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的主人》說課稿2
(二)以情感變化為切入點感受勇敢和智慧
圍繞這一中心句,我首先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時是一種怎樣的感受?而后讓學生細細地品讀2—4自然段,邊讀邊把有感想的地方劃出來,寫寫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小組內讀一讀、議一議,各抒己見。在交流時,我引導學生抓住作者的情感變化邊讀邊想象,適時點撥“作者初觀湍急黃河為之一驚,遠望鼓浪的羊皮筏子為之更驚,細看到筏子上有人更為驚訝”的觀察思路和認識思路,并鼓勵學生用朗讀來展現作者看到羊皮筏子由遠及近時的心情是提心吊膽、驚訝、激動、興奮、吃驚。例如,我抓住了“啊”、“哩”兩個語氣詞、動詞“貼”及“一、二、三、四、五、六”幾個數量詞進行多元解讀,鼓勵學生聯系上下文,進入角色,通過評讀、賽讀、范讀等方式讓學生明白才能怎樣讀出作者的驚奇、讀出作者不可思議的感覺,使學生從側面感受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
(三)在對比中感受艄公高超的技藝
在學生交流第五自然段時,我將指導學生抓住“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體積與五位乘客一位艄公及兩只裝滿的麻袋”進行對比,讓學生繼續采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感受到正是由于艄公高超的技藝,所以他才會這樣胸有成竹、無所畏懼。
(四)抓住關鍵句,深入感受主人形象
在品讀課文第六、七自然段時,我將以“皮筏上的乘客憑什么能風生?”為切入點,創造一個現場采訪的情境:學生們此時就是那些乘坐皮筏的乘客,就是那專心致志的艄公,而我則以采訪者的形式讓學生設身處地體會游客們當時談笑風生、從容不迫的樣子,放心自在悠閑的心態,游客的第一次乘筏的勇氣和膽量,感受到艄公沉著穩健、從容不迫的氣質及他那高超的駕筏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此時讀文章的最后一段,贊美之情自然發自肺腑。
三、延伸拓展、升華主題
面對黃河“波濤洶涌、”“濁浪排空”的氣勢,領略黃河主人勇敢、鎮定的風采。此時學生心中都有許多話想要傾訴,而此時的小練筆更能突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這一版塊中,我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多項選擇的機會。
如:黃河我想對你說……
艄公我想對你說……
我想對自己說……
學生在對不同的角色的選擇與對話中更好地詮釋了自己對課文,對生活的理解。課后,我將給學生布置這樣的幾個多項選擇的作業: 1、在人與外界的各種挑戰中,除了課文中介紹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種人,請你收集一些介紹他們的有關資料,在了解的基礎上仿照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的寫法贊一贊他。 2、搜集有關“勇敢、智慧”的名言背下來。
以上內容僅僅是我的初步設計,我還會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一步的提高和修改。
板書設計:
艄公 沉 著 鎮 靜
黃河的主人 戰勝困難
乘客 談笑風生 從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