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觸摸春天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中一些含義很深的詞句,并自主發現、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教學創新點:以讀為線,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拓寬知識面
教學準備: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1.教師簡單導入,學生表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文先寫___________________,接著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師訓練學生有針對性地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相機挑選出研讀專題:為什么安靜捉住蝴蝶,然后又放了蝴蝶?
3.教師過渡,切入3、4、5自然段的教學,解決研讀專題:
(1)訓練學生個人朗讀,著重指導“慢慢地”一句賽讀,齊讀。
(2)被捉住的蝴蝶,在安靜的手中——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驚訝,如果你就是安靜,此時此刻,驚訝的你在想什么?用材料引出學生想象的縱深度:夜晚,我在燈下寫稿,一直飛蛾在我頭頂上飛來飛去,騷擾著我。趁它停下來的時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動彈了。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讓我忍不住放了它!用關聯詞訓練學生小結零散的表達:這究竟是什么?是蝴蝶,是蝴蝶!——這究竟是什么?不僅是蝴蝶,而且是生命!
(3)引導學生解決研讀專題:為什么安靜捉住蝴蝶,然后又放了蝴蝶?這一“放”表現了安靜對生命的——愛護和尊重!
4.教師過渡:咱們好好地讀一讀第6自然段,稍微慢一點兒,輕輕地,把安靜對生命的這種愛護好好地讀出來!
5.學生配樂朗讀第6自然段。
6.教師承接,提出問題:蝴蝶,在安靜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及其優美的曲線——這條優美的曲線,也許給了安靜深刻的啟示——聯系下文,你能找到關乎生命意義的啟示嗎?
7.學生表述: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教師引導學生補讀:誰都有生活的權利,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蝴蝶;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哪怕是一個雙目失明的——盲童!學生集體補讀,反饋傾聽。
8.教師組織學生:(1)教師轉換這句話語義,幫助學生理解意思:每一個生命都有活著的權利,每一個生命都能創造屬于自己的成功、屬于自己的精彩。(2)聯系前文安靜放蝴蝶的事情,體會她對生命的尊重——誰都有生活的權利;(3)聯系實際事例拓展,體會“誰能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9.教師小結:(1)生命如此美好,所以安靜不僅——熱愛生命,而且尊重生命!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課題——想一想,這個課題是不是省略的一點兒什么?(觸摸春天的生命)現在,你能解釋一下文章開頭為什么寫安靜整天在花叢中流連了吧?(她喜歡花兒在春天中旺盛的生命力)。(2)生命如此美好,安靜會放棄它嗎?(不會,因為一只小小的蝴蝶都有強烈的求生欲望,更何況是一個有著神奇靈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