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永生的眼睛(4篇)
教學時還應(yīng)引導(dǎo)學生按照提示語的要求,找出含有“驕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再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體會,從而深刻感悟“我”和女兒溫迪的思想感情。
3.教學時應(yīng)特別注意朗讀的指導(dǎo),朗讀要貫穿教學的始終。課文所表達的情意深厚,應(yīng)注意引導(dǎo)學生設(shè)身處地體會人物的心情,讀出人物的感情。可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進行朗讀,讀好人物的對話。
4.在自讀自悟、感情朗讀的基礎(chǔ)上,可引導(dǎo)學生試著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并談?wù)勛约簭倪@些人物的言行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有什么感想,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進一步加深體會。
5.課后可讓學生進一步搜集、整理資料,通過寫倡議書或辦板報的形式向人們宣傳捐獻器官的意義。
《永生的眼睛》教學案例(片段)
體會人物特點,深化學生感受
師:讀過課文后,你最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生:我喜歡琳達的父親。這位父親不僅捐獻了自己妻子的角膜,還決定死后捐獻自己所有完好的器官。
生:我也喜歡琳達的父親。他用自己的言行在影響、教育著孩子們,我覺得他非常了不起。
生:琳達的父親能夠以幫助別人為快樂,可見他的思想境界特別高。
師:看來,這位父親不僅以自己的言行影響了琳達和溫迪,也教育了我們大家。他是我們共同學習的榜樣,他的靈魂必將得到永生。除了父親,還有喜歡的人嗎?
生:我覺得琳達的母親不同尋常,她在課文中是第一個捐獻角膜的人。
師:是呀,文章對這位母親雖然是輕描淡寫,但我們卻能感到她那美好的心靈和高尚的情操。
生:我也很喜歡琳達。琳達能夠在父親的教育下改變自己對捐獻器官的看法,并且遵從父親的遺愿捐獻了父親的角膜,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生:我覺得琳達是個非常有愛心的人。
師:能不能具體談?wù)劊?/p>
生:琳達為去世的母親感到悲哀與苦痛,把年邁的父親接來同住,遵從父親的遺愿捐獻角膜,為自己的女兒感到驕傲,這些都說明她是非常有愛心的人。
師:琳達是貫穿課文始終的人物,她不僅愛父母,愛孩子,也愛別人。她同樣具有一顆美好的心靈。
生:我還喜歡溫迪。溫迪非常懂事,而且多才多藝。
師:課文對溫迪的描寫著墨不多,從哪兒看出來她很懂事?
生:她為外公捐獻器官而感到驕傲,還許下心愿,也要學習外公,死后捐獻角膜。她雖然僅有14歲,卻能夠?qū)璜I器官有這樣正確的認識,能夠為別人著想,我覺得她真是很了不起。
師:是呀,所以溫迪的母親說:“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課文選到這里而止,原文的結(jié)尾是這樣寫的,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原文的結(jié)尾,讀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沒有想到,僅僅是兩周之后,我再一次為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我的可愛的女兒,才華橫溢的小溫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生了……當我簽字時,她的話兒縈繞在我耳際:“你想過什么也看不見會有多么痛苦嗎!”
失去溫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來自俄勒岡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寫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xiàn)在,兩位昔日盲人已重見天日。他們成為您女兒──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麗……”
我的金發(fā)的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著,她的碧眼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學生談自己的體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