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小學英語4A Unit 4 I like 教學設計及教例分析
本節課我采用對話式教學法統領教學全過程,其中新詞的教學采用了“直接拼音”法,情景對話教學采用六步法讓學生學習。我認為,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教學,其實就是師生的一種生命對話活動。如何使課堂煥發出富有情意的生命活力,我認為應該丟掉“教”與“學”的程序框架,盡量以一種自然的人際交往對話貫穿教與學活動過程。本節課將“閑聊”(chat)引進課堂教學,是基于本人在實踐與研究中的探索,我以為它更能融進師生之情、對話之情、交往之情。而準備“ 閑聊”的素材就促使教師更注意研究教材教法,更注意研究“師情生意”,達到“用教材教”的目的。以本人的經驗“閑聊”的素材來源可從下列幾方面著手:
1、以單元話題為素材,如:“i like…”、“it’s late.”等。
2、以課文插圖為素材,如:4a unit 3話題是“a purse”,插圖是su hai和gao shan在校園操場上撿到了一只錢包(a purse)找失主的故事情景。以插圖為素材的“聊”,可將故事中的時間、地點、人物、環境、事件、天氣等作為故事敘述,雖不講要教學的“對話”,但關鍵詞、重點句已在“聊”中呈現,讓學生耳濡目染,感知理解,為下面的對話教學鋪墊。
3、以“對話” 人物、主題為素材(略)。
4、以師自身的形體外貌、穿著打扮等為素材。如教學colour類詞、cloth類詞、food and drink類詞等。
5、以現場環境為素材,如教學學習用品、教室物件、校園環境等類詞,以及天氣類詞等。
本課a部分情景對話教學我運用的六步教學法,這是依據學生對語言認知的規律來設計的,它不是套路,而是經過實踐的有效幫助學生習得語言的策略。英語課堂教學如何從“程序化”教學走向自然、流暢的對話式教學,本人仍在嘗試中,這里有一個師生共同適應、默契、成長與發展的過程。因為“平等、共同參與” 的原則,所以在這種教學氛圍中不刻意追求誰是主體,“閑聊”本身就拉近了師生間距離,融洽了師生間情意,使教師自然成為學生的朋友。這種教學過程中又不失體現有理論支撐的方法指導,如單詞直接拼音法,對話或課文教學六步法。從整課學生的參與度和表現看,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情緒高昂,與教師對“ like”交流“情投意合”,語言教學轉化為喜好交談,無形中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培養。本課題的研究與幾節課的實踐使我覺得,“閑聊”還可以體現出一種教與學的情趣。我想,如果一項活動要使人有積極向往的心情和需要,那么這項活動必定要蘊含情趣——令人賞心悅目的情景設置,令人愉快的情意互動,令人興致盎然的活動參與……我沿著這樣的設想去追求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趣,旨在以情趣為紐帶,將教與學中以人為本的真諦牽拉出來——
關注學生學習情感的發展;
幫助學生形成自我發展的學習態度;
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和修養。
同時,驅使自己以積極的教育精神去張揚自身的情趣,達到師生雙方共同激發學習興趣,提升文化品位和教育境界。
新課程、新理念、新課堂,新探索,我深覺自己學習的需要。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不斷發展,語言也在不斷更新和轉化。作為英語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得以適應,我已切實感受并理解到“教師要與課程、與學生共同成長”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