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是快樂的 教案設計
一、情境導入1.同學們,見到你們真高興,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些禮物,我想你們都很愛看書,所以特地送你們一些書簽,希望你們在書的海洋中尋找到更多的樂趣。(有同學未收到書簽,一同學將自己的送給他。)
2.收到了禮物,你們快樂嗎?不管是誰幫助了別人,他也感到很快樂。因為——齊讀:給予是快樂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有誰知道“給予”是什么意思嗎?
[設計意圖:巧妙設計清新自然的導入方式,既讓學生很快地進入了課文。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給予——快樂”的初步體驗。]
二、整體感知課文
請大家輕聲快速讀課文并思考,你覺得課文中誰是快樂的?為什么?
三、研讀課文
1.保羅在和男孩的一步步接觸中,一次比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給予的快樂,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回到他們初次接觸的那個時刻。請大家細細地讀讀課文1~5小節,并拿筆畫一畫,男孩的哪些言行深深地影響了保羅,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設計意圖:讀書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從整體入手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誰是快樂的?”是本課教學的中心問題,也是教者構建的一個大閱讀話題,構建好閱讀話題,再加以建構解構,是梳理課文最好的方法。]
a.(出示)保羅:“他會希望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
小男孩:“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
(1)這里有兩個省略號,都是老師加的,你能分別說出省略號里的內容嗎?先自己靜靜地讀讀,再告訴我。
(2)小男孩的回答出乎你們的意料嗎?保羅也一樣,那么是小男孩的什么言行引起了保羅的誤解呢?
b.(出示):男孩睜大了眼睛說:“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送給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錢?”男孩驚嘆地說:“哇!我希望……”
(1)讓我們一起用心讀讀這個句子,相信會讀書的你一定會在這些語句中讀出些什么。
(2)指名讀。(提示語)如果你能注意這些詞語,相信你會讀得更好。(自己練,指名讀)
(3)評價指導。(讀“羨慕”)你有過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兩眼放光,非常羨慕的時候嗎?
再讀句子,體會男孩的這份羨慕。
c.過渡:小男孩真羨慕保羅的哥哥,能夠給予弟弟一些東西。這么小的孩子,心中想到的不是從別人那里獲取什么,而是時時想著能給予別人一些什么,多么令人敬佩的小男孩啊!面對這一切,保羅開始覺得眼前的這個小男孩有點不同尋常,不由自主地邀請小男孩坐上了他的新車,去兜了一圈。可是在兜風的路上,保羅又一次錯了,那這一嘆中,我們以為男孩希望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然而我們都想錯了(齊讀男孩的話),男孩不是希望有這樣的哥哥,而是想當這樣的哥哥。
(4)男孩的話只是讓人出乎意料嗎?(感動)為什么感動?(男孩關心自己的弟弟,一心想著給予弟弟快樂,根本沒想到自己。>
(5)師:請你帶著這份感動再讀。(指名讀、齊讀。)
2.出乎意料之二:
師:聽了男孩的話,保羅很吃驚,不由自主地問了一句(生接說:你愿意坐我的車兜一圈嗎?)面對這素不相識的小男孩,保羅不由自主地邀請他坐車兜一圈,你有什么感受?
(預設:①同樣覺得出乎意料。②保羅被男孩的語言感動,被他對弟弟的愛感動。③保羅也很善良,富有愛心,樂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