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最強音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體會《國歌》高昂激越、催人奮進的豪邁氣概。
3、用自己的話說說《國歌》誕生的過程。
教學重點:體會《國歌》高昂激越、催人奮進的豪邁氣概。
教學難點:體會《國歌》高昂激越、催人奮進的豪邁氣概。
教學過程:(課前板書:中華民族的最強音)
一、引入:
師:同學們,每周一我們都要舉行升國旗儀式,在升國旗儀式上,所有的同學要高唱一首歌曲,就是-----
生:國歌。
師:唱起《國歌》,你有什么感受?
生1:莊嚴。
生2:尊重。
生3:嚴肅。
師:我們來唱一唱。
(師彈手風琴,學生齊唱。)
二、朗讀課文,講述《國歌》誕生的過程。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一篇講述《國歌》誕生過程的文章-----
生:中華民族的最強音。
師:請大家大聲朗讀課文,讀準詞語、讀通句子。思考《國歌》的作者是誰。
生自由讀。
師:通過讀課文,我們了解到,《國歌《的詞作者是----
生:田漢。
師:曲作者是----
生:聶耳。
(課件出示《國歌》作者照片。)
師:請大家默讀課文,思考《國歌》是怎樣誕生的,可以用筆劃出相關的句子。
生默讀。
師:請同學讀一下。
指名讀課文,齊讀最后一段。
師:又讀了一遍課文,我想大家對《國歌》誕生的過程,有了些了解。和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同桌一組,互相說《國歌》誕生的過程。
師:交流一下你的收獲。
指名講述《國歌》誕生的過程。
師指導:
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后又侵占了華北,民族危亡之際,人民奮起抵抗,田漢在反映人民抗戰的影片《風云兒女》中,寫了《義勇軍進行曲》,聶耳寫了曲譜。
這首歌極大激勵了愛國志士,成為戰斗的號角。
1949年,《義勇軍進行曲》被定成為代國歌,毛主席、周總理都支持這個提議。1978年,《義勇軍進行曲》被定為《國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無數愛國志士用生命譜寫的壯歌,是中國的象征,代表著中國的尊嚴。
(板書:1935年 日本侵占中華 田漢 《風云兒女》 《義勇軍進行曲》 聶耳鼓舞 1949年 代國歌 1978年 《國歌》 象征 尊嚴)
三、體會通過品讀,體會《國歌》高昂激越、催人奮進的豪邁氣概,理解“為什么《國歌》是中華民族的最強音”。
師:文章講述了《國歌》誕生的過程,卻以“中華民族的最強音”為題,“強在這里是什么意思?請你用“強”字組詞。
生1:頑強
生2:剛強。
生3:堅強。
生4:強大。
生5:富強。
師:加上“最”再讀。
生讀。
師:帶入文章題目讀。
師:以《中華民族的最強音》為題敘述《國歌》誕生的過程,《國歌》原來就是《義勇軍進行曲》。 《義勇軍進行曲》唱出了“中華民族的最強音”。請默讀課文,思考“為什么《義勇軍進行曲》唱出了中華民族的最強音?”
生默讀。
師:交流一下。
生1:反映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勇往直前。
生2:鼓舞了愛國志士。
生3:使我們警鐘長鳴。
生4:唱出了中國的尊嚴。
師指導。
師:國歌是用無數志士的鮮血譜寫的。
(課件:抗戰資料。)
師:《國歌》中有“最危險”的時刻一句,你怎么理解?
生讀對應段。討論。
師:日本亡我中華之心未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