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學實錄
出示:我感到一股──鮮明!也被頑強的種子折服。暗示讀:
出示:那小小──生命力啊!更被自己的生命震撼。
出示: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
于是,作者開始了對生命的思考。
三、精讀體會
善待生命(讓生命光彩有力)
1、精讀文本:
理解第四自然段。
⑴ 請大家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看看能讀懂些什么,在感受深的地方作上記號。
⑵ 讀后交流:
你讀懂了什么?
① 我讀懂了“我的心跳就是我的生命”。
② 我讀懂了“我可以好好使用自己的生命,也可以白白糟蹋自己的生命”。
③ 我讀懂了“我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
根據學生①②回答,相機引導理解:
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齊讀,這句話講了我們對待生命的兩種態度,能找出兩個關鍵詞嗎?(好好地使用、白白地糟蹋)
a、給“糟蹋”換種說法(浪費、不珍惜)
b、怎樣叫“白白地糟蹋”?(揭示理解方法:聯系生活一講就明白了)
c、怎樣叫“好好使用生命”呢?我們聯系課文內容來理解。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告訴我們飛蛾是怎么好好使用生命的?香瓜子又是怎樣好好使用生命的?誰來讀一讀?(指名讀有關句子)
揭示方法,承上啟下:同學們,剛才我們抓住關鍵詞、聯系上下文理解了這個含義深刻的句子,這些方法,我們在今后的閱讀中可以靈活運用,明白了嗎?
這句話告訴我們,任何人對待生命都可以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既可以( ),也可以( )。那作者究竟會作出怎樣的選擇呢?請同學們齊讀第三句。
d、對自己負責是指什么?(好好使用生命)
比較句子:
a、我要對自己負責
b、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你發現了什么?(作者下定決心)該怎么讀這句話?(指名讀)
作者這樣說了,她是這樣做的嗎?讓我們走進本文作者杏林子,看她是怎樣對自己負責的。(介紹杏林子其人)
課件出示:杏林子頭像及文字:
杏林子也曾經有過美好的童年。然而在12歲那年,她不幸患上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關節硬化,這意味著她的一生將失去行動的自由,只能在輪椅中度過余下的光陰。但是堅強的杏林子并沒有向命運低頭,四十多年來,只有小學學歷的她憑著對生命的無限熱愛,坐在輪椅上寫下了80多部文學作品,被譽為“中國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她組織成立了“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為中國臺灣100多萬殘疾人作出了貢獻。她離世之后,家人根據其生前遺愿把軀體捐給醫院供醫學研究。她有一句名言:除了愛,我一無所有。
師:杏林子就是這樣對自己負責的,她深深地珍愛著自己的生命。(板書:珍愛)讓我們記住她的這句名言,讀:除了愛,我一無所有。把這句話深深地刻在心上,再來一次:除了愛,我一無所有。
④ 推薦讀物:
同學們可以上網搜索“杏林子紀念冊”,更多了解杏林子。
2、引領正確的價值觀:
讓生命光彩有力:
⑴ 過渡:同學們,杏林子用自己的行動,實現了“對自己負責”的莊嚴承諾。所以,課文最后她深有感觸地說道──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⑵ 質疑。有不理解的地方嗎?
⑶ 理解:
“生命短暫”、“無限的價值”、“活得光彩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