家,字________,號簡齋,又號________。2.加粗字注音正確的是[ ]a.屢(l()戰屢敗 起伏迭宕(d4ng)皆暴(p))日中 回環紆(y&)曲b.踞(j])危崖 古松張覆(f))磴(d8ng)級 驕陽不炙(zh@)c.明窗凈幾(j9) 品茗(m0ng)山中萬籟(l4i)俱寂 云樹蓊(w7ng)郁d.一諾(nu^)千金 以逸(y@)待勞搖曳(zhu4i)多姿 偃(y3n)旗息鼓3.無錯別字的一項是[ ]a.意難訣舍 賞心悅目 傾蓋之交 匡扶正義b.蹬級紆曲 驕陽不灸 縱橫開合 箕踞c.天籟 居安思危 貪圖安逸 揠仰d.揠苗助長 簌簌飄落 山水娛情 對枰4.無通假字的一組是[ ]a.而游者皆暴日中b.指通豫南,達于漢陰c.甚矣,汝之不惠d.又有曳杖聲從云中來者5.加粗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凡人之情(心情) 勢不能久留(勢必)b.踞危崖(蹲坐) 縱橫丈余(長寬)c.天籟(自然界的音響) 蓊郁(樹木茂盛)d.來索余序(作序) 一至于斯(這種程度)6.下列“許”字與例句中“許”字含義相同的是[ ]例句:高不過里許a.時人莫之許也b.潭中魚可百許頭c.先生不知何許人也d.弗聽,許晉使e.高可二黍許7.下列句子不屬于判斷句的是[ ]a.至峽江寺而意難決舍,則飛泉一亭為之也。b.凡人之情,其目悅,其體不適,勢不能久留。c.寺何能飛!d.以人之逸,待水之勞。8.下列句式和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何不記之?a.作亭者誰?b.何苦而不平?c.明月幾時有?d.寺何能飛!9.下列句子停頓有誤的是[ ]a.則/飛泉一亭/為之也。b.不得/從容/以觀。c.當/時建此亭者/其/仙乎!d.惟他日/余之魂夢。10.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是[ ]a.袁枚,字子才,號隨園主人,清代文學家。著有《小倉山房詩文集》。b.明代湖北公安縣的袁宗道、袁中道、袁宏道兄弟三人,因文學主張相似,籍貫相同,后世稱為“公安三袁”。c.袁枚主張詩文貴在創新,應獨抒性靈。d.袁枚與明代“公安三派”的文學主張完全一致。11.下列文句不能體現作者情趣的是[ ]a.此獨根分而枝合,奇已!b.取九天銀河置幾席間作玩。c.頃之,又有曳杖聲從云中走者。</pgn0216.txt/pgn>d.已遂述數行,一以自存,一以與僧。12.下列“其”字與例句“其”字相同的是[ ]例句:當時建此亭者其仙乎!a.其目悅,其體不適。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c.始作俑者,其無后乎?d.欲加之罪,其無辭乎!e.其皆出于此乎?13.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項是[ ]a.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b.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c.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d.若羅浮,若青田之石門。14.下列文句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凡人之情:平常人的心情。b.鼎足立:象鼎的三條腿那樣站立著。c.雖歡易別:雖然高興但容易別離。d.合同而化:融合在一起二 閱讀理解惟粵東峽山,高不過里許,而磴級紆曲,古松張覆,驕陽不炙。過石橋,有三奇樹,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結為一。凡樹皆根合而枝分,此獨根分而枝合,奇已!登山大半,飛瀑雷震,從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飛泉亭也。縱橫丈余,八窗明凈,閉窗瀑聞,開窗瀑至;人可坐,可臥,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筆硯,可瀹茗置飲;以人之逸,待水之勞,取九天銀河置幾席間作玩。當時建此亭者其仙乎!僧澄波癢弈,余命霞裳與之對枰,于是水聲,棋聲,松聲,鳥聲,參錯并奏。頃之,又有曳杖聲從云中來者,則老僧懷遠,抱詩集尺許,來索余序。于是吟詠之聲,又復大作;天籟人籟,合同而化。不圖觀瀑之娛,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帶玉堂,正對南山,云樹蓊郁,中隔長江,風帆往來,妙無一人肯泊岸來此寺者。僧告余曰:“峽江寺俗名飛來</pgn0217.txt/pgn>寺。”余笑曰:“寺何能飛!惟他日余之魂夢,或飛來耳。”僧曰:“無征不信;公愛之,何不記之?”余曰:“諾。”已遂述數行,一以自存,一以與僧。1.本文選自清代文學家袁枚的________。2.第一段寫登山所見古松奇樹,奇樹奇在何處?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寫景中觀瀑之趣,實際是描寫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當時建此亭者其仙乎!”一句,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下文中有與此句類似的句子呢?請你找一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試譯下列句子①妙無一人肯泊岸來此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無征不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詞語不能表現作者當時心情的是[ ]a.人可坐,可臥,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筆硯。b.以人之逸,待水之勞。c.于是水聲,棋聲,松聲,鳥聲,參錯并奏。d.天籟人籟,合同而化。e.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f.縱橫丈余,八窗明凈。 參考答案(一)1.清;子才;隨園主人2.c 3.d 4.d 5.a6.b、e(表約數)7.d 8.d(反問句) 9.c10.d(袁枚有所發展)11.d(作者自謙,非情趣)12.e(a、b代詞;cd表示反問語氣;e表推測,大概)13.d(舉例) 14.a(大凡人之常情)(二)1.《小倉山房詩文集》2.此獨根分而枝合3.實則寫亭之趣4.感建亭者的奇妙構思,表達了對飛泉亭的無比熱愛5.依依不舍之情;惟他日余之魂夢,或飛來耳。6.見《導學》之釋詞、釋句7.f(無明顯抒情,是記實句)
