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一|人教課標教材
《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一
作者:朱寶羨
教學目標
1.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圍繞自己游覽過或了解的一處自然景觀,寫一篇習作。練習修改習作。
3.能一邊讀課文一邊想畫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會作者生動的描寫,體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形象。
4.積累對聯,想想上聯和下聯兩聯字相同,意思卻不同的趣味語文,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及優美的詩句。
5.積極參加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學習收集資料。
教學準備
1.詞語卡片。
2.學生用各種不同方式表現自己綜合性學習的成果。
時間安排
5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有人說,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淵、怪石云海當然神奇,風雨雷電、花鳥蟲魚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稱奇的地方。讓我們交流一下我們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觀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這我們就來交流一下。
二、在小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況。要求:講清楚景觀的奇特之處,還可以說說這樣的奇觀是這樣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2.推舉代表,準備在班組匯報。
三、全班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交流,提醒:與其他組一樣的不重復說。
四、總結、引導討論
根據學生的匯報交流,總結所掌握的情況。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們把今天我們交流的情況講給父母聽
第二課時
習作
一、明確習作要求,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1.師:這一段時間,這個單元的課文讓我們的視線始終停留在美麗的大自然上,通過調查,我們不僅了解了自然景觀的環境狀況,你一定想把它記下來是吧,那么,這節課我們就在上節課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圍繞自己游覽過或了解的一處自然景觀寫一篇習作。
2.根據習作提示,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二、自擬題目,自主習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說清楚或把事情的過程想仔細再寫。師巡視個別指導。
第三課時
修改習作
一、自讀習作,初步修改
1.請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發現問題,進行修改。
2.讀別人習作,幫助同學修改。
二、指名讀習作,大家共同修改
1.選擇不同內容習作,指名讀,師生評議。
評議要點:
(1)語言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準確。
(2)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三、展示臺
1.學生自讀展示臺中學習伙伴的話,了解展示內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內容。
(1)在小組內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 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1.出示課本里的兩句話,讓學生想一想發現了?
2.說說自己的發現:
第二句話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說說你還積累了哪些這類的句子。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1)自己讀一讀。
(2)指名讀,
(3)小組比賽,說說發現了什么?
2.讀讀背背
(1)自己練習讀詩句。
(2)指名讀
(3)想一想: 五組詩句有什么特點?你發現了什么?
(詩句都是寫景的,并且每組中都有聯系)
(4)男女生比賽讀
(5)背誦詩句。引導背誦: 抓住詩寫的對了特點
(6)抄寫詩句。
第五課時
一、趣味語文
二、詞語盤點
1.讀讀寫寫
2.讀讀記記
3.聽寫詞語
三、完成同步單元練習
《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關于觀察,勇于交際的能力。
2.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3.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4.積累對聯。
5.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教學時間:4—5課時
教學過程
一、口語交際及習作
(一)口語交際
1.生自由讀要求,思考:本次交際的內容是什么?(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觀)
2.生自由分組交流。師提示:要說清這個自然奇觀在哪里?奇在何處?最好能說出奇觀是怎么形成的。
3.生推薦生一名參加全班交際。
4.全班交流,師生注意評價。生可以提問,也可補充,還可以討論。
5.全班評議。
(二)習作
1.生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圍繞自己游覽過或了解到的一處自然景觀,寫一篇習作。
2.生審題,確定自己想寫的內容。
3.生與同桌同學交流。
4.生擬定草稿。
5.師初評:
(1)語句通順。
(2)沒有錯別字。
(3)有條理,有順序。
(4)有重點、清楚地介紹。
6.生根據提示,四人小組評議。
7.定稿,抄習作。
二、我的發現
(一)生讀對話,反復讀。思考:這段對話告訴我們什么?
(二)生反饋
(讀文章,邊讀邊想象,能在頭腦中形成畫面。)
(三)師生共同再讀《觀潮》,邊讀邊想象,爭取在頭腦中出現畫面。
(四)總結
三、日積月累
(一)生自由讀,思考:
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嗎?
(二)生反復讀,背自己最喜歡的。
(三)生上臺表演。
(四)師生齊讀,再背。
四、趣味語文
(一)
好讀書,不好讀書。
好讀書,不好讀書。
1.生試著讀,看應該怎么讀。
2.生讀后,思考:這樣讀有什么意思?哪種讀法更有道理。
3.師生小結。
4.再讀。
(二)
1.生自由讀,分析每種讀法的意思。
2.師生再讀。
3.生收集其它這樣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