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3測試(精選14篇)
練習3測試 篇1
一、語段分析:
幾只小螞蟻在草葉上興奮地跑著。跑著跑著,兩只大一些的家伙離開了葉子,向螞蟻洞的方向奔去,好像突然接到了什么命令,必須放下一切,馬上完成似的……
這段話共( )句,第一句運用了( )的修辭方法。在第二句中用橫線畫出作者聯想的內容。
二、自然界中種子傳播的方式是不同的,請連線。
風 蒼耳
野兔等 蒲公英
自身彈射 豆莢
飛鳥等 椰子
水 葡萄
三、填空:
1、雛鷹( )( ) 老馬( )( ) ( )( )而入 傾巢( )( )
2、請你寫出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 )( ) ( )( )
3晨霧( ),似( )。誰家的孩子,( )一聲唿哨,( )幾竿響鞭,( )一群鴨子往河沿。( ) ( )晨霧中,人鴨( ) 。只聞鴨歡( ) ,伴一支( ) ,( ) ,傳天邊。
四、口語交際:家里著火了,你怎樣自救或求救?( )
練習3測試 篇2
一、成語填空:
食( )不( ) 氣喘( )( ) ( )馬一生 身經( )( ) 刮骨( )( )
傳為( )( )( )( )三章 ( )( )無犯 運籌( )( )好( )善( )
二、臉譜連線:
三、填空:1、身怕不動,( )。
關羽 奸詐 白臉
2、師傅領進門,( )
包公 正直 黑臉
3、( ),腦越用越靈。
秦檜 忠勇 紅臉
4、三天打魚,( )。
5、( )能生巧,( )。
三、展銷會中,要想讓自己的鬧鐘賣個好價,該怎樣說?要想從別人手買到鬧鐘,該怎樣說?
賣家說:——————————————————————————————————————
買家說:——————————————————————————————————————
練習3測試 篇3
一、把城市與別稱進行連線:
濟南 濰坊 廣州 重慶 昆明 哈爾濱 拉薩 南京 鞍山 大慶 景德鎮
紙鳶 泉城 羊城 春城 山城 日光城 冰城 鋼都 油 城 石頭城 瓷都
二、填空練習
1、因為昆明( ),所以我們稱它為( )。
2、因為廣州( ),所以我們稱它為( )。
3、我們稱濟南為( ),是因為( )。
4、我們稱重慶為( ),是因為( )。
5、我們稱( )為( ),是因為( )。
三、填成語:
大( )小( ) 人頭( )( )華燈( )( ) ( )光( )彩
風( )電( ) 車( )馬( ) 美( )美( ) ( )( )天工
四、補充句子:
以下是( )寫的兩條名言:
1、愛人者人恒愛之,————————————————————————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練習3測試 篇4
一、填表格:
詩句
詩句
作者
朝代
作品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
唐代
《山行》
但愿人長久,
不識廬山真面目,
吹面不寒楊柳風。
勸君更盡一杯酒,
欲窮千里目
非是藉秋風。
二、 ,白鐵無辜鑄佞臣。
這是在杭州( )墓前的一副對聯。其中“忠骨”指的是( ),“佞臣”指的是( ),他們包括( )夫妻,( )和萬俟禼。
三、成語填空:
學海無( ) 書山( )( ) ( )( )一毛 ( )海一( )
( )( )以求 全力( )( ) 百尺( )( ) ( )( )一步
四、遙知不是雪, 。出自( )代詩人( )的《 》一詩,詩的前兩行是 , 。 贊美了( )的( )品格。
五、寫一份請假條:
小明今天早上起來發燒了,上午媽媽要帶他去醫院看病。他給班主任王老師的請假條應該這樣寫:
附加:形容人多的成語(請自己整理到筆記本中):
人山人海 摩肩接踵 穿梭不停 來來往往 蜂擁而至 人流如潮 座無虛席
挨肩擦背 萬人空巷 門庭若市 熙熙攘攘 賓客如云 揮汗成雨 絡繹不絕
練習3測試 篇5
一、給畫線字注音:刨刀( ) 塑料( ) 削筆( )旋轉( )堅勁 ( )
二、填空并給填入的字注音:
毫無( )言 ( ) 發人深( ) ( ) 丟三( )四 ( )親密無( )( ) ( )霸一方 ( ) ( )風作浪 ( )( )( )不齊 ( )( )
三、多音字注音組詞:
刨 省 興 間 行
盛 差 稱 落 參
四、“風、雨”成語填空,并寫出4個:
( )( )細雨 暴風( )雨 ( )風沐雨 ( )風是雨
( )( )( )( )
五、“千磨萬擊還堅勁,————————————————。”這句詩出自( )詩人畫家( )的《 》一詩。贊美了它的( )( )的品質。
六、閱讀:
鄉間綠陰
鄉間,是樹的天地。公路兩旁,是高大的梧桐樹。梧桐樹枝連著枝,葉蓋著葉,像綠色的長廊。小河兩岸是成行(háng xíng)的垂柳。柳條兒細細的,柳葉兒綠綠的。山坡上松樹和柏樹高大挺拔,枝繁葉茂。農家小院的前后種植著果樹,有桃樹,有梨樹,有杏樹……春(未 末)夏初,各種果樹舒枝展葉,郁郁蔥蔥,一(座座 坐坐)農家小院就掩映在濃濃的樹陰之中。
1、把文中括號里錯誤的音節或漢字畫去。
2、這篇短文是圍繞( )這句話來寫。文中的省略號表示( )多。
3、根據短文連線。
山坡上 果樹
公路兩旁 垂柳
小河兩岸 梧桐樹
農家小院 松樹和柏樹
4、用“~~~~~~~”畫出文中的比喻句。把( )比作( )。
練習3測試 篇6
一、字音字形
1 選出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
2 為黑體的字選擇正確讀音
(1)得而臘之以為餌( ) a xīb là
(2)當其租入( ) a dāng b dàng
(3)幾死者數矣( ) a jī b jǐ
(4)往往而死者相藉( ) a jí b jiè
(5)雞狗不得寧焉( ) a níng b nìng
(6)謹食之( ) a shí b sì
(7)更若役( ) a gēng b gèng
3 選出黑體字音、形全對的一項( )
a 臘之以餌ěr 募有能捕之者mù
貌若甚戚者qì 熙熙而樂xī
b 孰知賦斂之毒shú 以俟夫觀人風者sì
呼噓毒癘,xū 號呼而轉徒xǐ
c 吾恂恂而起xún 視其缶fǒu
則弛然而臥chí 悍吏之來吾鄉hàn
d 叫囂乎東西xiāo 嘩然而駭者hài
無御之者yù 豈若吾鄉鄰qǐ
二、詞語
1 選出下列黑體詞解釋有誤 的兩項( )
2 為句中黑體詞選擇正確釋義
(1)向吾不為斯役( )
a 從來 b 目標 c 過去 d 接近
(2)久已病矣( )