練習6測試 篇8
(一)基礎知識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忍俊不禁:
仙露瓊漿:
盤虬臥龍:
2.本文作者是現代著名作家________。
(二)閱讀理解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那是每一條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這里春紅以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________
我在開花 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 它們在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來了,沉淀的最嫩最好的花苞里。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________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是裝的是什么________?我湊上去,想摘一朵。
1.文中有三處句子沒加標點,請給加上。
2.文中最后一段有兩個詞語空缺,請給加上。
3.找出文中的一個比喻句。
4.找出文中的一個擬人句。
5.歸納本部分的段意。
習題答案提示
(一)1.禁:受得住,忍住。瓊:泛指精美的東西。虬: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
2.宗璞。
(二)1.!“!”。“!”。
2.忍俊不禁 仙露瓊漿
3.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其他的也可)
4.“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在嚷。
5.寫紫藤花盛開的情景。
練習6測試 篇9
一、結構及寫作特點探討
1.線索是貫穿在敘事性文藝作品中情節發展的脈絡,它能體現材料的內在聯系,有利于突出中心思想。想一想本文的情節是以什么為線索展開的?
2.本文以“項鏈”為題,但一開始卻用近千字的篇幅,寫主人公的出身,她的婚姻和她的夢想、苦惱。這樣寫有必要嗎?若有必要,說說這樣寫的好處;若無必要,說說為什么。
3.文章寫到瑪蒂爾德賠償了項鏈,還清了債務,故事似乎可以完結了,為什么又要在結尾處交代項鏈是假的?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4.對文章的結尾,有的同學不滿意,嘗試著做了幾種不同的續寫,你認為下面列出的哪一種或哪幾種續寫較好。若認為這幾種都不好,請說明理由。
①瑪蒂爾德悔恨不已,慨嘆年華已逝,從此一蹶不振。
②瑪蒂爾德喜出望外,討還了三萬五千五百法郎,開始了新的追求,新的生活。
③瑪蒂爾德百感交集,喜怒無常,她的精神崩潰了。
④瑪蒂爾德與佛來思節夫人爭吵不休,最后不得不訴諸法律,打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而未得結果。
5.關于本文的情節高潮,下面列出了幾種不同的理解,試聯系文章的主題,選擇符合作者安排情節意圖的理解。
①瑪蒂爾德在舞會上出足風頭是全文情節的高潮。
②瑪蒂爾德在舞會上出足風頭是全文主要情節的高潮;而小說結尾由佛來思節夫人道出那串丟失的項鏈是假的,是另一個高潮,是一個情緒高潮。
③瑪蒂爾德借項鏈、丟項鏈、賠項鏈是情節的開端和發展,至結尾處是情節的高潮,全文在高潮處結束,沒有交代結局。
二、思想內容分析
1.文章中有這樣的話:“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你認為這是造成瑪蒂爾德悲劇的原因嗎?如果是,為什么?如果不是,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2.仔細閱讀下面的句、段,結合加黑的詞語,說說這些句、段分別表現了主人公的哪些思想性格特征?
①她沒有陪嫁的資產,也沒有什么法子讓一個有錢的體面人認識她,了解她,愛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個小書記結了婚。
②她夢想那些幽靜的廳堂,……她夢想那些寬敞的客廳……,她夢想那些華美的香氣撲鼻的小客室,……這時候,她就夢想到那些精美的晚餐,……夢想到那些掛在墻上的壁衣,……夢想到盛在名貴的盤碟里的佳肴;夢想到一邊吃著粉紅色鱸魚或者松雞翅膀,一邊帶著迷人的微笑聽客人密談。
她沒有漂亮服裝,沒有珠寶,什么也沒有。
③她狂熱地興奮地跳舞,沉迷在歡樂里,什么都不想了。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勝過一切女賓,陶醉于成功的光榮,陶醉在人們對她的贊美和羨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霧里,陶醉在婦女們所認為最美滿最甜蜜的勝利里。
④她一下子顯出了英雄氣概,毅然決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償還這筆可怕的債務。
⑤但是有時候,丈夫辦公去了,她一個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當年那個舞會來,那個晚上,她多么美麗,多么使人傾倒啊!
