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珊迪教學實錄+習題設計+說課設計
二、為下面句子加上恰當的關連詞語。
1.小珊迪( )被軋斷了兩條腿急需用錢,( )還是堅持把欠先生的錢讓弟弟送了去。
2.黃繼光( )不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我軍在黎明前( )難以奪下敵人的597.9高地。
3.( )駱駝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人們把它叫做沙漠里的船。
三、給下面的句子加上詞語,讓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具體。
1.他身上只穿一件( )的單衣,( )的小臉凍得發青。
2.( )的珊迪躺在一張( )上。
3.( )的小珊迪的( )的品質,將永遠打動著人們的心。
四、把下面次序錯亂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并在括號內標明序號。
( )由于他肯下苦功,進步很快,二十五歲時,華羅庚成了世界著名的數學家。
( )從十五歲起,華羅庚開始寫數學論文。
( )華羅庚教授是一位自學成功的著名數學家。
( )二十歲那年,他得了傷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條腿殘廢了,但他毫不泄氣,繼續向科學城堡進攻。
( )他十四歲開始自學數學,每天堅持十小時,從不間斷。
( )在清華大學,他看到更多的數學家,并開始學外文。
( )一九三一年,二十二歲的華羅庚應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的邀請,到清華大學工作。
《小珊迪》第一課時說課設計
一、說教材:
1、教材理解:
《小珊迪》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愛丁堡的故事:賣火柴的小男孩——小珊迪為了歸還四個需要找還的便士,被一輛馬車軋斷了雙腿,但他仍然吩咐他的弟弟到旅館給先生還錢,臨時前掛念的仍然是他弟弟今后的生活。那位買火柴的先生被感動了,答應小珊迪永遠照顧他的弟弟。小珊迪懷著感激死了。
全文語言平實,卻閃現著作者對小珊迪的無比同情和深深的敬意,充盈著誠信的精神光輝。《小珊迪》一課講述的故事年代久遠,并且遠離學生的現實生活。人教社選擇這一課大概并不是想通過它來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畢竟離學生的現實生活太遙遠了。那么它的現實意義何在?我想,這篇課文打動我們的不是文章的語言和寫法,而是小珊迪貧困的處境、是小珊迪為生計而乞求叫賣的形象、是小珊迪人窮志不窮的骨氣、是小珊迪誠實守信的高尚品質。而這正是這個社會所需要的做人的品質,也正是本文獨特的人文價值之所在。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敘述的特點,理解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悟和交流,培養學生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能力。
德育目標:學習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內容安排:
第一課時:帶著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悟情。重點落實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第二課時:引導學生繼續學習課文,了解敘述順序,并沿著文中的“我”的感情的變化深入到語言文字中去研讀,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本設計為第一課時教案)
3、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激發學生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從中學習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
創新點:在小珊迪受傷,七個便士不知去向的時候,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