a 生病 b 困苦不堪 c 缺點 d 損害
(3)犯寒暑( )
a 違反 b 發生 c 冒 d 侵害
(4)竭其廬之入( )
a 收入 b 參加 c 合乎 d 由外進內
(5)故為之說( )
a 原因 b 故意 c 熟悉的 d 所以
(6)以盡吾齒( )
a 牙齒 b 說到 c 年齡 d 口齒
(7)專其利三世矣( )
a 集中在一個方面 b 享有 c 專門
(8)殫其地之出( )
a 超出 b 拿出 c 出現 d 出產
3 黑體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得而臘之(晾干的肉) 死者相藉(枕墊)
b.當其租入(抵) 幾死者數矣(差點兒)
c.吾祖死于是(這件事) 爭奔走焉(行走)
d.熙熙而樂(快樂的樣子) 饑渴而頓踣(頓足捶胸)
三、朗讀、背誦
1 選出朗讀停頓有誤的一項( )
a 君┃將哀而生之乎?
b 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 。
c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d 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
2 與原文詞序不同的一項是( )
a 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b 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c 余將告于蒞事者。復若賦,更若役,則何如?
d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
3 選出與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項( )
a 吾祖死于是,吾父也死于是。
b 今雖死在此,比吾鄉鄰之死已后矣。
c 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
d 自吾氏三世居是鄉,居于今六十歲矣。
4 按原文排列句序。( )
a 號呼而轉徙 b 觸風雨 c 呼噓毒癘
d 竭其廬之入 e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f 犯寒暑
g 殫其地之出 h 饑渴而頓踣
四、句子
1 選擇對句子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
(1)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
a 因為他說的這些話的緣故,而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以便告訴他們。
b 所以寫下了蔣氏說的一番話,用來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了解蔣氏的遭遇。
c 所以我為蔣氏的遭遇說了一番話,用來期待考察民情的人,告訴他們。
d 所以我為這件事寫了這篇文章,用來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2)君將哀而生之乎?( )
a 你要哀求他們而生存嗎?
b 你要可憐我的生活嗎?
c 你要哀憐我,使我活下去嗎?
d 你要哀憐我讓我生活得更好嗎?
(3)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
a 然而捉到它把它的肉晾干可以作藥餌。
b 然后捉到它用它的肉作藥餌。
c 然后捕到它把它的肉晾干,當作魚餌。
d 然而捕到它以后,把它的干肉作藥餌。
(4)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
a 頂著風雨,冒著寒暑,呼吸著毒氣,死尸往往來不及運走,而互相壓著。
b 頂著風雨,冒著寒暑,呼吸著毒氣,往往死的人很多。
c 頂著風雨,冒著寒暑,呼出的是毒氣,到處是死尸。
d 頂著風雨,冒著寒暑,呼吸著毒氣,死者遍野,尸骨成堆。
2 判斷對下列句子理解的正誤。對的畫√,錯的畫×。
(1)“永之人爭奔走焉。”
永州的人爭先恐后地去做這件事。( )
(2)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 )
在東西大聲吵嚷,在南北任意騷擾。
(3)余聞而愈悲。( )
聽了他的訴說,蔣氏更加悲傷難過。
(4)非死則徙爾。( )
不是死了就是逃荒去了。
(5)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
哪里像我的鄉鄰們天天有這樣的事情呢!
(6)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 )
現在我繼承著捕蛇,好幾次差點把蛇打死。
五、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在括號內畫“√”,錯誤的畫“×”。
1.“說”是一種文體可以發表議論,也可以記事,都是為了表明作者對社會生活中某個問題或某種現象的看法。( )
2.本文是通過蔣氏的自述闡明了“苛政猛于虎也”這一中心論點。( )
3.“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一句,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局限性。( )
4.“我”提出“更若役、復若賦”時,蔣氏大戚,是因為“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
5 本文主要通過蔣氏自述,采用對比的方法寫出捕蛇前后的不同,以捕蛇之“利”,反襯賦斂之毒。
閱讀
一、永放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觸草木,( )盡死;( )以嚙人,( )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1 文中括號,表示句子省略的內容,依次填寫省略內容恰當的是( )
a 異蛇 異蛇 草木 人
b 異蛇 草木 異蛇 人
c 異蛇 人 草木 異蛇
d 異蛇 人 異蛇 草木
2 異蛇的外形是
3 異蛇劇毒表現在
4 異蛇有什么功用?