⑥于是她帶著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
3.瑪蒂爾德“有一個有錢的女朋友(佛來思節夫人)”,但平時瑪蒂爾德“不想去看望她”;后來,為了借首飾參加舞會,“她到她的朋友家里”;十年后,當瑪蒂爾德“成了一個窮苦人家的粗壯耐勞的婦女”時,她在公園里主動“上前去跟佛來思節夫人說話”。請簡要分析,瑪蒂爾德的這些作法,表現了她怎樣的思想性格?
4.作者對瑪蒂爾德是批判,是同情,還是兼而有之呢?
三、句子與詞語的推敲、辨析
1.課文中下面的兩句話,都有“覺得”一詞,請分別找出它們的賓語:
①她不能夠講究打扮,只好穿得樸樸素素,但是她覺得很不幸,好象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
②她覺得她生來就是為著過高雅和奢華的生活,因此她不斷地感到痛苦。
2.說說下面句子中加黑的詞語的表達作用,它與后面括號里的詞語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①她不象她丈夫預料的那樣高興,她懊惱(懊悔)地把請柬丟在桌上,咕噥著:“你叫我拿著這東西怎么辦呢?”
②佛來思節夫人感動(感慨)極了,抓住她的雙手,說:“唉!我可憐的瑪蒂爾德!可是我那一掛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3.下面兩句話里有詞語“象”或“好象”,試分別判斷它們是不是比喻修辭手法的比喻詞語。
①這種車,巴黎只有夜間才看得見;白天,它們好象自慚形穢,不出來。
②她穿得象一個窮苦的女人,胳膊上挎著籃子,到水果店里,雜貨店里,肉鋪里,爭價錢,受嘲罵,一個銅子一個銅子地節省她那艱難的錢。
4.給下面的字注音并組詞
①肴 ②賃 ③券 ④謄 ⑤傾
答案:
一、 1.本文的故事情節是圍繞主人公借項鏈、失項鏈、賠項鏈、以及得知所失項鏈是假的這樣一條線索而展開的。
2.如果說后面的以項鏈為線索的故事是集中表現主人公思想性格的“點”,則開始的一段文字是用敘述的語言從“面”上介紹了主人公。這樣就是點面結合,概括和具體相結合,也為后面的故事情節,主人公性格的刻畫,作了必要鋪墊。
3.這樣寫深化了主題。它把主人公本來不幸的,但總算熬過來了的生活推到一個更加不幸的境地。而這一切不幸正是那個罪惡的社會造成的。
4.這幾種續寫都不好,都有狗尾續貂之虞。原來的結尾,給讀者提供了想象和思考的余地。它不但是一個深刻的懸念,更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5.②的理解更符合作者意圖。著名美學家王朝聞說過,高潮這一概念不局限于故事情節,而且和人物、作者與讀者在情緒、感情、興趣、思想上的矛盾性有關。人物情緒的高潮,不見得和事件的高潮同步,前者和后者的關系往往有所謂焦點的錯位。
二、 1.不是。這句話只從一個方面表明了當時社會小資產階級生活的艱難、命運的不穩定,而造成瑪蒂爾德不幸遭遇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虛榮心。
①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朽,資產階級拜金主義的毒化,使得瑪蒂爾德渴望向上爬,渴望過豪華奢侈的生活。“只得”表達了她的不平、不滿和無可奈何、不盡的哀怨。
②“夢想”的多次出現,寫盡了瑪蒂爾德追求豪華生活的心理;而“沒有”的三次出現,是現實生活對“夢想”的回答。這里運用了對照的寫法。
③“沉迷”。“陶醉”充分顯示了瑪蒂爾德愛慕虛榮、追求享樂的性格特征。
④主人公這時的“英雄氣概”表現了她誠實、講信用的品德,不輕易地被厄運壓倒。
⑤經過十年的艱辛,瑪蒂爾德沒有對過去的追求感到羞恥,說明了她還沒有完全認識到導致她生活悲劇的真正原因,也說明了資產階級思想對人的思想腐蝕的嚴重性。
⑥這種“得意”是勞動換來的,是迎著厄運走過來的“得意”,是對自己勞動成果的得意和自豪,艱難的生活改變了人的氣質。
3.瑪蒂爾德對有錢的女友十分妒羨,每去看望她一次,回來便忍不住哭幾天,后來就干脆不去看她了,這是她的虛榮心的表現,為了借首飾去找有錢的女友,也正是虛榮心的驅使。十年后的主動打招呼,則表明了瑪蒂爾德丟掉了虛榮心,勞動使得她變得實在了。4.作者在作品前半部諷刺批判了瑪蒂爾德性格中愛慕虛榮、貪圖享樂的一面,對主人公講信譽,真實不欺,恪守小資產階級的道德觀念還項鏈這一面,作者是傾注了同情的。
三、 ①“覺得”的賓語是:很不幸,好象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②“覺得”的賓語是:她生來就是為著過高雅和奢華的生活
①都包含有“不高興、不順心,后悔、惱恨”的意思。“懊惱”側重在“煩惱”,而“懊悔”側重在“后悔”。這里用“懊惱”較妥。②都指思想感情的激動與變化。“感動”重在感情的共鳴、同情與敬佩;“感慨”重在有所感觸而慨嘆,一般后面緊跟著慨嘆之語。這里用“感動”為妥。
3.不是所有的有“象”、“好象”的句子都是比喻句。這兩句話都未用比喻修辭方法。
4.①yáo佳肴 ②lìn租賃 ③quàn債券 ④téng謄寫 ⑤qīng傾倒
上一篇:《項鏈》練習測試題(一)
下一篇:《項鏈》綜合能力測試題
練習6測試 篇10
一、基礎知識
1.給加點字注音。
虔信 顫抖 鑲嵌 露水
2.解釋下列詞語。
深邃____________________
晨曦____________________
