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通用14篇)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

發布時間:2023-12-27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通用14篇)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 篇1

  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7

  今天又是學校常規聽課日,這次上課的是三年級的徐雷波老師,內容是《北大荒的秋天》。這是三年級課本中一篇很美的寫景散文。全文按總分總順序來寫,最后一段:“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是文章的中心句。作者用四個自然段來體現北大荒秋天的美。先寫天空,再寫天空下的小河,接著寫小河邊的原野,最后寫田野、山嶺、江河、草甸子。每個自然段又緊扣一詞來寫。第二自然段扣“一碧如洗”,第三自然段扣“清澈見底”,第四自然段扣“熱鬧非凡”,第五自然段扣“千里金”。為了拉近學生與北大荒的距離,徐老師在課前特意制作了課件。可以說這堂課徐老師還是比較重視和認真的。綜合本堂聽課情況我覺得有以下方面值得肯定。

  在課的一開始徐老師就直奔主題,“你能用一個字來形容北大荒的秋天嗎?”然后緊扣“美”字展開教學,依次帶領學生領略了天空的一碧如洗、小河的清澈見底、原野的熱鬧非凡、田野的千里金。應該說按照這樣的程序來展開教學是非常合理的。它遵循了從整體到部分然后再到整體的教學結構。這些年由于受一些特級教師的課堂的影響,這一常規的課堂教學結構已經逐漸被我們遺忘。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徐老師沒有提過多的無用的問題。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充分尊重的學生的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

  當然本課也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引起重視:

  1、語文課上“讀”的地位如何體現。

  隨著新課程的深入實施,朗讀在第一范文上的重要性,大家都已十分明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也已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朗讀的訓練。本課是一篇優美的寫景的散文,是一篇很好的朗讀指導材料。徐老師可能也明白這點,因此在課堂上給予了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每一自然段教學完成后都要求學生有感情的去朗讀,去體會北大荒的美。遺憾的是學生們在朗讀的過程中始終無法達到有感情朗讀的境界。針對這一問題徐老師在課上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去解決。只是一味的讓孩子們在同一個層次上重復的讀,讀的人雖多,但卻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當學生的朗讀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老師該怎樣做呢,剖析一些成功的語文觀摩課我們就會發現方法不外乎以下三個:(1)平時教學經驗豐富一些的老師可能會循循善誘,如特級教師孫雙金老師就是這方面的高手。(2)利用學生中的榜樣作用讓好的帶一般的,以此來帶動全班。(3)利用范讀引導。如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就經常在課堂上給學生動情地范讀。

  2、課堂上如何進行必要的評價。

  “評價”這個詞應該說也是現在比較流行和熱門的。我們的課堂是一個對話的課堂。因此在對話的過程中我們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將直接影響到對話質量高低。在徐老師的課堂上有一個細節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讓學生朗讀時,一位女生朗讀完后,徐老師沒有進行必要的評價,只是“嗯”的一聲后,就轉向了另一個學生。類似這樣的場面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好幾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朗讀中的評價,具體來說我們應該做好這三方面的評價。(1)教師在學生讀完書后要及時地給予具體的、恰如其分的評價,并且要讓學生知道自己哪個地方讀得好,哪個地方還需改進。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使學生讀有所思,讀有所得。(2)學生讀完后,可以讓他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讀,爾后,一遍比一遍讀得有味,一遍比一遍能深切地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學生樂讀、好讀、會讀。(3)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互評價。這一點在徐老師的課堂上是有所體現的。總之,對朗讀的評價是促進學生語感發展、提高朗讀水平的重要環節,我們必須加以重視。

  3、電教媒體如何有效使用。

  在本堂課中徐老師為了拉近學生與北大荒的距離,也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特地制作了課件。應該說在課堂的前半段課件的使用還是比較好的,也起到了課件應有的作用。如第二自然段對天空一碧如洗的理解就十分幫助。但在課堂的后半段課件的使用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看來任何教學手段都不是萬能的,它只是我們進行教學活動的一種輔助手段。若我們教學組織不當,將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我們不能一味的依賴于電教媒體教學,在教學中一定要結合實際適時使用。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 篇2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3、能真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地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地思想感情。

  二、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指名讀課文。

  2、簡介北大荒。

  北大荒是指黑龍江省嫩江流域、黑龍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廣大地區。過去那里是一片荒蕪,解放后,經過建設者的開墾,荒地已變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樣兒的呢?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1、輕聲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3、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樣?找出能概括課文的

  絳紫透明波紋燃燒山嶺

  蕩起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見底幾縷

  自由讀。

  說說哪些生字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紫是平舌音,燒、澈是翹舌音,嶺、縷是邊音,紋是前鼻音,嶺是后鼻音,荒、絳是三拼音)

  指名讀,齊讀。

  2、讀句子。

  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這是一個長句子,在讀時要注意合理的停頓。

  教師范讀;學生練讀。

  指名讀,齊讀。

  3、讀課文。

  指名分自然段讀。

  師生共同評議。

  4、回答問題。

  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樣?文中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四、理清課文脈絡

  默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兩方面寫北大荒的景色優美的?

  五、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

  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

  六、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組詞:

  先火此冷文

  洗灰紫嶺紋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

  3、提問

  二、講讀課文:

  1、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么?

  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點?(一碧如洗)理解"一碧如洗"。

  天空的的陸云是什么樣兒?

  指名讀第二句。

  "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色彩真多呀!課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斕的錦緞)

  "五彩斑斕"什么意思?

  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

  練習朗讀和背誦。

  小結:這一自然段描繪了北大荒的秋天的美麗。

  2、學習第三自然段。

  輕聲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填空:

  小河,如同,靜靜地躺在。一全小魚游過去,水面上頓時漾起了( )、

  理解"清澈"。

  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條透明的藍綢子"?

  指名朗讀和背誦。

  小結: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北大荒的秋天小河的美麗。

  3、學習第四自然段。

  默讀第四自然段,數一數一共有幾句話,那一句話能概括這一段的意思,用"-----"劃出來。

  指名回答。(原野熱鬧非凡)

  "熱鬧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熱鬧,超出一般)

  那幾句具體寫"熱鬧非凡" ?

  "大豆、高梁"當作什么來寫了?(當作人來寫了)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哪些詞語最能表現出熱鬧的景象?