5 “異蛇”有劇毒,但永州的人卻爭著去捕捉它,其原因是( )
a 這種蛇對人和草木極有害。
b 異蛇雖有毒,但可以用來治病。
c 捉到這種蛇可以抵他的稅收。
d 用這種蛇可以養家糊口。
6 這一段主要說的是( )
a 異蛇之劇毒。
b 異蛇特殊的醫療功效。
c 太醫以王命征集異蛇。
d 永州人交異蛇可以抵稅。
e 永州人爭捕毒蛇。
f 永州人爭捕毒蛇的原因。
二、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 “吾”指誰?
2 “謹食之”的目的是什么?
3 本段運用對比的寫法,證明了“賦斂之毒有甚是蛇”這個中心論點。請寫出對比的語句。
三、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乎!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1 文中寫作者曾經對一種社會現實表示懷疑,哪句話概括這一現實?
2 作者由疑又到信,其中原因是( )
a 作者親眼見到的事實
b 作者親耳聽到了許多事實
c 蔣氏的血淚控訴
d 孔子的觀點十分正確
3 作者面對蔣氏訴說的悲慘遭遇表示同情的語句是 ;作者發出慨嘆,進而揭露賦斂毒害的語句是 。
4 “余聞而愈悲”、“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兩句話,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附:練習測試(之二)參考答案
一、1 b 2 (1)a (2)b (3)a (4)b (5)a (6)b (7)a 3 d
二、1 be 2 (1)c (2)b (3)c (4)a (5)d (6)c (7)b (8)d 3 b
三、1 c 2 c 3 c 4 g d a h b f c e
四、1 (1)d (2)c (3)a (4)d 2 (1)√(2)×(3)×(4)√(5)√(6)×
五、1 √2 ×3 √4 √5 ×
閱讀
一、1 b 2 黑質而白章 3 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 4 可以已大風、攣、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5 c 6 f
二、1 蔣氏 2 時而獻焉 3 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 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三、1 苛政猛于虎 2 c 3 余聞而愈悲 賦斂之毒有甚是蛇 4 對人民疾苦的同情;把解決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封建統治者身上。
練習3測試 篇8
一、結構及寫作特點探討
1.線索是貫穿在敘事性文藝作品中情節發展的脈絡,它能體現材料的內在聯系,有利于突出中心思想。想一想本文的情節是以什么為線索展開的?
2.本文以“項鏈”為題,但一開始卻用近千字的篇幅,寫主人公的出身,她的婚姻和她的夢想、苦惱。這樣寫有必要嗎?若有必要,說說這樣寫的好處;若無必要,說說為什么。
3.文章寫到瑪蒂爾德賠償了項鏈,還清了債務,故事似乎可以完結了,為什么又要在結尾處交代項鏈是假的?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4.對文章的結尾,有的同學不滿意,嘗試著做了幾種不同的續寫,你認為下面列出的哪一種或哪幾種續寫較好。若認為這幾種都不好,請說明理由。
①瑪蒂爾德悔恨不已,慨嘆年華已逝,從此一蹶不振。
②瑪蒂爾德喜出望外,討還了三萬五千五百法郎,開始了新的追求,新的生活。
③瑪蒂爾德百感交集,喜怒無常,她的精神崩潰了。
④瑪蒂爾德與佛來思節夫人爭吵不休,最后不得不訴諸法律,打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而未得結果。
5.關于本文的情節高潮,下面列出了幾種不同的理解,試聯系文章的主題,選擇符合作者安排情節意圖的理解。
①瑪蒂爾德在舞會上出足風頭是全文情節的高潮。
②瑪蒂爾德在舞會上出足風頭是全文主要情節的高潮;而小說結尾由佛來思節夫人道出那串丟失的項鏈是假的,是另一個高潮,是一個情緒高潮。
③瑪蒂爾德借項鏈、丟項鏈、賠項鏈是情節的開端和發展,至結尾處是情節的高潮,全文在高潮處結束,沒有交代結局。
二、思想內容分析
1.文章中有這樣的話:“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你認為這是造成瑪蒂爾德悲劇的原因嗎?如果是,為什么?如果不是,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2.仔細閱讀下面的句、段,結合加黑的詞語,說說這些句、段分別表現了主人公的哪些思想性格特征?
①她沒有陪嫁的資產,也沒有什么法子讓一個有錢的體面人認識她,了解她,愛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個小書記結了婚。
②她夢想那些幽靜的廳堂,……她夢想那些寬敞的客廳……,她夢想那些華美的香氣撲鼻的小客室,……這時候,她就夢想到那些精美的晚餐,……夢想到那些掛在墻上的壁衣,……夢想到盛在名貴的盤碟里的佳肴;夢想到一邊吃著粉紅色鱸魚或者松雞翅膀,一邊帶著迷人的微笑聽客人密談。
她沒有漂亮服裝,沒有珠寶,什么也沒有。
③她狂熱地興奮地跳舞,沉迷在歡樂里,什么都不想了。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勝過一切女賓,陶醉于成功的光榮,陶醉在人們對她的贊美和羨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霧里,陶醉在婦女們所認為最美滿最甜蜜的勝利里。
④她一下子顯出了英雄氣概,毅然決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償還這筆可怕的債務。
⑤但是有時候,丈夫辦公去了,她一個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當年那個舞會來,那個晚上,她多么美麗,多么使人傾倒啊!