3.萊蒙托夫是_______國詩人,休斯是______國詩人,被稱為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
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像世界一樣古老的河流;
比人類血管中流動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我的靈魂變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晨曦中我在幼發拉底河沐浴。
在剛果河畔我蓋了一間茅舍,
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我瞰望尼羅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當林肯去新奧爾良時,
我聽到密西西比河的歌聲,
我瞧見它那渾濁的胸膛
在夕陽下閃耀金光。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靈魂已變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1.你怎樣理解“河流”這一高度凝練的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節詩在結構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節詩列舉了四條河流,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老的黝黑的河流”比喻: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節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作訓練
摘錄你最喜歡的一句或幾句詩(課內外均可),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
1.qián chàn qiàn lù 2.深遠;太陽初升時的微光。 3.俄 美 哈萊姆的桂冠詩人
二、閱讀理解
1.可以把它理解為歷史的象征。
2.承上啟下。
3.這是詩人以夸張的手法回顧歷史,“我”的身影掠過亞、非、美三大洲,從古代到現代,在每一個地方都有令“我”難忘的河流。
4.黑人的歷史。
5.這是詩人代表全體黑人發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種族是有著悠久傳統的種族,強化突出了主題。
三、寫作訓練
略
練習6測試 篇11
一、字音字形
1 選出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
2 為黑體的字選擇正確讀音
(1)得而臘之以為餌( ) a xīb là
(2)當其租入( ) a dāng b dàng
(3)幾死者數矣( ) a jī b jǐ
(4)往往而死者相藉( ) a jí b jiè
(5)雞狗不得寧焉( ) a níng b nìng
(6)謹食之( ) a shí b sì
(7)更若役( ) a gēng b gèng
3 選出黑體字音、形全對的一項( )
a 臘之以餌ěr 募有能捕之者mù
貌若甚戚者qì 熙熙而樂xī
b 孰知賦斂之毒shú 以俟夫觀人風者sì
呼噓毒癘,xū 號呼而轉徒xǐ
c 吾恂恂而起xún 視其缶fǒu
則弛然而臥chí 悍吏之來吾鄉hàn
d 叫囂乎東西xiāo 嘩然而駭者hài
無御之者yù 豈若吾鄉鄰qǐ
二、詞語
1 選出下列黑體詞解釋有誤 的兩項( )
2 為句中黑體詞選擇正確釋義
(1)向吾不為斯役( )
a 從來 b 目標 c 過去 d 接近
(2)久已病矣( )
a 生病 b 困苦不堪 c 缺點 d 損害
(3)犯寒暑( )
a 違反 b 發生 c 冒 d 侵害
(4)竭其廬之入( )
a 收入 b 參加 c 合乎 d 由外進內
(5)故為之說( )
a 原因 b 故意 c 熟悉的 d 所以
(6)以盡吾齒( )
a 牙齒 b 說到 c 年齡 d 口齒
(7)專其利三世矣( )
a 集中在一個方面 b 享有 c 專門
(8)殫其地之出( )
a 超出 b 拿出 c 出現 d 出產
3 黑體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得而臘之(晾干的肉) 死者相藉(枕墊)
b.當其租入(抵) 幾死者數矣(差點兒)
c.吾祖死于是(這件事) 爭奔走焉(行走)
d.熙熙而樂(快樂的樣子) 饑渴而頓踣(頓足捶胸)
三、朗讀、背誦
1 選出朗讀停頓有誤的一項( )
a 君┃將哀而生之乎?
b 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 。
c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d 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
2 與原文詞序不同的一項是( )
a 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b 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c 余將告于蒞事者。復若賦,更若役,則何如?
