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四月教學實錄
一、以讀為主,使學生讀出韻味
語文教學注重以讀為主,古詩教學中的讀更為重要,只有進入詩歌意境的最高層次的讀詩境界,才能領悟到我國古代文化的精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格外注重對學生讀詩的訓練。從大的環節上看是分為“初讀——按節奏讀——品讀——帶著感情讀”等有層次的、遞進的讀。在讀的指導上做到了“自由讀,力爭讀正確、流暢;按節奏讀,讀出詩的韻律;想象畫面讀,讀出詩的情感;創設情境讀,讀出詩的意境”。在讀的過程中,做到了學生讀得形式多樣、讀得層次分明、讀得情感酣暢。整節課,通過以讀代講,讀中感悟, 讀出了感覺,讀出了魅力。還通過品味語言、想象情境來引導學生讀出了味道,讀出了情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每讀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體驗。
二、感悟詩情,促學生想象畫面
一首詩,就是一幅畫。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通過氛圍的創設、情感的鋪墊,引生入畫。讓學生從讀中感悟鄉村的美景,從而進一步理解詩意,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然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想象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想象勤勞忙碌的人們,把仿佛看到的、聽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誦讀傳達出來,從而化語言文字的符號為鮮活的畫面,鮮活的意境。讓學生通過想象感悟詩意,學生學得自然其樂融融。
三、重視學法,讓學生習得方法
教師在課堂上重視學法指導,在指導學生朗讀時,不僅讓學生實踐感悟,還幫助學生提煉方法,授之以“漁”,舉一反三。
本節課教師隨時注意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在初讀之前,讓學生聯系以前誦讀古詩的經驗,說說怎樣讀古詩比較好。這樣聯系已有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讀詩該注意的問題,在初讀時就可以達到一定的目標;學生在品讀古詩之前,讓學生在小組內按照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來認真研讀古詩,并提示了學生學習的方法,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不會盲從,學得自然扎實,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品讀古詩的時候,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并總結出了這種學習古詩的方法,授之以“漁”,并將學法應用到了實踐中去。同時,還注意抓住語言點來訓練,通過作詩讓學生感受田家繁忙、緊張的生活,使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一步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