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第七冊數學教案第五單元:國家體育場
教學目的:1.通過小組活動,進一步感受億以內大數的實際意義。
2.會用生活周圍的具體數據,形象地描述大數。
3.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感受億以內大數的實際意義。
教學難點:感受億以內大數的實際意義。
教學準備:幻燈片。
教學方法:談話法;聯系實際法
一、談話導入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一些數據,而且有的數據還很大,那么,你能真正體會到大數的實際意義嗎?
二、玩中學
1.引導學生介紹課前收集到的數據信
如教室面積的大小,課桌面積的大小及學校操場跑道的長短等。鼓勵學生依據已知的數據材料進行參照描述,建立大數的表象。
2.小組活動1。
a.組織學生討;論如何描述1萬平方米、20萬平方米的大小。
b.統計學校的學生數,明確“一萬”“十萬”的大小。
c.對于10萬人,20萬平方米,小組內還有什么其他方法進行描述嗎?全班交流。積累學生的感性經驗,為估計更大范圍的數打好基礎。
3.說一說。
介紹日常生活中, 進一步通過具體實例體會。
還遇到過哪些以億為單位的數,“億”的大小,鞏固建立的表象。
4.小組活動2。
a.不間斷地從1數到1億要多長時間?
b.1萬字的書占多少頁?1億字的書大約有多厚?
c.估計自己1步的長度。
d.估計一億粒大米的有多重。
三、學中做
出示一組收集到的數據。
1、海洋里各種魚蝦的種類超過15億種,每年我們從海洋里捕撈約1億噸魚蝦。
2、.我國冰川和永久性積雪的覆蓋面積約7億平方千米。
3、體會15億、1億、7億的多少,同時,說說自己的感受。
四、做中得
回家后收集一些較大數的相關信息,與同學交流,談感受。
五、教學反思
《國家體育場》是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冊中的內容,教學目標是通過小組活動,進一步感受萬、億等大數的實際意義。結合生活中的具體數據,形象地描述大數。萬、億等大數對學生來說非常抽象,估測對于學生來說更是一個薄弱點。
課上,我先讓學生估測所在教室的面積的大小,再與國家體育場的面積作比較。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有的說是200平方米,有的說是300平方米,說得比較接近的是家里住樓房的學生(我所在的學校是農村小學,絕大部分學生住平房),估測為150平方米。我沒有急于去糾正他們,而是讓學生利用手中的直尺、米尺等工具,自己去測量、去計算。一時間,班里人聲鼎沸,人人忙得不亦樂乎。最后學生算出教室的面積約為54平方米。
這時,我問學生:剛才大家都把教室的面積估大了,這是為什么呢?
生:我家樓房的面積是110平方米,我家有三口人。教室里能容納四五十名學生,面積應該比較大,所以我們都往大里估計。
師:每個教室就按50名學生計算,每個學生在教室里占的面積有3、4平方米嗎?
生(環顧):沒有。
師:如果現在讓你估測別的房間的面積,你還會漫無目的地估測嗎?
生:不會。
接下來,學生把教室的面積估為50平方米,通過計算,200000÷50=4000(個),得出,國家體育場的面積相當于4000個我們所在的教室面積大小時,學生發出驚訝的“啊”聲,這是我知道他們已經初步知道20萬平方米有多大了。
在這節課上,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測量,通過自己的探索、感性的認識得出了令他們印象深刻的結論,比直接灌輸給他們效果要好。但是估測相對于學生來說還是一個難點,怎樣逐步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呢?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師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