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有度閱之有效——人教版四上《卡羅納》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借助學習提示,合理取舍文本內容,確定研讀重點;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鼓勵學生自主、合作研讀,實踐閱讀能力;淡化教師教學主導作用,在學生疑惑處、迷茫處巧妙點撥,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感悟,合作學習的方式,感受卡羅納的不幸,了解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是怎么做的。
2.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從大家的言行中受到啟發,激發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體會他人對卡羅納的關愛,激發關愛他人的思想。
教學過程:
一、激發期待,導入文本。
1.出示資料:
他是班上年齡最大的,已經十四歲了。他的頭很大,肩膀寬寬的,笑的時候,樣子很可愛,像大人一樣總喜歡思考問題。他在母親生日時,用了三天時間寫了一封長達八頁紙的信,還在信紙周圍畫上裝飾,送給母親。
師:你覺得這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知道他是誰嗎?——板書:卡羅納
2.激發閱讀期待:這個樂觀開朗、深愛母親的男孩就是卡羅納,咱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就跟他有關。請打開書,自由讀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自由讀文,說主要內容:卡羅納的母親去世了,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同學、老師和家長都關愛他。讀完課文,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咱們都為卡羅納的不幸遭遇感到傷心、難過。(生成板書:不幸)
【設計意圖:在這段課外資料的呈現中,學生初步感受到卡羅納是一個樂觀開朗、深愛母親的孩子,既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期待,同時也為更好地理解卡羅納失去母親的悲傷作了鋪墊。】
二、提示引路,研讀文本。
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學好略讀課文我們可以借助課文前的——學習提示。出示:
默讀課文,看看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是怎么做的;再說說你從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啟發。
你覺得可以怎么學習這篇課文?(指名說)咱們就按學習提示的要求來學習這篇課文。
【設計意圖:根據提示確定學習內容,合理取舍文本,引導學生根據提示要點進行自主學習,可以避免因為目標導向的不明確,而導致的重點不明面面俱到的講解,同時也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更明確。】
朗讀悟情,感受不幸。
默讀課文,找出描寫卡羅納遭到巨大不幸的句子,用“——”劃下來。
交流并出示:
他的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腳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
卡羅納走進教室,突然放聲大哭起來。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時候,母親差不多每天都來接他;要考試了,母親總是俯下身來向他千叮嚀萬囑咐。
卡羅納翻開書,當他看到一幅母親拉著兒子的手的插圖時,突然雙手抱住腦袋,趴在桌子上號啕大哭。
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卡羅納獨自站在一邊端詳著我,他的目光里充滿著無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說:“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
師:同學們,人的一生或許會經歷很多痛苦,但最令人痛苦的事情莫過于失去母親,如果你是一個懂得體諒的孩子,一定能把卡羅納的傷心讀出來,先試著正確地讀讀這些句子,再選擇一句讀好它。
(生自由朗讀后,指名讀,隨機點撥。)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默讀課文,找到描寫卡羅納不幸遭遇的句子,再引導學生用已經在精讀課上習得的朗讀方法自己去讀好這些句子,走進卡羅納的內心,此處教師為學生搭建一個實踐自己朗讀能力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