⑥于是她帶著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
3.瑪蒂爾德“有一個有錢的女朋友(佛來思節夫人)”,但平時瑪蒂爾德“不想去看望她”;后來,為了借首飾參加舞會,“她到她的朋友家里”;十年后,當瑪蒂爾德“成了一個窮苦人家的粗壯耐勞的婦女”時,她在公園里主動“上前去跟佛來思節夫人說話”。請簡要分析,瑪蒂爾德的這些作法,表現了她怎樣的思想性格?
4.作者對瑪蒂爾德是批判,是同情,還是兼而有之呢?
三、句子與詞語的推敲、辨析
1.課文中下面的兩句話,都有“覺得”一詞,請分別找出它們的賓語:
①她不能夠講究打扮,只好穿得樸樸素素,但是她覺得很不幸,好象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
②她覺得她生來就是為著過高雅和奢華的生活,因此她不斷地感到痛苦。
2.說說下面句子中加黑的詞語的表達作用,它與后面括號里的詞語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①她不象她丈夫預料的那樣高興,她懊惱(懊悔)地把請柬丟在桌上,咕噥著:“你叫我拿著這東西怎么辦呢?”
②佛來思節夫人感動(感慨)極了,抓住她的雙手,說:“唉!我可憐的瑪蒂爾德!可是我那一掛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3.下面兩句話里有詞語“象”或“好象”,試分別判斷它們是不是比喻修辭手法的比喻詞語。
①這種車,巴黎只有夜間才看得見;白天,它們好象自慚形穢,不出來。
②她穿得象一個窮苦的女人,胳膊上挎著籃子,到水果店里,雜貨店里,肉鋪里,爭價錢,受嘲罵,一個銅子一個銅子地節省她那艱難的錢。
4.給下面的字注音并組詞
①肴 ②賃 ③券 ④謄 ⑤傾
答案:
一、 1.本文的故事情節是圍繞主人公借項鏈、失項鏈、賠項鏈、以及得知所失項鏈是假的這樣一條線索而展開的。
2.如果說后面的以項鏈為線索的故事是集中表現主人公思想性格的“點”,則開始的一段文字是用敘述的語言從“面”上介紹了主人公。這樣就是點面結合,概括和具體相結合,也為后面的故事情節,主人公性格的刻畫,作了必要鋪墊。
3.這樣寫深化了主題。它把主人公本來不幸的,但總算熬過來了的生活推到一個更加不幸的境地。而這一切不幸正是那個罪惡的社會造成的。
4.這幾種續寫都不好,都有狗尾續貂之虞。原來的結尾,給讀者提供了想象和思考的余地。它不但是一個深刻的懸念,更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5.②的理解更符合作者意圖。著名美學家王朝聞說過,高潮這一概念不局限于故事情節,而且和人物、作者與讀者在情緒、感情、興趣、思想上的矛盾性有關。人物情緒的高潮,不見得和事件的高潮同步,前者和后者的關系往往有所謂焦點的錯位。
二、 1.不是。這句話只從一個方面表明了當時社會小資產階級生活的艱難、命運的不穩定,而造成瑪蒂爾德不幸遭遇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虛榮心。
①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朽,資產階級拜金主義的毒化,使得瑪蒂爾德渴望向上爬,渴望過豪華奢侈的生活。“只得”表達了她的不平、不滿和無可奈何、不盡的哀怨。
②“夢想”的多次出現,寫盡了瑪蒂爾德追求豪華生活的心理;而“沒有”的三次出現,是現實生活對“夢想”的回答。這里運用了對照的寫法。
③“沉迷”。“陶醉”充分顯示了瑪蒂爾德愛慕虛榮、追求享樂的性格特征。
④主人公這時的“英雄氣概”表現了她誠實、講信用的品德,不輕易地被厄運壓倒。
⑤經過十年的艱辛,瑪蒂爾德沒有對過去的追求感到羞恥,說明了她還沒有完全認識到導致她生活悲劇的真正原因,也說明了資產階級思想對人的思想腐蝕的嚴重性。
⑥這種“得意”是勞動換來的,是迎著厄運走過來的“得意”,是對自己勞動成果的得意和自豪,艱難的生活改變了人的氣質。
3.瑪蒂爾德對有錢的女友十分妒羨,每去看望她一次,回來便忍不住哭幾天,后來就干脆不去看她了,這是她的虛榮心的表現,為了借首飾去找有錢的女友,也正是虛榮心的驅使。十年后的主動打招呼,則表明了瑪蒂爾德丟掉了虛榮心,勞動使得她變得實在了。4.作者在作品前半部諷刺批判了瑪蒂爾德性格中愛慕虛榮、貪圖享樂的一面,對主人公講信譽,真實不欺,恪守小資產階級的道德觀念還項鏈這一面,作者是傾注了同情的。
三、 ①“覺得”的賓語是:很不幸,好象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②“覺得”的賓語是:她生來就是為著過高雅和奢華的生活
①都包含有“不高興、不順心,后悔、惱恨”的意思。“懊惱”側重在“煩惱”,而“懊悔”側重在“后悔”。這里用“懊惱”較妥。②都指思想感情的激動與變化。“感動”重在感情的共鳴、同情與敬佩;“感慨”重在有所感觸而慨嘆,一般后面緊跟著慨嘆之語。這里用“感動”為妥。
3.不是所有的有“象”、“好象”的句子都是比喻句。這兩句話都未用比喻修辭方法。
4.①yáo佳肴 ②lìn租賃 ③quàn債券 ④téng謄寫 ⑤qīng傾倒
上一篇:《項鏈》練習測試題(一)
下一篇:《項鏈》綜合能力測試題
練習3測試 篇9
a組 基礎知識
一、一錘定音(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6分)
淵博( yān yuān ) 曲阜( fǔ fù )
請教( jiào jiāo ) 佩服( péi pèi )
敬重(chónɡ zhònɡ ) 洛陽( lào luò )
二、快樂認識新朋友(看拼音,寫詞語)。(12分)
wén mínɡ nà mèn chuán shòu
( ) ( ) ( )
děnɡ dài tǔ qiū zhǐ jìnɡ
( ) ( ) ( )
三、火眼金睛,辨字組詞。(12分)
境( ) 迎( )
鏡( ) 仰( )
城( ) 程( )
誠( ) 呈( )
四、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16分)
