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建議
1、20世紀有許多偉大的科技發明和創造,課前可以布置學生搜集、閱讀有關20世紀重大科技發明的文字和圖片資料。2、教學可以從解題入手,借助工具書理解“呼風喚雨”和“世紀”的意思!昂麸L喚雨”可以引申為“能夠支配自然”。事實證明,人類是不能夠隨意支配自然的,那只是人們的一種主觀愿望。我們只能依據客觀條件,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順應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最終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人類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不能夠隨心所欲地支配自然。課文是借用這個形象化的說法表明20世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
接著讓學生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其間穿插生字的認讀,力求使學生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思路。初讀課文后,可以讓學生就文中不理解的詞句相互質疑、解疑,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課文的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作者用比較的方法,結合具體的實例,用簡短、生動的語言介紹了科學技術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是學生學習語言、學習表達方法的好材料。教學這兩段要以學生的讀、說等實踐活動為主,引導學生圍繞“20世紀前后,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樣”這一問題展開討論?梢宰寣W生結合已有的知識儲備說說“農耕社會”是個怎樣的社會,神話中的“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是什么樣的本領,猜想一下古時候的人們還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然后結合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說說在近一百年中人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變為了現實。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作者引用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作為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說明了現代科技發展的成就之大,范圍之廣。這層意思要讓學生結合詩句的意思自讀自悟,教師不要包辦代替。第4自然段可以讓學生先讀讀書中的例子,再選擇自己了解到的、感興趣的例子,和同學交流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及其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
第5自然段要重點理解“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和“科學正在為人類創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這兩句話的意思。這兩句話是對上文的概括和總結。教學時,可以在學生充分閱讀理解第3、4自然段的基礎上,自己說一說“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體現在哪里,“科學正在為人類創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體現在哪里。
課文的最后一句話要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自由地暢想、交流:在新的世紀里,科學技術還會創造怎樣的奇跡?還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使學生在自由交流中激發起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學習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3、對于科技類課文,不僅要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還要引導學生體會這類課文用詞準確、語言簡潔等表達方面的特點。如,教材中提示學生注意體會“發現”與“發明”有什么區別,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再查閱工具書,區分兩個詞語字面的意思,然后結合上下文的語言環境具體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體會用詞的準確。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由交流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或寫得好的句子,在細細品味中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4、本課要求認識的字中,有的字容易讀錯,應加以指導。如,“哲”是翹舌音,“潛”讀 qián,不能讀成 qiǎn。本課要求會寫的字較多,要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記住字形,如,比較記憶“幻”和“幼”、“懶”和“賴”,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記憶“程、駕、控、哲”等字。學生能把生字寫正確、寫美觀以后,應提供機會在詞語或句子中運用生字,以鞏固生字,達到會寫會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