  讀這句話時,要把農民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讀出來。

  練習朗讀,指名讀。

  練習背誦。

  4、學習第5自然段。

  指名讀第5自然段。

  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茫茫草甸子" "沉甸甸"

  練讀第5自然段。

  小結:北大荒的秋天不僅景色優美,而且物產豐厚。

  5、齊讀第6自然段。

  用贊美的語氣讀。

  三、齊讀課文,總結全文。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 篇3

  課題

  5、北大荒的秋天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文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的誦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感受語言的生動形象,通過朗讀表現北大荒美麗的風光、豐富的物產和字里行間的贊美之情,并熟讀成誦。

  2、學習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容,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四、學習生字。

  1、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2、板書:秋天  你們喜歡秋天嗎?為什么?

  3、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去我國東北的一個叫北大荒的地方,看看那里的秋天是怎樣的?板:北大荒

  4、我們一起把課題讀一讀。

  1、那北大荒的秋天到底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要讀準生字的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了。

  2、讀好后,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生字。

  (2)出示詞語。

  4、同學們讀了課文,北大荒的秋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能用一個字表示嗎?板書:美

  5、北大荒的秋天美,美在哪里?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不過這次讀要把你認為美的段落多讀幾遍。

  6、同學們,把你認為寫得美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好嗎?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

  1、誰愿意來讀讀第一段?

  2、讀了這段你知道了什么?

  3、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那就是“一葉知秋”,就是說看見第一片樹葉凋零落地,就知道秋天就要來了。

  4、讓我們一起來讀第一小節。

  1、出示生字。

  2、你覺得那個生字比較難寫或容易寫錯?

  2、師范寫。

  秋天。

  秋高氣爽,是收獲的季節,小朋友可以去秋游,可以欣賞秋天的美景。

  學生齊讀課題。

  學生自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

  學生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指名讀。

  一行一行讀。

  北大荒的秋天是很美的。

  美。

  學生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準字音。初步了解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指名讀。

  北大荒的秋天是從九月開始的。北大荒的樹林里第一片樹葉落地,就告訴人們秋天來了。

  我們齊讀課文第一段。

  指名讀。

  學生交流。

  學生描紅。

  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北大荒的美麗

  指導書寫,練習用鋼筆字書寫生字。注意字的整體結構,把字寫工整,美觀。

  作業設計:

  1、  寫詞語各兩遍。

  2、朗讀課文五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3、通過對課文的誦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感受語言的生動形象,通過朗讀表現北大荒美麗的風光、豐富的物產和字里行間的贊美之情,并熟讀成誦。

  2、學習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課文

  三、總結全文

  1、  出示詞語。

  映照  頓時  臉龐  一碧如洗

  燃燒  贊美  挺拔  熱鬧非凡

  2、指名讀課文。

  3、通過上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一)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要求學生想想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

  2、指名回答,讀了課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1)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點?“一碧如洗”什么意思?

  (2)天空的流云是什么樣的?

  (3)說說“五彩斑斕”是什么意思?

  (4)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讀句。

  ⑷齊讀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輕聲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2、你從哪些句子知道北大荒秋天的小河是清澈見底的?

  3、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指導學生讀句。

  4、齊讀第三自然段。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這一段有幾句話,哪一句話最能概括這一段話的意思?

  2、指導理解:熱鬧非凡(十分熱鬧,超出一般。

  3、哪幾句話具體寫“熱鬧非凡”?找出來讀一讀。

  4、文中把“大豆、高粱”當作什么來寫?為什么這么寫?你能把你體會到的意思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

  5、第三句寫得好不好?還在哪里?(體現出原野的熱鬧景象和人們興奮的心情。)

  6、小結:作者先概括寫了原野熱鬧非凡,然后再寫了大豆、高梁、榛樹葉子,具體介紹原野熱鬧的景象,表現原野的美麗。

  板書:原野

  (四)   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導理解。

  (1)大豆搖鈴千里金:描寫了北大荒豐收的景象

  (2)茫茫:沒有邊際,看不清楚。

  (3)草甸子:長滿野草的低濕地。

  (4)沉甸甸:形容非常沉重。

  2、小結:北大荒的秋天不僅景色優美,而且物產豐富,作者也不禁發出了贊嘆。

  同學們,課文通過描寫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說明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表達了作者熱愛北大荒的感情。

  學生讀詞語。

  學生個別讀課文。

  學生談自己的學習收獲,復習上課內容。

  學生個別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老師的提問。

  學生回答問題(4句),交流讀書收獲。

  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一碧如洗。一碧如洗:藍天仿佛被沖洗過一樣,非常亮麗。

  北大荒的秋天的流云象五彩斑斕的錦緞……

  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

  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回答:這一自然段描繪了北大荒秋天天空的美麗。

  學生輕聲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回答問題:北大荒秋天的小河是清澈見底的。

  學生回答問題,朗讀這一自然段中的有關句子。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體會讀句。

  學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默讀第四自然段,用橫線劃出中心句,并且回答。

  理解掌握。

  朗讀第二、三句。

  思考后回答,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

  齊讀第三句后思考問題。

  理解先概括后具體的構建方式。

  理解,交流。

  齊讀第五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學習課文第二部分(二-四自然段)時,著重讓學生通過充分的朗讀,用想象、語言、形體或書面等表達出自身的體會感悟,再結合適當的引導講解,讓學生真正理解北大荒的特點。

  作業設計:

  1、  體會文中優秀的詞語,試著用自己最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2、精讀課文,試著給文中感興趣的段落配上插圖。

  3、課外尋找一兩篇類似的文章,如《可愛的草塘》等細細品讀,或到室外去親身感受一下秋天的氣息。

  板書設計

  5、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    一碧如洗

  小河    清澈見底

  原野    熱鬧非凡

  物產    豐富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 篇4

  之一

  常州市新北區孝都小學 言愛菊

  教學目標 :

  1、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認讀詞語:

  映照 燃燒 頓時 一碧如洗 贊美 臉龐 挺拔 熱鬧非凡

  2、聽寫句子: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二、學習課文

  1、圍繞聽寫的句子提問: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兒?

  2、聽錄音朗讀2—5自然段,在你認為美的地方作上記號。

  3、組織交流北大荒秋天的美。

  天空:(1)理解詞語“一碧如洗”、“流云”等。

  (2)讀“銀灰”、“橘黃”、“血紅”等詞,照樣子換個詞語讀一讀。

  (3)讀長句,進行換詞換句練習。

  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_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就像____________。

  小河:(1)理解“清澈見底”,找出與“清澈”相關的詞語。

  (2)結合所找詞語讀比喻句,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體會“躺”在句中的作用。

  (3)把握語氣,自讀“小河”部分。

  原野:(1)理解“熱鬧非凡”,說說生活中哪些場景也可以用這個詞。

  (2)原野上是怎樣熱鬧非凡的?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體會寫法。

  (3)找一找:生活在這里的人是用哪句話來贊美遍地金黃的九月的?認識“大豆搖鈴千里金”。

  (4)想想說說:田野、山嶺、江河、草甸子會捧出什么寶物來?

