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納教學設計
點撥,隨學生的反饋,出示相關課文段落。
出示句子5: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陣同情和憐憫,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著他。
a、(1)為什么大家都沒有說話,都屏息凝神地望著卡羅納?
(為卡羅納失去母親而感到同情。)
(2)朗讀體會。
句子6:我本想跟他說幾句話,但不知說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臉貼在他的耳朵上,對他說:“卡羅納,別哭了。”
b、哪幾個動作最能反映我對卡羅納的同情與關心?
朗讀體會,“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從我的一個放,一個貼,一句卡羅納別哭了,讓卡羅納深切感受到同學對他的同情與關切。句子7:他什么也沒說,也沒有抬起頭來,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c、朗讀體會。
放學的時候,大家圍在他身邊,誰都沒有說話,只用關切的目光默默地看著他。
句子8:母親把我推開了,她目不轉睛地望著卡羅納。
當“我”跑過來撲進母親的懷抱時,她為什么把“我”推開了?“目不轉睛”是什么意思?你從母親的“目不轉睛”里讀懂了什么?
句子9:我恍然大悟,沒去拉母親的手,卻拉起卡羅納的手,和他一塊兒回家去。
什么叫”恍然大悟”?“我”恍然大悟了什么?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
六、升華情感,拓展延伸
是啊,雖然卡羅納失去了最最親愛的母親,卻得到了身邊老師、同學、以及同學家長的關心呵護,如果你也是卡羅納的同學,你會如何表達你的關懷呢?
接下來,請同學們把自己的心里話用文字的形式寫下來。
或者,如果你就是卡羅納,你感受到大家對你的關心,你想說什么?你真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這樣的場景真讓人感動,相信在座的同學們被這個故事深深感動著。這個故事出自一本書,《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創作的。
這是公認的一部“成長必讀書”。書中以小學生安利柯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從十月開學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發生在他身邊的種種感人的小事,每一則日記都講述了一個關于愛的故事,每一個愛的故事里都有一顆少年人高貴而可敬的心靈。相信通過閱讀此書,孩子會受到人類全部美好品德的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影響。
希望同學們在課外能讀一讀這本書,一定會讓同學們受益匪淺。
板書:
老師 莊重 嚴肅 熱情 不許
我 放 貼
同學 望 看 關愛→卡羅納
我母親 望
教學反思:
本文選自《愛的教育》,這是一本能提升孩子心靈品質的優秀書籍,《卡羅納》這篇課文很令人感動。從學生的朗讀中能感覺到。本堂課我以一段視頻《愛的奉獻》渲染氣氛,引入本堂課主題——愛。導入新課之后,分為兩個板塊。第一個板塊:感受卡羅納的悲傷。通過找出重點句子,抓住關鍵詞語,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進入卡羅納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去感受他的悲哀,為接下來關愛卡羅納鋪墊情緒。只有進入這種情感氛圍,引起學生的共鳴,才會產生濃濃的關愛,才會打開孩子心靈的窗戶,毫不吝惜地獻上他們的愛,從而營造一種人間處處有愛心的和諧氣氛。本堂課,我感覺整個教學環節思路較為清晰,但在某些細小環節上花的時間太多,比如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結果學生說了大概有5分鐘,其實我可以在問題之前有一個提示,用一兩句話概括故事主要內容。在備課的時候忽略了這一點,結果導致在節奏上,前半節課很緩慢,后半節太倉促,今后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