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下人家》第二課時課堂實錄
師:你知道什么是紡織娘嗎?
生:紡織娘是一種昆蟲。
師:對不對。
生齊答:對。
師:不是真正的娘娘哦。它是昆蟲哦,我們來看。(點擊出現(xiàn)紡織娘的圖片)這就是紡織娘,它會發(fā)出“織,織,織”勤勞的聲音。那這段話當(dāng)中啊,到底是寫紡織娘還是寫月明人靜的夜晚呢?
生齊答:月明人靜的夜晚。
師:那寫月明人靜的夜晚干嘛還要寫紡織娘呢?哎,你說。
生:因為他們是聽了紡織娘的聲音進入夢鄉(xiāng)的。
師:更甜美的夢鄉(xiāng)了,那這個紡織娘的聲音對這個月明人靜的夜晚,對寫這個月夜的安靜有沒有作用呢?嗨,你說。
生:就是因為月夜很安靜,才會聽到紡織娘的歌聲。
師:你們覺得有沒有道理啊?
生齊答:有。
師:哦,是的,讓我們來看古人的一句詩,(屏幕出示: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你能讀懂嗎?
生自由讀,然后齊讀。
師:什么意思,懂嗎?
有學(xué)生說不懂。
師:不懂,聽人家說說你就懂了。你說。
生:我能讀懂下半句的意思。
師:那就說下半句吧。
生:就是如果能夠聽到鳥鳴的話,那樣子的話山里面就很安靜了。
師:山谷就顯得更幽靜了。那第一句呢?那位男生說。
生:竹林里如果能聽到蟬的叫聲,就說明竹林很安靜才能聽到蟬的叫聲。
師:是竹林還是樹林?
生齊答:樹林。
師:樹林因為有了蟬的叫聲會顯得更加安靜,這是一種特殊的寫法,叫做用聲響來襯托周圍環(huán)境的安靜。你看,正因為紡織娘輕微的歌聲都聽得見,你說,這月夜靜嗎?
生齊答:靜。
師:讓我們靜靜地讀讀這段話,月明人靜的夜里,女生預(yù)備起。
女生齊讀這段話。
師:是啊,好甜蜜啊,課文學(xué)到這兒呢,我們已經(jīng)學(xué)完了,那同學(xué)們看一看這一些畫面,它們之間好像是并列的關(guān)系,你發(fā)現(xiàn)沒有,一組組的畫面,是不是啊?那我們排列的時候是不是可以亂七八糟地排列呢?我可不可以先寫門前的晚餐,再寫雞群覓食,再又寫門前的鮮花,這樣排列呢?
生齊答:不能。
師:為什么不能,不能這樣排列?說說理由,為什么不能?
生:因為這樣時間就倒過來了,這是不可能的。
師:也就是它是有時間的順序。這個是一天當(dāng)中時間的順序,還有呢?
生:還有季節(jié)。
師:有沒有?
生齊答:有。
師:是的,先寫……
生接:春天,夏天,秋天
師:哦,原來有季節(jié)的順序,能換嗎?
生齊答:不能。
師:還有什么在里面?(稍等片刻之后)看不出來了吧,錢老師幫你們一下,他先寫……
生接:屋前
師:再寫……
生接:屋后
師:先寫屋前,再寫屋后,我們一般都說房前屋后,在空間上它也有個順序,能換嗎?
生齊答:不能
師:都是很巧妙的,發(fā)現(xiàn)了沒有?
生齊答:發(fā)現(xiàn)了。
師:錢老師再告訴同學(xué)們,這是一篇散文,散文呢,它可以寫很多它看到的內(nèi)容,這篇文章就寫了這么多畫面,散文有個特點,它始終會圍繞一個意思來寫,快速地瀏覽一下課文,這篇課文是圍繞哪一段話來寫的。
生齊讀第7自然段。
師:猜猜錢老師為什么要把獨特、迷人變紅嗎?你說。
生:因為前面的文章都在寫鄉(xiāng)下人家的獨特、迷人。
師:你們感受到了嗎?
生齊答:感受到了。
師:是啊,都是在寫出鄉(xiāng)下人家獨特、迷人的風(fēng)景。陳醉云啊,在他的一生當(dāng)中,像這樣清新自然的筆墨是不多的,所以值得我們好好地去讀讀背背。這個單元呢,還要求我們開展一次走進田園生活的綜合性活動,同學(xué)們要好好地去搜集一些這方面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