d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
3 選出與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項( )
a 吾祖死于是,吾父也死于是。
b 今雖死在此,比吾鄉鄰之死已后矣。
c 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
d 自吾氏三世居是鄉,居于今六十歲矣。
4 按原文排列句序。( )
a 號呼而轉徙 b 觸風雨 c 呼噓毒癘
d 竭其廬之入 e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f 犯寒暑
g 殫其地之出 h 饑渴而頓踣
四、句子
1 選擇對句子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
(1)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
a 因為他說的這些話的緣故,而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以便告訴他們。
b 所以寫下了蔣氏說的一番話,用來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了解蔣氏的遭遇。
c 所以我為蔣氏的遭遇說了一番話,用來期待考察民情的人,告訴他們。
d 所以我為這件事寫了這篇文章,用來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2)君將哀而生之乎?( )
a 你要哀求他們而生存嗎?
b 你要可憐我的生活嗎?
c 你要哀憐我,使我活下去嗎?
d 你要哀憐我讓我生活得更好嗎?
(3)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
a 然而捉到它把它的肉晾干可以作藥餌。
b 然后捉到它用它的肉作藥餌。
c 然后捕到它把它的肉晾干,當作魚餌。
d 然而捕到它以后,把它的干肉作藥餌。
(4)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
a 頂著風雨,冒著寒暑,呼吸著毒氣,死尸往往來不及運走,而互相壓著。
b 頂著風雨,冒著寒暑,呼吸著毒氣,往往死的人很多。
c 頂著風雨,冒著寒暑,呼出的是毒氣,到處是死尸。
d 頂著風雨,冒著寒暑,呼吸著毒氣,死者遍野,尸骨成堆。
2 判斷對下列句子理解的正誤。對的畫√,錯的畫×。
(1)“永之人爭奔走焉。”
永州的人爭先恐后地去做這件事。( )
(2)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 )
在東西大聲吵嚷,在南北任意騷擾。
(3)余聞而愈悲。( )
聽了他的訴說,蔣氏更加悲傷難過。
(4)非死則徙爾。( )
不是死了就是逃荒去了。
(5)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
哪里像我的鄉鄰們天天有這樣的事情呢!
(6)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 )
現在我繼承著捕蛇,好幾次差點把蛇打死。
五、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在括號內畫“√”,錯誤的畫“×”。
1.“說”是一種文體可以發表議論,也可以記事,都是為了表明作者對社會生活中某個問題或某種現象的看法。( )
2.本文是通過蔣氏的自述闡明了“苛政猛于虎也”這一中心論點。( )
3.“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一句,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局限性。( )
4.“我”提出“更若役、復若賦”時,蔣氏大戚,是因為“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
5 本文主要通過蔣氏自述,采用對比的方法寫出捕蛇前后的不同,以捕蛇之“利”,反襯賦斂之毒。
閱讀
一、永放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觸草木,( )盡死;( )以嚙人,( )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1 文中括號,表示句子省略的內容,依次填寫省略內容恰當的是( )
a 異蛇 異蛇 草木 人
b 異蛇 草木 異蛇 人
c 異蛇 人 草木 異蛇
d 異蛇 人 異蛇 草木
2 異蛇的外形是
3 異蛇劇毒表現在
4 異蛇有什么功用?
5 “異蛇”有劇毒,但永州的人卻爭著去捕捉它,其原因是( )
a 這種蛇對人和草木極有害。
b 異蛇雖有毒,但可以用來治病。
c 捉到這種蛇可以抵他的稅收。
d 用這種蛇可以養家糊口。
6 這一段主要說的是( )
a 異蛇之劇毒。
b 異蛇特殊的醫療功效。
c 太醫以王命征集異蛇。
d 永州人交異蛇可以抵稅。
e 永州人爭捕毒蛇。
f 永州人爭捕毒蛇的原因。
二、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 “吾”指誰?
2 “謹食之”的目的是什么?
3 本段運用對比的寫法,證明了“賦斂之毒有甚是蛇”這個中心論點。請寫出對比的語句。
三、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乎!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1 文中寫作者曾經對一種社會現實表示懷疑,哪句話概括這一現實?