拜訪——( ) 迎候——( )
大概——( ) 納悶——( )
長進——( ) 敬重——( )
品行——( ) 傳授——( )
五、精彩回放(按原文填空)。(8分)
1.學習是沒有 。您的學問 ,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 的。
2.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 ,隨時 。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 地傳授給他。
3.人們 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 他們的品行。
b組 綜合能力
六、句子創作沙龍(照樣子,寫句子)。(12分)
1.例:小明和小剛這樣做對。(反問句)
難道小明和小剛這樣做不對嗎?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2.例:我們的祖國多么美麗!(補充句子)
多么快樂!
3.例:杏花開了,梨花也開了。
, 也 。
七、開心閱讀。(20分)
王羲之與子同練宇
王羲之是晉朝有名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練字很勤奮,他在走路和休息的時候,老是用手指在自己身上一橫一豎地寫著,琢磨字體。日子久了,他把衣服劃破了。他每天練完字,都要到門前的池塘里去洗筆
硯。日子久了,池塘里的水都變成黑的了。
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練字也像父親一樣專心。
有一天,王獻之正在練字,他父親悄悄地走到他背后,猛地拔他手里的筆,沒想到競沒有拔掉,原來王獻之的注意力很集中,筆攥得很緊。
王獻之練了幾年字,漸漸有些不耐煩了,就問他父親:“爸爸,寫字有秘訣嗎?”
父親聽了兒子的話,就叫人抬來了十八口缸,缸里裝滿了水,然后對兒子說:“你只要把這十八口缸里的水全寫完了,就知道寫字的秘訣在哪里了”。
王獻之聽了父親的話,知道寫宇沒有什么秘訣,主要靠練。從此,他就白天黑夜地勤學苦練,終于練成了一手好字,也成了著名的書法家。
1.給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在括號里畫“√”。(6分)
琢磨 zuó ( ) 劃破 huá ( )
zó ( ) huà ( )
專心 zhuān ( )
zuān ( )
2.辨字組詞。(4分)
竟( ) 練( )
境( ) 煉( )
3.題目中的“子”指 ,他練字
。(4分)
4.寫好字的秘訣是 。(2分)
5.讀了短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4分)
c 組 智力發散
八、文字游戲(猜字謎)。(8分)
1.言及自己。 ( )
2.手扶下巴。 ( )
3.八字從天降。 ( )
4.又是水三點。 ( )
練習3測試 篇10
一、給下列漢字注音,按拼音寫漢字。
屠 眈 瞑 薪 隧 (shàn) 蔽(chí) 擔假(mèi) (kāo) 尾變(zhà)
二、給下列加黑的詞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其字母填入括號中。
1.一狼徑去 ( )
a.直徑 b.徑直 c.小路
2.屠暴起 ( )
a.急躁 b.突然 c.兇狠、殘酷
3.顧野有麥場。( )
a.照管 b.看 c.顧客
4.場主積薪其中( )
a.柴 b.薪水
5.綴行甚遠 ( )
a.連接 b.緊跟 c.裝飾
6.苫蔽成丘。 ( )
a.苫布 b.蓋上
三、古漢語中,一詞多義較多,請正確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
四、“其”字在古漢語中常作代詞,指代的內容是根據每句話的意思所決定的 本文中指代a.兩狼 b.麥場 c.柴堆 d.屠戶 e.半身入垛的狼,指出下列各句中“其”指代什么,將指代的字母寫在括號中。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 )
2.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 )
3.屠自后斷其骨,亦斃之。 ( )
4.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 )( )
五、調整下列句子的順序,按正確順序將下列各句的序號排列起來。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2.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3.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4.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5.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6.身已半入,止露*尾。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正確順序:
六、選擇與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項,將序號填入括號中。( )
1.屠懼,以骨投之。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2.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富僧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如蜀鄙之僧哉?