  4、小結:跟著作者的文字,我們看到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這時候你最想說什么?

  三、拓展閱讀

  1、小黑板出示2003年4月8日《人民政協報》上的《“北大倉”可能變成“北大荒”》的資料。

  2、讀一讀,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課后作業 

  選一選,寫一寫:

  1、課間的操場上熱鬧非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節日的大街上熱鬧非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 篇5

  一、教材分析:

  《北大荒的秋天》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文章描寫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說明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表達了作者對北大荒的熱愛之情。文章共有六小節。先寫了秋天來了,再從天空、小河、原野三方面寫出北大荒秋天的景色美麗,第五節寫了北大荒的物產豐富,最后作者包含深情地贊美了北大荒的秋天。總分結構是本文構段的特點。

  二、學情分析:

  同學們對北大荒的情況了解甚少,甚至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也就更談不上對北大荒過去的開墾,如今的繁華的了解。教學前可讓學生通過網絡、書籍查找有關北大荒的資料,為學習課文作好鋪墊。

  三、設計理念:

  《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文章,描繪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說明今天的北大荒是個富饒而美麗的地方,抒發了作者對北大荒由衷的熱愛之情。根據課文的特點,本課的教學宜以誦讀為主,指導學生誦讀課文,通過語言文字感受客觀景物所帶來的物境之美,通過理解、想象感悟主觀情感形成的情境,情景相融,引導學生披文入境,完成意境再創造的過程。

  四、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3.通過對課文的誦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重點:品味本課詞句,展開想象意境,訓練感情朗讀。

  六、教學難點:學習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七、教學過程:

  (一).學情調查

  1.聽寫詞語,鞏固生字詞。(小組內交換改,匯報錯誤典型)

  2.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你認為北大荒是個怎樣的地方呢?

  3.指名讀課文。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 篇6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4、通過對課文的誦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品味詞句,想象意境,訓練朗讀。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出示“秋天”,說說你心中的秋天是怎樣的?

  2、出示“北大荒”,讀荒字,分解字形說說荒字的意思,你從這個名字,知道北大荒可能是什么樣的?

  3、師簡介“北大荒”現在的樣子。

  過渡: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樣的呢?

  二、讀課文,了解大意

  1、聽錄音讀課文,說說你對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感受?

  2、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標出序號。

  3、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三、檢查自讀情況

  1、讀帶有生字的詞語

  2、讀句子

  3、讀課文

  (1)指名分自然段讀。

  (2)師生共同評議。

  四、理清課文脈絡

  默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幾個個方面來寫北大荒秋天的美的?

  五、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熟字加部首;熟字換部首;熟字去部首;熟字組合而成

  3、指導書寫

  六、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

  2、比一比,再組詞

  先火此冷文

  洗灰紫嶺紋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

  3、問:通過上節課的初讀課文,你對北大荒有哪些了解?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2自然段

  指名讀,北大荒的'天美在哪?

  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點?(結合理解“一碧如洗”)

  天空的流云是什么樣的?還可能有些什么顏色的流云?如果是你,將“就想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取代成另一句話,你會說什么?

  指名讀,讀出天的美。

  2、學習第3自然段

  (1)輕聲自由讀,想這一段主要寫什么?

  (2)填空

  小河,如同靜靜地躺在。一群小魚游過去,的水面頓時漾起了。

  理解“清澈”,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條透明的藍綢子”呢?

  指導朗讀和背誦。

  3、學習第4自然段

  (1)默讀,這一段是圍繞著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

  理解“熱鬧非凡”,哪幾句話具體寫“熱鬧非凡”,找出來讀一讀。

  (2)第二句,有什么疑問?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哪個詞語最能表現出熱鬧的景象?

  (3)理解第3句

  比較:榛樹葉子全都紅了。

  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兩個句子,你認為哪一句好,好在哪里?指導朗讀。

  4、學習第5自然段

  指名讀,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茫茫”,并練讀第5段。

  5、齊讀第6自然段

  用贊美的語氣讀

  三、朗讀課文,總結全文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語

  的天空 的小河 的原野

  五彩的 茫茫的 透明的

  3、照樣子寫詞語

  沉甸甸

  4、背誦課文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 篇7

  教材解讀

  《北大荒的秋天》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作者以飽滿的感情和濃郁的色彩,為我們描繪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美景,展示了北大荒的勞動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幅獨具魅力的北大荒的秋景圖。引導學生在品味文章語言的過程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產之豐,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之難點。

  設計理念

  1.探究式閱讀教學理念。以“疑”為主線,讓學生的閱讀活動從“生疑”開始,讓學生的“釋疑”過程在閱讀中進行,讓學生的閱讀行為在“存疑”中延伸。

  2.對話式閱讀教學理念。以“讀”為載體,讓學生在廣泛而深入的讀書活動中與同伴對話,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

  教學流程

  一、導入:與課題對話,激趣挾疑入文

  1.(教師板書:秋天)看到這個詞,你想到了哪些詞語?哪些詩句?(師生交流)

  2.(教師板書:北大荒)這是一個地名。看到這個地名,你猜想它會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師生交流)

  3.今天的北大荒并不荒蕪。它位于什么地方呢?(出示中國地圖,先引導學生找出自己所在的省份,在此基礎上指明北大荒的相對位置)

  4.補充文題,學生質疑。

  【設計意圖】閱讀課堂不僅僅呼喚瑯瑯的書聲,更呼喚閱讀過程中的思維與思辨。讓學生首先與文題中的“秋天”一詞對話,不僅僅是溫故知新的過程,更是為學生與“北大荒的秋天”進行對話做“言語鋪墊”;讓學生再與文題中的“北大荒”一詞對話,而且讓這一對話首先從“望文生義”開始,這既是一個激趣的過程,更是為學生與作者展開對話做“思維鋪墊”。閱讀需要期待,置身于這樣的“對話場”中的學生,他們的閱讀期待必然強烈。

  二、初讀:與詞句對話,掃清閱讀障礙

  1.自由讀課文。把生詞以及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分組出示詞語,在學生讀準詞語的基礎上適時引導學生揣摩每組詞語之間的聯系。