2 作者由疑又到信,其中原因是( )
a 作者親眼見到的事實
b 作者親耳聽到了許多事實
c 蔣氏的血淚控訴
d 孔子的觀點十分正確
3 作者面對蔣氏訴說的悲慘遭遇表示同情的語句是 ;作者發出慨嘆,進而揭露賦斂毒害的語句是 。
4 “余聞而愈悲”、“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兩句話,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附:練習測試(之二)參考答案
一、1 b 2 (1)a (2)b (3)a (4)b (5)a (6)b (7)a 3 d
二、1 be 2 (1)c (2)b (3)c (4)a (5)d (6)c (7)b (8)d 3 b
三、1 c 2 c 3 c 4 g d a h b f c e
四、1 (1)d (2)c (3)a (4)d 2 (1)√(2)×(3)×(4)√(5)√(6)×
五、1 √2 ×3 √4 √5 ×
閱讀
一、1 b 2 黑質而白章 3 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 4 可以已大風、攣、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5 c 6 f
二、1 蔣氏 2 時而獻焉 3 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 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三、1 苛政猛于虎 2 c 3 余聞而愈悲 賦斂之毒有甚是蛇 4 對人民疾苦的同情;把解決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封建統治者身上。
練習6測試 篇12
a組 基礎知識
一、 我會讀(給下列帶點字的正確讀音涂上紅色)。(6分)
隕石( sǔn yǔn ) 地質學( zhi zhi )
終于( zōnɡ zhōnɡ) 突兀( wù è )
捉迷藏( zhuō zuō ) 恐怕(ɡǒnɡ kǒnɡ )
二、 我能讀準確,寫漂亮(看拼音,寫詞語)。(12分)
zhù mínɡ duǒ shǎn dà kēnɡ
( ) ( ) ( )
lǚ xínɡ kǎo chá qín lǐnɡ
( ) ( ) ( )
三、火眼金睛,辨字組詞。(8分)
消( ) 堆( )
悄( ) 推( )
旅( ) 孤( )
旋( ) 狐( )
四、小小模仿秀(照樣子,寫詞語)。(9分)
孤零零
很深很深
嚴嚴實實
五、對號入座(給加點字選擇正確解釋)。(12分)
坑:a.洼下去的地方 b.把人活埋 c.坑害,
設計使人受到損失 d.地洞,地道
1.戰斗開始,戰士們挖坑道,筑工事。( )
2.他的做法坑害了不少群眾。( )
3.石頭把地面砸了一個很深的大坑。( )
遺:a.丟失 b.漏掉 c.余、留 d.不自
覺地排泄
4.李四光發現在長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紀冰川活動的遺跡。( )
5.在放學路上,他遺失了一只手套。( )
6.由于心里緊張,他遺忘了一個步驟。( )
六、精彩回放(按原文填空)。(12分)
1.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 ,力量一定 。它應該把草地砸一個 大坑。可它為什么沒 土里 去呢?
2.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 ,小伙伴圍著石頭 ,也找不到他。
b組 綜合能力
七、句子創作沙龍(按要求寫句子)。(9分)
1.李四光是地質學家。(加上恰當的詞語,使句子更具體)
李四光是 地質學家。
2.這塊石頭是被冰川帶到這里的。 (改為“把”字句)
3.根據李四光的研究成果,我國找到了大油田,摘掉了“中國貧油”。(修改病句)
八、開心閱讀。(18分)
列寧不懂就問
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小時候就聰穎過人,他5歲開始讀書識字,9歲考入中學。列寧喜愛文學、歷史和外語,能夠熟練地掌握幾國語言,在學校學習期間一直是優等生,中學畢業時,獲得了金質獎章。
列寧能獲得優秀成績,除了努力之外,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有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挖到了一個屎殼郎的窩,里面有很多圓圓的糞球。有個同學問:“屎殼郎為什么要把糞球滾到窩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來,列寧也被問住了,他答應第二天把答案告訴大家。列寧回家后,先是向哥哥請教,又找來好多書籍查閱。
第二天,他帶來了答案:原來是屎殼郎把卵產在屎球上,幼蟲孵出來后,即把屎球當食物。同學們都滿意地笑了。
1.辨字組詞。(4分)
候( ) 努( )
侯( ) 怒( )
練( ) 獎( )
煉( ) 槳( )
2.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4分)
聰穎——
開始——
答應——
3.用“ ”畫出文中的過渡句。(3分)
4. 是列寧獲得好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3分)
5.讀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啟示呢?(4分)
c 組 智力發散
九、讀一讀,看下面的意思可用哪個成語說明。(9分)
最劣質的彩電——( )
最大型的手術——( )
最省事的廚師——( )
最大的差別—— ( )
最大的地方—— ( )
最失望的女情——( )
最長的壽命—— ( )
最謙虛的求教——( )
最遙遠的地方——( )
十、請把下面的謎面和謎底用線連起來。(5分)
a.人永不凋謝的花 a.反腐敗
b.不能讓豬肉爛掉 b.多功能
c.十八般武藝樣樣精 c.長期開放
d.金雞報曉第一聲 d.敬業精神
e.撞碑報國后人贊 e.透明新聞