3.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4.妾聞志者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
七、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注意加黑詞的用法。
1.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2.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八、在背誦默寫的基礎上,按要求在空白處填寫原句。
1.寫兩狼在路上發現屠戶緊追不放的句子:途中
2.寫兩狼狡猾詭詐故作姿態的句子:少時,
3.寫狼陰險、毒辣的句子:方欲行,
4.寫作者針對這個故事發表評論的句子: 。
九、填空,回答問題。
屠戶從“與狼相遇”到“斃”兩狼,思想前后有一個變化過程。開始,屠戶, , ,由于狼的狡詐,步步緊逼,使他丟掉幻想,于是他 ,并抓住 。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 選擇正確的一項,將序號填入括號中。
(一)課文結尾的議論在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1.揭露了狼的本性,嘲諷了玩弄陰謀詭計,自取滅亡的惡狼,贊揚了機智勇敢的屠戶。
2.贊揚了屠戶敢于與惡狼相斗的勇敢精神。
3.指出惡狼狡詐的手段還不高明。
4.揭示了“狼再狡猾也斗不過好獵手”的道理。
(二)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
1.說明對于狼那樣的壞人,可以作必要的讓步,如果他們得寸進尺,貪得無厭,那就必須把它們消滅掉。
2.說明狼是一種貪得無厭、狡猾殘忍的動物,我們必須堅決消滅它,否則它將危害人類。
3.說明對于狼那樣的攔路打劫的壞蛋,不能給他們財物,只能把他們消滅掉。
4.說明對于像狼那樣的敵人,不應該有絲毫畏懼,而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從而戰勝他們。
十一、把下面一短文譯成現代漢語。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忽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隨屠wei行數里。屠懼,示之以刀,少卻(退);及走,又從之。屠無計,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懸諸樹而蚤(通“早”)取之。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擔,狼乃止。屠歸,凌晨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吊死)死狀,大駭。逡巡(有所顧慮而徘徊)近視,則死狼也。仰首審視,見口中含肉,肉鉤刺狼腭,如魚吞餌。時狼皮價昂,直(同“值”)十余金,屠小裕焉。緣木求魚,狼則罹(遭遇)之,亦可笑已!>>
狼
一、tú dān míng xīn suì 苫 弛 寐 * 詐
二、1.b 2.b 3.b 4.a 5.b 6.b
三、1.只 停止 2.攻擊 敵人 3.神情、態度 打算4.前面 向前
四、1.a 2.b c 3.e 4.c d
五、2 1 7 5 6 3 4
六、3
七、1.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樣坐在(屠戶)面前。2.另一只狼在往(柴堆)里打洞打算穿洞而過,從背后攻擊屠戶。3.屠戶感到十分急迫、為難,害怕受到它們的前后夾攻。
八、(略)
九、恐懼、退讓 由退讓轉為斗爭 有利時機 出其不意殺死惡狼 面對像狼那樣的惡勢力,以退讓求生存是無濟于事的,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十、(一)1 (二)4
十一、有個屠戶賣肉回家,天已到傍晚。忽然來了一只狼,望著(屠戶)擔子里的肉,饞得好像要流口水似的,跟著屠戶走了好幾里。屠戶害怕了,把刀拿出來給它看,狼稍稍后退一點,等到屠戶要跑時,(狼)又跟著他。屠戶想,狼想吃的是肉,不如先把肉掛在樹上,明天早上再來拿。于是用鐵鉤鉤著肉,翹起腳把肉掛在樹林間,然后把空擔給狼看,狼這才停下來了。屠戶回到家,第二天清早去取肉,遠遠望見樹上掛著一個大東西,好像人吊死的樣子,心里非常害怕。他顧慮重重地試探著走近一看,卻是一只死狼,(屠戶)抬頭仔細一看,看見那狼口里含著肉,鐵鉤刺進上腭,像魚吞著釣餌那樣。當時狼皮的價錢很貴,(這只狼皮)能值十多金,屠戶的生活略微寬裕了。就像緣木求魚一樣,狼本想吃肉,結果遇到了災難,不是也很可笑嗎!
練習3測試 篇11
一 基礎知識
1.給下面加粗的詞選擇正確的解釋。
①尋根究底
[ ]
a.到底 b.結果
c.推求 d.畢竟
②自以為是
[ ]
a.這 b.對的
c.判斷 d.答應
③平淡無奇
[ ]
a.特殊 b.奇跡
c.奇異 d.驚奇
④不足介意
[ ]
a.足以 b.足跡
c.足夠 d.腳
2.選詞填空。
①別人不肯動腦筋的地方,他(a.就 b.偏 c.總 d.卻)會想出驚人的見解。
②假如你的答復是否定的,那么,你(a.決 b.就 c.便d.萬)不可忘記帶把鑰匙,你得能發問,勤發問。
3.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依次作出正確判斷的是
①這把鑰匙就是發問精神。
②他能夠成為萬世景仰的圣人,難道真是天生的?