  【分組出示】

  第一組:一碧如洗  五彩斑斕  幾縷流云

  第二組:嘩啦啦   樂呵呵   沉甸甸

  第三組:銀灰    橘黃    血紅    金黃

  3.把詞語帶入文章再讀課文。思考:北大荒的秋天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讀后師生交流,交流中理清文章條理。)

  【設計意圖】教材是閱讀的范本,師生的一切閱讀對話活動都需要在品文析句中進行。但是,精彩的閱讀對話卻又不能囿于教材這一范本。因此,教師智慧地利用教材是讓課堂對話提速,進而讓閱讀對話高效的關鍵。本文語言生動,詞匯豐富。鑒于此,教者將文中的優美詞句打亂重組,并以“組”為單位逐條出示,讓學生進行“只要意會,未必言傳”的組塊式詞語學習,既讓學生在積累詞匯的過程中發展了言語思維,培植了言語智慧,同時也為學生即將與文本展開的對話活動掃清了閱讀的障礙。

  三、精讀:與文本對話,感受景美物豐

  品讀二、三自然段,感受“景美”。

  1.默讀。思考: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特點?從哪些詞句中能感受到這些特點?

  2.讀后交流。

  【預設語段一: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邊的天上才會有幾縷流云。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 怎樣的天空才是“一碧如洗”的天空?(交流中感悟式理解“一碧如洗”)

  ○ 傍晚時分天空會出現怎樣的美景呢?(通過“銀灰、橘黃、血紅、絳紫”等表示顏色詞語的感受,理解“五彩斑斕”的意思)

  【預設語段二: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

  你認為作者筆下的這句話中,哪些詞句用得精彩?

  (通過引導體會“藍綢子”、“躺”等詞語,想象北大荒秋天的美景。)

  3.此時,北大荒的秋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這幅畫中天空是怎樣的?天底下又是怎樣的?用自己的彩筆簡單地畫一畫“北大荒的天空”與“北大荒的天空下”。

  4.北大荒的秋天美,作者描寫秋天的語句也同樣美。試著用自己優美的朗讀表現這份美。

  (指導朗讀,熟讀成誦。)

  品讀四、五自然段,感受“物豐”。

  1.北大荒的秋天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見底,此時北大荒的原野卻“熱鬧非凡”。

  (理解“熱鬧非凡”的意思。)

  2.哪些語句能讓你感受到“原野熱鬧非凡”呢?用心聽老師讀課文,劃出相關語句。

  【交流】大豆  嘩啦啦的笑聲

  高粱  樂呵呵地演唱

  榛樹葉子 像一團團火

  3.重點體會:“大豆搖鈴千里金”。

  生活在這里的人,為什么喜歡說此時的北大荒是“大豆搖鈴千里金”呢?哪些詞句能告訴我們此時的北大荒的確是“千里金”?

  ((1)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2)這里的田野、山嶺、江河,連同那茫茫的草甸子……)

  4.這里的人們用“大豆搖鈴千里金”來贊美此時的北大荒,現在你想怎么贊美你感受到的北大荒呢?

  (班級交流,交流中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表達這份贊美之情。)

  【設計意圖】閱讀課堂中的對話過程是生成智慧,演繹精彩的過程。但是,閱讀課堂中的對話活動應竭力摒棄游離于文本之外的天馬行空式的“閑聊”與漫無目的的“嘮嗑”,努力讓對話活動回歸“文本”這一精神家園。此案例“精讀”環節設計所努力追求與落實的是,讓對話根植于文本之中,讓學生在潛心會文的閱讀過程中讀有所悟,讀有所思,讀有所得。設計中不僅讓學生了解北大荒的秋天“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見底”等特點,而且引導學生更進一步地思考“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這些特點”;不僅讓學生了解北大荒的秋天“原野熱鬧非凡”的特點,而且引導學生更進一步地思考“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熱鬧非凡’”。這些問題的預設,看似為簡單的追問,其實旨在讓學生的思維與想象既不受文本的羈絆與束縛,但又能始終在文本中舞動與飛揚。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品味“藍綢子”、“躺”、“千里金”等詞語使用的精妙,讓學生在品文析句的過程中積累、內化文章的語言。這樣的設計是充滿濃濃語文味道的設計,這樣的課堂也定然是充滿濃濃語文味道的課堂。

  四、涵詠:與作者對話,留白存疑延伸

  1.北大荒的秋天景色美麗,物產豐富,一點兒也不荒蕪。可是它為什么叫“北大荒”呢?

  【師生交流,補充介紹】北大荒,指黑龍江省嫩江流域、黑龍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廣大地區。建國前,這兒一片荒蕪;建國后,人們在這兒建立起密山、合江、黑河等墾區。多年來,人們在這些墾區中揮灑汗水,辛勤勞作。現在,這兒已經是小麥、高粱、大豆、甜菜等的盛產基地。因此,人們親熱地稱她為“北大倉”。

  2.作者筆下的“北大倉”是令人心醉的。把文章中你喜歡的語句美美地讀給大家聽。

  (班級賞讀,讀中積累內化。)

  3.可是,2003年4月8日《人民政協報》卻有這樣一篇文章——《“北大倉”可能成為“北大荒”》。

  【出示】

  “北大倉”可能成為“北大荒”

  ……因土質肥沃盛產糧食而聞名世界的“北大倉”,如今正因水土的大量流失而變得溝壑縱橫。有關專家稱,如果任其流失,再過50年黑土層將基本消失,“北大倉”有可能退化成為名副其實的“北大荒”,并對我國的糧食生產能力產生重大影響……

  教師朗讀后存疑: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北大荒的秋天又將是什么樣的呢?

  【設計意圖】閱讀需要與文本對話,閱讀更需要與作者對話。與文本對話,旨在讀懂文本內容,在文章的字里行間咀嚼玩味語言,積累內化語言,進而感受漢語言的無限魅力。與作者對話,旨在領會文章主旨,走出“文本”本身識別“文本真面目”;旨在讓課堂鏈接生活,讓學生在學文后感受生活的真諦。讓學生品味“北大荒→北大倉”的稱呼演變,利于學生的思維與作者產生共鳴贊美北大荒,歌頌北大荒的開拓者;再讓學生更進一步地了解“北大倉→北大荒”的演變可能,利于撥動學生的生活情愫,喚醒學生的生活思考,讓學生“課已畢而思未止”。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 篇8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3、 通過對課文的誦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讀生字詞。

  二、講讀課文2——6自然段

  (一)自由讀2——4自然段,說說這幾段都寫了北大荒哪里的景色?

