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增長與控制
◆知識目標:
1、從我國人口數量與世界人口數量的對比了解中,認識到我國人口現狀。
2、從自然資源、個人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等多角度了解人口過度增長的危害。
3、了解我國政府落實計劃生育政策的系列措施。
◆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圖表數據,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2、學會將圖表中的數據繪制成曲線圖或直方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關注由于人口激增而造成的社會問題、環境問題等,激發學生關注人口問題的熱情,特別是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人口戰略的關注。
三、教材分析:
◆本節重點:
了解人口過度增長的危害,了解我國政府落實人口政策的系列措施。
◆本節難點:
學會繪出直方圖進行分析,認同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政策。
◆課時建議:1課時。
四、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工作:
1、關中國和世界人口資料以及資源資料的查詢。(報紙、雜志、互聯網等)
2、尋找在現實生活中因人口眾多而帶來的種種不便和壓力。(升學、生活、住房、交通、購物、工作等方面考慮)
3、查找有關控制人口數量與提高人口質量的相關措施,并考慮二者之間的關系及作為初中生在提高人口素質中可以做哪些事情。
4、調查上一輩家庭成員的幼年時期、求學時期的生活情況及與同輩的家庭成員或朋友的幼年及求學期間的生活情況。
◆教師準備工作:
1、有關中國和世界人口資料以及資源資料的查詢。
2、有關中國人口增長速度的統計材料。
3、自制ppt。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歷史回顧:請學生做人口問題的講解員,為大家介紹世界50億、60億人口的標志及中國人口12億的標志。
1、1987年7月11日,南斯拉夫的一個嬰兒降生,被聯合國象征性地認定為是地球上第50億個人,并宣布地球人口突破50億大關.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會(unepa)倡議這一天為"世界50億人口日".聯合國人口基金決定從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以提高人們對世界人口問題的重視。
2、1999年10月12日0時02分,一名3.6公斤的男嬰在波黑首都薩拉熱窩的科舍沃醫院降生,成為全球矚目的大事。因為他的降生,地球人口達到了60億。
3、1995年2月15日零點,北京婦產醫院一個重3700克的嬰兒出生,宣告中國第12億個公民的到來。距1989年4月11日"11億人口日"不足天,龐大的人口列車又增加了1億名新乘客。
通過對3個人口歷史上的標志性事件的回顧,使學生認識到世界和中國人口數量的龐大及人口增長速度的迅速,以此喚起學生對人口問題的關注和重視。
二、資料分析及體驗教育:
◆學生自查資料的交流與分析:
請學生介紹課前通過各種渠道找到的關于中國人口和世界人口問題的資料;關于中國的自然資源和世界的自然資源的資料,同時請同學交流在看到這些資料時的感想。
◆教材中數據表的分析:
請學生通過比較數據表中有關人口與自然資源的數據,嘗試找到中國自然資源人均擁有量低于世界的人均擁有量的原因。
◆diy體驗人口眾多對人類生存的影響:
請學生介紹在現實生活中因人口眾多而帶來的種種不便和壓力(升學、生活、住房、交通、購物、工作等方面考慮)的事例,親身體驗人口膨脹對人類自身造成的壓力。
通過以上的資料分析和diy的親身體驗,使學生真切的感受人口激增所帶來的資源問題、環境問題和生存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緊迫性,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解決人口問題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