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實錄及點評
師:面對這樣的一位母親,你心中對她產生了怎樣的感情?
生:崇敬
生:愛戴
師:帶著對母親的崇敬、愛戴之情,我們再來讀這一段話,齊讀:“記憶中……這么重的膽子,翻山越嶺。”
生讀:“記憶中……”
評價。
點評:小組合作學習有實效,組長組織合作學習有序,集體交流組長匯總小組的建議,代表小組起來匯報交流,這是在以前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所看不到的。
b、認識兒子,回報母愛
1、過渡,師:這么偉大的母親,作為兒子,在這之前他感受到了嗎?
生:沒有
生讀“一直以為……”
師:他為自己所犯的錯誤內心感到——難過、愧疚
師:我們來讀讀這些話,表現出兒子的難過、愧疚。
生讀: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
我愧疚地望著母親那瘦小的臉。
師:這是一位怎樣的兒子呢?我們再來認識這位兒子。
生:我們組認為這是一位知恩圖報的兒子。——我做在床沿上,……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流下來。
生:我們組認為這是一位有小心的兒子。——我做在床沿上,……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流下來。
生:……
師:從你們的交流中,老師知道這是一位知恩圖報、有孝心、體貼、值得母親驕傲的兒子。這樣的兒子也感動了我,現在我把這一段給大家讀一讀:我坐在床沿上,把母親抱在懷里,就像小時候……
師:母親留下的淚里,包含了什么?
生:感動
生:驕傲
師:同學們,我們現在還小,還抱不動母親,但是我們可以用讀的方式來抱抱這位母親。誰來讀?
生讀。
師:作為兒女,要把母親的愛放在心里,時刻盡到做兒女的職責,將來用自己有力的臂膀抱起自己的母親,與她分擔憂愁,共挑生活重擔。
師:課文學到這兒,同學們還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自己找出有疑惑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
點評: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意識和能力。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