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五四制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教案
集體交流: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來表示,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
4、 說說上面這些分數表示的意義。
(每個分數可以找數個同學反復說)
通過剛才的研究,誰能總結一下分數的意義。
(小組交流)
集體交流。得出結論: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
同桌兩個同學合作,一個同學說一個分數,另一個同學說出意義。
5、 分母、分子的含義和分數各部分名稱。
6、 觀察上面這些分數,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3部分)誰知道它們分別叫什么? 你是怎樣知道的?
三、 收獲:學生可以把自己的知識方面的收獲、能力方面的收獲、情感方面的收獲都說出來
四、 鞏固知識,拓展應用
1.讓同學們闖三關,電腦顯示三關題。
2.三關闖過了,老師獎勵同學們欣賞《小狗分西瓜》(電腦顯示)提問:如果小狗把西瓜平均分成8塊,小猴吃了3塊,吃了西瓜的幾分之幾?小兔吃了2塊,吃了幾分之幾?還剩下西瓜的幾分之幾?
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教學目的:1、使學生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來表示兩數相除 的商。
2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歸納的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用多種方法和策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用分數表示除法的結果。
教具準備:每組學生三個同樣大小的圓形紙片、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3/5表示什么意義?它的分數單位是什么?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把4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個?怎樣列式?
3、把一根鋼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長度是這根管的幾分之幾?這里把誰看作單位“1”?
二、引入新課
教師提出問題:3除以7,商是多少?(板書:3÷7=)
如果商不用小數表示,該寫多少呢?(學生一時語塞)
今天我們學習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三、討論操作
1、出示信息窗2:(學生閱讀后)
提出問題:把1米長的木條平均截成3段,每段長多少?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視,參 與各小組的討論,并適時點撥。
師:誰能把你們小組討論的結果告訴大家?
生:我們小組討論的結果是這樣的?因為木條的長度是1米,把它平均分成3段求每段的長,用除法,列式為:1÷3(板書: 1÷3),但除不盡,商是一個循環小數,等于0.33……
師:嗯,不錯,商是一個循環小數?(聲音小了下來),那同學們還有沒有其它的求法呢?
生:要把1米長的木條平均分成3段,根據分數的意義,把1米長的鋼材看作單“1”,求1段的長就是1/3米。
師:真棒!這樣所求木條的長度不再是循環小數,而是一個簡潔的分數。。(師板書::1/3米)
指著1÷3和 1/3米,問:它們有什么關系?
生:相等關系。因為它們表示的是同一段木條的長度,所以它們相等 。
師:由上可知:1除以3,商可以用什么數表示?
2、出示信息窗2:(學生閱讀后)提出問題:平均每個書簽用多少米塑料板?(同上,生自己解決)
最后師生共同小結:整數除法不能整除時,可以用分數表示它們的商。
3、投影例3:幼兒園里,老師把3個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