  *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北大荒的天空怎么樣?(顯示天空圖片)

  3、文中把多彩的流云比作什么?

  4、練習朗讀。

  * 學習第三自然段

  1、我們抬頭看見一碧如洗的天空,低頭又看見什么呢?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你們看到了什么?(顯示小河圖片)

  3、作者把小河比作什么?

  4、假如你是一條小魚,在這清澈見底的小河里,會做什么?心情怎么樣?

  5、朗讀課文,再填空。

  * 學習第四自然段

  1、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2、大豆會笑嗎?高粱會演唱嗎?這句話把“大豆”和“高粱”當作人來寫了,這樣寫更能表現出原野的熱鬧。指導讀。

  3比較句子。(課件顯示)

  4、練習朗讀。

  * 學習第五自然段

  1、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收獲呢?讀課文。

  2、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

  3、寶物圖片欣賞

  第六自然段

  指導朗讀,用贊美的語氣讀。

  三、總結全文

  1、課文學完了,你們覺得北大荒的秋天美嗎?哪兒最美?把你認為最美的一段讀給大家聽,美要大家一起來分享。

  四、作業(顯示)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 篇9

  之一

  佚名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3、能真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地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地思想感情。

  二、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  新課

  1、指名讀課文。

  2、簡介北大荒。

  北大荒是指黑龍江省嫩江流域、黑龍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廣大地區。過去那里是一片荒蕪,解放后,經過建設者的開墾,荒地已變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樣兒的呢?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1、輕聲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3、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樣?找出能概括課文的

  絳紫透明波紋燃燒山嶺

  蕩起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見底幾縷

  自由讀。

  說說哪些生字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紫是平舌音,燒、澈是翹舌音,嶺、縷是邊音,紋是前鼻音,嶺是后鼻音,荒、絳是三拼音)

  指名讀,齊讀。

  2、讀句子。

  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這是一個長句子,在讀時要注意合理的停頓。

  教師范讀;學生練讀。

  指名讀,齊讀。

  3、讀課文。

  指名分自然段讀。

  師生共同評議。

  4、回答問題。

  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樣?文中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四、理清課文脈絡

  默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兩方面寫北大荒的景色優美的?

  五、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

  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

  六、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組詞:

  先火此冷文

  洗灰紫嶺紋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

  3.提問

  二、講讀課文:

  1.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么?

  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點?(一碧如洗)理解"一碧如洗"。

  天空的的陸云是什么樣兒?

  指名讀第二句。

  "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色彩真多呀!課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斕的錦緞)

  "五彩斑斕"什么意思?

  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

  練習朗讀和背誦。

  小結:這一自然段描繪了北大荒的秋天的美麗。

  2.學習第三自然段。

  輕聲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填空:

  小河,如同,靜靜地躺在。一全小魚游過去,水面上頓時漾起了( ).

  理解"清澈"。

  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條透明的藍綢子"?

  指名朗讀和背誦。

  小結: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北大荒的秋天小河的美麗。

  3、學習第四自然段。

  默讀第四自然段,數一數一共有幾句話,那一句話能概括這一段的意思,用"-----"劃出來。

  指名回答。(原野熱鬧非凡)

  "熱鬧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熱鬧,超出一般)

  那幾句具體寫"熱鬧非凡" ?

  " 大豆、高梁"當作什么來寫了?(當作人來寫了)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哪些詞語最能表現出熱鬧的景象?

  讀這句話時,要把農民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讀出來。

  練習朗讀,指名讀。

  練習背誦。

  4、學習第5自然段。

  指名讀第5自然段。

  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茫茫""草甸子" "沉甸甸"

  練讀第5自然段。

  小結:北大荒的秋天不僅景色優美,而且物產豐厚。

  5、齊讀第6自然段。

  用贊美的語氣讀。

  三、齊讀課文,總結全文。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語。

  3.照樣子,寫詞語。

  4.背誦全文。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文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的誦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感受語言的生動形象,通過朗讀表現北大荒美麗的風光、豐富的物產和字里行間的贊美之情,并熟讀成誦。

  2、學習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容,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四、學習生字。

  1、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2、板書:秋天 你們喜歡秋天嗎?為什么?

  3、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去我國東北的一個叫北大荒的地方,看看那里的秋天是怎樣的?板:北大荒

  4、我們一起把課題讀一讀。

  1、那北大荒的秋天到底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要讀準生字的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了。

  2、讀好后,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生字。

  (2)出示詞語。

  4、同學們讀了課文,北大荒的秋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能用一個字表示嗎?板書:美

  5、北大荒的秋天美,美在哪里?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不過這次讀要把你認為美的段落多讀幾遍。

  6、同學們,把你認為寫得美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好嗎?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

  1、誰愿意來讀讀第一段?

  2、讀了這段你知道了什么?

  3、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那就是“一葉知秋”,就是說看見第一片樹葉凋零落地,就知道秋天就要來了。

  4、讓我們一起來讀第一小節。

  1、出示生字。

  2、你覺得那個生字比較難寫或容易寫錯?

  2、師范寫。

  秋天。

  秋高氣爽,是收獲的季節,小朋友可以去秋游,可以欣賞秋天的美景。

  學生齊讀課題。

  學生自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

  學生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指名讀。

  一行一行讀。

  北大荒的秋天是很美的。

  美。

  學生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準字音。初步了解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指名讀。

  北大荒的秋天是從九月開始的。北大荒的樹林里第一片樹葉落地,就告訴人們秋天來了。

  我們齊讀課文第一段。

  指名讀。

  學生交流。

  學生描紅。

  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北大荒的美麗

  指導書寫,練習用鋼筆字書寫生字。注意字的整體結構,把字寫工整,美觀。

  作業設計:

  1、 寫詞語各兩遍。

  2、朗讀課文五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3、通過對課文的誦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感受語言的生動形象,通過朗讀表現北大荒美麗的風光、豐富的物產和字里行間的贊美之情,并熟讀成誦。

  2、學習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課文

  三、總結全文

  1、 出示詞語。

  映照 頓時 臉龐 一碧如洗

  燃燒 贊美 挺拔 熱鬧非凡

  2、指名讀課文。

  3、通過上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一)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要求學生想想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

  2、指名回答,讀了課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1)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點?“一碧如洗”什么意思?

  (2)天空的流云是什么樣的?

  (3)說說“五彩斑斕”是什么意思?

  (4)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讀句。

  ⑷齊讀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輕聲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2、你從哪些句子知道北大荒秋天的小河是清澈見底的?

