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學實錄
生:漓江水非常清,清得都能看見山的倒影。
生:水非常靜,靜得沒有波紋。
生:靜得好像一面鏡子。
師:怎樣看出靜得像一面鏡子呢?
生:能看見山的倒影。
師:對。他也看出這一點了,靜得把山的倒影都照出來了。還有什么特點?
生:水很綠。
師:好,你們看出水很靜、水很清、水很綠。從水再往兩邊看可以看見什么呢?
生:看見周圍的山。
師:你們再看看桂林的山有什么特點呢?給你什么感覺?
生:桂林的山非常清秀,而且連綿起伏。
師:連綿起伏對嗎?〔在黑板畫連綿起伏的圖,指圖〕這種山叫什么?
生:連綿不斷。
師:一座山挨一座山,連綿起伏,桂林的山是這樣嗎?它的特點是什么?
生:桂林的山高低不平,非常秀麗。
生:桂林的山很陡峭。
生:桂林的山非常奇怪,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巨象,有的像駱駝。
師:對,桂林的山有各式各樣的,特別奇怪,還可以怎樣說呢?
生:桂林的山千奇百怪。
師:他說千奇百怪很好,再看看還有什么特點?
生:一座山一座山各不相連。
師:我們北方的大山是連綿不斷,但是這里的山是各不相連的,這就是桂林山的特點。再看看山是什么顏色的?
生:綠的。
師:可以怎么說?
生:翠綠。
師:形容山很綠,怎樣說更合適?
生:郁郁蔥蔥。
師:對。郁郁蔥蔥,都是綠的,不像我們北方有的山是光禿禿的。所以桂林的山顯得特別清秀。〔教師指圖讓學生看〕這座小山像什么?
生:像巨象,像駱駝。
師:有的像駱駝臥在那兒,所以桂林的山是──千奇百怪。我們再看看這些山一座座立起來還像什么?
生:像竹筍。
師:對。像竹筍一座座直立起來。你們再看看,除了山和水還看見什么?
生:山上有亭子,水上有小船,還有花草樹木。
師:對。 這兒有綠樹紅花,山上還有小亭子,水上有小船。在漓江上還有一種用竹子或木頭做的船,不是汽船或輪船,是什么?
生:是竹筏。
師:對。竹筏、木筏,漁人在江上打漁,你們看這幅圖,漓江的水是這樣綠,這樣清。山是這樣奇,這樣秀,山圍繞著水,水映照著山,山山水水都融合在一起了,美不美?
生:美極了。
師:對呀,美呀!咱們也好像來到桂林了,就這么一幅美的圖畫怎么介紹給別人呢?打開書,看看課文是怎么寫的,如果你要看到這幅圖,你怎么寫?下面小聲讀。
生:〔小聲讀全文。〕
師:這篇課文作者寫的什么呀?
生: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桂林的山水非常美。
生:這篇課文寫桂林的山水非常清秀。
師:用一個字表示,怎樣說?
生:美。
二、深入學問,體會感情。
﹝本環節的設計以激qing的贊嘆讓學生體會漓江水的特點。讓學生猶如親臨漓江,蕩舟觀賞這一美景。指導學生正確度理解詞句,借助各種教學手段感受詞句所描述的情境。想象詞句所描述的情景。體會桂林水的特點:靜、清、綠。﹞
﹝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這一小段告訴我們什么?
生:作者蕩舟漓江觀賞桂林的風景。
師:為什么作者要蕩舟漓江來觀賞桂林的山水呢?文章是怎么用一兩句話把這個意思說出來呢?
生:因為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作者要蕩舟漓江觀賞桂林的山水。
師:什么叫“觀賞”?
生:觀賞就是觀看、欣賞的意思。
師:對了。觀看、欣賞,享受一下這美的景物,領會一下風光的美麗。
這句話可以看出作者是在什么地方觀賞桂林山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