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牛津英語4A unit1的教學片段案例分析
教學片段t: may i come in ?(在上課鈴響后,我站在門口,望著坐得端端正正的孩子們,我用上了這句已經接觸過的句子。)
s: come in, please.(學生用非常響亮、整齊的聲音回答我。其實,學生對于這句話是很熟悉的,因為我平時要求他們在進教室時,只要張老師在教室里的話,就一定要用上may i come in ?只不過今天我們互換了一下而已,但學生對這句話已是耳熟能詳了,所以沒有什么停頓就進行了回答。其實,我們的英語在平時是沒有什么語境給他們進行練習的,我想,如果像這句話一樣能夠經常用到的話,學生所擁有的英語會話能力還會更高些。)
t: thank you .(在教學生要有禮貌的同時,我也總是很注意自己在這方面的表率作用。所以,在課堂上,這句話的出現頻率是比較高的,學生已經形成了習慣了。)
[特意用上了這樣的開場,是為本單元的教學,是學生能盡快在腦中留住may i……?通過這句學生已經懂了,而且會用的句子來引出課文,比較自然。]
……
t: may i have a pen?
s: sure, here you are.
t: may i have this pencil box?
s: yes, here you are.
……
【評析】
在學過句子may i have……?后,我來到學生中間,用他們桌子上的物品和他們進行交流,學生因為剛接觸了新的內容,所以都想和老師進行交流,課堂氣氛很活躍,沒有被叫到的學生有點灰心。于是,我就把師生之間的交流,變成生生之間的交流,擴大了交流的面,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交流中。在表演過程中學生使用了以前學過的單詞,為本課擴充了新的內容,同時,也讓教師看到學生是真的會用句子進行交流了。這是英語學習的根本所在。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生成為在教師引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除了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語音、語調、書寫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活書本,變得更聰明。 兒童是善于模仿的。從母語學習的規律看,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尤其是兒童的語言能力發展是從模仿開始的。學生在模仿課文語言時,能獲得發現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這就是學生心目中的創新。在模仿課文語言時,學生能使用已經學過的單詞進行替換訓練,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獨特的創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