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生充分的發展空間──《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片段及反思
【片段二】
師:現代科學技術變化之快、成就之多,真的是讓人無法想象。作者用了這樣一句詩來形容──“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那么,面對這一切,你有什么感受?
生:科學的飛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精彩,我為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而自豪。
生:美好的神話能紛紛變成現實,是科學知識創造了這些奇跡!
生:我覺得人類太了不起了!他們所創造的這一切太不可思議了!
生:我想說,我們生活在這個科學飛速發展的時代,在享受科學成果的同時,還要不斷地探索,發現和發明更多的科學技術,造福人類。
師:如此多的科學發明創造競相涌現,的確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想象一下,過去享盡榮華富貴的王公貴族穿越時光隧道來到今天的社會,他會怎么說?
生:他會說,這一切都是真的嗎?我們夢寐以求的東西居然真的能夠實現啊!
生:他會高興地說,太了不起了!我們那么多年沒有實現的夢想,你們竟然在短短的一百年內就做到了。
生:他會驚奇地說,我不是在做夢吧?沒想到,我的子孫們這么爭氣。
生:他會遺憾地說,我還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想不到他們的生活才真的像神仙一樣啊!
【反思】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閱讀的過程是富有創造性的過程。”本段教學,主要是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感悟和想象,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體驗。“面對這一切,你有什么感受?”這個問題觸動了學生的情感積累,使他們真切地體會到現代科技發展的成就之大,范圍之廣,變化之快,并由衷地生發出對科學的贊嘆和向往。接著,我又啟發學生用想象去填補文本的空白,拓展思維的空間。“假如享盡榮華富貴的王公貴族穿越時光隧道來到今天的社會,他會怎么說?”學生又換了一個角度去感受現代生活的精彩,體會科學技術的神奇。這樣,從自己到他人,從感受到想象,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地感悟,既豐富了文本的內涵,又給了學生自主創造的空間。
【專家點評】
正如這位教師所說的那樣,這篇教學案例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給了學生充分的發展空間。首先是拓展了語文課堂教學,把學生從書本引向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課前,組織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農耕社會時的生活狀況,并收集現代科學技術成果,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關注生活,感受生活,使語文課堂教學向生活化拓展,從而活化語文學習。其次是有層次性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有充足的表達空間。從簡單地模仿“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的句式說話,到靈活地運用自己所收集的資料介紹20世紀人類還擁有什么,再到創造性地抒發自己的感受,體現了以學習語言,發展思維為目的語文學科特點,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高。最后是給了學生廣闊的想象空間。超越文本的想象說話,既是語言的積累、情感的積累,也是文本再創造的體現,這樣的教學真正實現了新課標所提倡的“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
本片斷最大的亮點是體現了語文的“生活性”、“文字性”和“創造性”。真正的語文離不開生活的積累,離不開語言文字的訓練,也離不開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能上升到一個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