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增長與控制
一、設計思路本節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八年級下冊(江蘇科技出版社)的內容。根據新課程理念和本節內容的具體安排,在課堂設計中側重于通過技能訓練和體驗教育加深情感教育。
1、技能訓練(一):通過各種渠道查找合適的資料。學生在生活中對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的認識由來以久,但是對因人口眾多而帶來的自然資源、環境和生存的問題并沒有更深切的認識。因而在課前有針對性的布置學生查找一些資料,有利于在課前就加深學生對人口問題的感性認識,為課堂教學打下很好的伏筆。
2、情境導入:請學生做人口問題的講解員,為大家介紹世界50億、60億人口的標志及中國人口12億的標志。通過對3個人口歷史上的標志性事件的回顧,使學生認識到世界和中國人口數量的龐大及人口增長速度的迅速,以此喚起學生對人口過度激增的重視,便于將課堂教學內容從人口過度增長轉入人口激增引起的社會、環境等問題中。使學生的關注角度能夠比較順利的從對人口數量問題的專注轉入到對人口問題的關注。
3、技能訓練(二)及體驗教育:學生自查資料的交流與分析。學生對人口數量激增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但是怎樣才能讓學生能對人口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欲望呢?因此,我安排了學生交流和分析課前查找的資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能夠針對相應的問題交流合適的資料并對資料進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學生在交流和分析中就漸漸認識到了人口問題所面臨的嚴峻局面。同時根據教材中的數據表進行合理的分析,找到自然資源人均擁有量上中國與世界存在差異的原因。讓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看到中國面臨的人口問題更加嚴重,使學生自然而然的產生要去解決中國人口問題的想法。而在此基礎上,安排學生體驗人口眾多對人類生存的影響,為學生創建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所經歷和即將面臨的各種情境,如:升學、交通、住房、工作等。讓學生講述在生活中因人口眾多而造成的種種不便,使人口問題從較大范圍的自然資源、社會和環境問題轉入到現實生活中去,激發學生對現狀的緊迫感,從而把解決問題的想法上升為控制人口數量的強烈意愿。
4、技能訓練(三)及政策引入:利用資料解決問題。在引入國家計劃生育政策之前,我先安排學生利用自己查找到的資料來嘗試解決控制人口數量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將“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素質”這兩個方面綜合在一起考慮;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要學會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共同考慮;學會對材料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綜合應用能力。使學生通過交流、分析、討論后,認識到人口問題只是單方面控制是不夠的,需要結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從而引出相關的國家政策,認識到國家推行的計劃生育政策是在兼顧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質量等多方面的因素上制定并實施的。
5、技能訓練(四)及情感升華:利用圖表分析問題。回顧直方圖的繪制方法,使學生能夠利用直方圖來分析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后,人口數量的增長發生了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圖表繪制能力和分析資料的能力,并通過資料的分析認同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學生通過一堂課的學習對于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目的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為了使這些認識成為發自學生內心的認知,故安排學生將上一輩家庭成員的幼年時期、求學時期的生活情況與同輩的家庭成員或朋友的幼年及求學期間的生活情況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增強對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必要性的認同感;認識到“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是當務之急;最終認識到人類的生存是依賴于環境的;體會到解決人口問題對于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的重要性。二、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