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教案
第一課時
一 教學內容
人口普查
教材第6—8頁。
二 教學目標
1.掌握億以內的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及歸納概括能力。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 重點難點
1.握億以內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
2.掌握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四 教具準備
計數器,整數數位順序表,數字卡片。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生談話:昨天,我們在數學課上認識了比較大的數,還記得有幾位嗎?誰能說一說都有哪些計數單位?
指名回答:我們認識了9個計數單位分別是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
隨著學生的回答板書:(從右往左)
億 千萬 百萬 十萬 萬 千 百 十 個
教師:我們在三年級時學過了萬以內數的讀法。你們還記得嗎?能讀出這些數嗎?
742 4600 8000 10000
3215 509 5009 7010
提問:誰能說一說讀這些數的方法?
你們想知道你們收集到的比萬大的數如何讀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
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讀法
(二)探究新知
1 展示學生收集的數據。
例如:長江流域的面積是1807199平方千米;
赤道長40076千米;
馬里亞納海溝距離海平面11034米;新課標第一網
XX年我國進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全國總人口約為1295330000人。祖國大陸約有1265830000人,北京市約有138XX0人,天津市約有10010000人。
2.把數據進行分類。
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請把以上數據進行分類。
小組學習后,可能會有幾種分類情況:
(1)按照位數分類,相同位數的數分成一類。
(2)按照數據所表示的意思分類,如表示地理常識的分一類,表示人口的分成一類。
(3) 按照0的個數或位置分類,中間有0的數分成一類,末尾有0的數為一類。
學生怎么分都可以,只要能說出道理。
老師可以抓住學生按0的位置分類這一標準,進行以下教學。
3 研究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1)介紹數位。
老師說明:這些數都是由幾個數字排成一橫行,也就是把計數單位按照一定順序排列起來了,各個數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如4958,是由4個千,9個百,5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8個一是在右邊第一位,就是個位;5個十在右邊第二位,就是十位;9個百在右邊第三位,就是百位;4個千在右邊第四位,就是千位。個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叫數位。
(2)介紹數位順序表。
老師把上面板書的計數單位加上橫線和豎線,在每個計數單位下面分別加上“位”字,成為一個數位順序表:
…
千
億
位 百
億
位 十
億
位 億
位 千
萬
位 百
萬
位 十
萬
位 萬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個
位
(3)計數單位和數位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