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第七冊《春聯》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1.了解春聯的內容和方法,懂得誦讀春聯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2.學會賞讀春聯,并練習創作春聯,領略祖國語言的無窮奧妙,知道春聯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傳統文化
教學重點、難點:在賞讀和揣摩春聯中領會春聯的對仗美和聲律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難點是嘗試寫春聯
教學方法:
自主識字法、小組討論法、合作探究法、教師講解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前置性學習:
1.查找有關春節的習俗
2.課文預習,熟讀課文認過生字詞,并概括文章的大意
3.搜集一些春聯課堂上進行交流
一、課前3分鐘交流,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春聯》這篇文章帶有濃郁的民俗氣息。我從回憶當地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入題,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賞讀課文,了解中華的風俗文化,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生: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春節……
師:同學們一定還知道這些傳統節日的一些風俗習慣吧,誰愿意說說?
生:清明節要掃墓祭祖。
生:重陽節人們要外出登高,飲菊花酒,要孝敬老人。
生:王維在重陽節還寫過一首詩呢!毒旁戮湃諔浬綎|兄弟》。(生背出)
生:我還知道春節。(同學爭著要說)
師: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節日,春節有很多習俗,大家說說看。
生:春節要放煙花爆竹。
生:春節要吃年夜飯。
生:春節要貼春聯,倒貼福。
生:春節我們會有壓歲錢。
……
師: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但我們對春聯的了解還不是很多,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春聯》,它會向我們介紹許多與春聯有關的知識。(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是有效組織教學的關鍵一步。課堂上先讓學生回憶講說中國傳統節日的相關風俗習慣,創設一定的情境切入,自然的過渡到課題。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注重了學生的自我發展。)
二、檢查預習
1.多種形式檢查生字詞
2.小組檢查課文朗讀,并指名朗讀課文
3.默讀課文并找出文中的春聯讀一讀
4.把自己搜集到的春聯跟大家一起分享(學生自己先讀春聯,讓自己對春聯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并能通過讀知道春聯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傳統文化,激發孩子們的愛國之情)
第二課時
前置性學習:
1.你從課文中讀懂了什么?從哪里讀懂的?
2.課文主要介紹了春聯的哪兩個方面?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3.說說課文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4.試著自己寫一幅春聯課堂上相互交流。
一、探究交流,合作自學
在學習文中五副春聯的片斷中,作了如下設計:
師:我們瀏覽著各種各樣的春聯,就像是漫游在萬紫千紅的花園中。(出示課文中的五副對聯)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五副對聯。(分成五個小組,讀對聯、說大意、說感受。)
(生合作學習,自主交流,師巡回指導。)
小組匯報:(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
生:我從中看到了美麗的春光。
師:能具體說一說嗎?
生:又一個春天來了,綠綠的青草,粉紅的桃花,太美好了。
師:從哪看出春光的美好呢?
生:芳草綠、杏花紅,色彩艷麗。
師:能交流一下感受嗎?
生:我愛那美麗的春色。……
小組匯報:(綠柳舒眉辭舊歲,紅桃開口賀新年。)
生:(把對聯讀一遍)我知道“辭”就是告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