練習6測試 篇13
一、給加黑的字注音:
二、從括號中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
1.人民英雄紀念碑像頂天立地的巨人一樣____(屹立、矗立、聳立)在天安門廣場南部。
2.____(憤激、憤慨、憤怒、憤懣)的青年演說者,怒形于色的人群,使整個浮雕充滿了痛恨賣國賊、激動人心的氣氛。
3.遠遠望去,在一座雄偉_____(峻險、峻峭、陡峭)的半山腰里,游擊隊員們正穿過高大的樹林和____(茂密、茂盛、濃密)的青紗帳,去和敵人戰斗。
4.國民黨認為不能_____(逾越、跨越、穿越)的天塹長江,被英勇無敵的人民解放軍勝利地渡過了。
5.紀念碑是用一萬七千塊____(堅硬、堅固、堅實)的花崗石和____(銀白、雪白、潔白)的漢白玉砌成的。
6.浮雕的畫面顯示出學生們____(會集、齊集、集中、集結)于天安門前舉行愛國示威游行的情景。
7.浮雕上_____(呈現、顯現、顯示、展示)出抗日戰爭的時期太行山區敵后游擊戰的場面。
三、熟讀課文后填空。
1.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位置在天安門____和____遙遙相對。它的興建時間是____。
2.人民英雄紀念碑從地面到碑頂高達____,是用____堅硬的花崗石和潔白的漢白玉砌成的。
3.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正面方向朝____、__,碑心石重_____,高____,毛主席題字是_____。
4.人民英雄紀念碑共有_____漢白玉的大浮雕,鑲嵌在大碑座的四周。浮雕高______,合在一起共長____。每幅浮雕里有_____英雄人物。
四、判斷下列句子正誤,錯誤的予以改正。
1.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是鴉片戰爭。
2.以“武昌起義”為標志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二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
3.“八一南昌起義”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一槍,展開了以革命武裝反對武裝的斗爭。
4.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是“抗日敵后游擊戰”。
5.紀念碑的碑文是毛主席親自起草和書寫的。
五、作者寫此文時,帶有濃重的感情,閱讀下面各段,做練習。
這座紀念碑是根據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決議興建的。當天傍晚,毛主席率領全體政協委員為紀念碑舉行了莊嚴隆重的奠基禮,毛主席親自執鍬鏟土,為紀念碑奠定基石。(1)
“五·卅慘案”引起了全上海以至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慨,促使全國范圍的大革命風暴的爆發。這幅浮雕表現出由工人階級領導的各界人民堅強不屈地向帝國主義斗爭的情景。畫面上成千上萬的工人、學生、市民舉著“打倒帝國主義”的小旗,沖破英國巡捕的沙袋、鐵絲網英勇地前進;商店關門罷市,戴著禮帽的商人也加入了斗爭的行列;被打傷的工人在戰友們攙扶下,繼續勇往無前。(2)
(1)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段中哪些詞語準確地表達了作者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并解釋這些詞語。
六、閱讀下列各段文章,按要求答題。
(一)這件工藝品,高達一尺,寬約五寸。一只昂首仰視的雄獅橫臥在一塊崢嶸嶙峋的巖石上。獅的后腿略微蜷曲,前腿向前伸著,張開大口,怒目圓睜,一根鋼鞭似的尾巴,曲蜷在臀部。獅子的整個身子都是白色的,眼里發出微微的光;下面的巖石是青綠色的,和白色的臥獅形成鮮明清晰的對照。
1.給加黑的字注音,并解釋詞語。
①嶙峋②蜷曲③清晰
2.這段說明文的說明順序是:先寫臥獅的____,再寫獅的各個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寫獅及巖石的_____。
3.下列詞素分別屬于哪種組合方式?
①昂首②雄獅③微微④鮮明⑤張開⑥身子
(二)這個地下印刷所是一九○三年在斯大林同志的領導下建立的。先由羅斯托瑪乞維列出面買下這塊地皮,向第比利斯市政府工務局領了營造住宅的執照,就雇工開一個地穴(一般的住宅都有地下室,蓋房子先開地穴,沒有什么叫人懷疑的)。這是一個長方形的地穴,寬五步,長十步。快開好的時候,羅斯托瑪乞維列說錢不湊手,把工人辭退了,告訴他們等籌足了錢再來蓋房子。這當兒,同志們就把印刷機拆開了,零零碎地運進地穴。又在地穴的一邊鑿一條橫的隧道,鑿了三米,又往下鑿一條垂直隧道。隧道鑿好了,就用厚木板把地穴的下半截封住,木板上鋪上兩米厚的泥土。這一切都做好了,羅斯托瑪乞維列就另外招一批工人,在地穴上面蓋地下室和兩間正屋。又按著那條秘密隧道的位置,在旁邊蓋一間小屋,屋里開一口井。屋子蓋好了,井也開好了,工人們也走了,再由同志們自己動手,在離井口十七米的井壁上開一條隧道,離水面三米,跟原來鑿的那條垂直的隧道溝通。──這個地下印刷所就是這么修成的。
1.這段文字說明的內容是什么,文章這樣寫的好處有哪些?
2.這部分內容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指出表示順序線索的重點詞句,并指出地下印刷所營造過程中的關鍵活動是什么?
(三)激光是一種顏色最單純的光,而我們平常看見的光,是各種顏色的光混合起來的。比如太陽光或燈光,看起來似乎是白的,其實它含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的光,還包含我們看不見的紅外光和紫外光。
激光的亮度非常高。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發出的光,有人形容它“比一千個太陽還亮”,而強的激光,竟比太陽亮一百億倍以上。
1.畫橫線的句子運用的是什么修辭手法?
