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三首(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詩,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體會詩詞的內容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1、查閱有關詞的資料以及三位詩人的生平和創作情況。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鄉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
一、談話導入
1、 同學們,古詩詞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璀璨的明珠,自古以來,優美的詩作浩如煙海。在過去的學習中,你們都記住了哪些古詩詞呢?讓我們來背一背。
2、 師談話過渡:同學們真了不起,已經積累了這么多的古詩詞,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三首古詩詞。板書課題:古詩詞三首
3、 這節課,咱們先來看看宋代詩人翁卷的《鄉村四月》和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
二、學習《鄉村四月》
1、揭示詩題,簡介作者
(1)讀詩題,理解詩題。“鄉村四月”指的是江南農村晚春的時節。
(2)學生交流課前所了解的有關詩人翁卷的資料,老師根據學生的發言簡要補充。
介紹詩人:永嘉(今溫州)人,南宋詩人,一生沒有做官,與趙師秀、徐照、徐璣合稱“永嘉四靈”。范成大:南宋詩人,號石湖居士,詩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合稱“南宋四大家”。
2、初讀詩歌,理解詩意
(1)自由朗讀《鄉村四月》,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蠶”、“!钡淖x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義。
(2)指名讀詩,師生正音。
(3)默讀古詩,借助課文的注釋和插圖,理解詩句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同時,畫出難以理解的詩句。
(4)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3、細讀品味,感悟詩情
(1)師談話:人在景中,景隨人移!多l村四月》這首詩描寫的是江南農村晚春時節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后兩句寫人,整首詩就像一幅色彩明麗的圖畫。現在,就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讀詩歌,根據詩意,想想你都感受到了什么?
(2)在學生個體充分讀詩思考的基礎上,指名說一說,師側重在以下三方面引導學生說具體:
①讀詩歌前兩句,找出詩歌所描寫的景物“綠原、白川、子規、煙雨”,說說它們美在哪里,感受江南水鄉晚春時節特有的美麗景色,體會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
②讀詩歌后兩句,找出描寫農活的詞語“蠶桑、插秧”,抓住“少、才、又”,感受“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懂得“一年之計在于春”的啟示,體會作者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贊美。
③讓學生邊讀詩文,邊看圖,邊想象,再把想象到的說一說,要說得具體些,不要停留在翻譯古詩的層面上。
4、誦讀詩歌,升華情感
(1)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師范讀。
(2)生說一說誦讀的注意點,師適時點撥。
(3)生自由誦讀,師巡回指導,引導學生讀出作者的情感。
(4)相互背誦詩歌
三、引導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過渡:同學們,欣賞了《鄉村四月》給我們帶來的江南農村晚春時節的迷人景象和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動情景,接下來,讓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同樣是描寫田園風光的詩歌——《四時田園雜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