③基本可行,基本有效,基本同意,基本夠用,基本吃素,基本不出門,……這些都是有意義的。反之,像基本必要,基本困難,基本嚴重,基本發燒,……就不大好理解。
④這種道理猶如封鎖在秘庫石室里的珍奇。
[ ]
a.暗喻 反問 對比 夸張
b.借喻 設問 排比 夸張
c.暗喻 反問 排比 比喻
d.借喻 設問 對比 比喻
4.下列成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
a.尋根究底 撥亂反正 步調一致 不計其數
b.偃旗熄鼓 不足介意 兵貴神速 失之交臂
c.閉門造車 敝帚自珍 鼠目寸光 墨守成規
d.平淡無奇 所見所聞 耳聞目睹 光明磊落
5.本文是寫給誰看的,閱讀后判斷是
[ ]
a.中學生 b.所有讀者
c.研究學問的人 d.少年兒童
二 閱讀理解
①發問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動機。②一切知識的獲得,大都從發問而來;新發明、新創造也常常由發問開端。③能發問、勤發問的人,頭腦自然會日益豐富,眼光自然會日益敏銳。④別人不肯動腦筋的地方,他偏會想出驚人的見解;別人以為平常的事物,他偏會看出不平常的道理。⑤這樣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1.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_句。
2.對中心句的具體含義作闡述的是第________句。
3.對中心句展開論述的句子是第________和第________句。
4.既聯系這段文字,又引出下文舉例的句子是第________句。
5.文中加粗詞“動機”的含義是
[ ]
a.起始環節
b.動態出現的契機
c.人做某種事情的主觀愿望
d.發動研究興趣的機會
6.下面對文段層次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參考答案
(一) 1.①c ②b ③a ④a 2.①b ②d 3.c 4.b 5.c
(二) 1.① 2.② 3.③ ④ 4.⑤ 5.a 6.c
練習3測試 篇12
(一)基礎知識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忍俊不禁:
仙露瓊漿:
盤虬臥龍:
2.本文作者是現代著名作家________。
(二)閱讀理解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那是每一條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這里春紅以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________
我在開花 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 它們在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來了,沉淀的最嫩最好的花苞里。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________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是裝的是什么________?我湊上去,想摘一朵。
1.文中有三處句子沒加標點,請給加上。
2.文中最后一段有兩個詞語空缺,請給加上。
3.找出文中的一個比喻句。
4.找出文中的一個擬人句。
5.歸納本部分的段意。
習題答案提示
(一)1.禁:受得住,忍住。瓊:泛指精美的東西。虬: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
2.宗璞。
(二)1.!“!”。“!”。
2.忍俊不禁 仙露瓊漿
3.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其他的也可)
4.“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在嚷。
5.寫紫藤花盛開的情景。
練習3測試 篇13
一、詞組互譯:
1. do the long jump_____________ 去散步____________________
2. high jump_______________ 比你重____________________
3. 50-metre race _______________ 非常高興遇見你_______________
4. four metres away _______________和我一樣年輕_______________
5. the girl in blue_________________ 善于游泳____________________
6. class 3,grade 4 _________________比tom跳得更遠_____________
7. be good at jumping _______________跑得慢___________________
8. no. 14 middle school ______________到達停車站_______________
9.get on bus no.9 ____________________乘12路公交車___________
10. near the bank of china ______________在天津路________________
11. steal his computer __________________在上海街________________
12.stop thief! ___________________在第二個十字路口_____________
13.that’s all right.__________________去郵局的路_________________
14.out of the toy shop_______________做更多的運動_______________
15.play ball games __________________比你的父親更強壯___________
16.that’s true! _________________一個矮個子的男人_______________
17.have a chat ________________沿著這條路直走_________________
18.every ten mimutes _____________19.be a goalkeeper ____________
20.the only child in her family______________21.one day ____________
22.in the history museum_____________23. jingling primary school____
24.at the hotel_____________25.your twin brother __________________ 26.get to the shopping cent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譯英:
1. ----jim和mike一樣高嗎?----是的。
_____ jim as ______ as mike? yes,______ ______.
2.----誰更早起床,你還是你的妹妹?----是我的妹妹。
who _____ _____ _______,you or ______ ______?my ______ is.
3.----你想買點什么?----是的,我想要為我叔叔買條領帶。
can ______ help ______? yes,i’d like a ______ for my _______.
4.----藍色的怎么樣?----它太短了。你有更長些的嗎?
______ ______the _____ one?it’s too ______.do you_____any _____ ones?
5.----tom能跳多遠?----三米。
_________ ________ can tom ________? _________metres.
----你能比tom跳得更遠嗎?----我想我不能。
________ you _______ ________ than tom? i think i _________.
6.—誰的鉛筆更長,你的還是她的?----是她的。
________ pencil is ________,________ or _______? ________ is.
7.----穿橙色衣服的男孩比穿白色衣服的的男孩游泳游得更好嗎?----不。
_________ the boy ______ _______ swim __________ than the boy ____
_________? no,________ _________.
8.----你的學校離這里多遠?----大約二公里遠。
______ ______ is your ______ from _____?it’s about ____ kilometres ____.
----我怎樣更快到達那里?----你可以乘計程車。
_________ can i _______ there _________? you can ________ a taxi.
9. 你在8路公交車處上車,在第五個站頭下車。
you ______ _____bus no. 8 and _____ _____ at the ______ _______.
10.----請問郵局在哪里?----它在那里,在公園前面。
__________the ________ _________? it’s _______ ________,in _________ ________the __________.
11.----你有兄弟姐妹嗎? ----沒有。
________you have ________brothers ______ sisters? no.
12.----誰想要讀這些新單詞? ----讓jim來。他讀得比我們所有人都好。
----_______ would like to ______ the _______words?
----_______jim _______ it.he ________ ________than all of _____.
13.----對不起,請你告訴我去購物中心的路好嗎?
----沿著這條街走,然后在第三個路口左轉。它在你的右邊。你不會找不到的。
----excuse me,can you _______ _______the _______to the ________
center,please?
