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大數的讀法和寫法)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冊p5——p7內容。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并能說出這些大數的意義。
2、會正確讀、寫多位數,并能比較數的大小。
3、在學習交流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多位數的讀、寫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級中、級尾有“0”的多位數的讀、寫法。
教具準備:學生課前搜集一些大數。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師: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可以從報紙、雜志、電視等各種媒體中接觸到一些較大的數,請大家把你們搜集到的有關大數的信息與同伴互相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到學習讀、寫多位數的必要性。)
二:嘗試學習,探索多位數的讀法。
1、“億以內的數”的讀法。
師:老師也搜集到一些大數,結合數位順序(出示數據,如下)同學們會讀這些大數嗎?
a、某公司年生產額達:6780000元。
b、北京市約有 13820000人。
c、天津市約有 10010000人。
生:(胸有成竹,躍躍欲試)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彼此交流信息的基礎上,將注意力轉移到探索新知上。)
師:請同學們按照這樣的要求來學習:
①、請你結合數位順序表試著獨自將這些大數讀出來。
②、把你的讀法讀給同伴聽。
③、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嗎?
(設計意圖:①、使學生有機會運用自己的經驗表達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在經歷“非正式定義”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其自學能力。②、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傾聽、質疑、說服、推廣而直到豁然開朗,明確“億以內數的讀法,只要按照個級讀法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即可。”,使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思想,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生、(略)
匯報學習結果: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教師適時給予補充與總結。
2、知識遷移:“億以上的數”的讀法。
教師出示數據:
a、祖國大陸約有1265830000人。
b、全國總人口約為1295330000人。
c、某市企業納稅額約 10990069000元。
因學生已有“億以內的數”的讀法的經驗,所以此時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學。
三、探索多位數的寫法。
1、“億以內數的寫法”。
可以讓學生結合數位順序表來寫數,學習方法同“億以內數的讀法”,引導學生歸納出方法:先寫萬級再寫個級,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占位。
數據參考: a、香港約有六百七十八萬人。
b、澳門約有四十四萬人。
c、火箭每分鐘至少約飛行四十七萬四千米。
2、知識遷移:“億以上數的寫法”。(略)
四:比較數的大小。
學生在學習“萬以內的數”時已經有了基礎,所以這部分內容可放手讓學生自己總結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
五:練習p6的 “試一試”、p7的“練一練”。
(注:“比較數的大小”、“試一試”、“說一說”的第①小題及 “練一練”的內容可另外安排一節課。)
六:總結。
教師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給予鼓勵性評價,提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