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
上百萬年里人類過著沒有電燈,沒有電話,沒有收音機,沒有汽車的生活,而進入20世紀,在這短短的一百年里,人類不僅有了電燈、電話、收音機、汽車,還有了電視、因特網、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象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 周 老師建議:講完第四段的時候,就可以把“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引出來;講到這里,在比較的情況下,再推出這句詩,前后呼應,加深印象,更加體會到科技發展之迅猛。) 作者將詩句放在文中,是在形象地告訴我們(指板書)科技之風來得如此之——快,科技成果又是如此之多。怪不得作者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五、總結 今天,我們了解到人類在上百萬年的農耕社會中,由于科技不發達,只能依賴自然生活,只能寄托于神仙,而進入20世紀,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人類可以支配自然了,人類依靠的是真正的神仙,那就是——現代科學技術,做了許許多多前人想也不敢想的事,有了前人想也不敢想的東西,前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又是什么說明方法?—作比較(生) ( 周 老師評價:教會學生“列數字”和“作比較”兩種說明方法,很有必要。) 作者就是通過作比較,來證明20世紀的巨大變化。 讓我們拿起課本,女同學讀第三段,男同學讀第四段,對比著讀一讀,再次體會這巨大的變化。 點題:都圍繞著一句話: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什么作用?——總起句 六、布置任務: 下節課學習“科學技術到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再想一想科技文的用詞有什么特點。 作業設計 1、思考:科學技術到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 2、反復讀課文,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3、完成作業本59頁。 板書設計 上百萬年 科技很不發達 依賴自然——寄托幻想 對 20世紀 現代科學技術 支配自然——上天入地 比 目標達成 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