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新節日 ——習作1教學設計及點評
執教:河南省三門峽市實驗小學 喬蔚 點評:江蘇省昆山市玉峰實驗學校 鄧超[習作內容]
蘇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習作1》:按照自己的心愿設立一個節日。寫清楚設立這一節日的基本理由,想象自己和別人會怎樣度過這一節日。
[設計理念]
1、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走進學生的心靈,展開無拘無束的談話。
2、求真、務實,上一節真實的、扎實的作文課,體現“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習作”的教學特色。
[教學流程]
一、 暢談節日,引出話題。
1、孩子們,今天是幾月幾日?(元月19日)這個大家都知道。如果按陰歷計算,誰知道,今天是陰歷的?(臘月初十)對,再過20天就要過新年了!今天,老師可不是空手來上課的,還給大家帶來了一份賀禮,請看。(出示課件:春節動畫)
2、說說看,人們是怎么過春節的?(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習俗……)
3、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這個習俗已經延續了幾千年,誰知道,古人為什么要設立春節這個節日呢?
(我的思考:因上課時間接近春節,所以,以春節作為話題的“由頭”自然親切。且最喜歡過年的是孩子,春節動畫的播放,將孩子們曾經經歷的一幕幕展現在眼前,那份喜悅、那份快樂迅速消除了孩子們面對一千多名老師的緊張感,而且也為接下來的習作做了良好的情感鋪墊。)
4、除了春節,你還喜歡哪些節日?
(學生自由說)(當學生說到端午節、重陽節等重大節日時,可隨機提問:你是怎么過這些節日的?你知道這些節日的來歷嗎?)
(我的思考:隨機提問的兩個問題緊扣本次習作的兩大重點。老師選擇提問的節日是孩子們所熟知的,避免了學生無從作答的尷尬,很好地打開了孩子們的話匣子。)
5、世界上還有很多很多的節日,每一個節日的設立都有一定的由來,每一個節日都有特定的習俗與慶祝方式,每一個節日都表達了人們一定的心愿。我想問一問,大家心中有沒有很想實現的愿望呀?(指明說)想不想有這樣一些節日,使你的夢想成真呢?這節課,我們就來按照自己的心愿設立新節日。
(我的思考:為何習作?絕不是“代人立言”,必須走出這個怪圈。習作應是作者心中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的真實寫照,折射出的是他對人對事的態度,對生活的感受,表達的是對苦悶的發泄、對熱情的傾吐。透過一行行文字,我們觸摸到的是作者的心靈世界。喬老師引導孩子先從自己的“很想實現的愿望”談起,繼而過渡到通過設立一些節日,“使你的夢想成真”,暗示了此次習作是為了抒發自己心中那份情感、那份愿望,是一種自我需要。)
板書:設立新節日
6、 告訴學生:新節日,指現實中沒有的節日。
二、 打開思路,指導習作。
1、請大家打開書21頁,認真讀一讀習作1的內容,設立新節日,需要弄清楚哪些問題?
2、 老師把大家的回答總結了以下,(出示課件)
想一想,說一說
(1)你準備設立一個什么節日?
(2)你為什么要設立這個節日?(或者說,是什么事情讓你想到設立這個節日的?)
(3)怎樣度過這個節日?(也就是說,通過哪些方式來實現你的心愿?)
(我的思考:這是此次作文的一個大概框架,是老師作為引導者的作用體現,老師沒有過多強調寫作知識和技巧,給學生提供了自由創作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