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教案
21、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教學目標
1、列在首位的是情感價值目標。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對宋慶齡的崇敬與懷念之情。
2、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內容,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培養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領悟課文內容的能力。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無論……總是……”、“只要……就……”造句。
二、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4、5兩個自然段。第四自然段描寫了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重在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句,來理解、感悟樟樹的“蓬蓬勃勃”。第五自然段介紹了樟樹的可貴之處,這不僅是文章的重點,同時也是文章的難點,理解這一段的內容對理解文章的中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即讓學生領會樟樹那永久保持的香氣的象征意義,懂得樟樹的特點和宋慶齡高尚人格之間的聯系。
三、教學設計
這(一)情境渲染,切題導入。
1、上課伊始,媒體介入,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宋慶齡的故居。
2、看完錄像,你有怎樣的感受?
3、是呀,宋慶齡的故居非常優雅,典型的歐洲建筑,美中不足的是,房子小了一點,所以周恩來就勸宋慶齡同志搬個家。可是她不肯,說:“我舍不得這兩棵樹。”(出示:她不肯,說:“我舍不得這兩棵樹。”)
3、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宋慶齡非常喜愛這兩棵樟樹。)
4. 的確宋慶齡非常喜歡這兩棵樟樹,那這究竟是兩棵什么樣的樟樹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學生齊讀課題)
(二)、細讀課文,體情悟道。
1、本課我們要共同探討兩個問題
1、宋慶齡故居前的樟樹是什么樣的?
2、宋慶齡故居前的樟樹高貴之處在哪?
4、自讀課文,找出問題的答案!用大括號括起來。
5、注重朗讀,感受樟樹外形美。(第四小節)
指明回答,屏示第4小節
讀,那個詞最能概括樟樹外形特點。(蓬蓬勃勃)
什么叫蓬蓬勃勃?(形容非常繁榮、旺盛。)
默讀第4小節,勾畫出作者用哪些詞具體表現樟樹的蓬蓬勃勃?
多么蓬勃地兩棵樟樹呀,小聲再讀一讀,體會作者用詞的精準。
多么頑強的兩棵樟樹呀,無論是_______還是_____,它們總是____________)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無論是狂風還是暴雨,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無論是干旱還是洪災,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
多么頑強的生命力,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齊讀第4小節)
我們把兩棵樟樹的蓬蓬勃勃形象,歸納成樟樹的外形美。
6、注重比較,品味樟樹內在美。(第五小節)
了解了樟樹外形的蓬蓬勃勃,我們再來看看本節課的第二個問題:宋慶齡故居前的樟樹高貴之處在哪?
“永久保持”什么意思?哪里體現了樟樹的可貴?(即使……仍然……)
第4小節寫了樟樹的外形美,那么我們把樟樹的可貴之處歸納成——內在美。
可是天下那么多樟樹作者為什么不寫,偏偏要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呢?宋慶齡跟這兩棵樟樹到底有什么關系呢?
宋慶齡是……。通過上節課的資料查閱,我們還知道——
你們體會到了宋慶齡和樟樹之間的關系了嗎?
透過這兩棵樟樹,人們仿佛就看到——
所以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那兩棵樟樹下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