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
⑥ 小結:詩歌用"黃鶴樓","煙花三月","孤帆遠影","碧空","長江","天際"等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的景物,加上每句的一個動詞"辭","下"," 盡","流",構成了流蕩而壯美的意境,在這深遠動人的意境里,詩人的深厚惜別情意與所描繪的景物交融在一起.寫得豪邁飄逸,熱情奔放,唱嘆而不哀傷,深沉而不率真.
入情入境,配樂吟讀全詩 女同學,我們站起來送送孟浩然.男同學,我們站起來送送孟浩然.
全班同學,我們一起送送孟浩然.我們一起再讀一遍題目.
五 小結
(音樂:送別)
離別是詩,離別是歌,離別總是情.一樣的送別,不一樣的情懷.
老師整理了一部分離別詩送給同學們,喜歡的話讀一讀,比一比,
感受古人淳樸的情懷,體驗深情厚誼帶給我們的感動和溫暖.
六,補充學習
1,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我們學習的《贈汪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之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下面老師出示的四首古詩,連同課文中的兩首詩,都是唐盛時期唐人送別詩的代表作.請大家選擇朗讀背誦,看誰積累的多.
別 董 大(高 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作業填空:《贈汪倫》中是 送別 ,是一首留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別 ,是一首送別詩.兩首詩都表達了 之情.
新語文課公開課 送元二使安西
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懂得詩意,熟悉其他送別詩.
2,體味"景語皆情語",知道"折柳送別","客中送客".
3,有感情的誦讀和背誦這首詩,體會友人間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準備:(含中國政區圖,《陽關三疊》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明古風,體味別意.
1,(課前) 讓我們先聽首歌《送別》. (注意聽歌詞,感受旋律.)(音樂起,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聽了這個曲子,你想說些什么
2.,師:在古代社會,由于交通不便,又沒有現代的通信工具.親人,朋友分別之后,幾年,十幾年都沒法再見面,甚至有人到死都沒有見到面.可見,離別容易相會難,以送行餞別表達深厚情誼便成為一種習俗,送別也因此成為詩人筆下常見的題材.
今天,讓我們一起賞析一首送別詩中的極品,《送元二使安西》(課件出示課題)
二,解讀詩題.
1,老師讀課題.送\元二\使\安西
2,通過聽題,你知道了什么 還想知道什么
(王維送元二出使安西,安西:唐朝的安西都護府,在今新疆的維吾爾自治區.元二奉皇帝的旨意遠赴西北邊疆建功立業. 預設學生的問題:1.王維在哪里送元二 2.他的家人一起去嗎 王維為何不和他一起去 什么時候回來 怎么去的 需要花多少時間 )
3,大家都很會思考,現在把你知道的和你還不知道的一起送到題目的朗讀中去,全班讀題,指名讀題.
三,初讀古詩,明了大意
1.現在,我們來自由讀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并借助注解和工具書弄懂詩意,然后找一找哪個詞語寫出了詩人與元二的關系,并圈出詩中表示地名的詞.(課件出示古詩)
2.我檢查一下大家是否都能讀好 指名讀,齊讀.
問:元二與王維的關系 (板書:故人) 在你看來,故人是怎樣的關系 (有著深厚交情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