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第七單元 數學廣角第一課時:數學廣角課題數學廣角課型新授教 學 目 標1、使學生通過簡單的實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3、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 解決問題的能力。4、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重點體會優化的思想難點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具圖片教 學 過 程 教師導學學生活動教學意圖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喜歡吃烙餅嗎?誰烙過餅,或看家長烙過?能給大家說說烙烙餅的過程嗎? 2、烙烙餅中也有數學知識,這節課我們就到數學廣角中去學習有關烙烙餅的知識。 板書課題:數學廣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情境圖片:媽媽正在烙餅,每次只能烙兩張餅,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小女孩說:爸爸、媽媽和我每人一張,問:怎樣才能盡快吃上餅? 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交流,說說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長時間烙完? 問:烙一張餅需要幾分鐘?烙兩張呢?一共要烙3張餅,怎樣烙花費的時間最少? 問:還可以怎樣烙?哪種方法比較合理? 啟發引導:在用第二種方法烙第3張餅的時候,本來一次可以烙兩張餅的鍋現在只烙了一張,這里可能就浪費了時間。想一想,會不會還有更好的方法呢?啟發學生發現:如果鍋里每次都烙兩張餅,就不會浪學生自由匯報
觀察理解情境圖的內容 找出題中的信息 總共要烙3張餅。 學生討論匯報:可以一張一張的烙; 烙一張餅要6分鐘,烙3張餅要18分鐘。 可以先烙兩張,再烙一張,這樣只用12分鐘,節省6分鐘。 先烙1、2號餅的正面,接著烙1號餅的反面和3號餅的正面,最后烙2、3號餅的的反面,有9分鐘。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習新知做準備。 。 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費時間了,問:一張餅正反面分別要烙3分鐘,怎樣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兩張餅呢? 學生動手用硬幣、課本來代表餅進行實驗。 問:如果要烙的是4張餅,5張餅……10張餅呢? 怎樣按排最節省時間?小組討論交流,說說自己的發現。 2、教學例2 出示家里客人要沏查茶的情境圖。 小明,幫媽媽澆壺水,給李阿姨沏杯茶,怎樣才能盡快讓客人喝上茶?觀察理解情境圖。 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樣安排?需要多長時間?和同學討論一下,看看 誰的方案比較合理。 分小組設計方案,思考討論: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 比較:誰的方案所需的時間最少?誰的方案最合理? 三、鞏固新知 1、書后做一做第1題 假設兩個廚師做每個菜的時間都相等,應該按怎樣的順序炒菜? 2、書后做一做第2題 小紅應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 四、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做一做的第3題動手實驗,并記錄。 討論交流,說自己的發現 觀察圖,討論設計方案 用過程圖表示出自己的方案。 學生選出最佳方案。 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