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家彥教學實錄——《跳水》
生:他為什么跳水?
師:想得好。誰跳水,他為什么跳水,怎樣跳水。往下想,還應該想什么了?
生:跳水的結果怎樣呢?
師:跳下去是淹死了還是得救了,結果是什么?還應該想什么?
生:還應該想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跳水?
師:還應該想什么?最后一位男同學。
生:跳水是寫人的還是寫事的?
師:同學提過的問題就不要重復了。我來告訴大家,作者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把剛才同學們提過的問題匯集一下,就是誰跳水?為什么跳水?他在什么情況下跳的水?經過怎么樣?跳水的結果又如何?作者寫這篇文章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進一步想一下,這篇文章是寫人的還是寫事的文章,在寫作上學習什么呢?這就是這篇文章作者的大體思路,也是同學們學這篇文章的大體思路,也是教師教這篇文章的思路。把三者結合起來,揉在一起,我們大家一定能學得很好。你們相信嗎?
(誘導預讀,理解文章思路,教給學生讀題思文的方法,做到不盲目讀書。)
師:把書打開。我們大家做了很好的預習,老師想了解一下你們在預習中遇到什么問題不好解決。請舉手告訴我,什么問題想不通,理解不了?
生:猴子為什么要取笑孩子?
生:船長為什么命令孩子跳水?為什么不用梯子接下來?
師;這個問題也提得非常好,為什么跳水,不用梯子或別的辦法?還有問題嗎?
生:猴子為什么戲弄船長的兒子?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還有嗎?
生:船長為什么要用槍逼著孩子跳水?
師:我再追問一下,你們說,如果孩子不跳水,船長會不會開槍?
生:(搶答)會。不會。
師;也有可能會,也有可能不會,究竟根據什么說會,或不會,以后研究課文時再重點研究。還有問題嗎?
生:猴子為什么放肆起來?
生:孩子為什么非要搶回帽子來呢?
師:是不是帽子特別珍貴、值錢,孩子一定要搶回來?還有問題嗎?
生:為什么孩子上第一要橫木時不救他呢?
師:還有同學在舉手,非常好!這些問題,我們隨著讀課文都要加以解決,弄清楚。一定要在讀課文時扎扎實實地弄懂。清楚嗎?
生:清楚。
(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調動學生讀書的主觀能動性。)
師:這些問題你們希望誰給解決啊?
生:老師。
師:現在我明確答復你們,這些問題我一個不給解決。那么誰來解決呢?
生:自己。
三、引導細讀
師:自己提的問題自己解決,解決不了怎么辦?*同學、老師幫助解決,這樣做好不好?
生:好。
師: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讀懂課文。請一位同學讀第一節。在他讀的時候大家思考兩個問題:一個是這一自然段是寫誰和什么之間的事情;另一個是哪句話可以概括這一段的意思。
生:有一艘輪船環游了世界,正往回航行。這一天風平浪靜,水手們都站在甲板上。有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鉆來鉆去。做出鬼臉,模仿人的樣子,惹得大家直笑。它顯然知道大家拿它取樂,因而更加放肆起來。
師:讀得不錯。有幾個這陜舌間和翹舌間區分不清,教師將在后邊加以指導。現在請同學們回答定段寫了誰和什么之間的事情?
生:水手和猴子之間的事情。(板書:水手——猴子)