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學實錄及點評
教學目標:1、認識2個生字, 會寫2個生字(舍、君)。正確理解“更”“陽關”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并會默寫。
3、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4、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5、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相關資料,做好對課文的預習。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從學法引入: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說過怎樣才能算學好一首古詩嗎?
生(1):會讀通古詩。
生(2):會理解意思。
生(3):能理解詩的意境。
生(4):能背誦默寫古詩。
生(5):能仿寫詩歌。
(師相機板書)
師:說得真好!今天我們又來學一首詩,請聽:春晨,朝雨初停,天氣清朗,柳翠欲滴,驛道潔凈。渭城旅館,餞行酒宴,即將結束.情濃酒香,別話依依.西出陽關。大漠漭漭,關山漫漫,孤身跋涉,寂寞艱辛,唯愿賢弟前路珍重,珍重!聽到這,你覺得這是一首什么詩?
生:離別詩。
1、解詩題。
[點評:教師從學法入手,讓學生在學習古詩前首先理清學習思路,明確學習方法,為學好古詩做好準備。接著教師清新、晰麗的語言創設情景,把學生思維想像能力調動起來,將學生帶入遙遠的初春客棧,構建出一幅豐富的三維畫面,極易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也為本詩作了定位——離別詩。]
師:說得對。請同學們輕聲讀詩題,有問題請舉手。
生(1):我想知道誰送誰?
生(2):是王維送元二。
生(3):我想知道王維是什么樣的詩人。
生(4):王維的詩、生平.王維:字摩詰,太原祁人,今山西祁縣,通音樂,工書畫。唐代著名詩人。畫家。蘇軾曾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生(5):西安在哪?
生(6):唐朝安西都戶府,今新疆庫車縣。
師:老師也有個問題,這首詩還有個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
生:渭城曲、陽關三疊。
師:謝謝!你課外預習得真棒!知道了題意,請大家帶著感情把題目再讀一遍。接下來我們學習這首詩的內容。
[點評:《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初讀古詩就把學生放在了主體地、互助地學習地位,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讀古詩,解詩意。
(1)、初讀:請大家自由朗讀幾遍這首詩,圈出本課生字,注音的生字也要讀準。一會我們分組解決。
(2)檢查讀書情況:師:誰能讀給大家聽聽?
抽學生讀,師從音準、流利、節奏等方面進行點評。
3、(1)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師:接下來請同學們以四人為一小組,談談對這首古詩的理解,也可以用鉛筆在旁邊做批注,記下你們的解釋或感受。
(2)匯報。師:說說自己的收獲,看看誰知道的最多。
生(1):我認為“渭城朝雨浥輕塵”的意思是渭城早上的雨濕潤了道路上的塵埃。
師:你認為這句該怎樣讀?
生讀:渭城\朝雨\浥\輕塵,
師:讀得很有節奏。誰能再讀讀?
生讀,師評:真有感情。
生:我認為“客舍青青柳色新!钡囊馑际锹玫晖獾木G柳被雨水沖洗得煥然一新。
師:舍:she四聲,宿舍、校舍。多單字,還讀三聲 ,舍不得、舍己救人。這句描寫作者當時看到的景物,讀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