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讀懂詩句,理解詩意.
2,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
3,激發對祖國詩歌的熱愛,培養主動積累詩歌的習慣.
4,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
2,古代送別詩一組(補充閱讀材料)
3,課件.
一,談話激趣
1 歌星,演員,運動員,你喜歡哪些人 詩人,作家,科學家, 你對誰的印象最深刻
你們想知道老師崇拜的名人是誰嗎
2,李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交流收集的資料
師:詩仙李白,酒仙李白,俠客李白,如果說唐代詩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顆,他在文學上的輝煌成就,令后人望塵莫及.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李白的一首詩.(課件出示課題)
二,讀懂詩題
1,齊讀題目
讀準"孟浩然,廣陵",強調"孟"的第一筆是橫撇.指導寫"孟"字.
2,個性化讀題
①自由讀題,覺得哪個字眼重要就著重讀那個詞.
②指名讀,點明是送別詩,相機交流黃鶴樓,孟浩然,廣陵的相關資料.
③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讀法,你想怎么讀題目呢 同學們自已再讀一遍題目吧!說說你對題目的理解.(理解課題)
3 古代交通不方便,離別之后就很難再相見.于是,寫詩送別成了一種習俗.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黃鶴樓的這一送卻引起了轟動,在文學史上被稱為千古一別.
在名樓:黃鶴樓,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廣陵.論年齡,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歲,然而他們一樣的瀟灑飄逸,一樣的詩才出眾,互相仰慕,相間恨晚,.即使是短暫的離別,也那么依依不舍.聽了老師的介紹,你想再讀一遍題目嗎 (生再讀題)對,我們這才算真正"讀懂詩題"(出示卡片).
讀懂詩題是學好古詩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二步:
(出示卡片)"讀通詩句"
三,讀通詩句
1,出示自學要求:1),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2),結合資料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和蘊含的思想;3),質疑問難;4),感情朗讀,背誦.)
2,指名讀,檢查"辭"的讀音,讀準 "孤帆遠影".
3 指導讀出詩的節奏感:二二三節奏,四三節奏
四 理解詩意,體驗詩情.
1理解詩意
故人----開口就說"故人",友情的非同一般,已在這親切的稱呼中顯示出來;
西辭(明白孟浩然是東下揚州)
擴展:拱手言別----老朋友辭別,會怎么說
2 結合板畫,理解"西辭".
(畫出長江簡圖,拿出黃鶴樓卡片和揚州卡片)哪位同學幫老師找出它們的位置
煙花三月----陽春三月,揚樹開花,柳樹開花,風一吹遠遠看去,白蒙蒙的,如煙霧.因而古代有一句話"柳絮如煙".(點明了送別的時間.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桑葉肥,青杏小,菜花香,微風送紅雨,碧波揚白帆.這是古代詩人結伴同游的季節.) 結合課件,感受"煙花三月" 范讀,指名讀,齊讀
③ 想象悟情,朗讀體驗.
2,這樣的描寫,能說明詩人是怎樣的心情 (在這白花競秀,春光明媚的季節里,好朋友就要離別遠行,自己無法聯袂同游,這其間含有無限的感慨.為什么呢 因為詩友孟浩然所去的揚州,正是唐代的繁華地區,那是珠連繡戶,弦管聲歌,多么令人神往.)
目送友人遠去,李白在黃鶴樓上心馳神往,看呀,望呀,他究竟看到了什么
長江,當時的水上交通要道,難道真的只有孤零零的一只帆船 (相機板畫眾帆.板書:帆盡,情未盡.)引導帶著理解讀,讀中悟情.
④ 獨特體驗,個性朗讀.
如果你就是李白,你想說什么 相機引導帶著自己的感悟讀.
⑤ 欣賞課件"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再創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