2.這段文章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說明了什么問題?
七、寫作
題目:節日的天安門()廣場
雄偉的萬里長城
(任選其一)
要求:寫一篇說明文。將所描寫景觀、場面介紹清楚,注意情景交融。
字數:800字左右。
【例文】
節日的天安門廣場
今年的十月一日是共和國四十二周歲 生日,是舉國上下歡慶的日子。我早早地盼望著這一天的到來。終于,我再也按捺不住我那激動的心情,在這天凌晨四時,便和媽媽頂著星星和月亮,一起來到了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
來到廣場,天色灰蒙蒙的,還未放亮。但是我一眼看見旗桿旁黑壓壓的一片人群,不少人為了觀看這國慶之日的升旗儀式,特地從外地趕來,有的已在天安門廣場靜候一夜了。
六點鐘左右,從天安門那邊傳來了嘹亮的軍樂聲,國旗班的戰士們在軍樂的伴奏下,分四路縱隊精神抖擻地走出天安門城洞,戰士們身著綠色軍裝,隊伍整齊劃一走到旗桿下。六點十分,鮮紅的五星紅旗伴隨著太陽冉冉升起。廣場上成千上萬的人們都肅立著瞻仰這五星紅旗。有的行軍禮;有的行隊禮;還有的行注目禮。從人們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們心中充滿了自豪與驕傲。
升旗儀式完畢,初升的太陽完全露出了它歡樂的笑容。這一天,它要把大地照得比往常更加亮堂,給花兒比往常還要多的溫暖!
天安門廣場上人如潮,花似海,鮮花組成的一個個大花壇,像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不斷映入眼簾,使我目不暇接,陶醉其中,媽媽說它象征著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欣欣向榮。廣場中央是一個巨型花壇,一顆由幾百盆一串紅組成的閃閃的紅星在花壇上光芒四射,五十六個彩色花環與它緊緊相連。我問媽媽這里面又有什么含義,媽媽笑著對我說:“這顆紅星象征著黨,五十六個花環代表各個民族,整體造型的含義是各民族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我聽了連連點頭。
在主花壇的周圍有各具特色的百花園、月季園、菊花園……,它們獨特的風韻和馨香撲鼻的氣味給人以清新的美。另外,還有幾組組字花壇,有“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社會主義好”等等,一個個明朗耀眼,振奮人心。
雄偉壯麗的天安門廣場上,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在花的海洋之中,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望著這一派美景,我也望到了祖國的錦繡前程!
答案:
一、1.bá buō 2.sù shù 3.xìn pàn 4.suō jùn 5.kǎi gài 6.xiào xiāo 7.yán zhān shàn 8.tú dǒu xǐ
二、1.矗立 2.憤激 3.峻峭 茂密 4.逾越 5.堅硬 潔白 6.齊集 7.顯現
三、1.廣場南部 天安門 一九五一年八月一日 2.三十七點九四米 一千七百塊 3.北 六十噸 十四點七米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4.十塊 二米 四十點六八米 二十個左右
四、1.誤 應將“鴉片戰爭”改為“太平天國運動”。2.正 3.正4.誤 應將“抗日敵后游擊戰”改為“勝利渡長江,解放全中國”。5.誤 應將“毛主席親自起草和書寫的”改為“毛主席親自起草、周總理親筆書寫的”。
五、(1)無數的革命先烈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業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中國共產黨沒有忘記他們,人民沒有忘記他們。通過這段介紹,表達了作者對烈士的無限敬仰和對人民領袖的無限愛戴之情。
(2)極大憤慨:極大地氣憤難平。
堅強不屈:堅定,不動搖,不妥協。
成千上萬:比喻數量很多。
沖 破:向前闖,打碎障礙物。
英勇前進:非常勇敢地向前邁進。
勇往直前:不畏艱險,奮勇向前進。
六、(一)1.①lín xún 山石重疊不平的樣子。 ②quán 彎曲身體。 ③xī 清楚。 2.形態 后腿 前腿 口 目 尾 臀部 顏色 3.①支配式 ②偏正式 ③重疊式 ④偏正式 ⑤補充式 ⑥附加式 (二)1.說明了地下印刷所的營造過程。這樣寫既能使文章眉目清楚,簡明易懂,又能顯示地下印刷所營造計劃的周詳縝密,從而深刻地反映了革命者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 2.按照時間順序寫的。重點詞句是:先→快開好的時候→在一切都做好了……就→屋子蓋好了,井也開好了……再……。關鍵活動是:雇工→自己動手→另外雇工→再自己動手。凡屬一般的正常建筑都雇工進行;凡是涉及地下印刷所秘密的建筑和設施,都由革命者自己動手。(三)1.引用。 2.第一自然段采用了舉實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了我們平常看見的太陽光和電燈光是各種顏色混合起來的光,而激光則是單純光。第二自然段采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說明了激光的亮度很高,比原子彈爆炸時的光和太陽光都亮。
七、見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