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知識點歸納蘇教版
②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③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④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要默出的古詩。
①《水調歌頭》節選 ②望洞庭 ③峨眉山月歌 ④風
宋 蘇軾 唐 劉禹錫 唐 李白 唐 李嶠
人有悲歡離合, 湖光秋月兩相和, 峨眉山月半輪秋, 解落三秋葉,
月有陰晴圓缺, 潭面無風鏡未磨。 影入平羌江水流。 能開二月花。
此事古難全。 遙望洞庭山水色, 夜發清溪向三峽, 過江千尺浪,
但愿人長久, 白銀盤里一青螺。 思君不見下渝州。 入竹萬竿斜。
千里共嬋娟。
5。思念家鄉的古詩。 6.要背誦的課文。
靜夜思 宿建德江 楓橋夜泊 《老師,你好!》全文
唐 李白 唐 孟浩然 唐 張繼 《但愿人長久》四、五、
床前明月光, 移舟泊煙渚, 月落烏啼霜滿天, 六小節
疑是地上霜。 日暮客愁新。 江楓漁火對愁眠。 《秋天》全文
舉頭望明月。 野曠天低樹, 姑蘇城外寒山寺,
低頭思故鄉。 江清月近人。 夜半鐘聲到客船。
七、選詞填空。
文思敏捷 聰明過人 青出于藍 桃李爭妍 后繼有人 一鳴驚人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1.王小芳是個(聰明過人)的孩子。
2.他平時不聲不響的,可在這次聯歡會上的表現真是(一鳴驚人)。
3.班會課上,班主任徐老師自豪地說:“我們班人才濟濟,競爭激烈。(文思敏捷)的小作家張雨晴下筆如有神,(聰明過人)的速算能手劉泉敢跟計算機較量……我看到這(桃李爭妍)的班集體,為建設北上海(后繼有人)而感到高興。但愿那些默默無聞的同學能(一鳴驚人),也讓同學們刮目相看。”聽了老師的話,我暗下決心,一定要(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八、按課文內容填空。
1.中秋節的夜晚,蘇軾的心情是這樣變化的:(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2.蘇軾由中秋圓月想起(手足情深,分別七年)的弟弟,在深深的思念中體會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人生哲理,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自己的美好祝愿。
3.《望洞庭》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作者借助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打比方,描繪了(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的美景。
4.詩句“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中的“和”的意思是(和諧、協調)。“未”的意思是(沒有、未經)。詩句的意思是(秋夜,月光如水,水中映月,那么的寧靜、和諧;無風的湖面就像一面尚未磨平的銅鏡)。可以用成語(水平如鏡)來形容此時的洞庭湖。
5.《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詩人在(秋天的晚上)乘船遠行,從(清溪)出發,駛向(三峽),最后到達(渝州)。讀了古詩,我的眼前出現了(峨眉山、月亮、平羌江)等景物。
6.“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中的“發”是(出發)的意思,“下”的意思是(順流而下)。詩句的意思是(詩人連夜乘船從清溪出發,駛向三峽。沒有見到思念的友人,只能懷著依依惜別的心情向渝州駛去了)。途中見到月亮,勾起了詩人思念(故鄉和友人)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