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小學英語4A Unit 4 I like 教學設計及教例分析
一、教材簡析牛津小學英語系列教材按“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相結合的原則編寫,并力求使這四個方面在比較真實的情景中緊密聯系、融為一體綜合運用。各單元教學內容從視聽說入手,培養學生的語感和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日常用語交流的能力。通過聽說讀寫唱游演畫做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4a unit 4 以“i like…”為話題,提供學生非常熟知的交通工具類(car bus bike)及學生生活中非常喜愛的玩具(puppet puzzle balloon kite doll)等為輔助話題的“佐料”,使學生能在通過課堂的學習后回到生活中有“隨手可得”的談話資料。教材內容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小學英語教學源于學生生活經驗并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的理念。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年的英語學習基礎,對生活中能用英語表達的有關“吃的、用的、玩的”物體名稱已有一定的積累,而有關“i like… ”的話題在教學過程中也早有“耳聞”,已不陌生。實踐也表明,學生非常喜歡說“i like…”的話題。而且他們覺得此話題容易說、有話說。此時的學生也正處于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發展的階段,把握好他們的學習情感與認知趨勢,相信對他們學習英語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教學設計理念
1、關注學生的情感發展。
師以“閑聊”(chat)的方式向學生敘述自己的“i like…”,以此排除教的威嚴而代之以與學生平等、民主的對話。例如,4a unit 4 第一教時,本課的開始我就以自己喜愛的人和物(這些“人”和“物”的單詞學生已會)“隨意”敘述我的喜好,并不時地任意詢問某生do you like it ? and you ? agree with me ? 等。讓學生在聆聽我的(其實已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句)“語音語調”的同時,感受和諧、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
2、提供學生積極學習的任務。
讓學生根據英語直接拼音的方法,自學單詞,逐步內化對英語語音的認知,同時,培養學生學習的成功感。
讓學生自由地敘述like的人或物,以放松他們的思想和心靈,培養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讓學生通過draw、colour、make and say . and talk about sth等,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興趣愛好展示給大家,同時也更好地展示自我,借此培養他們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不斷鼓勵學生歸納能力的發展。如單詞音素庫和單詞種類庫的不斷擴充,讓學生隨時將新學的詞分別填寫到相應的單詞庫中。
3、注重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過程的評價。
順應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好奇心和興奮感,可暫時“忽視”他們在急于表達時難免出現的語音、語調、語句上的錯誤,而要重視的是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投入、態度表現、學習精神及心理趨向的認同與贊賞。這種評價相對于僅僅對學生“說對了”的表揚更具激勵性和有效性,更讓學生難以忘懷。
四、教學目標
1、四會掌握單詞:car bus bike puppet puzzle balloon kite doll及句子i like…
2、能熟練運用:what’t this(that)in english ? do you like…?進行生活化的語言交際。
3、培養學生主動表達自我的情感,幫助學生積極與人用英語交流的信心和態度,并滲透跨文化文明禮貌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