  3、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指導學生讀句。

  4、齊讀第三自然段。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這一段有幾句話,哪一句話最能概括這一段話的意思?

  2、指導理解:熱鬧非凡(十分熱鬧,超出一般。

  3、哪幾句話具體寫“熱鬧非凡”?找出來讀一讀。

  4、文中把“大豆、高粱”當作什么來寫?為什么這么寫?你能把你體會到的意思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

  5、第三句寫得好不好?還在哪里?(體現出原野的熱鬧景象和人們興奮的心情。)

  6、小結:作者先概括寫了原野熱鬧非凡,然后再寫了大豆、高梁、榛樹葉子,具體介紹原野熱鬧的景象,表現原野的美麗。

  板書:原野

  (四) 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導理解。

  (1)大豆搖鈴千里金:描寫了北大荒豐收的景象

  (2)茫茫:沒有邊際,看不清楚。

  (3)草甸子:長滿野草的低濕地。

  (4)沉甸甸:形容非常沉重。

  2、小結:北大荒的`秋天不僅景色優美,而且物產豐富,作者也不禁發出了贊嘆。

  同學們,課文通過描寫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說明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表達了作者熱愛北大荒的感情。

  學生讀詞語。

  學生個別讀課文。

  學生談自己的學習收獲,復習上課內容。

  學生個別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老師的提問。

  學生回答問題(4句),交流讀書收獲。

  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一碧如洗。一碧如洗:藍天仿佛被沖洗過一樣,非常亮麗。

  北大荒的秋天的流云象五彩斑斕的錦緞……

  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

  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回答:這一自然段描繪了北大荒秋天天空的美麗。

  學生輕聲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回答問題:北大荒秋天的小河是清澈見底的。

  學生回答問題,朗讀這一自然段中的有關句子。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體會讀句。

  學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默讀第四自然段,用橫線劃出中心句,并且回答。

  理解掌握。

  朗讀第二、三句。

  思考后回答,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

  齊讀第三句后思考問題。

  理解先概括后具體的構建方式。

  理解,交流。

  齊讀第五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學習課文第二部分(二-四自然段)時,著重讓學生通過充分的朗讀,用想象、語言、形體或書面等表達出自身的體會感悟,再結合適當的引導講解,讓學生真正理解北大荒的特點。

  作業設計:

  1、 體會文中優秀的詞語,試著用自己最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2、精讀課文,試著給文中感興趣的段落配上插圖。

  3、課外尋找一兩篇類似的文章,如《可愛的草塘》等細細品讀,或到室外去親身感受一下秋天的氣息。

  板書設計

  5、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 一碧如洗

  小河 清澈見底

  原野 熱鬧非凡

  物產 豐富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 篇11

  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1

  作者:張艷紅

  教學要求:

  學習課文,了解北大荒的美麗、富饒。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放音樂《秋日的私語》,教師讀第一小節帶入情境。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說北大荒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美)

  3、美在哪里?(天空、小河、原野、物產)

  二、精讀感悟

  1、把你喜歡的或不理解的自然段多讀幾遍,讀完后同桌說說

  2、交流

  第二節

  (1)你為什么喜歡這一節?指名讀讀

  (2)教師出示畫好的藍天,理解“一碧如洗”。

  (3)老師要變魔術啦!畫上各種顏色的流云: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教師在電腦畫圖板中演示畫上各種顏色。)

  (4)這么多的流云,會讓你想到什么?讀好“就像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5)天空的美在于流云,齊讀。

  (6)指導背誦。

  第三節

  (1)出示:小河躺在大地的懷抱里。一群小魚游過來,水面漾起波紋。

  讀所出示的句子,再讀書上的內容,你更喜歡書上的還是老師出示的?說說好在哪里?

  (2)鼓勵學生拿起畫筆,邊讀邊畫小河、小魚、波紋……在快樂中朗讀。

  (3)看看圖,讀讀文,說說自己的體會

  (如:水,真清啊,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我真想跳進去痛快的游個泳啊!)

  (1)如果你是那條小魚,你怎么讀這句話。帶著你的想象一起來讀吧!

  (2)指導背誦。

  第四節

  (1)你喜歡這一節嗎?

  (2)讀了,你覺得北大荒的原野怎么樣?(熱鬧非凡)

  (3)為什么會熱鬧非凡呢?大豆、高粱、榛樹都做了些什么?(電腦出示大豆、高粱、榛樹圖片,讓學生看看,了解這些事物)

  (4)第一組表演“成片的大豆搖動著豆莢,發出了嘩啦啦的笑聲”,第二組表演“挺拔的高粱揚起黑紅黑紅的臉龐,像是在樂呵呵地演唱”的動作,另兩組學生表演“榛樹葉子全都紅了……”。(各四人小組先研究課文,再想動作,最后一起表演)

  (5)學生質疑,理解大豆、高粱為什么要笑?人們的心為什么會燃燒起來?

  (6)指導朗讀:師讀中心句、生讀分句;齊讀中心句,男、女生分讀分句(再交換讀);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新的構段方式,先概括后具體。

  第五節

  (1)這一節里,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大豆搖鈴千里金”是什么意思?(大豆成熟了,滿地是寶)

  (2)指名讀讀,大家來評價,用什么語氣能讀出豐收的喜悅(歡快)

  指導朗讀

  (3)在這一小節中,你感受到什么?(北大荒物產的豐富,人民的勤勞)

  (4)齊讀

  第六節

  (1)讓我們一起來贊一贊美麗富饒的北大荒,齊讀。

  (2)看板書總結:北大荒的美美在景色:天空——小河——原野——

  美在物產:

  3、齊讀全文,再次體會課文內容。

  三、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 篇12

  課題名稱 《北大荒的秋天》  目 語文 年級 三年級 教學時間 2課時(80分鐘) 學習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閱讀能力比較薄弱,在教學中,我把閱讀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幫助他們從網上搜集資料,結合圖片,展開豐富的想象,從而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真正把自己的理解融入朗讀之中。課堂上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在盡情地讀,讀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4:通過對課文的通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一碧如洗”、“清澈見底、“熱鬧非凡”等詞語。 2:品味詞句,想象意境,訓練朗讀。

