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家》第二課時課堂實錄
生:用木頭之類的敲打衣服,使衣服洗得更干凈。
師:是不是?
學生齊答:是。
師:怎么樣的敲打?搗衣的時候會怎么樣?
生:很用力,會發出響聲。
師:那這么響的聲音,這些鴨子全是聾子啊,(學生笑了)那它們為什么從不吃驚呢?
生:它們已經習慣了。
師:怎么會習慣的呢?
生:因為它們長時間見到很多婦女在搗衣。
師:就不吃驚了對不對。還有沒有?還有,你說。
生:這些婦女不去傷害它們。
師:而且是從來不去傷害它們。
生:它們跟這些婦女相處得很久,而且不去傷害它們。
師:難道就是跟這些婦女相處得很久,不去傷害它們嗎?其他人呢?你來說。
生:鄉村里所有人相處很久都不來傷害它們。
師:明白了嗎?
學生齊答:明白了。
師:所以它們從不吃驚,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哎呀,鄉下人家的雞和鴨對于鄉下人來說是不是最平常的?但經作者這樣一寫,你有沒有感覺到可愛一些了?那錢老師就要請你們模仿這兩個自然段的寫法,寫一寫鄉下人家的其他動物,貓啊,狗啊,牛啊,不要忘記把你的大名寫在下面。(學生開始寫話,老師巡視)
師:(把兩位同學的練習紙拿到展臺上)好,已經有兩位同學寫好了,那下面的同學呢如果你還沒有寫好,請你先抬頭聽一聽,待會兒有值得你借鑒的地方呢,你可以借鑒一下,待會兒繼續完成它,好嗎?好,我們先來看這位同學的。這位同學叫王時煒,由于這個屏幕不是很清楚,錢老師來念一念哦。
師:(一邊念,一邊評價,一邊當場修改)“狗,在鄉下是在普通不過的動物。”這個在字用錯了,應該用什么在?
學生修改:再見的再。(老師當場改過來)
師:還有開頭這里兩個字的位置不夠規范,稍微往后靠一點點,兩個字的位置空出來,開頭空兩格。這位同學很聰明,這個句式他已經學會用了,同學們發現了嗎?“狗看見別人向它走來”這里丟了一個“人”字,是不是啊?“狗看見別人向它走來,狗就搖著尾巴”漏了一個“巴”字,(學生議論了)你老漏字哦,看來你吃飯老漏飯粒。兩個狗用在這里可以去掉一個“狗”,是不是?“狗看見別人向它走來,就搖著尾巴,伸什么”,“伸長舌頭”或者“伸出舌頭”,又漏字,“發出呵呵的聲音”,“呵呵”象聲詞用雙引號,“仿佛對人表示喜愛”。好,錢老師覺得你寫得這個鄉下人家的狗啊,很好客,這句話表達得不多,“仿佛對這個人表示喜愛”,如果啊,你能夠把這個狗怎么樣搖著尾巴,怎么樣的伸著舌頭,寫出來就會更好了,好不好,王時煒同學,明白嗎?
師:我們再來看看第二位同學,叫什么?
師:同樣的兩格位置不夠規范。“牛,鄉下人家肯定會養的。”這個句式也學會了,“從田邊的小徑上經過”,這個“小徑”用得很棒,有鄉下人家的味道,“總會見著幾只牛”,這個“只”把它改成“頭”,幾只牛太小了吧,“它們在田地里悠閑地吃草”,你們覺得哪個詞用得好?悠閑,看來這頭牛不太受累。“不時地甩甩尾巴,驅趕蚊蠅”,哪個詞用得好?“即使有人大聲喊叫,也置之不理”,只顧著自己悠閑地吃草了,得有人來牽它它才會走呢。好的,這個鄉下人家的牛啊,還是挺有一番別的滋味的。好,同學們,看看你的,迅速地改一改,改好放在邊上,開始。(學生修改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