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學《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之開頭設計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并板書:10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師:同學們,看看老師板書的課題,你關注了什么?
生:我關注了黃河。
師:那好啊,你能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黃河嗎?
生: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也是我們的母親河。
師:很好,還關注了什么呢?
生:變化。
師:怎樣叫變化?
生不知道,作思考狀。
師:同學們,你看,老師今天穿的衣服有變化嗎?
生:如果和昨天比就沒有變化。
師:(故作疑惑狀)為什么要和昨天比呢,我只是問你今天有沒有變化呀!
生:沒有昨天的比較哪來的比較呀!
師:哦,原來看有沒有變化還要進行比較呀!
師:那你們再繼續看課題,如果我們要研究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話,要知道哪些內容呢?
生紛紛舉手
生:要知道黃河以前是什么樣的
生:既然是變化,當然還要知道現在的黃河是怎樣的
師順勢板書:以前 現在(見后)
一生迫不及待的舉手
生:老師,我認為光知道這些是不夠的,還要知道它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師:說的太好了,我們知道黃河的變化是不夠的,還要知道它變化的原因啊!同學們,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子孫,看到自己的母親河變成現在的樣子,我們僅僅知道這些就足夠了嗎?如果你是作者的話,是不是這篇文章寫到這兒就可以結束了呢?
生:不是的,還要再寫人們是如何治理黃河的!
師板書:治理
師:是啊,本文的作者也是千千萬萬中華民族子孫的一員啊,他的想法和你們是一樣的,他也想到了這一點。
再讀課題: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師:我們再來看“變化”,現在明白我們應該怎樣學習這篇課文了嗎?
生:知道了。要弄明白四個問題,即1、黃河以前是什么樣的2、如今的黃河又是怎樣的3、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呢?4、人們是怎樣治理的呢?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問題總結在黑板上。
師:看看老師的課題寫完整了嗎?
生:少“*”這是一篇自讀課文。
師:老師以前說過,我們在學習自讀課文的時候有一個很好的學習朋友不能忽略,是什么啊?
生:閱讀提示!
師:是的,下面你們自讀閱讀提示,根據你們總結出來的學習思路,小組學習,過會我們進行交流。
反思:這是我在教學《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一課的開始部分。可能是課堂上靈感的迸發吧,打破固有的老師提出問題引導走進課文的模式,大膽進行了嘗試,不讓學生看書,就根據課題,讓他們想象會寫什么內容,如何去寫,結果發現他們的想法是對的,教師上下來很輕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前所未有的高漲。中間肯定還有不足的地方,或許也有不符合現在教學潮流的程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