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納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①認識5個生字。
②了解文章通過語言、神情、動作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①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掌握借助自讀提示自主學習的方法。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情進行細致描述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在別人遇到困難或不幸時,要給與真誠的關懷。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卡羅納的不幸,深入體會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
2.通過字面想象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感情。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課文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里找?
媽媽,是給我們最溫暖呵護的人,媽媽,一個親切的名字。可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這位小朋友,他,卻失去了自己疼他愛他的母親,他就是(師手指黑板上的板書),生齊說:卡羅納。(講故事,讀課題)
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請翻開書109頁,看看課文前的提示語會提示我們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應著重解決哪些問題呢?用筆把它劃出來。(生讀導語,找問題。)
生1:一共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默讀課文,看看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是怎么做的?第二個問題是說說你從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啟發?(指名說問題)
生2:老師,還有一個隱藏的問題,是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什么樣子的?
師:非常好,很會讀書!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課文。
設計意圖:導入即開啟,猶如樂章的引子,一段深情的話語,創設情意濃濃的氛圍,為學生接觸文本做好了情感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首先請孩子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到生字詞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遍。(學生開始讀課文)。
師:課文中有些生字詞,大家會讀嗎?
(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抽生讀,糾正字音:“憐憫”中的“憫”是前鼻音,“號啕大哭”的“號”讀“háo”。) (學生再齊讀生字)
師:剛才孩子們讀了課文,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嗎?
生:課文主要講了卡羅納失去了母親后很痛苦。
師:有補充嗎?
生:課文主要講了卡羅納失去母親后很痛苦,老師同學們是怎么關心他、安慰他的。
師:說得非常完整。
設計意圖:初讀階段,意在訓練和培養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的能力。讀完一篇文章,能基本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調和大致內容,體現略讀課文的閱讀方法的習得。
三、走進內心,感受痛苦
師:失去母愛后的卡羅納究竟是什么樣子呢?先請學生找找,找后再請孩子們齊讀這句話(出示小黑板):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腿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
師: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卡羅納很痛苦。
生:卡羅納很傷心,不停地哭,眼睛都哭紅了。
師:你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點名讀)。
師:我只感受到了一點點痛苦,如果誰能讀得慢一些,我就能感受到痛苦了。
師:不錯。如果你的語氣再低沉一些,我就更能感受到痛苦了。(生再讀——語氣低沉、語速緩慢)。
師:這次我真正感受到了卡羅納內心極度的悲傷。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卡羅納的痛苦吧!(跟學生一起有感情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