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學實錄
一、導人新課,感知生命1、揭題,畫面感知: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19課。
生(齊讀課題):生命 生命
師: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段錄象,請同學們用心欣賞,看看你是否從畫面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
。úシ艅赢課件:小草生長、花兒綻放、蜜蜂采蜜)
畫外音:嫩芽從土里鉆出來,綠葉舒展,在風中舞動身姿,生命的誕生是多么神奇!五彩繽紛的花兒欣然怒放,綻放的花兒似乎在向我們展示著生命的美好!花叢中蜜蜂嗡嗡,辛勤采蜜,它們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呢?
師:你是否從畫面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
生1:我認為生命就像蜜蜂一樣辛勤勞動。
生2:我感覺到生命就像小草一樣生機勃勃。
生3:我感受到生命必須是堅強的,像小草一樣。
2、走近作者──杏林子:
師:生命神奇,生命美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9課《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同學們,生命如果像鮮花一樣美好,那當然好,是吧?墒,課文的作者──杏林子,她的生命歷程卻很少鮮花相伴,更多的是曲折坎坷。同學們了解杏林子嗎?
生:杏林子是一位殘疾人,但是她并沒有因為生命對她不公平,遇到挫折就站不起來了。
師:你們還了解到什么?
。ㄉ鷵u頭)
師:那就請同學們隨老師的介紹走近杏林子。
。ǔ鍪净脽羝ぉぐ淖謨(nèi)容及杏林子的照片)
師(深情講述):這位就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她在12歲時染上了類風濕關節(jié)炎,全身關節(jié)大部分遭到損壞,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舉,手不能抬,頭不能轉(zhuǎn)。她忍著極大的痛苦,數(shù)十年堅持自學,憑著堅強的毅力,寫了四十多本著名的散文、小說。她忍著極大的痛苦,高聲呼喊著“生命生命”!(指課題)
課文的作者杏林子,她是怎樣感受生命的?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
二、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翻書,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音讀準。
(生朗讀課文,個個讀得很投入,師巡視,給予個別生幫助)
師:老師看到同學們都很投入地讀課文。下面,我們一起合作來讀讀課文。
男生、女生分段朗讀,看看誰讀得好。
師生分段朗讀課文。(師隨機評價,鼓勵學生,學生的朗讀逐漸入佳境)
2、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師:讀得真好!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講什么?試用一句話概括。
生1:第一段寫作者在燈下寫稿,抓住了一只飛蛾。她感受到了飛蛾那頑強的生命力,后來就把它放了。
師:這段話寫了什么事。請用簡練一些的語言來說。
生1(重新組織語言):寫飛蛾拼命掙扎,作者感受到了飛蛾的頑強生命力,就放了它。
師:第二件事寫什么?
生2:寫一粒香瓜子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頑強生長。
師:很好,語句簡練。
師:第三件事寫什么?
生3:作者用聽診器傾聽自己的心跳。
師:很簡練,會抓住課文的主干來概括。
師:(幻燈片出示)
⑴ 小飛蛾險境中極力掙扎。
⑵ 香瓜子磚縫中不屈向上。
、恰 拔摇膘o聽心跳感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