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花香
教學理念
1.以讀為主,以悟為主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染,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以讀代講,讓學生在把握文中一個主題整體感悟,在讀中感悟并積累。《一路花香》的感悟主題是:世上任何一件東西一個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即不要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處地利用其本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揮作用。這樣的主題學生是可接受的,也是可以基本理解的,但要說感悟要有體驗,對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是存在著一定困難的。我們感悟的過程也是讀書活動的過程,源于這樣的認識,課堂中讀書的時間占著很大的權重,而且使其形成系列,成為課堂學習活動的主線索。從初讀讀正確讀流利開始,再要求讀出味來,把文章讀活了,精讀課文角色的對話,最后在基于整體的基礎上品讀挑水工的最后一段話,體會暗含著的道理。無論是開始的整體感知,還是中期的揣摩角色心理,到最后的推敲聯想,都是在讀書中感悟,伴著這感悟,書也讀得越來越有味越來越有情趣。沒有循序漸進的讀書活動,自然也就談不上學生有什么感悟有什么體驗,無從感悟。讀書活動是一項綜合活動,而且在教學中,伴著讀書活動還設計相應的說話想象訓練、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訓練,使讀書活動成為讀書實踐活動,成為一種綜合性學習。
2.以積累語言,訓練語言為主
《一路花香》教學中,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讓學生充分的講,充分的想象,充分的感悟,在剛開始的時候,在體會破水罐的慚愧心情時,要讓學生充分的想象,具體的說出好水罐和破水罐的不同和它們的之間對話。在中間時,和著動人的旋律和一幅一路鮮花的美麗畫面,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一路鮮花的時候,適時地噴一點花香型空氣清新氣,聞一聞,然后請學生隨著挑水工的足跡說一說你一路看到的情景;接著,再讓學生觀察書上的插圖,試著說一說破水罐的樣子,引導學生從美丑事物的對照中尋找聯系感悟蘊涵著的深刻道理,打通學生思路,激活感悟之源,讓學生產生頓悟豁然開朗,此為感悟“前奏曲”。教學末期,設計兩個話題讓學生自選一題交流:一,也許你在班中是個學習成績不太突出的學生,學了這篇課文你會想……;二,長大后,也許你在一個普通的崗位上是個不太出色的工作者,想起小學時念的這篇課文你會想……先打開學生的話匣子,讓學生在集體交流中相互啟發相互碰撞產生領悟受到感染,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此為感悟“進行曲”。通過以上兩個教學環節,讓本來看似說不清道不明的生活哲理,在小孩子看來也饒有趣味,覺得值得思考可以接受,讓他們在讀書學習中發現世界,發現自我。事實上,教學現場也的確如我們所愿,學生思維活躍,精彩語段此起彼伏,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了對這則寓言的理解和體驗,獲得了啟迪,享受了其間的學習樂趣,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他獨特的感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