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32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生物科學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學實驗和科學研究的神奇作用,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及探索的欲望。
2.學習準確地用詞、形象地表達,初步學習說明文的基本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通過自主閱讀、自主探究,了解植物種子經過太空旅行后所發生變化、變化的原因及變化后的作用,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及探索欲望。
【教學難點】領悟宇航員帶上植物種子的原因。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競猜導入,激發閱讀情趣
1.圍繞“客”字進行用詞競猜。
師:同學們,今天,咱們教室來了不少……(客人)
沒錯!李老師也是其中一個。這節課,讓李老師來客串一下,當一回你們的語文老師,歡迎嗎?….謝謝! 板書“客”字
師:圍繞“客”字,咱們來個小小競猜游戲,好不好?看誰反應快,用詞準!
在公園游玩的叫什么客?(游客) 在商場購物的叫什么客?(顧客)
在江湖上行俠仗義的叫…(俠客) 乘坐公共汽車的叫…… (乘客)
乘坐飛機、輪船、飛船的,我們也可以叫……(乘客)
2.師:反應真快!難不倒大家!加大難度----2003年10月15至16日,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在這艘飛船上,有一位英雄人物,熱愛科技的小朋友一定知道,是誰?(楊利偉)
聰明!不過,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實,楊利偉叔叔還帶上了一群特殊的乘客---
揭題----
3.師:齊讀課題。你最關注課題中哪個詞?你怎么理解“特殊”?
師:再齊讀課題,讀出你的關注。
4. 質疑:你想從題目知道哪些問題呢?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帶著剛才的疑問快速默讀課文,用序號標出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提出要求:遇到難讀的字詞可以多讀幾遍;把課文中你感興趣的內容畫下來,不理解的在旁邊打個問號。
2.師巡查默讀情況,發現學生好的學習習慣如坐姿、動筆做記號等及時表揚,帶動其他同學的積極性。
3.檢查自讀情況:
a 師:這篇課文中有一些詞語比較難讀,從剛才不少同學反復朗讀中看出來了。你覺得哪些詞語難讀呢?給大家做個提示吧……其他同學邊聽邊圈起來。
篩選 浩瀚 遨游 輻射 淘汰 美味佳肴 鹽堿 耐旱 ……
師:把這些詞語再讀一遍,牢牢記住它們。
b.師:讀詞準確,真好!課文有六個自然段,挺長。現在老師來抽查兩個自然段,看同學們讀得是否流利。(開頭和結尾兩段)
全班齊讀。
師:默讀一遍之后就能把課文讀那么流利,可見同學們平時的好功夫了。李老師欣賞你們。
c.匯報、交流 : 課文中,讓你感興趣的內容有哪些?……
d.師:剛才發現不少善于思考善于發現問題的同學,誰來說說,讀了課文,你又有什么新的疑問?
學生質疑
4. 出示小黑板,歸納同學們提出的幾個有價值的疑問:(1)特殊乘客是誰?(2)植物種子經過太空旅行后,果實發生了什么變化?(3)變化的原因是什么?(4)變化之后有什么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