----go________the ________,then _______ _______ at the ________
___________.it’s ______your __________.you _______miss it.
練習3測試 篇14
基礎知識
一、黑體的字注音全對的是( )
a 池沼(zhāo) 嶙峋(xún)
砌磚(qì) 著眼(zhuó)
b 琢磨(zhuó) 邱壑(hè)
鏤空(lóu) 薔薇(qiáng)
c 軒榭(xuān) 庸俗(yōng)
模樣(mú) 松柏(bǎi)
d 斟酌(zhēn ) 一幅畫(fù)
對稱(chèn) 闌干(lán)
二、沒有錯別字的是( )
a 敗筆 蔓延 玲瓏 盤屈嶙峋
b 堆疊 閑適 映襯 自出心材
c 明艷 閱歷 彩繪 因地治宜
d 鑒賞 工細 雷同 俯仰生姿
三、形聲字的形旁位置完全相同的是( )
a 眼 據 橋 沼
b 河 秋 嶙 鴨
c 蓮 剪 覽 景
d 間 閱 園 栽
四、黑體字字義解釋有誤的是( )
a 別具匠心(另外)
b 鏤空(雕刻)
c 敗筆(破舊)
d 因地制宜(根據)
五、根據句意,依次填空最恰當的是( )
1 誰如果要( )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2 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 )。
3 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 )不同。
4 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墻壁,太單調了,給( )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
a 欣賞 榜樣 個各 插
b 贊賞 模范 個個 栽
c 觀賞 代表 各個 種
d 鑒賞 標本 各各 補
六、句中有反義詞的是( )
a 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b 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
c 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
d 墻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七、畫橫線詞語含有貶義的是( )
a 各地園林多少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
b 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
c 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閑適的感覺。
d 那些門和窗盡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簡樸而別具匠心。
八、解釋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1 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
標本——
2 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敗筆——
3 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寂寞——
4 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 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
九、運用了作比較說明方法的句子是( )
a 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
b 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 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決不會 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
c 游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 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墻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 子或者幾棵芭蕉。
d 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
十、屬于生動說明的句子是( )
a 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 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b 蘇州園林里的門和窗,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工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大致說來,那些門和窗 盡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簡樸而別具匠心。
c 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和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 畫的一景。
d 梁和柱子以及門窗闌干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
十一、按合理的順序排列下列句子,將字母寫在括號內。
a 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贊嘆這是高度的圖案美。
b 蘇州園林里的門和窗,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工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
c 攝影家挺喜歡這些門和窗,他們斟酌著光和影,攝成稱心滿意的照片。
d 大致說來,那些門和窗盡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簡樸而別具匠心。
十二、指出并改正句子成分搭配不當的毛病。
1 雷鋒為人民服務的事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 一定要嚴肅處理商品亂漲價的現象。
3 他想,自己有雙聰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來。
4 我們老師工作很忙,常常要接待許多學生家長的來訪和來信。
閱讀
十三、①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②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③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④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⑤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⑥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1 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對這段文字層次劃分正確的是( )。
a ①ㄧ②③ㄧ④⑤⑥
b ①ㄧ②③④‖⑤⑥
c ①ㄧ②③‖④ㄧ⑤⑥
d ①ㄧ②③‖④⑤⑥
3 這段文字的說明順序是( )。
a 從整體到部分 b 從主要到次要
c 從概括到具體 d 從原因到結果
4 本段中以蘇州園林與__________作比較,突出說明了________。
5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屬于________的表達方式,它的作用是________。
6 文中畫曲線的句子屬于________的表達方式,它的作用是________。
7 文中加黑詞“多種”用得準確,簡要說明這個詞在句中的表達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各不同。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唯愿游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實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愿望,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里想著口里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1 這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 )
a 設計者和匠師們修建成功的園林各各不同。
b 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
c 設計者和匠師們的一致追求。
d 蘇州園林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
2 說明對象的特征是( )
a 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b 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c 他們唯愿游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實感。
d 蘇州園林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3 這段文字可分為三層,請在原文中用“‖”標出層次,并寫出層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這段文字的結構形式是( )
a 總──分 b 總──分──總 c 分──總
5 這段文字使用了________的說明方法。
6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它們排列的順序是 ( )
a 從概括到具體 b 從整體到部分
c 從主要到次要 d 從原因到結果
7 文中加黑詞“一切”“都”“決不”用得準確,簡析它們的表達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c
二、d
三、a
四、c
五、d
六、a
七、b
八、1 指具有可供觀摩、研究、取法價值的樣板。
2 這里指園林設計的缺欠。
3 這里是單調、冷清的意思。
4 意思是胸懷中有山水風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九、b
十、c
十一、b、d、a、c
十二、1 主語“雷鋒為人民服務的事跡”說的是什么事,賓語“我們學習的榜樣”說的是什么人學習的榜樣,主語和賓語不能搭配。可以改為“雷鋒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也可以改為“雷鋒為人民服務的事跡值得我們學習。”
2 動詞“處理”和賓語中心語“現象”不能搭配,應把“現象”改為“問題”。
3 “手”的定語是“聰明能干”,其中“聰明”不能用來修飾“手”,應當謂語中心語是“接待”,賓語中心語是“來訪和來信”,只有“來訪”能和謂語“接待”搭配。可以改為“我們老師工作很忙,常常會收到許多學生家長的來信,接待許多學生家長的來訪”。
十三、1 ①。2 d。3 c。
4 外國花園 蘇州園林的民族特色。
5 議論。 指出了蘇州園林將落葉樹與常綠樹,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栽種的作用。
6 描寫。 形象地寫出了古藤枝蔓的模樣和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了蘇州園林圖畫美的特點。
7 說明了蘇州園林所栽種的花時不同的花樹種類之多,這樣才能收到“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的效果。
十四、1 b 2 b
3 (1)“……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概括指出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
(2)“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介紹體現這一特點的四個方面。
(3)“他們唯愿……。”設計者和匠師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愿望。
4 b
5 打比方。
6 c
7 十分準確的表示了蘇州園林全部如此構成圖畫美,而絕無例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