  2: 學習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教學資源 1.教師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2.電視機和電腦;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板書:秋天)誰來說說你眼中的秋天?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有迷人的景色,有豐收的喜悅。但是在建國前,我國黑龍江部分地區的秋天曾經是一片荒蕪,人們稱為“北大荒”。(板書:北大荒) 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第五課北大荒的秋天。學生齊讀課題。   2、簡介北大荒。 3、北大荒的秋天又是什么樣的呢,接下來我們就通過認真讀課文,和作者一起去北大荒秋游,領略一下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 教學活動2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樣? 教學活動3 三、檢查自讀情況     1.提問檢查。通過初讀課文大家從文中了解到了什么?(學生舉手回答) 2.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認讀,齊讀,開火車讀。教師及時正音。 3.引導學生交流討論對新詞的理解。 4.指導讀長句子。 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這是一個長句子,在讀時要注意合理的停頓。

  教師范讀;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教學活動4 四、小組合作,交流學習 1、你最喜歡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還是豐收景象?自己先讀讀,再讀給4人小組的同學聽,讀完后說說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學給他評議評議。 2、生讀后交流,教學2-5節。

  (1)自然風光包括天空、小河、原野。請學生暢談觀賞到自然風光后的感受。

  a、多媒體出示天空的美景和北大荒秋天天空的文字資料,體會文章的用詞優美。 a你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樣的?(一碧如洗)怎么理解這個詞語? b天空的流云是什么顏色的呢? 課前預習找到這些類似的詞語了嗎?你能說出其他表示顏色多的詞語嗎?交流。(雪白、烏黑、墨綠、金黃……)天空中這么多顏色,真可謂“五彩斑斕”。老師獎勵你——欣賞這些五彩斑斕的流云。 課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斕的錦緞)這是什么句子?把流云比作什么?體會一下,流云美在哪?(流云的顏色多、變化快) 如此豐富而生動的色彩不斷變化,讓人眼花繚亂,此時就像是(引讀)美麗的仙女…… c指導朗讀。 如果我們把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讀美了,那北大荒的天空也就美了。 d指導背誦。 天空如此明凈,流云如此絢麗,讓我們把這美景留在自己的記憶中,來,我們一邊想象畫面,一邊背誦,就像過電影一樣,誰先來試試看。指名背、齊背 b、過渡: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好美呀!那里的小河也挺不錯的。

  借助多媒體,邊欣賞小河的美麗,邊朗讀第3自然段。

  啟發學生想象:家鄉的小河,給你留下了什么?能說說嗎? 指導朗讀。

  c、過渡:北大荒秋天的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見底,那么北大荒秋天的原野景色又怎樣呢?過渡:北大荒的秋天,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見底,北大荒還美在? a、指名回答。 (板書:原野 熱鬧非凡)課件演示原野的景色。 b、理解“熱鬧非凡”。什么樣的場面能稱為熱鬧非凡呢?(聯系生活實際) c、你從哪里感受到了原野的“熱鬧非凡”?(檢查課前預習) 生:大豆、高粱、榛子樹。 這里把“大豆、高粱”當作什么來寫了?這樣寫讓你感覺怎樣?讓我們也捧起書, 帶著笑臉,懷著愉快的心情讀讀。 它們為什么開心?在演唱什么? d、大豆和高粱用聲音為北大荒的原野增添了熱鬧的氣氛,那榛子樹用什么來原野增添了熱鬧的氣氛?想平時你們在哪里或者什么時候也見過用紅色來渲染熱鬧場面的?(春節、國慶……) 指名讀句子,你讀懂了什么?這是個什么句子?(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e、真是豐收在望哪!“人們的心情也燃燒起來,”可見秋天氣氛多么熱烈呀!能把農民的喜悅心情讀出來嗎?自由讀讀。 練習朗讀,指名讀、男生讀 評價 9、原野如此熱鬧,我們好好的感受一下。齊讀中心句,小組分別讀描寫大豆、高粱、榛子樹的句子,以暗示總分的構段方式。 圖文對照,把熱鬧、喜悅的景象讀出來。(齊讀第4自然段)

  (2) 過渡:北大荒不僅景色優美,而且物產豐富。表現在哪里呢?(出示第5自然段)。 你從哪里體會到北大荒的物產豐富? a、圖片欣賞:田野、山嶺、江河、草甸子。

  田野、山嶺、江河、草甸子都會捧出沉甸甸的寶物來。(大豆成熟了,豐收在望,遍野金黃,滿地是寶) b、播放課件,幫助學生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 c、指名讀讀,大家來評價,用什么語氣能讀出豐收的喜悅?(歡快)  指導朗讀。 d、在這一自然段中,你感受到什么? (學生自由表達) 教學活動5 五、小結 1、小朋友剛剛我們細細欣賞了北大荒的秋天。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出示最后一節):“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2讓我們捧起書本,再次去感受,去體會一下北大荒的美。學生齊讀課文。 教學活動6 六、課后延伸,知識拓展 學完課文以后,讓我們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夸一夸美麗的秋天吧:喜歡唱秋天的可以唱贊美秋天的歌;喜歡畫畫的可以畫北大荒的秋天或家鄉的秋天;喜歡朗誦的可以收集贊美秋天得詩;喜歡寫作的可以描寫一下金色的秋天。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 篇1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4、通過對課文的誦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品味詞句,想象意境,訓練朗讀。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出示“秋天”,說說你心中的秋天是怎樣的?

  2、出示“北大荒”,讀荒字,分解字形說說荒字的意思,你從這個名字,知道北大荒可能是什么樣的?

  3、師簡介“北大荒”現在的樣子。

  過渡: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樣的呢?

  二、讀課文,了解大意

  1、聽錄音讀課文,說說你對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感受?

  2、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標出序號。

  3、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三、檢查自讀情況

  1、讀帶有生字的詞語

  2、讀句子

  3、讀課文

  (1)指名分自然段讀。

  (2)師生共同評議。

  四、理清課文脈絡

  默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幾個個方面來寫北大荒秋天的美的?

  五、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熟字加部首;熟字換部首;熟字去部首;熟字組合而成

  3、指導書寫

  六、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

  2、比一比,再組詞

  先( )火( )此( )冷(  )文( )

  洗( )灰( )紫(  )嶺( )紋( )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

  3、問:通過上節課的初讀課文,你對北大荒有哪些了解?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2自然段

  指名讀,北大荒的天美在哪?

  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點?(結合理解“一碧如洗”)

  天空的流云是什么樣的?還可能有些什么顏色的流云?如果是你,將“就想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取代成另一句話,你會說什么?

  指名讀,讀出天的美。

  2、學習第3自然段

  (1)輕聲自由讀,想這一段主要寫什么?

  (2)填空

  小河( ),如同( )靜靜地躺在。一群小魚( )游過去,(  )的水面頓時漾起了( )。

  理解“清澈”,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條透明的藍綢子”呢?

