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七)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指導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了解要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初步了解留心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教具準備:投影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說說讀書時在什么地方做記號?做什么樣的記號?為什么要在這些地方做記號?
2.談話導入,我們不僅能從書本上學到很多知識,靠我們的眼睛細心觀察,也能學到很多知識,今天老師就教你們留心觀察事物的方法。
板書:留心觀察事物
二.指導觀察4.5同版插圖,學習“觀察”的方法
1.首先指導觀察第5頁下面插圖。
(1)學生自由觀察下面的插圖,說說圖上有什么人,他們在什么干什么?再說說校園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
(2)討論交流。
小結:畫面上老師領學生觀察校園一角的景物,老師正在指導學生觀察,同學們聽得很認真,看得很仔細,校園一角有綠樹.紅花.假山和“瀑布”,近處還有一座塑像。
(3)那怎樣觀察周圍的事物呢?組織討論交流。
小結:觀察靜態(tài)的事物要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要按一定的順序。可由遠及近,也可由近及遠;可從上到下,也可以從下到上。
第二.要有重心。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兩事物上,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第三.觀察以后要展開想象。由一事物想象另一有聯(lián)系的事物,鍛煉想象力。
第四.觀察以后要勤動筆。及時把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養(yǎng)成留心觀察,合理想象,勤于練筆的好習慣。
(4)要求學生按上述要求,按一定順序,突出一個重點展開合理想象,把畫面上的內(nèi)容說一說。
2各自練習,指名說說。按從上到下再從左到右的順序后觀察第4 頁和第5頁上面的插圖。
(1)仔細觀察第4頁上面一幅圖,說說圖上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教師小結:觀察動態(tài)的事物,如觀察人.動物等要選弄清誰(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再按照一定順序,有重點地觀察并展開合理想象。觀察人還要注意人物的動態(tài).神態(tài)等。(板書)
(3)要求學生按照上述要求說說畫面上的內(nèi)容。各自練說.口頭練習。
教師提示:說的時候可以從畫面上的觀察者的身份說,也可以將畫面上的人都做為被觀察者,把自己當作觀察者來說。
3按觀察要求分組觀察其余的三幅插圖。
(1)把學生分成3組,一組觀察一幅。
(2)每組選出代表發(fā)言交流。
(3)選出最佳觀察者。
4理清觀察要點:
出示天填空:觀察靜態(tài)的事物第一要--------,第二要-----------,第三要-----------,第四要------。觀察動態(tài)的事物,如果動態(tài)的事物,如果是觀察人,要注意人物的-------,-----等。
三.總結全文
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它可以鍛煉我們的觀察能力,促使我們開動腦筋思考問題,不僅對學習語文,而且對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都十分重要,希望同學們?nèi)巳硕拣B(yǎng)成愛觀察.勤動筆的良好習慣。
四.作業(yè):觀察校園一處景物,按學習的觀察要求,先說說,再寫下來。
板書設計
留心觀察事物
1.按一定的順序
2有重點
3展開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