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昌學射》教學設計
我在備課的時候,走了“三步曲”:
一、是要思考文章所揭示的寓意是什么,是教師對寓言的理解,這只是從人文的角度的解讀。理解到這樣的程度還遠遠不夠。只邁出了第一步。這第一步也是頗費一番腦筋的,就本文而言,多元解讀文本也需要潛心理解。
二、是要發現課文在表達方面有哪些特點?
通過這篇課文中,有相似的結構段,有與寓意關聯緊密的布局謀篇的特點,還有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清晰明了地記敘等特點。要與寓意的揭示巧妙地結合起來。這樣的解讀讓我的認識又提升到另一個層面上了。
三、是要結合學生終身學習語文的習慣、能力來思考,并進行訓練。我們始終都應該牢記——“用教材來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設計了“自讀自悟,學習練寫批注”的環節。我的初衷就是希望自己能夠站在學生終身發展的角度,培養學生的習慣和能力!我認為這樣的教學就更有實際的意義和價值!
一句話,教學的目標決定教學的效果。因為理念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效果。
當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懇請同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