  指導朗讀和背誦。

  3、學習第4自然段

  (1)默讀,這一段是圍繞著哪句話寫的?用“ --”畫出來。

  理解“熱鬧非凡”,哪幾句話具體寫“熱鬧非凡”,找出來讀一讀。

  (2)第二句,有什么疑問?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哪個詞語最能表現出熱鬧的景象?

  (3)理解第3句

  比較:榛樹葉子全都紅了。

  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兩個句子,你認為哪一句好,好在哪里?指導朗讀。

  4、學習第5自然段

  指名讀,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茫茫”,并練讀第5段。

  5、齊讀第6自然段

  用贊美的語氣讀

  三、朗讀課文,總結全文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語

  (    )的天空 ( )的小河( )的原野 透明的(    )

  五彩的( )茫茫的(    )

  3、照樣子寫詞語

  沉甸甸( )( ) ( )

  4、背誦課文

  板書:

  北大荒的秋天

  景色優美 天空一碧如洗

  小河清澈見底

  原野熱鬧非凡

  物產豐富 “大豆搖鈴千里金”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 篇1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22個生字,理由生字組成地詞語。

  3、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解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4、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北大荒的秋天教學設計精品

  掌握11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第四節構段方式先概括后具體,并仿寫。

  教學準備:

  投影片、課文錄音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秋天到了,北大荒天高氣爽,碧空如洗,萬里無云。小朋友愿意跟老師去美麗的北大荒嗎?

  板書: 5、北大荒的秋天

  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

  1、放課文錄音,學生聽

  2、說說秋天的北大荒怎樣?指名說。

  三、讀通課文

  1、自由認讀生字(同桌互相聽讀)

  2、出示生字連詞,指名讀。

  3、學生讀課文 /(放生字在文中識)

  4、指名分節讀課文。

  相機指導對長句子的朗讀。

  5、學生練讀課文,五不標準自查。

  四、再讀課文

  1、文中寫了北大荒秋天的哪些地方?輕聲讀文,想一想并畫出有關詞。

  出示:文中寫了北大荒秋天的 、 、 。

  指名說(板書:天空、小河、原野)

聽徐雷波老師《北大荒的秋天》隨記(通用14篇) 相關內容:
  • 課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優秀(精選13篇)

    教學目標備注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1、指名讀課文。2、簡介北大荒。北大荒是指黑龍江省嫩江流域、黑龍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廣大地區。...

  •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設計(通用15篇)

    北大荒的秋天》以寫景為主,描繪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說明今天的北大荒是個富饒而美麗的地方,抒發了作者對北大荒由衷的熱愛之情.以下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北大荒的秋天》教案設計,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 《北大荒的秋天》最新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通過對課文的誦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2、情感目標:了解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3、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 《北大荒的秋天》教后感(精選17篇)

    《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課文以極其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北大荒無比的熱愛之情,是一篇很適合用來訓練朗讀的教材。...

  • 剛上過的《北大荒的秋天》教案(通用15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147剛上過的《北大荒的秋天》教案還有配套的課件,可惜我傳不上來,可能是文件太大了。不管,先把教案弄上來再說。北大荒的秋天一、導入新課,朗讀課題,激發閱讀期待。...

  • 《北大荒的秋天》導入與總結(精選16篇)

    1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60“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于一節課來說導入不容忽視。《北大荒的秋天》一課我想這樣導入:1、從教學“荒”字入手。“荒”是本教材的一生字,讓學生借助字典理解“荒”的意思;2、揭示“北大荒”。...

  • 我教《北大荒的秋天》(精選16篇)

    1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95作者:費 文章來源: 依托文本進行語言實踐 《北大荒的秋天》這一課一個顯著的教學目標就是對課文第4自然段總分寫法的感知,課后練習也明確提出,感知課文是如何寫出原野熱鬧非凡的。...

  • 《北大荒的秋天》課堂教學實錄案例(精選12篇)

    師:先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讀一遍可以,也可以多讀幾遍。要求讀正確。生:自由朗讀。師:讀了幾遍(2、3遍)愿意來讀給大家聽聽嗎?讀得同學認真讀,其他同學仔細聽。生1:讀第二自然段。師:他讀得怎么樣?生:評價。...

  • 三上蘇教版《北大荒的秋天》課后教學反思(精選17篇)

    《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描繪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說明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表達了作者對北大荒的熱愛之情。三年級的教學要求明顯比一、二年級有進一步的提高,篇章的學習對孩子們來說都是個新的起點,所...

  • 《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課時教案(通用13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了解課文大意。教學重難點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

  • 課文北大荒的秋天教學反思(精選3篇)

    《北大荒的秋天》描繪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值得學生好好朗讀,好好品味,好好仿寫。一、詞語仿寫課文中出現了很多有特點的詞語,比如表示顏色的詞:銀灰、橘黃、血紅、絳紫、金黃等,再比如ABB式的詞語:...

  • 《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3篇)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課文內容。3: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教學重點、難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 學習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教法、學法:直觀演示法、引讀法、音樂陶冶等。...

  • 北大荒的秋天(通用13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3、通過對課文的誦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 模仿段式寫話—《北大荒的秋天》小練筆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原文再現]原野熱鬧非凡。成片的大豆搖動著豆莢,發出了嘩啦啦的笑聲;挺拔的高粱揚起黑紅黑紅的臉龐,像是在樂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一级黄色毛片 | 亚洲制服丝无码中文在线 | 大色综合色综合网站 | 边啃奶头边躁狠狠躁玩爽在水里面 | 亚洲88av|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精品视频自拍 | 欧美九区| 亚精产品一区二区产品乱码 | 日本高清有码视频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 中日韩免费av | 91成色| 激情内射人妻1区2区3区 | 在线免费观看黄色 |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光胸无遮挡18禁止观看 | 综合久久久 | 99精品成人无码A片观看 | 成人一区二区不卡免费 |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wwwwxxxx | 亚洲国产视频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 | 国产精品美脚玉足脚交欧美 | 8x8ⅹ永久免费视频 久操免费在线视频 | 成在人av抽搐高潮喷水流白浆 | 精品精品国产毛片在线看 |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 久久久久9999国产精品 | 日本午夜免费视频 | www.91av在线 | 欧美国产偷国产精品三区 | 欧美性视频精品 | 亚洲精品久久av无码一区二区 | 国产看黄网站又黄又爽又色 | 又黄又爽吃奶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成年人在线视频 | 久久av无码αv高潮αv喷吹 | 色av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